第十三章 张嬷嬷
春姨娘流产并禁足后,李府的一切又回归了平静。
这天沈清韵正在教着平哥儿写字,沈嬷嬷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将手中的信交到沈清韵手中。
“夫人,张嬷嬷来信了。”
张嬷嬷是当年沈清韵刚和李璋锐成亲,回永州老家祭祖时救下的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
说起张嬷嬷的遭遇,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苦。
张嬷嬷是个苦命的人。年幼时父母双亡,被村里人说是克亲。后来被叔叔收养,但是叔叔并不是可怜她,而是想要一个不花钱的的使唤丫头。她在叔叔家里伺候着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干得最多,吃得最少,干错一点事还总是要被叔叔、婶婶毒打一顿。
但是她还是这么一天天地长大了,很快就到了出嫁的年纪。但是婶婶不愿失去这个不花钱的佣人,将她的亲事一拖再拖。
直到二十五岁时,婶婶才在里长的施压下收了不少钱将她嫁给一个年老的鳏夫。
本来以为生活会有所好转,谁知那个鳏夫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整日在家喝酒赌博,完全靠张嬷嬷出去做活养活。加上张嬷嬷成亲后一直没有怀孕,在家经常遭到毒打。成亲五年后张嬷嬷总算生下个宝贝儿子,张嬷嬷既得出门干活,又得照顾孩子,累的脚不着地。不过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再苦再累张嬷嬷也觉得是值得的。
可是却在孩子十岁时,张嬷嬷出去干活,他那个醉酒的丈夫在家,孩子和同村的孩子去村口的小河游泳,结果却淹死了。孩子死后张嬷嬷痛不欲生,但是她丈夫却一口咬定是因为张嬷嬷命硬,小时候克死了父母,现在又克死了孩子,一定要将张嬷嬷卖掉。
而沈清韵正是在张嬷嬷在路边被卖的时候遇见她的。沈清韵听了她的遭遇,可怜她,并买下了她。本来回京时打算将她带回来的,但当时她孩子刚死,她执意留下来给孩子守灵,并被留在了永州李家祖宅里。
不过还好,李家的人一直没有发现张嬷嬷的身世,大家都以为她只是个无家可归的奴婢。要不然以张嬷嬷的身世,肯定会被大家视作不祥人,多少也会受到李家主子、奴才的欺负。而张嬷嬷也是个有心人。沈清韵救了她之后,她非常感激,每隔几个月就会找人写信将永州李家的大事写信来告诉沈清韵,以便沈清韵及时了解李家主宅的情况,所以沈清韵也十分感激她。
而不久前张嬷嬷的信才到,可是这才没过几天居然又写信过来,所以沈嬷嬷着急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沈清韵看着手中的信眉头越皱越紧,一会后才将手中的信纸又递回给沈嬷嬷。
沈嬷嬷赶紧看信。
“什么?老夫人要来?还要带着四小姐和三房一房人一起来京城?”
“张嬷嬷这封信是在她们出发前发出的,就算送信人快马加鞭,到京城也要半个月。现在恐怕一大群人已经在路上了,再过个十天半个月也就到了。”沈清韵无奈道。
当初沈清韵和李璋锐回永州李家祭祖时就发现李璋锐的母亲魏氏就是个固执的老太太,眼皮子浅,爱占小便宜。但是她又仗祖父中过进士,自视书香门第,极重规矩。每日早晚必要求三个媳妇去她的院子里请安立规矩,而她的女儿却是不用的。
永州李家,李璋锐的父亲已经过世,整个李家由魏氏这个老夫人管家。魏氏是说一不二的性格,将整个李家管成了一个一言堂,这些都是沈清韵在永州时亲眼所见的。
现在魏氏要来京城,还带着李玥莲和三房一房人,打算在京城定居。
看来这李府的平静日子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沈清韵知道自己没法阻止魏氏的到来,并和沈嬷嬷商量着众人进京后的住处安排。
晚上的时候,李璋锐拿着魏氏的来信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明辉苑。
沈清韵看完魏氏的信后才故作惊讶地道:“老夫人这次带着三房众人和四妹一起进京?是长住吗?”
