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穿越之一世荣华

正文 第114章 出孝(万更)

    夏姨娘这边出了事,桂姨娘自然清楚。孕妇情绪多变,若是往常桂姨娘估计只会幸灾乐祸,说夏姨娘那个狐媚子活该。可是如今夏姨娘命没了,哥儿不足月,估计是养不活的。这桂姨娘心里就担忧起来。想着太太既然能够对夏姨娘出手,那是不是也会对自己出手。若是太太那边对自己出手,那自己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老爷。

    桂姨娘心里焦躁不安,老爷平时也不来她这里,只是派人过来看一眼而已。想和老爷说上话也是难。桂姨娘在屋里焦急的团团转,总觉得太太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太太绝不会允许自己平安生下孩子。即便此时不出手,那万一在自己生孩子的时候,让人动了手脚又该如何是好。只怕到时候自己比夏姨娘还惨,母子双双没命。一想到这个可能,桂姨娘心里就发慌,又发狠。想着郑氏不义,自己便不仁。无论如何不能让太太害了自己还有腹中的孩子。

    桂姨娘想来想去,如今能够帮上忙的就是白姨娘还有薛姨娘。薛姨娘虽然和自己不对付,但是薛姨娘只怕更恨太太。谁让太太害的她流了产,没了孩子。虽然如今老爷依旧宠着她,可是将来还能不能有孩子,可就不好说了。桂姨娘是知道的,薛姨娘怀着孕在雨中跪了那么久,这身子定是伤了。伤了身子还想怀孕,哼,可没那么容易。

    桂姨娘这边悄悄的谋划着,她一定要想个完全的办法,保住自己还有孩子。

    而吴姨娘这边自从多了个哥儿,这日子就忙乱起来。就是这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毕竟是个新生命,生母都过世了,以后自己就是哥儿最亲的人。白姨娘见了,总是忍不住想要刺上那么几句,让吴姨娘难受一点。白姨娘心里想着,笑吧,笑吧,有你哭的时候。

    这一天五老爷歇在薛姨娘的房里,薛姨娘伺候着五老爷的同时,便装作无意的说道:“老爷,今儿桂姐姐来看妾,说了会话。妾看着桂姐姐焦躁难安,似乎是有心事,便开解了几句。只是妾人微言轻,桂姐姐这会只怕心里还紧张着。”

    五老爷原本在闭目养神,听到这话眼睛也没睁开一下,就问:“怎么回事?”算算时间桂姨娘差不多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了。

    薛姨娘小心的看了眼五老爷,见五老爷并无生气的迹象,便大着胆子说道:“老爷,妾和桂姐姐闲聊了一会。照妾看来桂姐姐完全就是心病,自个吓自个。”

    “怎么自个吓自个呢?”五老爷想着桂姨娘可不是吴姨娘那般胆小怕事,府中还有老太太看顾着,有何可怕的。

    薛姨娘斟酌的说道:“桂姐姐因为夏姐姐的事情,这会心里正慌着了。桂姐姐就说了,她就担心自个生产的时候,要是出了点什么意外,稳婆们没用心,或是准备不足,万一自个去了,或是孩子没了,总之桂姐姐心里极为担心,整天都在为这事忧心着。”

    五老爷轻描淡写的说道:“这有何可担心的,府中一切都准备妥当,你让她安心待产就是。”

    “妾也是这么跟桂姐姐说的。只是桂姐姐心里担心,实在是听不进去。还一再的说,夏姐姐遭了难,那下一个就轮到她了。妾听了,心里也是为桂姐姐担心。”薛姨娘说完这话,小心的看着五老爷。就见五老爷皱着眉头,似是心里不悦。

    薛姨娘一边暗喜,一边又有点担忧,怕五老爷迁怒到自己身上。也因此薛姨娘更是小心谨慎的伺候着。

    五老爷挥挥手,薛姨娘便停下手中的活计。五老爷睁开眼看着薛姨娘,“桂姨娘真的跟你这么说的?说下一个就轮到她呢?”

    薛姨娘心里忐忑,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桂姐姐的确是这么说的。妾也劝了桂姐姐,让她放下心来,府中一切准备妥当,定会母子平安的。”

    五老爷面无表情,然后对薛姨娘说道:“她心里不安,你们就多宽慰她一点。”说罢,便不再表态。

    薛姨娘也拿不准五老爷这个态度究竟是个什么意思,究竟有没有放在心里呢?只是五老爷既然这么说了,薛姨娘也不敢再继续纠缠下去,便笑道:“老爷说的是,妾一定会多去陪陪桂姐姐的。”

    “嗯,太太那边你们也要恭敬,不可失了规矩。”五老爷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薛姨娘心里咯噔一下,然后笑道:“是!妾一定恪守本分,不敢逾矩半点。”

    过后府中一切平静,似乎薛姨娘说的那番话连一个水花都没有。桂姨娘急的不行,就想着要从老太太那里入手。而五老爷这边趁着去上房的日子,便和郑氏说道:“桂姨娘那边快要生了吧。”

    郑氏愣了下,五老爷极少和郑氏提起这后院的姨娘,不过郑氏很快反应过来,便笑道:“正是如此。大夫也来看过了,说是桂姨娘的胎很正,想来生的时候不用吃太多苦。”

    “哦!”五老爷看着郑氏,那目光让郑氏有点忐忑不安,老爷这是什么意思?

