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要过年了
080.要过年了
春节磨豆腐,是孙刚家乡的传统习俗。
“豆腐”与“头富”谐音,寄予了人们新年要“富贵”的心愿。家常豆腐、麻婆豆腐、五香豆腐、脆皮豆腐、三鲜豆腐、臭豆腐……记者走进磨豆腐和买豆腐的人中,听他们讲述与豆腐有关的故事,品味那浓浓的豆腐香……
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第二天一早,孙爸和孙刚就抬着半盆泡胀的豆子,去了村子里王家祥家里。事先打好了招呼。
他家做出的豆腐以鲜香、嫩白等特点远近闻名,颇受欢迎。年轻的时候经常走街串巷去卖,他是使用石磨磨制豆腐的人,而他的那句“谁要豆腐,石磨豆腐……”也为附近村民所熟知。石磨磨出的豆腐水分少、硬度高,味道醇香。
王家祥经常带着淡淡的惆怅,“石磨豆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俺一直舍不得丢。”
年纪大了以后,小儿子王成友接下他这活儿,开始用机器做起豆腐。也不走街串巷了,逢集便磨一个豆腐上街去卖。背集磨一个小点儿的豆腐,村里人都消化的了。
春节临近,王成友一家格外忙碌。
窗外寒风瑟瑟,屋内热火朝天。
“现在快过年了,得提前几天预订,咱村里为先,其他村里也有订的,可是忙不过来。”正在调试机器的王成友累得满头是汗,却顾不上擦一下。
“现在俺家是昼夜不停地生产。”在旁边捞豆子的王成友老婆接上了话茬。
“二哥,来抽根烟。”王成友递给孙爸一支烟,“这几天忙起来了,一天不停歇。”
将黄豆制成豆腐,要经过磨浆、煮浆、滤浆、点浆和起锅入匣等多道工序,加上磨浆前的拣豆、浸泡,工序多达七八道,不仅很麻烦,而且相当费力。
孙刚和王成友的老婆抬起泡好的大豆,倒进磨浆机那硕大的铝制容器里。
拧开供水阀门,合上电闸,嗡嗡的机器声和着流水声,白花花的豆浆便汩汩流出。
墙上挂着的红灿灿的“鞭炮花”与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将年味烘托到极致。
“过年了,老百姓都想吃点豆腐。虽说现在生活好了,但是大鱼大肉中间还是少不了豆腐不是?”王成友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得意劲,“现在俺一家全部上阵,人手还是不够,我和大哥一家还得日夜倒班生产。”
操作间里,王成友一家人各司其职。妻子和儿子负责操控磨浆机和豆渣过滤,王成友负责大锅熬煮。
经过半个小时高温熬煮后的豆浆经细网过滤后,流到大缸中,王成友此时便端出老浆倒入缸里。
用老浆点制豆腐是个技术活,老浆不能倒多也不能倒少,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最好。
脸盆里盛着老浆,他一边将老浆慢慢地滴下,一边用搅棒将豆浆慢慢地搅匀。
点浆的过程不能快也不能慢,特别要将老浆搅匀了,豆腐的老嫩质量,成败在此一举。检验豆腐老嫩的办法是,拿根筷子自由落下,插入缸里,如果直立不倒,就表明可以了。
“刚娃,喝豆腐脑儿不?”王成友用他那瓢在缸内舀一下,倒进旁边的大茶缸内,加点儿糖递给孙刚。
接过茶缸,就抿了一口,孙刚只感觉,豆腐脑鲜嫩滑软入口即化,味道特别纯正。只觉从来没有过的浓甜清香滑爽。
剩下的工序就是“装盒”和“挤压”了,“挤压”很简单,就是把装在盒里的豆腐用重物压上,使之成型。
豆腐分两种:水豆腐和千张豆腐。
王成友对每块豆腐的挤压时间都超过30分钟,确保豆腐有一个标准的硬度。
经过这一系列程序,一块直径一尺多的圆形豆腐正式成型了。磨豆腐的过程中生产出的都是宝:豆腐可以吃,豆浆可以喝,豆腐渣还能喂猪、喂牛。
…………………………………………………………
孙刚稻田里捞了几十条鱼,给几个叔叔、姑姑、姨、舅一家弄几条,过年就不用买了。