李璋锐想起自己那个好色无脑的三弟,一阵头疼。
说起这李家的关系也不复杂,李家一共三个嫡子一个嫡女。
长子李璋锐十多年前就被李老太爷送到了京中的好友陈江河陈大人家读书,考中功名后又在陈夫人白氏的牵线搭桥下娶了沈家嫡长女沈清韵为妻,定居京城,如今已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了。
二子李璋尔为人老实,在永州管着一些家族的店铺,还算能干,娶的也是一个永州商人的女儿。
而李璋锐这个三弟李璋宝完全是个纨绔子弟,从小就被李母魏氏宠坏了,一无是处,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色,府里小妾通房就有十几个,孩子更是生了一个又一个。
李璋锐最小的妹妹李玥莲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从小在魏氏身边长大,性子也最像魏氏,明明爱占小便宜,一副小家子气,但又觉得自己是大家闺秀,名门淑女。
“这么多人进京,住处可得安排妥帖了。老夫人和四妹都是女眷,安排进后院也就好了,只是三弟一房人确实有点多了,后院恐怕住不下。”沈清韵盯着李璋锐的脸色,试探地说道。
李璋宝这样好色胡闹的人李璋锐是万万不能将他安排进自己后院的,又突然想起今天下午听身边的小厮说,隔壁的刘大人告老还乡正准备买掉隔壁一处三进三出的院子。
李璋锐赶紧对沈清韵道:“我听说隔壁刘大人准备买房,不行就买下来让三房先住过去吧!”
沈清韵微微一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把隔壁买下来,在相连的墙壁上开个小门。白天把门打开,三房过来走动也方便,晚上落锁,也可以省不少事。我明天就派人过去问问。”
第二天,沈清韵就安排人收拾起春晖堂和芙蓉苑,并派人到隔壁打听价格将隔壁的院子买了下来,并将各个院子配上几个洒扫丫头。
于是,李家众人进京后的住处并安排好了,沈清韵就开始安心地等待这魏氏这尊大佛的到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这天沈清韵正在教着平哥儿写字,沈嬷嬷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将手中的信交到沈清韵手中。
“夫人,张嬷嬷来信了。”
张嬷嬷是当年沈清韵刚和李璋锐成亲,回永州老家祭祖时救下的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
说起张嬷嬷的遭遇,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苦。
张嬷嬷是个苦命的人。年幼时父母双亡,被村里人说是克亲。后来被叔叔收养,但是叔叔并不是可怜她,而是想要一个不花钱的的使唤丫头。她在叔叔家里伺候着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干得最多,吃得最少,干错一点事还总是要被叔叔、婶婶毒打一顿。
但是她还是这么一天天地长大了,很快就到了出嫁的年纪。但是婶婶不愿失去这个不花钱的佣人,将她的亲事一拖再拖。
直到二十五岁时,婶婶才在里长的施压下收了不少钱将她嫁给一个年老的鳏夫。
本来以为生活会有所好转,谁知那个鳏夫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整日在家喝酒赌博,完全靠张嬷嬷出去做活养活。加上张嬷嬷成亲后一直没有怀孕,在家经常遭到毒打。成亲五年后张嬷嬷总算生下个宝贝儿子,张嬷嬷既得出门干活,又得照顾孩子,累的脚不着地。不过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再苦再累张嬷嬷也觉得是值得的。
可是却在孩子十岁时,张嬷嬷出去干活,他那个醉酒的丈夫在家,孩子和同村的孩子去村口的小河游泳,结果却淹死了。孩子死后张嬷嬷痛不欲生,但是她丈夫却一口咬定是因为张嬷嬷命硬,小时候克死了父母,现在又克死了孩子,一定要将张嬷嬷卖掉。
而沈清韵正是在张嬷嬷在路边被卖的时候遇见她的。沈清韵听了她的遭遇,可怜她,并买下了她。本来回京时打算将她带回来的,但当时她孩子刚死,她执意留下来给孩子守灵,并被留在了永州李家祖宅里。
不过还好,李家的人一直没有发现张嬷嬷的身世,大家都以为她只是个无家可归的奴婢。要不然以张嬷嬷的身世,肯定会被大家视作不祥人,多少也会受到李家主子、奴才的欺负。而张嬷嬷也是个有心人。沈清韵救了她之后,她非常感激,每隔几个月就会找人写信将永州李家的大事写信来告诉沈清韵,以便沈清韵及时了解李家主宅的情况,所以沈清韵也十分感激她。
而不久前张嬷嬷的信才到,可是这才没过几天居然又写信过来,所以沈嬷嬷着急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沈清韵看着手中的信眉头越皱越紧,一会后才将手中的信纸又递回给沈嬷嬷。
沈嬷嬷赶紧看信。
“什么?老夫人要来?还要带着四小姐和三房一房人一起来京城?”