    五老爷很平静的说道:“你多留心一点,让人预备好了。”

    “老爷放心吧,这事妾身已经早早的预备妥当了,定是出不了差错的。”郑氏淡笑道。

    五老爷点点头,笑道:“那好,这事你用点心,希望别出什么事。”

    “老爷放心,请的稳婆都是远近闻名的,桂姨娘定是能够平平安安的。”

    第二日,等郑氏处理完了事情,就将许嬷嬷找来,然后将头天五老爷说的话复述一遍,“嬷嬷,你说老爷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放心桂姨娘还是有别的缘由?莫非老爷是不放心我?”郑氏说到这里摇摇头,老爷要是不放心自己,又何必让自己去管这些事情。依着她的心思,她还不想管这些姨娘们的死活了。

    许嬷嬷也是皱眉想了想,“太太,奴婢这心里也是没底,老爷既然让太太多留心点,想来也是信任太太处事稳妥。”

    郑氏回头仔细想想,总觉得老爷还有点别的意思在里面。莫非老爷真的信不过自己,是来敲打自己的?想到这个可能,郑氏脸都白了。老爷真的是这个意思?郑氏将事情从头到尾的想了一遍,不确定的说道:“嬷嬷,你觉得会不会是因为夏姨娘难产的事情,老爷怪罪到我的身上。这会来就是让我好生的看顾着桂姨娘还有肚里的孩子。”

    许嬷嬷赶紧说道:“太太,这夏姨娘是自己没福气,难产而亡,这和太太一点关系都没有,老爷怎么会怪罪到太太身上。至于桂姨娘,一切都预备妥当了,等她生的时候,太太也别去。有了消息,再来报给太太就行了。”

    郑氏左思右想,若是老爷真的是敲打自己,那到桂姨娘生的时候,自己露个面就行了。至于桂姨娘具体怎么生,能不能平安,自己也不过问。到时候就陪在老太太身边,万一桂姨娘出了事,自己也没责任。郑氏打定了主意,心里也轻松了一点。至于五老爷敲打自己的事情,郑氏就选择性的遗忘,只当是没这回事。否则她这个正房太太早就当不下去了。

    天气凉爽,大家也愿意出来走动。这日苏容到侍郎府来给老太太请安,锦芸几人知道苏容来了,也赶到老太太的院子里。见到苏容,看她气色很好,好似比做姑娘的时候还要圆润一点。锦芸笑着说道:“容姐姐,这么久没见你,容姐姐倒是越发的显得有福气了。想来容姐姐和表姐夫定是琴瑟和谐,日子过的和和美美的。”

    苏容满身上下都散发着幸福的光芒,笑着说道:“多谢芸妹妹。芸妹妹将来定是比姐姐更有福气的。”

    苏老太太也是笑呵呵的,听到苏容的话,又想到五老爷对锦芸将来的打算,苏老太太就说道:“芸丫头虽说早早的失了母亲,不过有我老婆子看顾着,还有老爷照看着,自然是有福气的。以后芸丫头的福气定是长长久久。”

    锦芸有点意外,没想到老太太会这么说。不过锦芸面上不显,“老太太,容姐姐,我可是当不起你们这么说。”

    “妹妹有什么当不起的,妹妹这般好,有福气那也是应当。”苏容拉着锦芸的手笑道。

    锦芸淡笑,“要说福气,容姐姐才是有福气的。”

    苏容笑这说道:“芸妹妹就无需和姐姐这般客气了。老太太,您说是不是。”

    苏老太太笑呵呵的,“容丫头说的没错,你们姐妹之间用不着这么客气。容丫头你是客人,快快坐下来。”

    苏容坐在老太太身边,和锦芸,锦娴,锦淑一道陪着老太太说话解闷。郑氏忙着内院事务,苏容是晚辈,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人,郑氏自然就打定了主意不过来了。反倒是苏容提出一会要去给郑氏请安,这也是作为晚辈该有的礼节。

    苏老太太就说了,“这事不急,你表婶那里此时也是忙乱异常。虽说只是个内院,这事情也是又多又杂的。”

    “是,孙女就听老太太的。”苏容笑着说道。

    苏老太太闲话了一会,就关心起苏容的身子来,“容丫头,你身子骨可好?”

    苏容含笑着点点头,“回老太太的话,孙女身子骨一向都好。”

    苏老太太盯着苏容的面向还有腹部看了眼,“可有动静?”

    锦娴和锦淑都没明白这话的意思,倒是锦芸听得明白。便笑看着苏容,见她圆润了一点,想着说不定很快就会有了身孕。苏容似是羞怯,脸色也是有点红红的,声音低得跟蚊子叫似地说道:“回老太太的话,孙女这月的月信推迟了数日,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苏老太太一听,顿时就关心起来,“推迟了数天?往日可是准时?”

    苏容点点头,“往日也就有个一两天的不准。这次倒是推迟了十来日,还不曾来。”

    苏老太太一听,这心里就有谱了。“傻丫头,这么重要的事情可有请大夫诊脉?”

    “不曾。孙女想着或许是身子不适,想等过段日子再请大夫看看。”苏容低着头小声的说道,其实她心里也是忐忑,既期待又紧张。怕自己弄错了就不好了。今日来看老太太,一来是礼数,二来也是让焦躁的心平静一点。

    苏老太太赶紧对红袖说道:“去,使人将大夫请来,要快。”

    红袖得了吩咐,急忙安排人去请大夫。苏老太太就对苏容说道:“你也太不经事了。这可是大事,你怎么能这时候出门。万一磕了碰了,有了意外,我老婆子这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苏容红着脸,说道:“孙女多谢老太太关心。只是这事未必就是。”

    “怎么不是。这次一定是的。”苏老太太嗔怪道,然后又让人拿出软软的坐垫给苏容,又让丫头们好生伺候着。

    锦娴和锦淑听了这么一会,倒是回过味来了。锦娴就笑着问道:“表姐,你可是有了?那妹妹可是恭喜表姐了。”

    锦淑也急忙恭喜道。

    苏容高兴的同时又有点紧张,“妹妹们,这事可还没确定。”

    “姐姐定是有了,恭喜姐姐。”锦芸笑着说道:“瞧姐姐的面向,将来定是多子多孙的,妹妹真为姐姐高兴。”

    苏容笑着,说道:“芸妹妹,你可真会说。姐姐都不知道妹妹何时会看面向了。”

    苏老太太挥挥手,笑呵呵的说道:“芸丫头说的不错,我老婆子看你也是个有福气的,多子多孙,哈哈……”苏老太太今日极为高兴,若是苏容真是有了,那她在顾家的地位也算是稳固了。

    大夫被请了来,锦芸几人因是姑娘家,便避到了屏风后面偷偷的看着。锦娴拉着锦芸的衣袖,“七姐姐,你说容表姐真的是有了吗?”

