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斗法
“我他吗的就没见过这么毒的!呜呜呜——”何明远扑在江仲逊的怀里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着邪恶地主崔若萱对他的迫害,“江兄,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好累,我现在觉得呼吸有一点难为。”
“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呜呜呜——”
……
缓了一会,何明远感觉好些了,他一脸的生无可恋,本以为是上天给他翻身的机会,没想到竟然是万丈深渊。
“何兄,你果然是条汉子,我没看错你。”
“其实我有一点点的动摇。”
“什么?”
何明远抽泣着说道:“我有什么办法,一千两,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你上哪卖这么贵去?”
“你这哪里是动摇,我怎么觉得你有些心甘情愿呢?”
何明远抹了抹泪,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我当然心甘情愿了,mybrother,那是一千两啊!多少人想卖都没这价呢!”
“可你的自由呢?何兄你可曾经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啊!”
“人当然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所以自以为是其他一切奴隶的人,反而是其他一切的主人。
“于是你决定做奴隶了?”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何兄果然深思熟虑,可签了卖身契就没办法回头了呀!”
“所以我才要用我的仁义打动她,我要让她没脸奴役我!我要让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要让她羞愧到自己把契约作废!”
“额……”江仲逊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这么不要脸,问道:“何兄,你见过长安城城墙没有?”
“怎么了?”
“修的有十几丈厚,但我觉得在何兄的脸皮前面真是相形见绌啊!”
“厚吗?”
“厚!”
何明远昂起了头颅,一边哭一边义正言辞的说道:“不,还不够!我还要用我的仁义打动她,让她把剩下的九千两交出来!”
“这么说来你一点也不感到羞耻啊!那你哭的那么撕心裂肺?”
“激动啊!可算是有钱了!”
“我觉得何兄应该在忍忍。”
“你什么意思?”
“她有连环计,咱有过墙梯,要玩咱们和她玩到底!现在你可要忍住了,抻!抻得越久,挣得越多,到时候跪在这儿的就是崔四郎本人!”
“好吧!我的brother,咱们联手拿下这个恶霸,到时候我吃碗牛肉,一定给你剩点儿渣子。”
“人们说你说的太对了,你可真是个渣子!”
这时何明远拍案而起,笑道:“哈哈哈,姓江的!你当我真傻啊?啊?等我抻到底了,他吗的跪在地上的就是我!说!她给了你多少好处?老子给双倍!”
江仲逊尴尬的笑了笑,“何兄,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答应给我一副阎立本的画。”
“江仲逊啊江仲逊,一副画就把你自己给卖了?怎么就卖的这么贱!”
江仲逊嘴裂的跟荷花似的,害羞的说道:“阎立本,阎立本的已经不贱了,不过,如果何兄能给我弄到吴道子的画,我绝对和您是一条心!”
“我他吗的上哪去弄吴道子的画去?”
何明远走出了房门,看了看自己房间那边似乎没动静了,回头问道:“她都说什么了?”
江仲逊像条哈巴狗一样走到了何明远的身边,笑道:“娘子托我给您带个话,只要您能够缴枪投降,保证你荣华富贵,铜钱大大滴。”
“白日做梦!”
说着何明远就把江仲逊逼到了墙角。
“何兄,你……你想做什么?”
“我早就应该看出来,似你这般秀色可餐,冰肌玉骨的小白脸怎么能扛得住她的威逼利诱。”
“这都什么词啊?”
说完,何明远便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这时,崔若萱正躺在榻上看着从江仲逊那里借来的书。
何明远一进房屋就破口大骂:“姓崔的,你以为在我身边安插一个卧底就能赶绝我吗?”
“哟!真么快就发现了?可以啊!不过那又怎么样?”
“你不是要玩吗?咱们就玩到底!原本我是打算投降的,现在我生气了!我还告诉你,卖身契我是绝对不会签的,而且这钱我要定了!”
“好啊!那咱们就都小心一点。”
何明远准备起身离去,却被崔若萱叫住了。
“忘了告诉你,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到时候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卖身契了哟!恐怕想跪都没地儿跪啊!”
“那看谁先跪下!”
看着何明远走远了,江仲逊从外面探进头来问道:“娘子,怎么样?中计了吗?”
