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三十四章 宁王监国
8薛睿得知皇上病倒,首先想到就是要知会薛凌南,只是他紧赶慢赶回到府上,前院管事却告诉他,相爷刚刚出了门。wWw.23uS.coM问是去了哪里,就答不上来了。
他只有按捺住情急,在家等着。晌午太阳冒了一会儿头就躲回云中,等到下午,一场阴雨来得突然,气温骤降。
宝德撑着伞小跑到走廊底下,对着手心呼了几口暖气,裹紧衣领,没有掀帘子进屋,就在门外禀报:“公子,小的看见相爷的轿子回府了。”
靠在引枕上闭目养神的薛睿一下子就坐了起来,提上靴子就往外走,宝德卷着帘子,瞧他身上穿的单薄,忙阻拦道:“我的爷,您可不敢这么出去,外头冷死个人呐。”
“伞。”薛睿夺过他手中雨伞就大步走进雨中,宝德急得跳脚,顾不得鞋子上泥巴,钻进屋里抱了厚衣裳就去追他。
......
薛睿寻到暮梅厅,还没到门口就让走廊上的仆从拦住了:“相爷刚刚歇下,吩咐过不许人擅入,您待会儿再来吧。”“我有要紧事,让开。”“大公子不可。”
薛睿将人推开,三步并两步来到门前,“祖父,事从紧急。”
薛凌南根本没睡,刚才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思绪打乱,他皱起眉头,冷声道:“进来吧。”
薛睿推门而入,看到薛凌南穿戴整齐坐在茶桌前,竟是一回府就来这里静坐。不知出去一趟遇见了什么烦心事。
“怎么冒冒失失的,老夫教过你多少回,天塌下来也不能慌。”薛凌南不满地扫过薛睿溅湿的衣摆。
薛睿这回没有老老实实听训,关上门,走近了压低声音道:“孙儿得来消息,皇上昨日卧病不起,眼下是皇后把持皇宫,唯独宣见了大提点。”
薛凌南松皱的眼皮抖了抖,却没有流露分毫惊慌,抬头正视着他。问道:“你猜一猜老夫刚才去见了什么人?”
薛睿疑惑。正待思索,就听薛凌南冷笑道:“是忠勇伯,他私下告诉老夫,三日过后圣上如果没有好转。大提点就会遵照密旨。宣布由宁王监国。”
薛睿心惊。这个局面真是不能更糟了。历来皇帝病危,监国的首位人选都是太子,兆庆帝虽没有立储。但是这样的旨意无异于是在宣告众人,宁王就是未来的太子,下一任国君。
“所谓宁王监国,您确信是圣上的授意吗?”他心底疑虑,兆庆帝是一向偏爱宁王,但是在册立太子一事上一直不肯松口。现在兆庆帝刚一病倒,大提点就露出宁王监国的旨意,怎么看都有些不同寻常。
“不会有假,”薛凌南神色阴霾,“朱慕昭虽为奸佞之流,可他对圣上的忠心不容置疑,谁都有可能假传圣旨,只有他不可能。何况这件事不只有司天监参与,尹相和靖国公都有份,他们三个联起手来,就算宁王是一滩烂泥都能扶得上墙。”
“到这一步,皇后总算坐不住了。”一旦宁王当政,最先受到威胁的就是瑞皇后的地位,宁王生母尹淑妃岂会甘愿屈居于她之下。
薛睿道:“那忠勇伯找您商议,是要和您薛家联手吗?”
薛凌南冷哼道:“众皇子中,唯有敬王能与宁王一较,众臣之中,唯有老夫能与尹天厚相媲,皇后要想阻止宁王当政,唯有摒弃前嫌与我薛家同盟。瑞昂为了要我出面干预宁王监国,不惜与我口头约定,待到圣上病情好转,皇后娘娘便会出面鼎力支持敬王做太子。”
“祖父不可,”薛睿皱眉道:“圣上此前对您已有猜忌,这个时候您再出头反对圣旨,恐怕圣上好转之日,便是我薛家大祸之时。”
“不必你说,我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薛凌南道:“瑞昂这个老匹夫打的好算盘,妄想拉上老夫给他当枪使,空画一张大饼就以为我会上钩,他也不想想,我薛家若是要助敬王争皇位,何须与他们结盟。”
薛睿心思一动,试探地问道:“您是说?”
薛凌南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道:“你莫非和世人一样,都认为湘王是闲散无能之辈。”
薛睿有一瞬间脑中电光火闪,差一点就抓住了重点,却被薛凌南接下来的话牢牢地吸引住了注意力。
“都是些陈年旧事,私下说给你听一听无妨。当今圣上和湘王乃是一母同胞,皆为仁静皇太后所育,圣上年长两岁,却不如湘王自幼聪慧,先帝爷在世时候最为宠爱的皇子正是湘王,另有皇长子宋王文武双全独占鳌头,而圣上相较之下就平庸许多。先帝晚年,先是宋王暗中谋逆,被瑞昂揭发后赐死,再来司天监更迭,朱慕昭子承父业,朱家出了两任大提点,最终先帝下诏,由司天监颁布,册立今上为太子,随后两年,先帝驾崩,圣上继位,改年号兆庆。”
薛凌南平平叙述,薛睿却从中听出了几许隐情。首先,皇上和湘王都是嫡子,且年岁相近,一个平庸一个聪慧,我朝立储不似前朝长幼分明,却为何最后是资质平庸的兆庆帝夺登大宝?
此外,朱家两任大提点,这在安朝三百年历史上绝无仅有,究竟是人为还是巧合呢?