    锦芸笑道:“容姐姐是有福气的,想来这次定是有了。”

    果然没一会就看到大夫满面笑容的对老太太说着恭喜话,说是苏容有了。只是日子短,得好生养着,千万别累着了。等大夫一走,锦芸数人赶紧出来恭喜苏容,“恭喜容姐姐。容姐姐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可要当心。”

    苏老太太显得极为高兴,“容丫头,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怀上。这可是大喜事。以后可不能像今日这般,等回去后就要好生的养着。这头三月最是要紧,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苏容一脸的幸福满足,没想到自己肚子里竟然这么快就有了。苏容偷偷的摸摸自己的肚子,这里面是自己的孩子。苏容望着老太太,说道:“老太太,孙女晓得。孙女一定会当心的。”

    苏老太太点点头,又吩咐红袖,“去,准备些药材还有布料。容丫头,这些都是我做姑祖母的一点心意,你可不能推辞。”

    苏容赶紧要站起来行礼,苏老太太急忙让丫头们扶住苏容,“容丫头你这是干什么,赶紧坐下去。千万别动了胎气。”

    苏容重新坐下,“老太太,孙女这些年来一直得你照顾,这才有了今天。孙女还来不及报答老太太,又怎么能再收您的礼物。”

    “说这些话做什么。至于报答不报答的,你只要有这个心就好了。你如今可是双身子的人,万万不能大意。这些你都拿着。你要是有心,等孩子生了,你多来看看我老婆子就行了。”苏老太太笑着说道。

    “多谢老太太。”苏容十分感激的说道。要不是老太太,她也不会有今天。苏容的心里也是将老太太当做亲祖母敬爱的。

    锦芸看气氛有点沉闷,便说道:“容姐姐,你如今有了小宝宝,我们做妹妹的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要不我和九妹妹,十妹妹合着一起送姐姐一点礼物,就当是我们做妹妹的心意。姐姐可不能推辞。”锦芸想着,给孕妇送礼无非就是布料,药材,一些偏方之类的。吃食这东西锦芸是不敢送的,万一吃出问题来,就是满身是嘴那也是说不清。而药材和布料所需不菲,锦娴和锦淑无力承担,自己自然就要多承担一点,也好让锦娴和锦淑面子上过得去。

    锦娴知趣,赶紧说道:“七姐姐说的是。表姐,你有了小孩,我们做妹妹的总是要表点心意,你可不能推辞啊!”锦淑也是在一旁附和。

    苏容笑道:“妹妹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让妹妹们为我破费,我这心里也实在是过意不去。”

    锦芸想要劝说,苏老太太就先发话了,“容丫头,既然芸丫头她们有这个心意,你也别推辞了。”

    苏容想了想,便笑着点头,对锦芸几人说道:“那就多谢妹妹们了。”

    苏老太太见她们说完了话,又问道:“容丫头,最近口味如何?想要吃酸的吗?”

    苏容有点不好意思,“老太太,孙女最近胃口极好,什么都能吃下。只是时常觉得累,每日睡了许久也总觉得不够。”

    “你如今刚刚有孕,这是正常的。每日好生歇着,府中的事情也别操心了,养好身子才是要紧的。顾家姑奶奶不是还在京城嘛,你将家务交出去,让顾家姑奶奶管着。”苏老太太笑着说道。

    苏容就有点为难,“老太太,孙女之前忘了和你说,大姑奶奶和大姑爷已经定了船,过些天就要走。”

    苏老太太不在意的挥挥手,“如今你有了身孕,顾家姑奶奶定是不会走了。你们是小夫妻,身边又没个长辈看着,你又有了身孕,姑奶奶定是要留下来才行。你这肚子里怀的可是顾家的嫡子长孙,这可马虎不得。”

    苏容低着头,脸上带着笑,虽然她心里希望大姑奶奶早点离开京城,这样子自己也松活些。只是老太太说的也有道理,自己有了孕,没有长辈照看着,姑奶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否则若是身边没人,就是苏容自己心里也觉得不踏实。

    “红袖,去顾家报信的人可回来了?”苏老太太转首问道。

    红袖恭敬的说道:“回老太太的话,去顾家报信的人还未回来。”

    “那顾家姑爷那里呢?可有回信?”

    “老太太,这才多久,定是没那么快的。”苏容笑着说道,“老太太,就让孙女多陪你说会话吧。”

    “好,好!”老太太今天是真高兴。

    就在大家乐呵的时候,丫头进来通报,说是太太来了。

    郑氏一进门就看到苏容,然后笑道:“容丫头来了,最近可还好。”

    “侄女给表婶请安,侄女最近一向安好。”苏容赶紧站起来,恭敬的说道。

    苏老太太焦急,“容丫头,不是让你好生歇着嘛,赶紧坐下。”

    郑氏奇怪的看了苏容一眼,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苏老太太也不含糊,当即就笑着对郑氏说道:“媳妇,容丫头是个有福气的,就在之前,请了大夫给荣丫头看诊,大夫说是容丫头有了。这可是大喜事啊!”

