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顺嘴
范培林故意说起崔同元的案子,试探张晓儒的反应。
果然,张晓儒对崔同元的案子很有兴趣。
张晓儒与蒋思源走得很近,张晓儒打探到的消息,马上会报告给蒋思源。
范培林虽与蒋思源和解,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永远回不到从前。
范培林摇了摇头“徐队长出认为,崔同元是游击队,只是崔同元跑回了匪区,实在有些遗憾。”
张晓儒缓缓地说“总有一天,他会落在我们手里。”
范培林微笑着说“只要崔同元在匪区,一定逃不出我的五指山。”
张晓儒心里一动,嘴里却奉承着说“不管崔同元在哪里,都逃不过范队长的手心。”
范培林的话有些奇怪,为何“崔同元只要在匪区”,就逃不出他的五指山呢?
范培林虽是三塘镇警备队长,但他的势力范围,只是日军控制的区域罢了。
一旦离开这个区域,非范培林之所能了。
范培林突然说道,他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过了“进去吧,上午有个会议呢。”
上午,在三塘镇红部,小川之幸主持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大枫树的山田正雄,也特意赶了过来。
小川之幸在会上宣布“从今天开始,三塘镇哨所,要详细检查行人手掌,有老茧的,仔细检查居民证。没有老茧的,就算有居民证,也得先抓起来再说,有人担保,才能放。大枫树据点的检查站,没有老茧的,肯定是八路,一律就地杀掉;有老茧的,非治安区和准治安区的村民,全部征为民夫,替我们运送物资,或修公路。”
张晓儒翻译着这个命令,心里被吓了一跳。
日本人这是要大开杀戒啊,三塘镇据点这边还好点,有老茧的可以放行。
但临双公路上的,不管有没有老茧,只要不是治安区的,不是抓就是杀。
别以为给日军运送物资,或者修公路就会好过,在日军的虐待下,好好的大活人,挨不过几天。
散会后,张晓儒找机会去了趟酱菜馆。
酱菜馆所经营的货物,与杂货铺差不多,最大的不同,酱菜馆不支持以货易货。
这是张晓儒的产业,在后面给自己留了间房,如果不想在红部过夜,可以到这里休息。
只要张晓儒一回来,陈光华必然会来他房间暗中汇报。
毕竟,张晓儒的真正身份,知道的人并不多。
淘沙村只有入了党的那几名党员,知道张晓儒的身份。
其他人,包括陈光华带到镇上来的,伙计身份为掩护的民兵,都还以为张晓儒是真正的汉奸呢。
在里面的房间,张晓儒低声告诉陈光华,关于日伪要开展的新行动。
张晓儒轻声说“你马上回去一趟,日本人又出毒计了。”
日本人的做法,明显是配合扫荡,想把准治安区变为治安区,非治安区变成准治安区。
陈光华连忙说“现在就走。”
张晓儒叮嘱道“你要提醒老李,特别注意徐国臣,我总感觉,他来三塘镇不是这么简单。”
还有范培林,今天说出这种事,也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听范培林的口气,好像他在根据地到处都有内线似的,不管什么样的情报,只需要与内线见个面,马上就知道了。
还有徐国臣,他出现在三塘镇,本身就不正常。
然而,张晓儒的提议,并没有得到上级的重视。
1941年1月26日,正是除夕,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
就连张晓儒,也回到了淘沙村,准备陪母亲包饺子过年。
然而,就在这一天,三塘镇据点,出动日军一个小队,两个警备小队,配合河神庙据点的日伪,偷袭河神庙北边的北庄沟。
北庄沟正是双棠县委所在地,因为准备不足,没有料到日伪会在除夕偷袭,县委吃了大亏。