“可以,你这一招不错嘛!就是有点儿险,你怎么就知道他会恼羞成怒呢?”
“何兄天生反骨,别看他是个财迷,其实骨子里傲得很,容不得背叛,所以不能被他的表面所迷惑,利诱还不能让他失去理智,要激怒他!他抻得越久,咱们挣得越多,这签卖身契从来都得让卖身的人心甘情愿,让他知道,他只有这一条路走,除了卖身,别无他法。”
崔若萱点了点头,她怎么看江仲逊怎么像一个地主老财,而不是一个文人士子,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整日以圣贤为标榜的文人士子在入仕之后,哪个不是雄霸一方的土豪缙绅。
“不错,这次你功劳不小。”
“那我的画……”
“现在还不行,等何明远下跪之日,就是你得手之时。”
“娘子可不能诓骗于我!”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这时,院外传来了催促的声音,“江先生,快点吧!我们家相公可没多少时间!”
“就来就来,哎呦!”
由于太兴奋,江仲逊没注意脚下的门槛,直接被拍在了地上,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蹦着就上路了。
“这男儿怎么都这样,不就一副画吗?看把他高兴的,比做了皇帝还高兴,没出息!还是我家何郎有骨气,义不食崔粟,可这世上有几个伯夷呢?”
……
西市,波斯邸。
崔若萱正端坐在波斯地毯上,闭目养神,等待着波斯商人们的回复。
身边的商店中的珍宝琳琅满目,但好像都入不了崔若萱的法眼。
这时,从店中走出一个年纪大点的胡人,手中拿着一张飞钱,用十分流利的唐语说道:“这是剩下的钱,一会儿咱们去把凭证办一下。”
崔若萱点了点头,把蓝色宝石从靴子里拿了出来,放在了胡商的面前,说道:“嗯!归你了!”
胡商接过了那颗仅仅不到半个指甲盖大小的宝石,放在眼前,仔细观察着,随后又放在了太阳下查看它的折射程度,满意的点了点头。
“都看了多少遍了?瘾还没过够吗?”
胡商笑了笑说道:“何以解忧?唯有宝石啊!诶?娘子就没有什么爱好吗?”
崔若萱微微一笑,说道:“钱财和权力不过是跑腿的,我的爱好,就是站在风口浪尖,感受搏杀的快感!”
“哈哈哈,娘子好气魄!可一个小小的何明远值得这样大费周章吗?”
“苍蝇再小也是肉啊!连个何明远都拿不下,我也不用混了,话又说回来,毕竟是夫妻嘛!”
胡商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呐!只是这往后娘子就打算一直这么下去吗?”
“等等看吧!如今朝廷还在搜捕太平余党,实在是不好露头啊!对了,我托你送的东西你送了没?”
“送了,陆相公只收了一条鱼,剩下的全给退回来了。”
(相公,唐代只有宰相才能被叫做相公。)
“陆叔叔的脾气还真是一点都没变,不过也多亏他念些旧情,才免了我两家的死罪。”
“可不是嘛!若不是他在至尊前面挺身而出,你家何郎那颗莲花似的好头颅,恐怕早就挂在城楼上了。”
“我听说陆叔叔救了不少人?”
“是啊!至尊让他把名单交出来,却被他给烧了。”
崔若萱惊讶的问道:“是吗?就没出什么事情?”
“陆相公说:陛下既然以仁义治天下,就应该吞舟是漏,安反侧于万物,那些人忠于太平公主,自然也会忠于陛下,化敌为友,此管仲所以助桓公成霸业者也。”
“哈哈哈哈,陆象先有勇有谋,果然如爹爹所说,加人一等啊!”
“还是令尊识人。”
崔若萱当即起身拱手道:“好了,不说了,在下告辞!”