    郑氏先是一惊,然后又是一愣,接着笑道:“原来容丫头有了,这可是喜事啊!容丫头你是双身子的人,以后可别那么多礼了。”郑氏看着苏容的腹部,心里不免黯然。这苏容嫁过去才几个月就有了,这福气未免也太好了点。想到自己,都快一年了也没见到动静,郑氏这心里就急。可是这孩子的事情急又急不来的。

    “多谢表婶。”苏容在丫头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苏老太太看着郑氏,“媳妇,你这会过来,可是有事?”

    郑氏当即收起心思,打起精神来,“回老太太的话,媳妇得了丫头们的禀报,原来是桂姨娘那里发作了。媳妇已经带着人去看过了,稳婆也都过去了,一切都准备好了。稳婆说是这才刚刚发作,或许到了晚上,最迟明天就该生出来了。”

    苏老太太一听桂姨娘发作了,就担心着,“桂姨娘发作了,这可提前了好些天啊!”

    “正是,不过之前大夫来看过,说是桂姨娘虽然是第一胎,不过桂姨娘身子骨康健,胎位也正。这生产虽说会辛苦一点,但是想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郑氏满脸笑容的说道,只有她自个心里清楚自己究竟有多苦涩,多想自己肚子里也能有个孩子。

    苏老太太听了,点点头,不过这心里始终是担心着。毕竟生孩子对女人来说就是相当于去了一趟鬼门关。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准。“媳妇,你派人好生盯着。若是有个什么状况,就让人来告诉一声。”

    “是,老太太。桂姨娘那头,媳妇已经安排妥当了。”

    锦娴扯了下锦芸,悄声的说道:“七姐姐,你说桂姨娘这一胎是男是女?”

    锦芸面无表情的说道:“男女各五五之数。”

    “七姐姐,你可真滑头,这说了可当是没说。照我说来,只怕桂姨娘这胎是个女儿。前几天姨娘还在妹妹耳边唠叨,说是看桂姨娘的肚子,十有**就是女儿。”锦娴十分笃定的说道。

    锦芸淡笑道:“是女孩,那咱们就多了一个妹妹。”

    锦娴见锦芸并不愿意多说,便住了嘴,只听老太太和太太怎么说。

    郑氏是打定了主意,今日除了府中事务外,她就留在老太太这里,陪着老太太闲聊。免得到时候桂姨娘出了什么事,被老爷怪罪,那可就不美了。

    也不知老太太是否看出了郑氏的打算,既没出口让郑氏去处理内院的事务,也没出口问郑氏为何就不走了。反正老太太今日心情好,也有精力和大家说话逗笑,郑氏留在这里立规矩,那便留着就是了。

    到了用晚饭的时候,桂姨娘那边还没消息。想来不会那么快就能生下来的。郑氏不愿意在用餐的时候,在老太太身边立规矩,毕竟还有苏容这个外客在。于是郑氏主动提出离去,苏老太太挥挥手,“你也陪我老婆子一天了,赶紧去吧。桂姨娘那边你让人盯着,有什么情况就及时来说。”

    “是,老太太。媳妇会留心的。”

    郑氏一走,锦芸数人便陪着老太太用饭。用过了饭,顾家的人也来了。顾文安得知苏容有孕,这脸就笑开了。顾家大姑奶奶也同样如此,并且已经让人去退了船,打定了主意等苏容生了后,才离开京城。

    苏容和众人含笑拜别。锦芸将苏容送到二门,苏容拉着锦芸的手,说道:“芸妹妹,如今我是出不了府的。芸妹妹得空,就来看看姐姐,可好?”

    “容姐姐放心吧,我得了空就去看望姐姐。”至于准备的礼物,已经早早的叫人送到顾家的马车上。不过因为是临时准备,布料还好说,只是药材锦芸预备得少,能拿出来送人的更少。少不得改天预备整齐了,再派人给苏容送去。只是这话就没必要和苏容说了,免得她过意不去,大家又客气起来。

    送走了苏容,锦芸便带着人回了芙蓉院。至于桂姨娘那边,迟早是有消息的,锦芸也就没派人去盯着。至于五老爷回府后,得知桂姨娘发作了,便派了得力的人手过去盯着,以免出现意外。

    一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桂姨娘终于生了,生了个姑娘,母女平安。当老太太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略有点失望。竟然只是个丫头,要是能生个哥儿就好了。郑氏得到消息的时候,顿时是如释重负,脸上也笑开了。丫头才好,一个姨娘也只配生丫头的命。要是真生了儿子,这郑氏心里又该不爽快了。五老爷得知母女平安,只是点点头,过后才吩咐人好生照看着。

    桂姨娘一生产,这府中也算暂时安静了下来。时间如流水一般的滑过,很快便到了年底,锦芸二十七个月的孝期也满了。而此时,郑氏的肚子依旧没有丝毫的动静,薛姨娘自然也没动静,府中就有人猜测只怕这薛姨娘因为流产的事情伤了身子。郑氏也听闻了这个传言,虽然因为此事被老爷嫌弃,但是能得到这个结果郑氏这心里总算是舒坦了一点。心想薛姨娘那个贱人还想要小孩,做梦去吧。

    而夏姨娘生的哥儿小十五并没有如人们预期那般很快的就夭折了。反而在吴姨娘的照看下,慢慢的养好了。虽然身子骨依旧孱弱,比不上足月的小孩,但是总算是活的好好的。只是这天气越发的冷,小十五已经病了好几天。这下子又有人说小十五只怕是活不过去了。吴姨娘倒是没这么想,毕竟自从小十五到自己身边后,这生病也不是第一次了,照顾小孩也有了心得,除了去给太太请安外,整日里就亲自看顾着小十五,连串门子也不去了。吴姨娘摸着小十五小小的脸颊,心里相信之前小十五能过挺过去,这次也一定能挺过去。

