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一号禁区(1)
“一号禁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禁区,只是四零七厂的人对那个小院子约定俗成的说法罢了。它正式的名称是“四零七厂一号实验场”。
既然是实验场所,那就有一定的保密性和危险性,不让不相干的人随便进出也情有可原。
“一号禁区”门口有个保安岗亭,岗亭里一般常备六个保安,实行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值班制。从保安的数量和安保时间上来看,这里确实是厂里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要想进“一号”,必须得出具书记和厂子双重签的通行证,通过岗亭检查。除此之外,“一号”的实验车间,也是厂里最早装上磁卡门锁的地方。
那时候的磁卡自动锁还十分少见,所以即使有人能从岗哨前溜进去,也无法进入车间。
但这一年的夏天,当沈喻来到四零七厂后,她现因为人力减少,原来壁垒森严的“一号”,现在的保安措施简直形同虚设。
耿大爷那年五十九岁,再耗上一年,他就能拿退休金了。
“哎呀,小喻,你个子都蹿这么高了!这眉眼,跟你爸爸年轻时一模一样!”沈喻走到岗亭的时候,耿大爷还在那里吃面——他现在还负责食堂,虽然工厂目前拢共才有四个人,但他还是坚守着厂里的老规矩——食堂职工要等其他职工用餐后才能吃饭。
沈喻本来是抱着“探险”的念头来这里转转的,说实在话,她刚看到耿大爷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儿慌张。
换作是以前,岗亭的保安看有孩子接近,早就开始喊了——
“往别地儿玩去!这里不让闲逛!”
但这一次耿大爷非但没有赶走她,反而朝她直招手。
“丫头,大太阳底下热不热?来来来,进来歇着,这儿有电风扇!”
沈喻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丫头,中午食堂的凉面怎么样?是大爷亲手做的。”
“好吃。”沈喻说。
“你刚过八岁生日了吧?我记得特清楚,你跟我那大孙子前后脚生的——厂子里一宿添俩娃娃!”
听到耿大爷这话,沈喻心里不禁泛起一丝酸楚——她其实早就把自己生日忘了,而且,她的父母似乎也并不记得。
他们两个永远都在忙,能同时回家睡觉就不错了。沈喻从小到大,就不曾遇到过一丁点儿有生活仪式感的东西。
耿大爷胃口好,他呼噜呼噜把面条吃光,然后站起身来说:“丫头,能帮大爷看会儿门吗?我还得去食堂刷锅洗碗、打扫卫生。”
沈喻霍地站了起来:“可是,耿大爷,这里不是……”
耿大爷叹了口气,用手捶着后背,摇摇头说:“你是说,这里是‘一号’对吧?现在还有什么他妈‘一号’啊。早就没人在意咯,早没人管咯——人都走光了,谁还在意这些?你不在,我也是吃完饭一抹嘴就去干活,我不是孙猴子,没分身毫毛,一个人怎么可能既看大门,又打扫卫生呀。”
耿大爷暮气沉沉地摇着头,他佝偻着腰走出岗亭,然后拐过一条林荫道,朝食堂的方向走去。
瘦小的沈喻独自一人坐在岗亭里,电风扇在桌子上呼呼转着,天地之间仿佛只充斥着单调枯燥的蝉鸣声。
这时,她无意中现桌子上有张已经旧的卡片,卡片上还粘着一张泛黄的即时贴,上面用圆珠笔写着“车间门”三个字。
门卡?这难道就是打开“一号”车间的门卡?
沈喻记得父亲有张同样的卡片,他还是工厂里第一批为数不多获颁门卡的专家之一。
——爸爸每天吃过午饭都要到休息间小憩一会儿,再说即使他醒后,很大可能也不会立刻就来实验室——她假期来的这段时间里,爸爸和他的两个助手看起来都挺清闲的。
想到这里,沈喻从桌子上拿起那张门卡。她做事一向小心,拿卡之前还特意看了一下,记住了卡摆放的角度和位置。
——耿大爷老眼昏花了,他应该不会现吧?
