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八章 逛出来的常客
他着急的样子,像真的,鱼霏哭笑不得,这演技,她给满分。
路边的店家认识碰瓷的老人,刚刚的事发生的太突然,店主没瞧清楚,但不妨碍他为鱼霏说话。
他打趣道,“严老头,谁不知道临城派出所的黄警官是你的侄子,找他说理,这姑娘还能逃脱责任,铁定赔钱的事。”
这话亦是在暗示鱼霏,人家派出所有人,不若将事情就地解决,说不定赔的钱能少点。
老头心中正有此打算,不想被熟戳破,他直起脖子,“你啥意思,我侄子还能包庇不我成。”
店主哈哈两声,转身进店,这片正好归黄警官管,他可不想招黄警官惦记。
老头怕人闲话,他冲鱼霏嚷道,“我的元青花就是你撞坏了,你不想赔,可走不了,随便你去哪里说理,这事你都得负责。”
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鱼霏也开始怀疑自己,方才走得急,也有可能是她转角时,害老头受惊,瓷器才摔了。
鱼霏拍开老头拽自己胳膊的手,这一拍,又捅了马蜂窝,老头捂着手哀嚎,“我的手断了,我的手断了,好你个丫头,摔了我的元青花,还对我老人家动手,走,必须跟我派出所,今天不说清楚,你别想走。”
鱼霏冷下冷,这下,她终于可以确定,对方讹她了。
她那一掌,根本没使力,如何会伤到手,简直可笑,老头自己露出破绽,就别怪她了。
鱼霏蹲到地方,捡起所有的瓷片,夭夭终于出来,“一只仿品,值不了几块钱。”
老头不解地望着她,“你干什么?”
鱼霏边捡边说,“你不是要找个说理的地方,我跟你去,但是,这地不能是临城派出所。”
老头目光闪了闪,一横心,“行,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管你去哪里,你都要赔我的的元青花。”
鱼霏目含深意道,“我会赔的。”
老头放心了,得意地笑笑,“那就行。”
鱼霏包起瓷片,带着老头直奔梅田派出所。
元松不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位鱼小姐,都成了派出所的常客,隔两天进来逛一圈。
她招事的本事和他家小侄子闯祸的本领有得一拼。
这事本不发生在他的辖区,不归他管,但人家特意到他这里报案,他就必须受理。
“您是说,她走路撞到您,致使您的瓷器摔了,对吗?”元松问老人家。
老头振振有词,“对,她从转角处突然出来,撞到我身上,吓了我老人家一跳,瓷器可不就摔了么。”
“然而事实是,我根本没碰到他。”鱼霏跟着说明,“在距离他几步时,我躲开了。”
“你说慌。”老头怒斥她,还朝元松诉苦,“所长,您看,她撞坏我了的东西,还不认错,不肯赔偿,现在的年青人品性实在差得很,我老头子倒霉透了我,这可是我家袓传的元青花,值老钱了,是我家为数不多的几件古董。”
“您说这是元青花?”元松怀疑地问。
元青花可不是普通的瓷器,家里有这种宝贝,还抱着到处跑,用膝盖想,鱼霏被人家碰瓷了。
她怎么摊这事了呢,实属倒霉。
这种事说来其实很好解决。
“当然,瓷器还有假不成。”老头脸不红气不喘道,接着告状,“对了,她还出手打我老人家,一点也不尊老受幼,我要告她。”
老头一手指着她,满脸气愤。
元松听到这里,目光不赞同的看向鱼霏。
鱼霏彻底黑脸,再沉默,保不存还落下什么罪名,真是太心善了呢。
她腾地一下子站起来,脸皮什么的丢在一边,乱扣罪名,谁不会。
“你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家,当街对我一个姑娘家拉拉扯扯,你还要不要脸,为老不尊,这事临城的面店老板可看得清清楚楚的,莫非要我告你非礼。”