    至于桂姨娘和十三丫头,自是都好好的。十三丫头是足月生产,桂姨娘怀胎的时候也十分注意,这十三丫头生下来,就是个健健康康的孩子。如今看着比小十五的月份还要大。

    这日锦芸在屋里看书,翠缕进来,脸上带着笑,手里拿着针线房送来的衣服,说道:“小姐,新衣服送来了。小姐要不现在试试。”

    锦芸因为守孝,将近三年身穿衣服都是素净的,颜色鲜艳的衣服不是没有,不过身子长高了,原本那些也都不能穿了。这回到了年底,锦芸便是出了孝。苏老太太之前也是惦记着这件事情,早早的就让郑氏吩咐针线上人,为几位小姐还有康哥儿做几身新衣服出来,这些衣服都是额外的,算是老太太的一番心意。翠苏手里捧着的衣服,全都是鲜艳的色彩,红的,桃红的,翠绿的,鹅黄的,总是怎么好看就怎么来。

    锦芸穿惯了素净的衣服,猛的看到这些鲜艳的,心里一喜的同时也有那么一点不适应。总觉得这些衣服真要穿在自己身上,不是那么合适,感觉有点别扭。锦芸便对翠缕说道:“这些都收起来吧,暂时还用不上。”

    “小姐,怎么会用不上。这些可都是老太太让太太特意准备的,等小姐孝期一过,就可以穿了。小姐这几年来,一直穿着素净。别说外人了,就是奴婢看了,也是难过。如今小姐终于可以好好打扮自己了,奴婢也替小姐高兴。可是小姐您却一点都不领情。”翠缕快嘴快语的说道。

    锦芸放下书,笑道:“瞧你说的,那就有你说的那般严重。我让你放起来,等过了孝期自然会穿的。”虽然穿惯了素净的衣服,猛然的看到这些颜色鲜艳的还有点不适应。但是姑娘家天生爱美,有好看的衣服,自然心里也是喜欢。

    锦芸瞧着翠缕又问道:“九小姐和十小姐那头可有送过去?”

    “小姐放心吧,针线房的人都懂规矩,不会误了事的。”翠苏在旁边说道。

    翠缕还想再劝,“小姐,要不你先试试看吧,也不知上身后好不好看。”

    “小姐穿什么都好看。”翠苏笑着说道。

    锦芸对翠缕摇头,“我就不试穿了。这么冷的天,不想换来换去,麻烦。”

    翠缕见锦芸这么说了,也只好将这些衣服都先收起来。

    锦芸看了眼窗外,已经开始飘起雪花,锦芸便随口说道:“这么冷的天,十五弟又病了,也不知现在情况怎么样?”

    素月进来就听见锦芸这话,便笑道:“小姐放心,奴婢之前去看过了,吴姨娘照顾得很是周到,大夫开了药,十五哥儿用了后,已经开始见好了。”

    “哦,可是真的?那可是件好事。十五弟从出生起身子就弱,三天两头的就要病上一场。幸亏吴姨娘用心照看,否则十五弟能不能这么快好起来,还是另说。”锦芸听到十五弟的病已经有了起色,这心里也是高兴的。只是天气冷,小十五身子弱,锦芸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看望。以免带了寒气过去,加重了小十五的病就不好了。

    素月在旁边说道:“小姐说的是。吴姨娘是个细心的,为了十五哥儿,可是连着好几天都守在床前,也就是困了的时候眯一眼。奴婢去看望的时候,吴姨娘可是憔悴了不少。吴姨娘对十五哥儿可是真的用心。”

    锦芸含笑点头,“几位姨娘里面也就吴姨娘性子最为温和,与世无争,也是极为细心的。就是老太太那里,如今对吴姨娘也是多有夸赞的。”

    素月感叹道:“如今吴姨娘带着十五哥儿虽说是极为辛苦,可是只要十五哥儿平平安安的,吴姨娘的将来也算是有了依靠。今儿奴婢过去的时候,还看到白姨娘也在。奴婢瞧着,只怕如今白姨娘心里也是着急的。”毕竟白姨娘只有锦娴这一个闺女,没有儿子傍身,这心里难免有点焦虑。

    锦芸听后,只是笑了笑,对姨娘们的心思锦芸多少是知道一点的。别说白姨娘了,就是薛姨娘,还有春桃那丫头,估计这会她们的心里也是着急的。不过据说薛姨娘因为怀着身孕在雨中罚跪,接着又是流产,因此伤了身子。恐怕以后很难再有身孕了。至于春桃,郑氏如今一点动静都没有,她要是有了身孕,只怕郑氏率先就要收拾她。春桃是郑氏的陪嫁,郑氏暗地里给春桃上眼药,别人也没话说。

    初八这日喝腊八粥,锦芸和众人早早的到了老太太房里,给老太太还有太太请安,同时每人都要喝一碗腊八粥。锦芸想着过了腊月初十,姐妹几个还有康哥儿就算是正式出孝了。初十这日,锦芸打算去庙里拜一拜,添点香油钱。锦芸就想趁着这个时机,给老太太提一提,取得老太太的同意。

    趁着老太太高兴的时候,锦芸便开口说道:“老太太,再过两天,孙女几人就要出孝期了。孙女就想到了那一日,去到庙里给母亲上柱香,添点香油钱。”

    老太太看着锦芸,点点头,想说锦芸这个丫头也算是有心,每年都不忘到庙里祈福添香油钱。王氏有这么一对儿女还真是好命,只是可惜这命太短,还没享福就先走了。老太太便说道:“芸丫头,你是个有心的。只是这天太冷,祖母可不放心这时节让你们出门。”

    太太郑氏也在一旁说道:“老太太说的是。芸丫头,你心意到了便是。如今你年岁大了,过不了两年也要考虑这婚嫁之事。你一个大姑娘身边没个长辈的,可就别出门了。再说,如今三九寒天,若是冻出个病来,别说我这心里头担忧了,就是老太太和老爷也是要怪罪我这个做母亲的想事不周到。”