村里不少人也来向孙刚买鱼,他们知道孙刚家的鱼好吃,又不存在什么问题。毕竟一个村子里,这些鱼等于在自己眼鼻子下长大的,所以吃着放心。孙刚一律按低于街上的价格卖的,不知不觉就卖出去好几百条鱼。因为有些人一买就会多买点儿,送给亲戚朋友啊,慢慢口碑就传开了。
这几天孙妈和孙刚发面做馒头,要做几百个,自家留点儿,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各做了50个,他们家里也不会来客人吃饭,就老人吃,能吃到正月底。
孙刚这两天一直揉面,孙妈蒸馒头。孙刚的嫂子是没做过这些,只能打打下手。孙爸和孙阳就择鱼、杀鸡子,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挂了一溜儿的鸡子、鱼,拾掇的干干净净。
孙刚使出吃奶的劲儿,摔、摔、使劲儿摔,揉,揉,使劲儿揉,全家人被他摔面的架势震倒,说还以为是在拿案板出气呢。
揉的累死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孙刚的两只胳膊就开始疼了。
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外表微黄,闻起来具有股麦香味儿,吃起来很有嚼劲,这说明孙刚把面揉开了,吃的很劲道。
孙刚最爱吃的是贴着锅沿那一圈的馒头,那蒸熟后会烤出焦焦黄黄的馍壳儿。本来在馍篦子上铺有干荷叶,不会出现馍壳儿。只有最外面一圈贴着锅的才会有。
粘锅那面带着焦黄焦黄的壳儿,咬一口,“咯嘣”脆,牙口不好还真不行。
孙刚记得小时候妈妈蒸的馒头一出锅,兄弟俩就开始揭馍壳儿,最后好几个馒头都会缺一块儿,孙妈说这像秃子头。被揭下壳儿的馒头,以后几天孙妈就会热一热,给兄弟俩吃。
离年关越来越近了,年味浓了!
——————————————————————————
最近收藏一直涨不上去,每天要掉几个,很郁闷啊!希望大家多多收藏!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春节磨豆腐,是孙刚家乡的传统习俗。
“豆腐”与“头富”谐音,寄予了人们新年要“富贵”的心愿。家常豆腐、麻婆豆腐、五香豆腐、脆皮豆腐、三鲜豆腐、臭豆腐……记者走进磨豆腐和买豆腐的人中,听他们讲述与豆腐有关的故事,品味那浓浓的豆腐香……
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第二天一早,孙爸和孙刚就抬着半盆泡胀的豆子,去了村子里王家祥家里。事先打好了招呼。
他家做出的豆腐以鲜香、嫩白等特点远近闻名,颇受欢迎。年轻的时候经常走街串巷去卖,他是使用石磨磨制豆腐的人,而他的那句“谁要豆腐,石磨豆腐……”也为附近村民所熟知。石磨磨出的豆腐水分少、硬度高,味道醇香。
王家祥经常带着淡淡的惆怅,“石磨豆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俺一直舍不得丢。”
年纪大了以后,小儿子王成友接下他这活儿,开始用机器做起豆腐。也不走街串巷了,逢集便磨一个豆腐上街去卖。背集磨一个小点儿的豆腐,村里人都消化的了。
春节临近,王成友一家格外忙碌。
窗外寒风瑟瑟,屋内热火朝天。
“现在快过年了,得提前几天预订,咱村里为先,其他村里也有订的,可是忙不过来。”正在调试机器的王成友累得满头是汗,却顾不上擦一下。
“现在俺家是昼夜不停地生产。”在旁边捞豆子的王成友老婆接上了话茬。
“二哥,来抽根烟。”王成友递给孙爸一支烟,“这几天忙起来了,一天不停歇。”
将黄豆制成豆腐,要经过磨浆、煮浆、滤浆、点浆和起锅入匣等多道工序,加上磨浆前的拣豆、浸泡,工序多达七八道,不仅很麻烦,而且相当费力。
孙刚和王成友的老婆抬起泡好的大豆,倒进磨浆机那硕大的铝制容器里。
拧开供水阀门,合上电闸,嗡嗡的机器声和着流水声,白花花的豆浆便汩汩流出。