沈喻溜出岗亭,走进院子,走到那个巨大的车间前面。车间的两扇铁门紧紧关着,铁门的旁边还有一道小小的侧门,门上还有个凸出来的电子锁。
她把门卡靠近电子锁,门口传来“滴滴”的声音,随后只听见侧门缝隙处传来哗啦一声,那感觉活像人松了一口气似的。
沈喻迟疑了一下,但她还是伸手推开了面前的门。
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巨大而拥挤的空间。无数台大大小小的机器仍然在运转着,许多绿色或者蓝色的屏幕在闪闪亮,屏幕上一行行字母和数字在不停滚动着。
车间里传来机器低沉的轰鸣声,那声音好像巨兽们沉睡时的鼾声。
沈喻小心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机器中穿梭着。她现车间深处还有一间被砖墙隔出来的小屋,屋门紧锁着,连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
——这估计就是爸爸办公的地方吧?
她没有试着推门,更没有想过进去——家里的书房就是一摞摞的书籍和笔记,她不用看也大概能猜出父亲是怎样一个办公状态。
她继续朝车间的深处走去,走着走着,她遇到两台一米多高、上面遍布按钮的方方正正的白色仪器。绕过这两台仪器后,她看到了一件和整个车间格格不入的东西。
那是一扇巨大的“孔雀竹石图”的屏风,这幅画大概三米多长、两米半高,更为奇怪的是,屏风的金属支架离地颇远,它把那幅巨画高高地“挑”在了半空中。从画的底部到地面有一米多的距离,八岁的沈喻甚至不用低头就能从容穿过。
一边是隆隆作响的现代化机器,一边是古香古色的传统屏风——无论怎么看都有一种违和感。
沈喻端详着这块巨大的屏风,就在这时,屏风前面的两台白色仪器忽然传来“滴滴滴”的声音。她吃了一惊,赶紧弯腰钻过屏风。
这时候她才现,原来屏风的后面就是车间的尽头,而且那里还开着一扇小小的门,从缝隙透进来的光可以判断门没有上锁,只是虚掩在那里而已。
白色仪器的鸣叫声此时变得越来越大,而且最可怕的是,那扇巨大的屏风忽然在支架上慢慢旋转起来!
沈谕小时候虽然比同龄人冷静,但仍然被吓得惶惶不知所措,她下意识地一把推开前面虚掩的门,踉踉跄跄冲了出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既然是实验场所,那就有一定的保密性和危险性,不让不相干的人随便进出也情有可原。
“一号禁区”门口有个保安岗亭,岗亭里一般常备六个保安,实行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值班制。从保安的数量和安保时间上来看,这里确实是厂里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要想进“一号”,必须得出具书记和厂子双重签的通行证,通过岗亭检查。除此之外,“一号”的实验车间,也是厂里最早装上磁卡门锁的地方。
那时候的磁卡自动锁还十分少见,所以即使有人能从岗哨前溜进去,也无法进入车间。
但这一年的夏天,当沈喻来到四零七厂后,她现因为人力减少,原来壁垒森严的“一号”,现在的保安措施简直形同虚设。
耿大爷那年五十九岁,再耗上一年,他就能拿退休金了。
“哎呀,小喻,你个子都蹿这么高了!这眉眼,跟你爸爸年轻时一模一样!”沈喻走到岗亭的时候,耿大爷还在那里吃面——他现在还负责食堂,虽然工厂目前拢共才有四个人,但他还是坚守着厂里的老规矩——食堂职工要等其他职工用餐后才能吃饭。
沈喻本来是抱着“探险”的念头来这里转转的,说实在话,她刚看到耿大爷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儿慌张。
换作是以前,岗亭的保安看有孩子接近,早就开始喊了——
“往别地儿玩去!这里不让闲逛!”
但这一次耿大爷非但没有赶走她,反而朝她直招手。
“丫头,大太阳底下热不热?来来来,进来歇着,这儿有电风扇!”
沈喻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丫头,中午食堂的凉面怎么样?是大爷亲手做的。”
“好吃。”沈喻说。
“你刚过八岁生日了吧?我记得特清楚,你跟我那大孙子前后脚生的——厂子里一宿添俩娃娃!”