    锦芸愕然,她没想到这么一点小事,郑氏还能扯那么远。锦芸打量了一下郑氏,瞧着郑氏昨儿是不是吃了火药了。见郑氏表情真诚,一点都不作伪的,锦芸只能感叹,时间果真是大杀器。这才一年的时间,郑氏和刚来的时候比起来,差别可谓是天差地远。锦芸淡淡一笑,“老太太,太太,多谢你们关心我。只是做女儿的为母亲尽孝,这是人之大伦。虽说孝期马上就要过去了,但是我这做女儿的心里依旧是时时惦念着母亲的。只是想着到了那天到庙里为母亲烧柱香,添点香油钱。若是老太太和太太实在不放心,那我就多带些人手,想来也是没问题的。而且康哥儿也是一日大过一日,也该让他知道点道理的时候了。”

    郑氏却反对,说道:“芸丫头,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只是这天实在是太冷,你一个姑娘家带着康哥儿出门,实在是不像个事。府中也建了祠堂,不若你就到祠堂为你母亲诵经念佛,这也是你做女儿的一片孝心。”

    “媳妇说的很是。芸丫头,不如你就在祠堂里为你母亲诵经念佛,你看可好?”苏老太太也觉得锦芸逐渐大了,如果没有长辈在身边,再出去抛头露面就不太好了。而且天气寒冷,听闻今年已经冻死了好几个人。这么冷的天,还带着康哥儿,老太太这心里可不放心。

    锦芸左右看看,她真没想到老太太和太太竟然一起反对她的提议。锦芸想要再争一争,可是却在此时,康哥儿拉了一下锦芸的衣袖,对着锦芸偷偷做了个鬼脸。锦芸心里好笑,却也明白康哥儿的意思。康哥儿别看年岁还小,不过八岁,但是心眼可一点都不少。算是同龄中早熟的孩子了。这也许也就是大家子弟都必须具备的。

    锦芸叹气一声,便也不争了了,于是答应道:“老太太说的是,那孙女便听老太太的,就在祠堂里为母亲诵经念佛。”锦芸只说听老太太的,不说听太太的。其实也是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的态度。她是听老太太的话,不想大过节和老太太争执,而不是因为郑氏的态度。也是提醒郑氏,管好后院就行了,别插手管到自己头上。就是不知道郑氏能否明白这个意思。

    苏老太太一听,顿时就笑开了,“你能这么想就好了。天寒地冻的,你一个姑娘家出门,虽说身边带着人,祖母这心里可是放不下的。还是在府中好,平平安安的。”

    锦芸脸上带笑应酬着,心里却在想如今这郑氏的气势可是一天比一天强啊。这手中有钱有权就是不一样。只是这行事作风,哼,锦芸心里想着暂时就不和她计较了。而且郑氏这人也是个愚钝的,根本就听不明白一些暗语。和她计较纯粹是自讨苦吃。回到芙蓉院里,康哥儿在锦芸身边坐下,表情有点忐忑的说道:“姐姐可是怪弟弟呢?”

    锦芸笑着在康哥儿头上摸了一下,说道:“怎么会,弟弟可别多想。”

    康哥儿不依,“那姐姐为何不高兴。是因为老太太和太太不答应咱们出府吗?”

    锦芸笑了笑,说道:“别那么想。老太太说的也在理。今年可比往年冷多了,听说街上已经冻死了人。出去了,虽然带着下人,可是也难免出点意外。弟弟的心姐姐是明白的,你不用想那么多。”

    康哥儿低下头,好一会才说道:“我知道这事若是姐姐去争一争,老太太最后也定是会答应姐姐的。只是弟弟心里担心姐姐,若是真的这么直接的顶撞了老太太和太太,只怕老太太和太太这心里对咱们也是有想法的。弟弟不想姐姐将来难做,故才让姐姐顺着老太太的话说。”

    锦芸高兴的同时也感叹,这番话竟然是一个八岁的小孩说出来的,说出去得让多少人汗颜。这也太早熟了点。锦芸牵着康哥儿的手,“弟弟,姐姐自是明白你的意思,这才会顺着老太太的意。我知道弟弟如今也能帮姐姐分担事务了,姐姐心里也是极为高兴的。”

    康哥儿听后,顿时笑了起来,“那姐姐能否答应弟弟一件事情?”

    “弟弟请说。”锦芸好笑的看着康哥儿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个小大人。

    康哥儿皱了一下鼻子,这才说道:“那弟弟要求以后姐姐都叫我锦康,还要嘱咐丫头们都称呼弟弟为九爷。不能再叫康哥儿了。”这是康哥儿很早就有了的强烈要求。

    锦芸含笑点头,“好,姐姐答应你。以后都叫你锦康或是九弟。丫头们以后都叫你九爷。”

    “太好了!”锦康顿时就笑了起来。拉着锦芸的手说道:“姐姐,后天弟弟就和姐姐一道去祠堂,给母亲诵经念佛,望母亲在天有灵,保佑我们姐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姐姐将来能得一如意郎君,弟弟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锦康的愿望一溜的就说了出来。

    锦芸听后,只觉好笑,便也笑了起来。“弟弟,母亲在天上可忙了,你这么多愿望,母亲可没那么多精力啊!”

