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回府
“这是,这是酒。好丫头,知道爹就好这口。”
爹露出了他掉了半颗的牙,难掩心中的喜色,我进门时爹都没这么开心。我知道我于爹而言,没有这瓶酒重要,不过心里依旧不好受。
“这是师傅特意给您的,是药酒,对您的身体恢复有帮助。”
“替我谢谢你师傅,这味道真不错,下次来多带点。”
“这是药酒,一天一杯即可。”
“知道了,知道了。”
爹喝的开心,没空搭理我。我将药酒拿走了,为了避免爹偷喝。我了解爹,他即便下不了地,也还是可以拿到酒的。
我拿酒出了门,听到爹谩骂的声音。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师傅一直陪着我,我们一起上山采药,一起去街市买需要的物品,一起为爹熬药,一起洗衣做饭。
爹的伤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与师傅打算明日回药庄,准备去街市准备些东西。
“师傅,我们为什么白天不出来,而要晚上逛街市。”
“我们都是知州府里的人,此次进城没有得到知州的命令,私自回来,那可是要受罚的。城里人多眼杂,还是小心为妙。”
“还是师傅想的周到,那师傅我们快点走,早去早回。”
我加快了步伐往前走,就是不回头也知道师傅在笑。
在街角,我看到一个小孩儿再哭,买了一个糖人,希望他吃到甜的糖,就会停止哭泣。
“小妹妹,不要哭了,姐姐送你糖人吃。”
“真的?”
“当然了,给你糖人,不哭了。”
我将糖人塞到小妹妹的手中,她便拿着糖人跑开了。
“她是骗你的。”
“我知道,我只是不愿看到一个小姑娘深夜的哭泣。”
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
“对了,这个送给你。”
“好漂亮的耳坠。”
“喜欢吗?”
“喜欢,只是师傅你什么时候买的,这个很贵吧。”
“你喜欢就好,我给你戴上。”
“谢谢师傅。”
“东西都买好了,回家吧。”
“好。”
“师傅,你有没有感觉到,”
“嘘。”
我与师傅拿着东西回家,感觉到身后的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天刚蒙蒙亮,我与师傅早早地坐上了马车,可还没走,就被一群人拦住了去路。
“你们是什么人,知州脚下,也敢如此的猖狂。”
师傅看着这群人,冷眼相对。
“三少爷,我们是奉知州之命,接您回府的。”
这时一个身穿长衫的年轻的男子走了出来,对着师傅做了个请的手势。
而我听到他的话,看向了师傅,我不敢相信师傅居然就是知州的三儿子,可将所有的事情串联在一起,却由不得我不信。
“师傅。”
“无碍,有师傅在。你先回药庄,剩下的事,我找时间再告诉你。”
师傅刚上了马车,我便打算离开,却被一个穿着下人衣服的中年男子拦住了去路。
“大少爷身边的冯姨娘,您是不是也该回府了,夫人想着您呢。”
我看着眼前的男子,总觉得有些眼熟,尤其是他的眼睛。
我朝院子里看了看,想着爹定在睡觉,上了马车。
“爹。”
“哎呦,我的宝贝女儿,你怎么出来了。”
“娘说爹要做大事,我就来看看。”
“乖女儿,你先找你娘去,晚上爹给你买糖人吃。”
“好,谢谢爹。”
“快去。”
小女孩跑远了,我这才想起这女孩儿不就是昨晚我送糖人的女孩吗!看来这人就是她爹。我坐在车里无奈的笑了笑,看来这就是命。
那人看着女儿跑远了,抬头看了看家里的院子,然后赶着马车回了知州府。
到了知州府的后门,我看到冬枝站在门口,想起冬枝给我的大饼。
冬枝扶着我下了马车,眼泪在眼眶打转。
“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冬枝拍着我的手,我能感觉到她自内心的思念。
冬枝带着回了原先住的地方,给我倒了杯水。
“你刚回来,累坏了吧,喝点水。”
“谢谢你冬枝。”
“我可承受不起你这声谢谢。”
“你承受的起,这是我自内心的感谢。”
“行了行了,你好好歇着,我还有活儿。”
“嗯。”
我看着冬枝明显消瘦的背影,不知这一年多的时间生了什么,让当年敢说敢做、咋咋呼呼的冬枝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人了。
冬枝走了,这里还像一年前一样的冷清,我走至窗前,现去年还繁盛的牵牛花,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踪影。
我知道师傅是知州府的少爷,肯定不会有事,只是心里还是隐隐的不安。
我一整天都待在屋子里,我在次被人遗忘了在这里,只有到了吃饭的时间,才会有人送来饭菜。之后,便不再有一个人留在这里,也不曾有一个人在这里路过。
天黑了,我点起了蜡烛,等着冬枝。一更,两更,三更,冬枝终于回来了,我看到她满是疲惫的样子,心中满是心疼。
“冬枝。”
“姑娘,你还没睡啊。”
“你怎么了,是不是他们为难你了?”