张晓儒知道消息后,提了一篮子的鸡蛋、馒头、烙饼去慰问。
在三塘镇的日伪中,张晓儒看到了徐国臣。
张晓儒马上明白,今天的袭击,与徐国臣脱不了干系。
他心里暗暗警惕,脸上却笑吟吟地说“徐队长,过年还想着消灭八路军,实在是我辈学习之楷模。来,吃两个鸡蛋。”
徐国臣接过鸡蛋,谦逊地说“不敢,这次事发突然,得到消息后,来不及从县城调兵,要不然,双棠县委的人,一个也跑不掉。”
张晓儒没再追问,徐国臣随口的一句话,给了他很多信息。
他又塞了张热气腾腾的烙饼到徐国臣手里“还有饼,刚烙的,香着呢。”
天寒地冻,能吃到冒热气的食物,已经很满足了。
“好,过了年,我会在三塘镇待一段时间,到时候一定好好喝一杯。”
张晓儒笑着说“明天我来陪徐队长好好喝一杯。”
日伪走后,张晓儒待在家里哪也不敢去。
刚才他已经让张达尧去通知李国新,白天李国新待在溶洞,训练七零五民兵连,同时保护军服厂的安全。
晚上,李国新会回到淘沙村,履行七零五民兵连指导员的职责。
张晓儒一直待到晚上,才见到李国新。
李国新叹息着说“日伪在北庄沟袭击了县委,所幸村外有哨兵,及时开枪发出警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晓儒缓缓地说“根据徐国臣透露的消息,他应该是得到了准确情报。”
李国新吓了一跳“你的意思,有内奸?”
张晓儒叹息道“也有可能,徐国臣派人盯上了北庄沟。前段时间,徐国臣去了河神庙,很有可能就是布置此事。”
他很倾向有内奸,但也不排除徐国臣有自己的情报系统。
李国新问“能不能弄到徐国臣的情报来源?”
今天的徐国臣很得意,要不然也不会说漏嘴。
但今天他说漏了嘴,并不代表以后会说漏嘴“徐国臣嘴很紧。”
李国新说“嘴再紧,也要想办法撬开。如果真有内奸,县委很危险。”
县委搬到北庄沟还没半个月,原本准备在北庄沟过年的,哪想到,刚到北庄沟就出了这么大的事。
。
果然,张晓儒对崔同元的案子很有兴趣。
张晓儒与蒋思源走得很近,张晓儒打探到的消息,马上会报告给蒋思源。
范培林虽与蒋思源和解,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永远回不到从前。
范培林摇了摇头“徐队长出认为,崔同元是游击队,只是崔同元跑回了匪区,实在有些遗憾。”
张晓儒缓缓地说“总有一天,他会落在我们手里。”
范培林微笑着说“只要崔同元在匪区,一定逃不出我的五指山。”
张晓儒心里一动,嘴里却奉承着说“不管崔同元在哪里,都逃不过范队长的手心。”
范培林的话有些奇怪,为何“崔同元只要在匪区”,就逃不出他的五指山呢?
范培林虽是三塘镇警备队长,但他的势力范围,只是日军控制的区域罢了。
一旦离开这个区域,非范培林之所能了。
范培林突然说道,他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过了“进去吧,上午有个会议呢。”
上午,在三塘镇红部,小川之幸主持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大枫树的山田正雄,也特意赶了过来。
小川之幸在会上宣布“从今天开始,三塘镇哨所,要详细检查行人手掌,有老茧的,仔细检查居民证。没有老茧的,就算有居民证,也得先抓起来再说,有人担保,才能放。大枫树据点的检查站,没有老茧的,肯定是八路,一律就地杀掉;有老茧的,非治安区和准治安区的村民,全部征为民夫,替我们运送物资,或修公路。”
张晓儒翻译着这个命令,心里被吓了一跳。
日本人这是要大开杀戒啊,三塘镇据点这边还好点,有老茧的可以放行。
但临双公路上的,不管有没有老茧,只要不是治安区的,不是抓就是杀。
别以为给日军运送物资,或者修公路就会好过,在日军的虐待下,好好的大活人,挨不过几天。