    “不要紧,弟弟一年求一个愿望,今年就求来年平平安安啊,顺顺利利的。等到姐姐说亲的时候,弟弟就去求姐姐能得一如意郎君。”锦康一本正经的说着。别说锦芸,就是旁边的丫头们听了,也只觉得好笑,同时又觉得康哥儿真的长大了。看来以后真的不能再叫康哥儿,得改个称呼叫九少爷。

    锦芸在锦康脸颊上轻轻的掐了一把,笑道:“人小鬼大。姐姐的事情,那需要你去操心。”

    “姐姐此话差矣。过了年,弟弟我也能时常在外走动。等到姐姐说亲的时候,弟弟对这京城的风貌和各家情况也熟悉了。若是说到哪家子弟,弟弟到时候也能为姐姐打听一二。要是好的到也罢了,若是不好,弟弟自然会为姐姐出头。”锦康说这番话的时候特别认真,看来这不是他随便说说,而是有过认真的考虑。

    锦芸也正了正色,说道:“那姐姐就先多谢弟弟了。不过虽然父亲答应你明年可以出府四处看看,但是也不可妄为。须得多听多看少说,不到万一,也别说自己是侍郎府的少爷。还有多听邢先生的话。邢先生是有真本事的人,你在他身边多学着点,学着怎么做人做事,明白吗?”

    锦康重重的点头,“姐姐放心,弟弟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原来就在上个月,也不知五老爷具体是怎么想的,将锦康叫到身边,考察了一番学问之后,就说过了年,就让邢先生带着锦康在京城四处看看,长点见识。平日里除了曹先生的功课,锦康还去邢先生那里坐坐,说说话。邢先生也不特意教授锦康什么学问,只是给他说说一些传奇故事,民间传说,引申出人情世故,做人做事的道理。锦康和邢先生接触了几次,倒是极为喜欢邢先生。毕竟邢先生是做师爷的,比起专做学问的曹先生,在人情练达方面,在见识方面自然高出曹先生许多。

    锦芸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极为高兴。看来老爷如今是有心栽培锦康。锦康本来就是个聪明的,只要肯用心努力,将来的前程就不愁了。

    康哥儿望着锦芸说道:“姐姐,过了年,弟弟就可以时常出府走动。到时候若是铺子上或是庄子上有什么事情,姐姐都可以交给弟弟来做。姐姐不用担心弟弟年岁过小,弟弟做事会有分寸的。”

    小鬼头!锦芸在锦康鼻子上刮了一下,“你如今年岁小,读书进学才是你要抓紧做的。至于庄子还有铺子这些杂事,等你再大一点,不用你开口,姐姐自会让你来管。”

    锦康看到锦芸拒绝自己的提议,皱了下鼻子,“说来说去,姐姐还是嫌弃弟弟年岁小,不懂事。”

    “你本来就年岁小,我又何必嫌弃。别想着和邢先生学了几天就懂很多道理,就想着要做事。要知道有句话叫做欲速则不达,弟弟你太过心急了。”锦芸语气很平缓的和康哥儿说道。

    锦康还是有点稍稍的遗憾,“好吧,姐姐既然说的有理,那我便安心的跟着两位先生学习。”说完后,又露出一个必杀的笑容来。

    锦芸摸摸康哥儿的头,笑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了。”

    初十这日是出孝的日子,锦芸还有锦康,以及锦娴和锦淑都到了祠堂,为王氏诵经念佛。整整两个时辰,大家都跪在蒲团上。等起来的时候,四个人的腿都踉跄着,根本就站不起来,要丫头们扶着才行。

    锦芸站了一会,感觉好了点,这才笑道:“好了,大家都先各自回去歇息一阵,等到了晚上,再去老太太那里请安。”

    锦娴白着一张脸,显然这两个时辰让她吃够了苦头,“七姐姐,我的腿好麻,这会还走不动。”

    “那就再站一会,等会就好了。”锦芸笑着说道。

    锦康身体好,又是男孩子,虽然感觉也挺难受的,不过他倒是最先恢复过来的。笑着说道:“九姐姐,十姐姐今儿心诚,来年定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锦娴就笑道:“康哥儿,姐姐借你吉言。”

    锦淑也笑道:“我只希望十五哥儿能够健健康康的。”

    锦芸就问锦淑,“十五弟的病还没好吗?”

    锦淑脸上略有忧愁,摇摇头说道:“原本是快要好了的,可是谁会想到一个晚上过去,病情又反复了。”

    “十妹妹,十五弟是不足月出生的,身子骨自然就弱。你看桂姨娘的十三妹妹,身子骨康健,生下来都几个月了,也没见得病。十妹妹,你跟吴姨娘说说,让她也别那么操心,这都是十五弟的命。”锦娴就这么大喇喇的和锦淑说道。

    锦淑听后,这眉头就皱了起来,“九姐姐也别说命不命的。十五弟刚出生那会,大家都说他身子骨弱,只怕是活不了的。这都过去好几个月了,十五弟如今不也是好好的嘛!什么命不命的,九姐姐可别这么说。”锦淑这是明显的不高兴了。

    锦芸便出言道:“好了,九妹妹,十妹妹你们都少说两句。十五弟是有福气的,又有吴姨娘精心照顾,肯定会好起来。以前康哥儿也是身子弱,后来跟着郭师傅练武,如今这身子骨可结实了。这两年来也不曾病过。等十五弟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也让他和郭师傅学学本事,到时候身子骨自然就结实了。”

    锦淑笑了起来,“七姐姐说的是。十五弟是个有福气的人,这次定也能平平安安。”

    锦娴则是撇了下嘴,显得有点不屑。自个小声的嘀咕着,夏姨娘那个下场,十五哥儿那身子也叫有福气。要是真有福气的话,夏姨娘也不会难产死了,十五哥儿也不会早产,更不会三天两头的就生病。这亏的咱们府上够富足,否则哪有那么多银钱来延医抓药。

    几人说了一会话,便各自回去。第二日,就算是正式出孝了。一大早翠缕就捧着一件大红的衣服让锦芸换上。锦芸看了眼,说道:“这衣服先放着,还是穿以前的就好了。”

    翠缕顿时就着急的说道:“小姐,如今您出了孝,今儿就穿的喜庆一点。”

