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节 天若救你你不肯,人不自救,必亡焉
张静妈妈的一句“大义灭亲”,其实并没有错,她只不过是把事情的真相用一个旁人的,且毫无争议的成语总结并给完全表达了出来。不过对于当事人来说,即便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相,但人往往不喜欢和不能接受旁人所带来的直观的、不友好的评价。这叫什么来着?无地自容?也许吧,就是害怕被人揭穿而无地自容。
尽管曹家当时不喜欢听,但人家说的毕竟没有毛病。
我发现当“大义灭亲”这四个字从张静妈妈嘴里说出来之后,父亲便不淡定了。他放下筷子,快速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并且向沙发走去。那张静的妈妈吓得眼睛瞪得溜圆,她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胸口,似乎,她害怕父亲是朝向她并且要对她的言语“兴师问罪”。
呵呵,这位长颈鹿姥姥真是多虑了。我的父亲,脾气有的,但,还真没有那么两下子。他只是听不下去而已,在走到张静妈妈身边时,这个男人只是瞪了眼睛给了她一个不许乱说的眼神警告,其它的,一概略过。
其实说实话,父亲这种对此言语的反应态度,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其实,父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喜欢,也不希望被人所说“不”的人。这样性格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有脾气的,就好像在家里,每每提及他的工作,他都是掷地有声地否认或是据理力争着。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面对旁人的鄙夷之声时,却总是选择沉默。这算什么?懦弱、胆小、虚张声势、心虚。
我不知道这种只有在自己家人面前找存在感的父亲,面对张静母亲的“大义灭亲”不动声色,是不是因为,那是张静的亲妈?
我站那瞅了瞅,便收回了目光。对于这个男人,那时的我,连我都瞅累了。
母亲站起身用双手搂着曹歌的肩膀,她试图稳定住曹歌一触即发的情绪。
父亲在上楼时,与正从楼上下来的张静正面相对。我看不清楚父亲背对着我的脸,但我看见了张静,满脸及满眼的尴尬。
“妈妈,走吧!”这姥姥像是多了自己撑腰的人,方才的惊恐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双手叉腰,冲着楼梯处喊到:“怎么?说你大义灭亲还不对啦?瞧瞧那样子,要吃人了呀!真是!你们是都不晓得这外面都讲些什么,哦,这是有这交情在,不然,你当我闲得慌啊!”
她边说边往门口走,快到门口的时候,又忽然回头:“曹歌,刚才和你说的事情你可好好想想哈,可千万别再落个不仁不义的名声,这要是传得出去,可是不好听的啦!”
张静一边拉着母亲,一边劝着:“快走吧,妈!快走!”
这个张静,全程没有提其母亲索要精神损失费的事儿,你要说她不知道?那是不能的。曹家那些日子静得初期,楼上楼下的说什么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你要是说,这张静在楼上收拾衣服没有听到其母亲的话,那我不认同。
而事到如今,究竟这种行为和张静有没有关系,似乎已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了。是与不是,在曹家的罪人簿上面,也永远画上了张静的名字,并且洗刷不掉。
错误这个东西,分为很多种。像这种已发生的,且造成了一定惨痛后果的,并毫无逆转可能性的过错,在法治社会中,必然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只可惜,这种家庭伦理上的过失,很显然属于道德范畴,人所要求的,便是需要其良知的谴责和良心的不安。不过,更多时候,人会把这种过错,过给天谴,就像老百姓常言所道的一样,天要救你你不肯,人不自救,必亡焉。
这亡不亡的,就是报应的时效性。
所以,张静的这个过错已然发生,多一个已经没有了过多得杀伤力了,况且至此,谁又有什么心情去品,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即便是品得出来又有何关系?好的坏的,都已经完事儿了。
张静走了之后,曹歌慢慢平缓了心绪,母亲一直在身旁安慰。而父亲,则再没有下楼。
一个小时左右,薛浩来到了家里。他将母亲接走并送了回去。
几天之后,在一次谈话中,我听到薛浩说,张静在事发后去了监狱,不过,看的是紫云菲。这个,让大家都很是惊讶。据说这个女人去了监狱那天,化了很精致的妆容,穿着得体,她去,是故意奚落即将在监狱里呆上好多年的那个风云紫云菲的。
薛浩听监狱管理局的朋友说,紫云菲那天说的话很少,她只不过在张静即将离去的时候,大声地说了一句:“你真可怜,为了爱情把自己折腾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到头来,你才是这场游戏中最惨的失败者。”
听说,张静看着紫云菲回监之后,扶着椅子站了很久,最后是哭着离开的。
曹歌那天在听薛浩说起这事儿之后,笑了好久。“没错,紫云菲说得没错,她张静才是这场游戏中最大的LOSER.”