正拨电话的元松顿时呆滞,话筒里的声音“喂”了两声,他也没应。
而被反打一耙的老头,脸涨得血红,手指着鱼霏,差点臊得撅过去。
他本是想多讹些钱,没曾想,自己反被人指控上了,这事要传到街坊邻居耳里,他哪还有脸。
老头捂着胸口强词夺理,“你,你诬陷我,你个丫头片子,坏我老头子的清誉,我看你分明是不想赔我的瓷器。”
“我诬陷你,你自己看看,证据还留着呢。”鱼霏抬起胳膊,她穿的是一件白色长袖的雪纺衫,洁白的袖子,赫然印着一只黑手印。
物证还在,这下子,老头是说不清了。
电话里还在“喂喂”,元松没想到事情还有这样的转折,他赶紧开口,“喂,您好,请问是郑教授吗,我是元松,元政的小叔,你还记得我吗。”
“哦,元松啊,元国柱的小儿子。”
元松语气恭敬,“是的,教授,我有件事想请您帮忙,不知您可否来一趟梅田派出所,或者我派人去接您。”
“帮忙啊,不用的,现在吗,阿政在我这儿,他可以送我。”
“是的,教授,非常抱歉打扰您,事关一件案子,非您不可。”
“好好,马上来,等我半个小时。”郑教授答应的很爽快。
郑教授挂了电话,起身对元政说,“她的设想很有意思,如果试验成功,我g地空导弹的精准打击将大大的提高。”
“是的,上面已经在研究该方案的可行性了,”元政笑说,“教授,可是我小叔的电话。”
“对,他说有件案子需要我帮忙。”郑教授拿起老花镜戴上,“你可是回部队,顺便送我去梅田派出所。”
元政若有所思,即而了然的笑笑,他大概知道是什么事,郑教授是武器专家没错,他另有一爱好,喜好收藏古董。
教授下放的那十年,他遇到一位知己好友,两人没事便研究探讨古董文物。
下放的条件艰苦,没有实物可研究,但他的知己好友,托关系偷偷弄来一些书籍,两人不觉日子艰苦,还乐在其中。
当一个天才,想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并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他的收获是巨大的。
郑教授用十年的时间,从学习到实践,他对文物古董的鉴别造诣相当高,但这事,却少有人知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路边的店家认识碰瓷的老人,刚刚的事发生的太突然,店主没瞧清楚,但不妨碍他为鱼霏说话。
他打趣道,“严老头,谁不知道临城派出所的黄警官是你的侄子,找他说理,这姑娘还能逃脱责任,铁定赔钱的事。”
这话亦是在暗示鱼霏,人家派出所有人,不若将事情就地解决,说不定赔的钱能少点。
老头心中正有此打算,不想被熟戳破,他直起脖子,“你啥意思,我侄子还能包庇不我成。”
店主哈哈两声,转身进店,这片正好归黄警官管,他可不想招黄警官惦记。
老头怕人闲话,他冲鱼霏嚷道,“我的元青花就是你撞坏了,你不想赔,可走不了,随便你去哪里说理,这事你都得负责。”
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鱼霏也开始怀疑自己,方才走得急,也有可能是她转角时,害老头受惊,瓷器才摔了。
鱼霏拍开老头拽自己胳膊的手,这一拍,又捅了马蜂窝,老头捂着手哀嚎,“我的手断了,我的手断了,好你个丫头,摔了我的元青花,还对我老人家动手,走,必须跟我派出所,今天不说清楚,你别想走。”
鱼霏冷下冷,这下,她终于可以确定,对方讹她了。
她那一掌,根本没使力,如何会伤到手,简直可笑,老头自己露出破绽,就别怪她了。
鱼霏蹲到地方,捡起所有的瓷片,夭夭终于出来,“一只仿品,值不了几块钱。”
老头不解地望着她,“你干什么?”