“张嬷嬷这封信是在她们出发前发出的,就算送信人快马加鞭,到京城也要半个月。现在恐怕一大群人已经在路上了,再过个十天半个月也就到了。”沈清韵无奈道。
当初沈清韵和李璋锐回永州李家祭祖时就发现李璋锐的母亲魏氏就是个固执的老太太,眼皮子浅,爱占小便宜。但是她又仗祖父中过进士,自视书香门第,极重规矩。每日早晚必要求三个媳妇去她的院子里请安立规矩,而她的女儿却是不用的。
永州李家,李璋锐的父亲已经过世,整个李家由魏氏这个老夫人管家。魏氏是说一不二的性格,将整个李家管成了一个一言堂,这些都是沈清韵在永州时亲眼所见的。
现在魏氏要来京城,还带着李玥莲和三房一房人,打算在京城定居。
看来这李府的平静日子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沈清韵知道自己没法阻止魏氏的到来,并和沈嬷嬷商量着众人进京后的住处安排。
晚上的时候,李璋锐拿着魏氏的来信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明辉苑。
沈清韵看完魏氏的信后才故作惊讶地道:“老夫人这次带着三房众人和四妹一起进京?是长住吗?”
李璋锐想起自己那个好色无脑的三弟,一阵头疼。
说起这李家的关系也不复杂,李家一共三个嫡子一个嫡女。
长子李璋锐十多年前就被李老太爷送到了京中的好友陈江河陈大人家读书,考中功名后又在陈夫人白氏的牵线搭桥下娶了沈家嫡长女沈清韵为妻,定居京城,如今已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了。
二子李璋尔为人老实,在永州管着一些家族的店铺,还算能干,娶的也是一个永州商人的女儿。
而李璋锐这个三弟李璋宝完全是个纨绔子弟,从小就被李母魏氏宠坏了,一无是处,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色,府里小妾通房就有十几个,孩子更是生了一个又一个。
李璋锐最小的妹妹李玥莲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从小在魏氏身边长大,性子也最像魏氏,明明爱占小便宜,一副小家子气,但又觉得自己是大家闺秀,名门淑女。
“这么多人进京,住处可得安排妥帖了。老夫人和四妹都是女眷,安排进后院也就好了,只是三弟一房人确实有点多了,后院恐怕住不下。”沈清韵盯着李璋锐的脸色,试探地说道。
李璋宝这样好色胡闹的人李璋锐是万万不能将他安排进自己后院的,又突然想起今天下午听身边的小厮说,隔壁的刘大人告老还乡正准备买掉隔壁一处三进三出的院子。
李璋锐赶紧对沈清韵道:“我听说隔壁刘大人准备买房,不行就买下来让三房先住过去吧!”
沈清韵微微一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把隔壁买下来,在相连的墙壁上开个小门。白天把门打开,三房过来走动也方便,晚上落锁,也可以省不少事。我明天就派人过去问问。”
第二天,沈清韵就安排人收拾起春晖堂和芙蓉苑,并派人到隔壁打听价格将隔壁的院子买了下来,并将各个院子配上几个洒扫丫头。
于是,李家众人进京后的住处并安排好了,沈清韵就开始安心地等待这魏氏这尊大佛的到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