几天之后,薛浩、崔禹以及曹歌三个人凑到一起时,劝母亲不如搬来曹家居住。结果,被母亲拒绝了。她说她可以常来,却不能住在曹家,因为,不合适。
母亲的一句不合适,里面涵盖着太多的东西。三个人也没有再去追问,既然母亲已经否决了,自然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的必要。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是一个在大事面前算得上有主见的人,有这种决定,自然也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
年前的那段时间,母亲确实经常来曹家,但她一直没有去看奶奶,而奶奶因身体的原因,几乎很少下楼,但母亲偶尔包包子的时候,还是会根据奶奶的身体需要而令备食材。这一切,我也不知道,在楼上卧床的奶奶究竟知不知道。
母亲有时候会和曹歌聊上很久,甚至在某一天下午,曹歌心血来潮地让母亲教她继续唱戏。母亲那天一开嗓,我忽然觉得她的声线没有了之前那样的清澈与清丽。
也许是世事沧桑所造就了这个女人的人生并不简单,所以由心而发的点点滴滴并不再像之前那样阳光和单纯。
年前,他们四个人凑在一起,意外地打了一场牌。母亲似乎好久没有玩牌了,她很开心。母亲打起牌时判若两人,这种性格的反差让其他三人很是意外,他们开玩笑地逗母亲:“你怎么打起牌来,就像是那搬着小凳子坐在巷口的泼辣妇女?”
母亲掩着嘴哈哈笑了笑,后来笑声停止,她只说了一句:“就这点儿爱好了,别的都没了。”大家都沉默了。就像后来薛浩所说的一样,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摒弃自己的很多爱好与理想,很多东西是不得为而为之,但是,又有多少事情你做的时候是真正发自肺腑,并且真正能够从其中取悦自己的呢?少之甚少。所以,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爱好能够让她平心静气地去享受生活所赐予的无限温柔时,你应该去懂得珍惜。
后来,在母亲生病的后续三年中,他们几个经常凑到一起去陪母亲打牌,直到母亲打不动了。
https:///book/541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尽管曹家当时不喜欢听,但人家说的毕竟没有毛病。
我发现当“大义灭亲”这四个字从张静妈妈嘴里说出来之后,父亲便不淡定了。他放下筷子,快速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并且向沙发走去。那张静的妈妈吓得眼睛瞪得溜圆,她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胸口,似乎,她害怕父亲是朝向她并且要对她的言语“兴师问罪”。
呵呵,这位长颈鹿姥姥真是多虑了。我的父亲,脾气有的,但,还真没有那么两下子。他只是听不下去而已,在走到张静妈妈身边时,这个男人只是瞪了眼睛给了她一个不许乱说的眼神警告,其它的,一概略过。
其实说实话,父亲这种对此言语的反应态度,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其实,父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喜欢,也不希望被人所说“不”的人。这样性格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有脾气的,就好像在家里,每每提及他的工作,他都是掷地有声地否认或是据理力争着。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面对旁人的鄙夷之声时,却总是选择沉默。这算什么?懦弱、胆小、虚张声势、心虚。
我不知道这种只有在自己家人面前找存在感的父亲,面对张静母亲的“大义灭亲”不动声色,是不是因为,那是张静的亲妈?
我站那瞅了瞅,便收回了目光。对于这个男人,那时的我,连我都瞅累了。
母亲站起身用双手搂着曹歌的肩膀,她试图稳定住曹歌一触即发的情绪。
父亲在上楼时,与正从楼上下来的张静正面相对。我看不清楚父亲背对着我的脸,但我看见了张静,满脸及满眼的尴尬。
“妈妈,走吧!”这姥姥像是多了自己撑腰的人,方才的惊恐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双手叉腰,冲着楼梯处喊到:“怎么?说你大义灭亲还不对啦?瞧瞧那样子,要吃人了呀!真是!你们是都不晓得这外面都讲些什么,哦,这是有这交情在,不然,你当我闲得慌啊!”