墙上挂着的红灿灿的“鞭炮花”与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将年味烘托到极致。
“过年了,老百姓都想吃点豆腐。虽说现在生活好了,但是大鱼大肉中间还是少不了豆腐不是?”王成友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得意劲,“现在俺一家全部上阵,人手还是不够,我和大哥一家还得日夜倒班生产。”
操作间里,王成友一家人各司其职。妻子和儿子负责操控磨浆机和豆渣过滤,王成友负责大锅熬煮。
经过半个小时高温熬煮后的豆浆经细网过滤后,流到大缸中,王成友此时便端出老浆倒入缸里。
用老浆点制豆腐是个技术活,老浆不能倒多也不能倒少,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最好。
脸盆里盛着老浆,他一边将老浆慢慢地滴下,一边用搅棒将豆浆慢慢地搅匀。
点浆的过程不能快也不能慢,特别要将老浆搅匀了,豆腐的老嫩质量,成败在此一举。检验豆腐老嫩的办法是,拿根筷子自由落下,插入缸里,如果直立不倒,就表明可以了。
“刚娃,喝豆腐脑儿不?”王成友用他那瓢在缸内舀一下,倒进旁边的大茶缸内,加点儿糖递给孙刚。
接过茶缸,就抿了一口,孙刚只感觉,豆腐脑鲜嫩滑软入口即化,味道特别纯正。只觉从来没有过的浓甜清香滑爽。
剩下的工序就是“装盒”和“挤压”了,“挤压”很简单,就是把装在盒里的豆腐用重物压上,使之成型。
豆腐分两种:水豆腐和千张豆腐。
王成友对每块豆腐的挤压时间都超过30分钟,确保豆腐有一个标准的硬度。
经过这一系列程序,一块直径一尺多的圆形豆腐正式成型了。磨豆腐的过程中生产出的都是宝:豆腐可以吃,豆浆可以喝,豆腐渣还能喂猪、喂牛。
…………………………………………………………
孙刚稻田里捞了几十条鱼,给几个叔叔、姑姑、姨、舅一家弄几条,过年就不用买了。
村里不少人也来向孙刚买鱼,他们知道孙刚家的鱼好吃,又不存在什么问题。毕竟一个村子里,这些鱼等于在自己眼鼻子下长大的,所以吃着放心。孙刚一律按低于街上的价格卖的,不知不觉就卖出去好几百条鱼。因为有些人一买就会多买点儿,送给亲戚朋友啊,慢慢口碑就传开了。
这几天孙妈和孙刚发面做馒头,要做几百个,自家留点儿,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各做了50个,他们家里也不会来客人吃饭,就老人吃,能吃到正月底。
孙刚这两天一直揉面,孙妈蒸馒头。孙刚的嫂子是没做过这些,只能打打下手。孙爸和孙阳就择鱼、杀鸡子,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挂了一溜儿的鸡子、鱼,拾掇的干干净净。
孙刚使出吃奶的劲儿,摔、摔、使劲儿摔,揉,揉,使劲儿揉,全家人被他摔面的架势震倒,说还以为是在拿案板出气呢。
揉的累死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孙刚的两只胳膊就开始疼了。
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外表微黄,闻起来具有股麦香味儿,吃起来很有嚼劲,这说明孙刚把面揉开了,吃的很劲道。
孙刚最爱吃的是贴着锅沿那一圈的馒头,那蒸熟后会烤出焦焦黄黄的馍壳儿。本来在馍篦子上铺有干荷叶,不会出现馍壳儿。只有最外面一圈贴着锅的才会有。
粘锅那面带着焦黄焦黄的壳儿,咬一口,“咯嘣”脆,牙口不好还真不行。
孙刚记得小时候妈妈蒸的馒头一出锅,兄弟俩就开始揭馍壳儿,最后好几个馒头都会缺一块儿,孙妈说这像秃子头。被揭下壳儿的馒头,以后几天孙妈就会热一热,给兄弟俩吃。
离年关越来越近了,年味浓了!
——————————————————————————
最近收藏一直涨不上去,每天要掉几个,很郁闷啊!希望大家多多收藏!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