“那我送送娘子。”
崔若萱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还是好好过你的宝石瘾吧!那咱们之前说好的……”
“娘子但凡说一声,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就好。”崔若萱点了点头,从容的走出了波斯邸。
……
“初,太平公主与其党谋废立,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皆以为然,陆象先独以为不可。上(李隆基)既诛怀贞等,召象先谓曰:“岁寒知松柏,信哉!”时穷治公主枝党,当坐者众,象先密为申理,所全甚多;然未尝自言,当时无知者。”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呜呜呜——”
……
缓了一会,何明远感觉好些了,他一脸的生无可恋,本以为是上天给他翻身的机会,没想到竟然是万丈深渊。
“何兄,你果然是条汉子,我没看错你。”
“其实我有一点点的动摇。”
“什么?”
何明远抽泣着说道:“我有什么办法,一千两,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你上哪卖这么贵去?”
“你这哪里是动摇,我怎么觉得你有些心甘情愿呢?”
何明远抹了抹泪,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我当然心甘情愿了,mybrother,那是一千两啊!多少人想卖都没这价呢!”
“可你的自由呢?何兄你可曾经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啊!”
“人当然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所以自以为是其他一切奴隶的人,反而是其他一切的主人。
“于是你决定做奴隶了?”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何兄果然深思熟虑,可签了卖身契就没办法回头了呀!”
“所以我才要用我的仁义打动她,我要让她没脸奴役我!我要让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要让她羞愧到自己把契约作废!”
“额……”江仲逊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这么不要脸,问道:“何兄,你见过长安城城墙没有?”
“怎么了?”
“修的有十几丈厚,但我觉得在何兄的脸皮前面真是相形见绌啊!”
“厚吗?”
“厚!”
何明远昂起了头颅,一边哭一边义正言辞的说道:“不,还不够!我还要用我的仁义打动她,让她把剩下的九千两交出来!”
“这么说来你一点也不感到羞耻啊!那你哭的那么撕心裂肺?”
“激动啊!可算是有钱了!”
“我觉得何兄应该在忍忍。”
“你什么意思?”
“她有连环计,咱有过墙梯,要玩咱们和她玩到底!现在你可要忍住了,抻!抻得越久,挣得越多,到时候跪在这儿的就是崔四郎本人!”
“好吧!我的brother,咱们联手拿下这个恶霸,到时候我吃碗牛肉,一定给你剩点儿渣子。”
“人们说你说的太对了,你可真是个渣子!”
这时何明远拍案而起,笑道:“哈哈哈,姓江的!你当我真傻啊?啊?等我抻到底了,他吗的跪在地上的就是我!说!她给了你多少好处?老子给双倍!”
江仲逊尴尬的笑了笑,“何兄,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答应给我一副阎立本的画。”
“江仲逊啊江仲逊,一副画就把你自己给卖了?怎么就卖的这么贱!”
江仲逊嘴裂的跟荷花似的,害羞的说道:“阎立本,阎立本的已经不贱了,不过,如果何兄能给我弄到吴道子的画,我绝对和您是一条心!”
“我他吗的上哪去弄吴道子的画去?”
何明远走出了房门,看了看自己房间那边似乎没动静了,回头问道:“她都说什么了?”
江仲逊像条哈巴狗一样走到了何明远的身边,笑道:“娘子托我给您带个话,只要您能够缴枪投降,保证你荣华富贵,铜钱大大滴。”
“白日做梦!”
说着何明远就把江仲逊逼到了墙角。
“何兄,你……你想做什么?”
“我早就应该看出来,似你这般秀色可餐,冰肌玉骨的小白脸怎么能扛得住她的威逼利诱。”
“这都什么词啊?”
说完,何明远便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这时,崔若萱正躺在榻上看着从江仲逊那里借来的书。
何明远一进房屋就破口大骂:“姓崔的,你以为在我身边安插一个卧底就能赶绝我吗?”
“哟!真么快就发现了?可以啊!不过那又怎么样?”
“你不是要玩吗?咱们就玩到底!原本我是打算投降的,现在我生气了!我还告诉你,卖身契我是绝对不会签的,而且这钱我要定了!”
“好啊!那咱们就都小心一点。”
何明远准备起身离去,却被崔若萱叫住了。
“忘了告诉你,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到时候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卖身契了哟!恐怕想跪都没地儿跪啊!”
“那看谁先跪下!”
看着何明远走远了,江仲逊从外面探进头来问道:“娘子,怎么样?中计了吗?”
“可以,你这一招不错嘛!就是有点儿险,你怎么就知道他会恼羞成怒呢?”