鱼霏边捡边说,“你不是要找个说理的地方,我跟你去,但是,这地不能是临城派出所。”
老头目光闪了闪,一横心,“行,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管你去哪里,你都要赔我的的元青花。”
鱼霏目含深意道,“我会赔的。”
老头放心了,得意地笑笑,“那就行。”
鱼霏包起瓷片,带着老头直奔梅田派出所。
元松不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位鱼小姐,都成了派出所的常客,隔两天进来逛一圈。
她招事的本事和他家小侄子闯祸的本领有得一拼。
这事本不发生在他的辖区,不归他管,但人家特意到他这里报案,他就必须受理。
“您是说,她走路撞到您,致使您的瓷器摔了,对吗?”元松问老人家。
老头振振有词,“对,她从转角处突然出来,撞到我身上,吓了我老人家一跳,瓷器可不就摔了么。”
“然而事实是,我根本没碰到他。”鱼霏跟着说明,“在距离他几步时,我躲开了。”
“你说慌。”老头怒斥她,还朝元松诉苦,“所长,您看,她撞坏我了的东西,还不认错,不肯赔偿,现在的年青人品性实在差得很,我老头子倒霉透了我,这可是我家袓传的元青花,值老钱了,是我家为数不多的几件古董。”
“您说这是元青花?”元松怀疑地问。
元青花可不是普通的瓷器,家里有这种宝贝,还抱着到处跑,用膝盖想,鱼霏被人家碰瓷了。
她怎么摊这事了呢,实属倒霉。
这种事说来其实很好解决。
“当然,瓷器还有假不成。”老头脸不红气不喘道,接着告状,“对了,她还出手打我老人家,一点也不尊老受幼,我要告她。”
老头一手指着她,满脸气愤。
元松听到这里,目光不赞同的看向鱼霏。
鱼霏彻底黑脸,再沉默,保不存还落下什么罪名,真是太心善了呢。
她腾地一下子站起来,脸皮什么的丢在一边,乱扣罪名,谁不会。
“你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家,当街对我一个姑娘家拉拉扯扯,你还要不要脸,为老不尊,这事临城的面店老板可看得清清楚楚的,莫非要我告你非礼。”
正拨电话的元松顿时呆滞,话筒里的声音“喂”了两声,他也没应。
而被反打一耙的老头,脸涨得血红,手指着鱼霏,差点臊得撅过去。
他本是想多讹些钱,没曾想,自己反被人指控上了,这事要传到街坊邻居耳里,他哪还有脸。
老头捂着胸口强词夺理,“你,你诬陷我,你个丫头片子,坏我老头子的清誉,我看你分明是不想赔我的瓷器。”
“我诬陷你,你自己看看,证据还留着呢。”鱼霏抬起胳膊,她穿的是一件白色长袖的雪纺衫,洁白的袖子,赫然印着一只黑手印。
物证还在,这下子,老头是说不清了。
电话里还在“喂喂”,元松没想到事情还有这样的转折,他赶紧开口,“喂,您好,请问是郑教授吗,我是元松,元政的小叔,你还记得我吗。”
“哦,元松啊,元国柱的小儿子。”
元松语气恭敬,“是的,教授,我有件事想请您帮忙,不知您可否来一趟梅田派出所,或者我派人去接您。”
“帮忙啊,不用的,现在吗,阿政在我这儿,他可以送我。”
“是的,教授,非常抱歉打扰您,事关一件案子,非您不可。”
“好好,马上来,等我半个小时。”郑教授答应的很爽快。
郑教授挂了电话,起身对元政说,“她的设想很有意思,如果试验成功,我g地空导弹的精准打击将大大的提高。”
“是的,上面已经在研究该方案的可行性了,”元政笑说,“教授,可是我小叔的电话。”
“对,他说有件案子需要我帮忙。”郑教授拿起老花镜戴上,“你可是回部队,顺便送我去梅田派出所。”
元政若有所思,即而了然的笑笑,他大概知道是什么事,郑教授是武器专家没错,他另有一爱好,喜好收藏古董。
教授下放的那十年,他遇到一位知己好友,两人没事便研究探讨古董文物。
下放的条件艰苦,没有实物可研究,但他的知己好友,托关系偷偷弄来一些书籍,两人不觉日子艰苦,还乐在其中。
当一个天才,想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并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他的收获是巨大的。
郑教授用十年的时间,从学习到实践,他对文物古董的鉴别造诣相当高,但这事,却少有人知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