“没有,我只是刚做完今天的活儿,有点累,睡一觉就好了。”
冬枝无力的趴在我的身上。
我将冬枝扶进房间让她靠在床边,倒了杯热水递给冬枝。
“冬枝,我走这一年生了什么事,枝冬去哪了,你又为何会,”
“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冬枝双手抱着茶杯,满眼的无奈,愤恨,最后露出一抹苦笑。
“你去药庄,是因为你挡了枝冬的路,而我,却是她的耻辱。”
听到冬枝说这些话,我可以感同身受,但她们不是一直很要好吗。
“你是想问,我与枝冬一起长大,一起进知州府做活儿,感情要好,为何一朝翻脸,对吗?”
我点头。
“枝冬从小就聪明,长的又漂亮,在家乡就是人人吹捧的。到了这里,枝冬看到了城里的繁华,不愿回去,说想多挣些钱,让爹娘过上好日子。其实我明白,她只是舍不得这里。我们进了知州府,她就到处留情,跟府上的好多人有关系。知州府里的厨子说等买了房,就娶她。可她还是不知足,居然与嘉兴少爷有了私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爹露出了他掉了半颗的牙,难掩心中的喜色,我进门时爹都没这么开心。我知道我于爹而言,没有这瓶酒重要,不过心里依旧不好受。
“这是师傅特意给您的,是药酒,对您的身体恢复有帮助。”
“替我谢谢你师傅,这味道真不错,下次来多带点。”
“这是药酒,一天一杯即可。”
“知道了,知道了。”
爹喝的开心,没空搭理我。我将药酒拿走了,为了避免爹偷喝。我了解爹,他即便下不了地,也还是可以拿到酒的。
我拿酒出了门,听到爹谩骂的声音。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师傅一直陪着我,我们一起上山采药,一起去街市买需要的物品,一起为爹熬药,一起洗衣做饭。
爹的伤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与师傅打算明日回药庄,准备去街市准备些东西。
“师傅,我们为什么白天不出来,而要晚上逛街市。”
“我们都是知州府里的人,此次进城没有得到知州的命令,私自回来,那可是要受罚的。城里人多眼杂,还是小心为妙。”
“还是师傅想的周到,那师傅我们快点走,早去早回。”
我加快了步伐往前走,就是不回头也知道师傅在笑。
在街角,我看到一个小孩儿再哭,买了一个糖人,希望他吃到甜的糖,就会停止哭泣。
“小妹妹,不要哭了,姐姐送你糖人吃。”
“真的?”
“当然了,给你糖人,不哭了。”
我将糖人塞到小妹妹的手中,她便拿着糖人跑开了。
“她是骗你的。”
“我知道,我只是不愿看到一个小姑娘深夜的哭泣。”
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
“对了,这个送给你。”
“好漂亮的耳坠。”
“喜欢吗?”