“何兄天生反骨,别看他是个财迷,其实骨子里傲得很,容不得背叛,所以不能被他的表面所迷惑,利诱还不能让他失去理智,要激怒他!他抻得越久,咱们挣得越多,这签卖身契从来都得让卖身的人心甘情愿,让他知道,他只有这一条路走,除了卖身,别无他法。”
崔若萱点了点头,她怎么看江仲逊怎么像一个地主老财,而不是一个文人士子,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整日以圣贤为标榜的文人士子在入仕之后,哪个不是雄霸一方的土豪缙绅。
“不错,这次你功劳不小。”
“那我的画……”
“现在还不行,等何明远下跪之日,就是你得手之时。”
“娘子可不能诓骗于我!”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这时,院外传来了催促的声音,“江先生,快点吧!我们家相公可没多少时间!”
“就来就来,哎呦!”
由于太兴奋,江仲逊没注意脚下的门槛,直接被拍在了地上,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蹦着就上路了。
“这男儿怎么都这样,不就一副画吗?看把他高兴的,比做了皇帝还高兴,没出息!还是我家何郎有骨气,义不食崔粟,可这世上有几个伯夷呢?”
……
西市,波斯邸。
崔若萱正端坐在波斯地毯上,闭目养神,等待着波斯商人们的回复。
身边的商店中的珍宝琳琅满目,但好像都入不了崔若萱的法眼。
这时,从店中走出一个年纪大点的胡人,手中拿着一张飞钱,用十分流利的唐语说道:“这是剩下的钱,一会儿咱们去把凭证办一下。”
崔若萱点了点头,把蓝色宝石从靴子里拿了出来,放在了胡商的面前,说道:“嗯!归你了!”
胡商接过了那颗仅仅不到半个指甲盖大小的宝石,放在眼前,仔细观察着,随后又放在了太阳下查看它的折射程度,满意的点了点头。
“都看了多少遍了?瘾还没过够吗?”
胡商笑了笑说道:“何以解忧?唯有宝石啊!诶?娘子就没有什么爱好吗?”
崔若萱微微一笑,说道:“钱财和权力不过是跑腿的,我的爱好,就是站在风口浪尖,感受搏杀的快感!”
“哈哈哈,娘子好气魄!可一个小小的何明远值得这样大费周章吗?”
“苍蝇再小也是肉啊!连个何明远都拿不下,我也不用混了,话又说回来,毕竟是夫妻嘛!”
胡商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呐!只是这往后娘子就打算一直这么下去吗?”
“等等看吧!如今朝廷还在搜捕太平余党,实在是不好露头啊!对了,我托你送的东西你送了没?”
“送了,陆相公只收了一条鱼,剩下的全给退回来了。”
(相公,唐代只有宰相才能被叫做相公。)
“陆叔叔的脾气还真是一点都没变,不过也多亏他念些旧情,才免了我两家的死罪。”
“可不是嘛!若不是他在至尊前面挺身而出,你家何郎那颗莲花似的好头颅,恐怕早就挂在城楼上了。”
“我听说陆叔叔救了不少人?”
“是啊!至尊让他把名单交出来,却被他给烧了。”
崔若萱惊讶的问道:“是吗?就没出什么事情?”
“陆相公说:陛下既然以仁义治天下,就应该吞舟是漏,安反侧于万物,那些人忠于太平公主,自然也会忠于陛下,化敌为友,此管仲所以助桓公成霸业者也。”
“哈哈哈哈,陆象先有勇有谋,果然如爹爹所说,加人一等啊!”
“还是令尊识人。”
崔若萱当即起身拱手道:“好了,不说了,在下告辞!”
“那我送送娘子。”
崔若萱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还是好好过你的宝石瘾吧!那咱们之前说好的……”
“娘子但凡说一声,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就好。”崔若萱点了点头,从容的走出了波斯邸。
……
“初,太平公主与其党谋废立,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皆以为然,陆象先独以为不可。上(李隆基)既诛怀贞等,召象先谓曰:“岁寒知松柏,信哉!”时穷治公主枝党,当坐者众,象先密为申理,所全甚多;然未尝自言,当时无知者。”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