散会后,张晓儒找机会去了趟酱菜馆。
酱菜馆所经营的货物,与杂货铺差不多,最大的不同,酱菜馆不支持以货易货。
这是张晓儒的产业,在后面给自己留了间房,如果不想在红部过夜,可以到这里休息。
只要张晓儒一回来,陈光华必然会来他房间暗中汇报。
毕竟,张晓儒的真正身份,知道的人并不多。
淘沙村只有入了党的那几名党员,知道张晓儒的身份。
其他人,包括陈光华带到镇上来的,伙计身份为掩护的民兵,都还以为张晓儒是真正的汉奸呢。
在里面的房间,张晓儒低声告诉陈光华,关于日伪要开展的新行动。
张晓儒轻声说“你马上回去一趟,日本人又出毒计了。”
日本人的做法,明显是配合扫荡,想把准治安区变为治安区,非治安区变成准治安区。
陈光华连忙说“现在就走。”
张晓儒叮嘱道“你要提醒老李,特别注意徐国臣,我总感觉,他来三塘镇不是这么简单。”
还有范培林,今天说出这种事,也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听范培林的口气,好像他在根据地到处都有内线似的,不管什么样的情报,只需要与内线见个面,马上就知道了。
还有徐国臣,他出现在三塘镇,本身就不正常。
然而,张晓儒的提议,并没有得到上级的重视。
1941年1月26日,正是除夕,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
就连张晓儒,也回到了淘沙村,准备陪母亲包饺子过年。
然而,就在这一天,三塘镇据点,出动日军一个小队,两个警备小队,配合河神庙据点的日伪,偷袭河神庙北边的北庄沟。
北庄沟正是双棠县委所在地,因为准备不足,没有料到日伪会在除夕偷袭,县委吃了大亏。
张晓儒知道消息后,提了一篮子的鸡蛋、馒头、烙饼去慰问。
在三塘镇的日伪中,张晓儒看到了徐国臣。
张晓儒马上明白,今天的袭击,与徐国臣脱不了干系。
他心里暗暗警惕,脸上却笑吟吟地说“徐队长,过年还想着消灭八路军,实在是我辈学习之楷模。来,吃两个鸡蛋。”
徐国臣接过鸡蛋,谦逊地说“不敢,这次事发突然,得到消息后,来不及从县城调兵,要不然,双棠县委的人,一个也跑不掉。”
张晓儒没再追问,徐国臣随口的一句话,给了他很多信息。
他又塞了张热气腾腾的烙饼到徐国臣手里“还有饼,刚烙的,香着呢。”
天寒地冻,能吃到冒热气的食物,已经很满足了。
“好,过了年,我会在三塘镇待一段时间,到时候一定好好喝一杯。”
张晓儒笑着说“明天我来陪徐队长好好喝一杯。”
日伪走后,张晓儒待在家里哪也不敢去。
刚才他已经让张达尧去通知李国新,白天李国新待在溶洞,训练七零五民兵连,同时保护军服厂的安全。
晚上,李国新会回到淘沙村,履行七零五民兵连指导员的职责。
张晓儒一直待到晚上,才见到李国新。
李国新叹息着说“日伪在北庄沟袭击了县委,所幸村外有哨兵,及时开枪发出警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晓儒缓缓地说“根据徐国臣透露的消息,他应该是得到了准确情报。”
李国新吓了一跳“你的意思,有内奸?”
张晓儒叹息道“也有可能,徐国臣派人盯上了北庄沟。前段时间,徐国臣去了河神庙,很有可能就是布置此事。”
他很倾向有内奸,但也不排除徐国臣有自己的情报系统。
李国新问“能不能弄到徐国臣的情报来源?”
今天的徐国臣很得意,要不然也不会说漏嘴。
但今天他说漏了嘴,并不代表以后会说漏嘴“徐国臣嘴很紧。”
李国新说“嘴再紧,也要想办法撬开。如果真有内奸,县委很危险。”
县委搬到北庄沟还没半个月,原本准备在北庄沟过年的,哪想到,刚到北庄沟就出了这么大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