“喜欢,只是师傅你什么时候买的,这个很贵吧。”
“你喜欢就好,我给你戴上。”
“谢谢师傅。”
“东西都买好了,回家吧。”
“好。”
“师傅,你有没有感觉到,”
“嘘。”
我与师傅拿着东西回家,感觉到身后的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天刚蒙蒙亮,我与师傅早早地坐上了马车,可还没走,就被一群人拦住了去路。
“你们是什么人,知州脚下,也敢如此的猖狂。”
师傅看着这群人,冷眼相对。
“三少爷,我们是奉知州之命,接您回府的。”
这时一个身穿长衫的年轻的男子走了出来,对着师傅做了个请的手势。
而我听到他的话,看向了师傅,我不敢相信师傅居然就是知州的三儿子,可将所有的事情串联在一起,却由不得我不信。
“师傅。”
“无碍,有师傅在。你先回药庄,剩下的事,我找时间再告诉你。”
师傅刚上了马车,我便打算离开,却被一个穿着下人衣服的中年男子拦住了去路。
“大少爷身边的冯姨娘,您是不是也该回府了,夫人想着您呢。”
我看着眼前的男子,总觉得有些眼熟,尤其是他的眼睛。
我朝院子里看了看,想着爹定在睡觉,上了马车。
“爹。”
“哎呦,我的宝贝女儿,你怎么出来了。”
“娘说爹要做大事,我就来看看。”
“乖女儿,你先找你娘去,晚上爹给你买糖人吃。”
“好,谢谢爹。”
“快去。”
小女孩跑远了,我这才想起这女孩儿不就是昨晚我送糖人的女孩吗!看来这人就是她爹。我坐在车里无奈的笑了笑,看来这就是命。
那人看着女儿跑远了,抬头看了看家里的院子,然后赶着马车回了知州府。
到了知州府的后门,我看到冬枝站在门口,想起冬枝给我的大饼。
冬枝扶着我下了马车,眼泪在眼眶打转。
“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冬枝拍着我的手,我能感觉到她自内心的思念。
冬枝带着回了原先住的地方,给我倒了杯水。
“你刚回来,累坏了吧,喝点水。”
“谢谢你冬枝。”
“我可承受不起你这声谢谢。”
“你承受的起,这是我自内心的感谢。”
“行了行了,你好好歇着,我还有活儿。”
“嗯。”
我看着冬枝明显消瘦的背影,不知这一年多的时间生了什么,让当年敢说敢做、咋咋呼呼的冬枝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人了。
冬枝走了,这里还像一年前一样的冷清,我走至窗前,现去年还繁盛的牵牛花,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踪影。
我知道师傅是知州府的少爷,肯定不会有事,只是心里还是隐隐的不安。
我一整天都待在屋子里,我在次被人遗忘了在这里,只有到了吃饭的时间,才会有人送来饭菜。之后,便不再有一个人留在这里,也不曾有一个人在这里路过。
天黑了,我点起了蜡烛,等着冬枝。一更,两更,三更,冬枝终于回来了,我看到她满是疲惫的样子,心中满是心疼。
“冬枝。”
“姑娘,你还没睡啊。”
“你怎么了,是不是他们为难你了?”
“没有,我只是刚做完今天的活儿,有点累,睡一觉就好了。”
冬枝无力的趴在我的身上。
我将冬枝扶进房间让她靠在床边,倒了杯热水递给冬枝。
“冬枝,我走这一年生了什么事,枝冬去哪了,你又为何会,”
“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冬枝双手抱着茶杯,满眼的无奈,愤恨,最后露出一抹苦笑。
“你去药庄,是因为你挡了枝冬的路,而我,却是她的耻辱。”
听到冬枝说这些话,我可以感同身受,但她们不是一直很要好吗。
“你是想问,我与枝冬一起长大,一起进知州府做活儿,感情要好,为何一朝翻脸,对吗?”
我点头。
“枝冬从小就聪明,长的又漂亮,在家乡就是人人吹捧的。到了这里,枝冬看到了城里的繁华,不愿回去,说想多挣些钱,让爹娘过上好日子。其实我明白,她只是舍不得这里。我们进了知州府,她就到处留情,跟府上的好多人有关系。知州府里的厨子说等买了房,就娶她。可她还是不知足,居然与嘉兴少爷有了私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