    锦芸淡笑道:“不着急。等过年的时候再穿这大红的衣服不迟。快,时辰不早了,去将衣服拿来。”

    “小姐真的不穿这新衣服吗?”翠缕还是不甘心,想要再劝一劝。

    锦芸点头,“今日还是和平常一样,等到过年的时候再说吧。不急在这一时。”

    锦芸照着平常的装扮去给老太太还有太太请安,倒是锦娴刻意打扮了一番,看上去就觉得喜庆。至于锦淑,因为十五哥儿的病还没好,自然也就没那打扮的心思。

    苏老太太见了,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对于锦娴就有那么一点不满了,觉得锦娴这丫头一点都不够庄重。郑氏有心想要说几句,不过看老太太没吭声,也就暂时不说了,免得惹人厌烦。而且如今到了年底,府中的事情太多,每日忙乱,郑氏也没太多心思去关心锦芸几姐妹。要知道这可是她第一次办这过年的事情,办好了,大家高兴,她作为正房太太脸上也有光。若是办差了,别说老太太,就是老爷那边都不好交代。所以郑氏这段时间精力都用在这些杂事上面,其他的事情最好是能少一件就少一件。郑氏之所以反对锦芸去庙里,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万一出了点差错,她这个做太太定是又多了一大堆事情处理。但是只要锦芸不出府,那就肯定没事的。

    忙忙乱乱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这算是这一整年来,吃饭的人数最多也是最齐的一次。苏老太太坐在主位,五老爷就坐在老太太身边,郑氏作为媳妇要在老太太跟前立规矩,便没坐下来。

    五老爷看了眼郑氏,便说道:“夫人辛苦了。”

    “这都是妾身应该做的。”郑氏赶紧说道。

    “虽说是该做的,但是也够辛苦。府中事务繁多,有你在,为夫也能在外安心做事。”

    听到五老爷这话,郑氏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激动得眼中都泛起了泪光。郑氏微微低下头,趁人不注意,悄悄的擦了下眼睛,笑着说道:“瞧老爷说的话,咱们是一家人,老爷这样说,实在是太过见外了。”

    苏老太太看了眼五老爷,五老爷冲苏老太太点了下头。苏老太太便说道:“媳妇,今日是大年三十,你也操劳了这么久,今日就别讲那些规矩礼数了。你也坐下用饭吧。”

    郑氏一听,心里自然愿意。不过嘴里还是拒绝道:“媳妇站着就好,媳妇还要伺候老太太。”

    “有丫头们伺候,你就不用立规矩了。”苏老太太拍了板,郑氏自然顺水推舟的就答应了,“媳妇多谢老太太。”

    一家人围坐一起,大户人家用饭都讲究食不语,饭桌上自然是安安静静的。

    老太太胃口一般,稍微用了半碗饭便放下了筷子。老太太这边一放下筷子,大家也都跟着放下筷子。老太太看着众人,笑道;“一家人吃个饭,也弄得这么拘谨。”

    五老爷淡笑说道:“儿子在这里,大家都放不开。老太太,是儿子的罪过。”

    苏老太太笑开道:“你在外边忙,一年到头也难得和大家一起吃餐饭。孩子们在你面前拘束也是应当。老五,趁着如今有时间,你也好生歇歇。衙门里的事情是忙不完的,什么时候都能做。”

    五老爷点头,“老太太说的是,儿子也是这么想的。”

    苏老太太又对郑氏说道:“媳妇,如今你管着内院,可是要多用心。”

    郑氏恭敬的答应道:“是,老太太!媳妇一定会用心。”

    苏老太太还算满意的点点头,目光又落到锦芸几人身上,“如今芸丫头他们都出了孝,以后也该多跟着太太到外面走动走动。芸丫头年岁一天天大了,若是有好人家,老五你可要留心着。”对于五老爷的打算,苏老太太是听之任之,但是总是要多做点准备才好。

    五老爷看了眼锦芸,看到锦芸有大姑娘的架势了,心里也感欣慰,“老太太说的是,儿子会留意的。”

    锦芸脸上始终带笑,即便是说到自己的婚事,也装作毫无所觉。

    郑氏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这儿女的婚事向来都是做太太的操心。老太太只让老爷留心,可是却没嘱咐自己。这是什么意思?郑氏看了眼老太太,又看了眼五老爷,很明显老太太和老爷都没打算让自己插手锦芸的婚事。虽然郑氏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事自己插不上手,但是等真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郑氏心里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地,很不是滋味。只觉得自己这个当家太太实在是做的太过窝囊了一点。不过很快郑氏又想通了,锦芸的婚事她插不上手,但是锦娴和锦淑的她总归是能插上手的。心里有了这个主意,郑氏总算是觉着舒坦了一点。

    苏老太太这天兴致还算不错,说了锦芸的事情,又扯到锦康身上。至于锦娴和锦淑,只是略微的说了说。不过当提到身子骨孱弱的十五哥儿,苏老太太也忍不住叹气。不足月生下的孩子就是弱,三天两头的请医抓药,也实在是为难了吴姨娘。苏老太太便对郑氏说道:“吴姨娘那边照顾十五哥儿,着实辛苦。媳妇,吴姨娘的请安便免了吧。”

    郑氏笑道:“老太太放心。媳妇看吴姨娘辛苦,一早便免了她的请安,让她能够安心的照看小十五。”

    苏老太太听后,笑着点点头,心里却嘀咕着,十三丫头倒是康健,若是能和十五哥儿换个身子就好了。

    这一晚,苏老太太说了很多,后来说累了,这才回屋歇息。

    等老太太一走,大家也都各自回到院子里,锦芸看着天空中飘着的雪花,心想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

    ------题外话------

    今天一万五的更新,相当于平时两天的更新量。小米如此勤奋,大家要多多支持啊!

    预告,明天的章节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