听到耿大爷这话,沈喻心里不禁泛起一丝酸楚——她其实早就把自己生日忘了,而且,她的父母似乎也并不记得。
他们两个永远都在忙,能同时回家睡觉就不错了。沈喻从小到大,就不曾遇到过一丁点儿有生活仪式感的东西。
耿大爷胃口好,他呼噜呼噜把面条吃光,然后站起身来说:“丫头,能帮大爷看会儿门吗?我还得去食堂刷锅洗碗、打扫卫生。”
沈喻霍地站了起来:“可是,耿大爷,这里不是……”
耿大爷叹了口气,用手捶着后背,摇摇头说:“你是说,这里是‘一号’对吧?现在还有什么他妈‘一号’啊。早就没人在意咯,早没人管咯——人都走光了,谁还在意这些?你不在,我也是吃完饭一抹嘴就去干活,我不是孙猴子,没分身毫毛,一个人怎么可能既看大门,又打扫卫生呀。”
耿大爷暮气沉沉地摇着头,他佝偻着腰走出岗亭,然后拐过一条林荫道,朝食堂的方向走去。
瘦小的沈喻独自一人坐在岗亭里,电风扇在桌子上呼呼转着,天地之间仿佛只充斥着单调枯燥的蝉鸣声。
这时,她无意中现桌子上有张已经旧的卡片,卡片上还粘着一张泛黄的即时贴,上面用圆珠笔写着“车间门”三个字。
门卡?这难道就是打开“一号”车间的门卡?
沈喻记得父亲有张同样的卡片,他还是工厂里第一批为数不多获颁门卡的专家之一。
——爸爸每天吃过午饭都要到休息间小憩一会儿,再说即使他醒后,很大可能也不会立刻就来实验室——她假期来的这段时间里,爸爸和他的两个助手看起来都挺清闲的。
想到这里,沈喻从桌子上拿起那张门卡。她做事一向小心,拿卡之前还特意看了一下,记住了卡摆放的角度和位置。
——耿大爷老眼昏花了,他应该不会现吧?
沈喻溜出岗亭,走进院子,走到那个巨大的车间前面。车间的两扇铁门紧紧关着,铁门的旁边还有一道小小的侧门,门上还有个凸出来的电子锁。
她把门卡靠近电子锁,门口传来“滴滴”的声音,随后只听见侧门缝隙处传来哗啦一声,那感觉活像人松了一口气似的。
沈喻迟疑了一下,但她还是伸手推开了面前的门。
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巨大而拥挤的空间。无数台大大小小的机器仍然在运转着,许多绿色或者蓝色的屏幕在闪闪亮,屏幕上一行行字母和数字在不停滚动着。
车间里传来机器低沉的轰鸣声,那声音好像巨兽们沉睡时的鼾声。
沈喻小心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机器中穿梭着。她现车间深处还有一间被砖墙隔出来的小屋,屋门紧锁着,连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
——这估计就是爸爸办公的地方吧?
她没有试着推门,更没有想过进去——家里的书房就是一摞摞的书籍和笔记,她不用看也大概能猜出父亲是怎样一个办公状态。
她继续朝车间的深处走去,走着走着,她遇到两台一米多高、上面遍布按钮的方方正正的白色仪器。绕过这两台仪器后,她看到了一件和整个车间格格不入的东西。
那是一扇巨大的“孔雀竹石图”的屏风,这幅画大概三米多长、两米半高,更为奇怪的是,屏风的金属支架离地颇远,它把那幅巨画高高地“挑”在了半空中。从画的底部到地面有一米多的距离,八岁的沈喻甚至不用低头就能从容穿过。
一边是隆隆作响的现代化机器,一边是古香古色的传统屏风——无论怎么看都有一种违和感。
沈喻端详着这块巨大的屏风,就在这时,屏风前面的两台白色仪器忽然传来“滴滴滴”的声音。她吃了一惊,赶紧弯腰钻过屏风。
这时候她才现,原来屏风的后面就是车间的尽头,而且那里还开着一扇小小的门,从缝隙透进来的光可以判断门没有上锁,只是虚掩在那里而已。
白色仪器的鸣叫声此时变得越来越大,而且最可怕的是,那扇巨大的屏风忽然在支架上慢慢旋转起来!
沈谕小时候虽然比同龄人冷静,但仍然被吓得惶惶不知所措,她下意识地一把推开前面虚掩的门,踉踉跄跄冲了出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