她边说边往门口走,快到门口的时候,又忽然回头:“曹歌,刚才和你说的事情你可好好想想哈,可千万别再落个不仁不义的名声,这要是传得出去,可是不好听的啦!”
张静一边拉着母亲,一边劝着:“快走吧,妈!快走!”
这个张静,全程没有提其母亲索要精神损失费的事儿,你要说她不知道?那是不能的。曹家那些日子静得初期,楼上楼下的说什么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你要是说,这张静在楼上收拾衣服没有听到其母亲的话,那我不认同。
而事到如今,究竟这种行为和张静有没有关系,似乎已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了。是与不是,在曹家的罪人簿上面,也永远画上了张静的名字,并且洗刷不掉。
错误这个东西,分为很多种。像这种已发生的,且造成了一定惨痛后果的,并毫无逆转可能性的过错,在法治社会中,必然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只可惜,这种家庭伦理上的过失,很显然属于道德范畴,人所要求的,便是需要其良知的谴责和良心的不安。不过,更多时候,人会把这种过错,过给天谴,就像老百姓常言所道的一样,天要救你你不肯,人不自救,必亡焉。
这亡不亡的,就是报应的时效性。
所以,张静的这个过错已然发生,多一个已经没有了过多得杀伤力了,况且至此,谁又有什么心情去品,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即便是品得出来又有何关系?好的坏的,都已经完事儿了。
张静走了之后,曹歌慢慢平缓了心绪,母亲一直在身旁安慰。而父亲,则再没有下楼。
一个小时左右,薛浩来到了家里。他将母亲接走并送了回去。
几天之后,在一次谈话中,我听到薛浩说,张静在事发后去了监狱,不过,看的是紫云菲。这个,让大家都很是惊讶。据说这个女人去了监狱那天,化了很精致的妆容,穿着得体,她去,是故意奚落即将在监狱里呆上好多年的那个风云紫云菲的。
薛浩听监狱管理局的朋友说,紫云菲那天说的话很少,她只不过在张静即将离去的时候,大声地说了一句:“你真可怜,为了爱情把自己折腾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到头来,你才是这场游戏中最惨的失败者。”
听说,张静看着紫云菲回监之后,扶着椅子站了很久,最后是哭着离开的。
曹歌那天在听薛浩说起这事儿之后,笑了好久。“没错,紫云菲说得没错,她张静才是这场游戏中最大的LOSER.”
几天之后,薛浩、崔禹以及曹歌三个人凑到一起时,劝母亲不如搬来曹家居住。结果,被母亲拒绝了。她说她可以常来,却不能住在曹家,因为,不合适。
母亲的一句不合适,里面涵盖着太多的东西。三个人也没有再去追问,既然母亲已经否决了,自然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的必要。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是一个在大事面前算得上有主见的人,有这种决定,自然也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
年前的那段时间,母亲确实经常来曹家,但她一直没有去看奶奶,而奶奶因身体的原因,几乎很少下楼,但母亲偶尔包包子的时候,还是会根据奶奶的身体需要而令备食材。这一切,我也不知道,在楼上卧床的奶奶究竟知不知道。
母亲有时候会和曹歌聊上很久,甚至在某一天下午,曹歌心血来潮地让母亲教她继续唱戏。母亲那天一开嗓,我忽然觉得她的声线没有了之前那样的清澈与清丽。
也许是世事沧桑所造就了这个女人的人生并不简单,所以由心而发的点点滴滴并不再像之前那样阳光和单纯。
年前,他们四个人凑在一起,意外地打了一场牌。母亲似乎好久没有玩牌了,她很开心。母亲打起牌时判若两人,这种性格的反差让其他三人很是意外,他们开玩笑地逗母亲:“你怎么打起牌来,就像是那搬着小凳子坐在巷口的泼辣妇女?”
母亲掩着嘴哈哈笑了笑,后来笑声停止,她只说了一句:“就这点儿爱好了,别的都没了。”大家都沉默了。就像后来薛浩所说的一样,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摒弃自己的很多爱好与理想,很多东西是不得为而为之,但是,又有多少事情你做的时候是真正发自肺腑,并且真正能够从其中取悦自己的呢?少之甚少。所以,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爱好能够让她平心静气地去享受生活所赐予的无限温柔时,你应该去懂得珍惜。
后来,在母亲生病的后续三年中,他们几个经常凑到一起去陪母亲打牌,直到母亲打不动了。
https:///book/541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