他隐约感觉到,这一切和他生父云华易子盗走《玄女六壬书》有着莫大的关系。
“圣上登基之后,湘王几次恳请离京守藩,未得许可,只好大隐于市,这些来年装疯卖蠢,不过是为消弭圣上的猜忌。”
薛凌南总结道:“别忘了你小姑姑是湘王府的女主人,就算湘王不为他自己,也要为世子考虑,如有他襄助,笑到最后的未必是宁王。”
薛睿心中所想,不露声色,看着他布满沧桑阅历饱满的脸孔,低声问道:“您已经决定了吗?”
决定要带着整个薛家参与到这场夺嫡之争,支持刘昙夺位。
薛凌南目光如炬,头一次在他面前展露出熊熊野心:“宁王做太子,迟早会对薛家不利,与其将来落得个家破人亡,不如奋力一搏,如今是不争也要争了。”
夺嫡之争,早就悄悄地拉开了序幕。
薛睿看着眼前老人意气风发的神情,却觉得有些陌生。
“对了,”薛凌南话锋一转,忽然问起:“前日卫国夫人借助灾民逃离京城,这里面没你什么事吧?”
薛睿矢口否认:“从我上次回京,就再没见过她们。”
薛凌南并未多疑,看着窗外骤疾的雨势,冷声道:“圣上误信朱慕昭谗言,逼得东菁王走投无路只有谋反,圣上这一回病倒,可谓是火上浇油,怕只怕东菁王趁火打劫,他麾下至少屯兵四十万,一旦动兵,便是一场尸横遍野的恶战。”
说着,他盯向薛睿:“你可有办法能同东菁王暗中取得联系?”
薛睿摇头,薛凌南面露失望,耷着眼皮沉思了片刻,方有感慨:“其实卫国夫人能够逃脱,对我们薛家来说倒是一件幸事。”
薛睿沉默不语。
“该说的都与你说了,老夫累了要休息。晚上叫来你二叔,我们祖孙三人再从长计议。”
薛睿退出去,将门关好。宝德在院子门口探头探脑,见他出来,连忙抱着一团厚衣裳跑上前。
“公子,瞧您冻得脸都白了,快穿上快穿上。”
薛睿冰凉的手指缩进蓬松的皮毛里,心中的寒意却无法消退。他从明白自己身世的那一刻起,就决定要报答养父的恩情,如果薛家需要一份从龙之功,才能化险为夷,他定会舍命相陪。
但如果薛凌南要杀破命人,最终的目的是谋朝篡位,他又将何去何从?
***
腊月十五,因宫中传令皇上抱恙,朝会则免。
腊月十六,重病中的兆庆帝昏迷了整整三日终于清醒,即刻宣召数位大臣进宫,就在龙榻上,当众宣布了宁王监国一事,此后便又陷入神志不清的境地。
腊月十七,文武百官被召集到皇宫,便见泰安殿上龙椅阶下另设一座,就在众人惊疑不定时,宁王昂首阔步地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大提点出面口授谕旨,又有尹相爷、靖国公出面匡扶,告知众人皇上卧病,迁至行宫静养,今日起暂由宁王监国。
这一令出,殿上群臣哗然,当场就遭到一群人的激烈反对,理由是宁王并非嫡长,又不是太子,名不正言不顺,无权担当大任;也有人质疑这道圣旨的真假,闹着要面见皇上;更有激进者当场脱了官服乌纱,表示皇上如果不肯收回成命,他们就要罢官。
闹成这样,刘灏的脸色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以往每说立储就数他的呼声最大,谁想真的等到这一天,竟冒出来这么多拼死反对的人。
最终还是大提点出面,将这些反对声都镇压了下来,尹相倒是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不加干涉,完全没有替宁王出头的意思。同样的,薛凌南也本本分分地站在另一侧,充当观众,不管他们怎么闹腾,他就是不开口。
一场临时发起的早朝,结果不欢而散。
余舒站在不起眼的角落,旁观了整个过程,看着端坐在宝殿上的宁王,暗呼糟糕的同时,愈发肯定了一件事——云华没有骗他,失去《玄女六壬书》,就无法立太子。
否则兆庆帝真地属意宁王做太子,为何不干脆借此机会册立东宫,偏偏堂不堂正不正地下旨让宁王监国呢?(未完待续。。)</dd>
他只有按捺住情急,在家等着。晌午太阳冒了一会儿头就躲回云中,等到下午,一场阴雨来得突然,气温骤降。
宝德撑着伞小跑到走廊底下,对着手心呼了几口暖气,裹紧衣领,没有掀帘子进屋,就在门外禀报:“公子,小的看见相爷的轿子回府了。”
靠在引枕上闭目养神的薛睿一下子就坐了起来,提上靴子就往外走,宝德卷着帘子,瞧他身上穿的单薄,忙阻拦道:“我的爷,您可不敢这么出去,外头冷死个人呐。”
“伞。”薛睿夺过他手中雨伞就大步走进雨中,宝德急得跳脚,顾不得鞋子上泥巴,钻进屋里抱了厚衣裳就去追他。
......
薛睿寻到暮梅厅,还没到门口就让走廊上的仆从拦住了:“相爷刚刚歇下,吩咐过不许人擅入,您待会儿再来吧。”“我有要紧事,让开。”“大公子不可。”
薛睿将人推开,三步并两步来到门前,“祖父,事从紧急。”
薛凌南根本没睡,刚才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思绪打乱,他皱起眉头,冷声道:“进来吧。”
薛睿推门而入,看到薛凌南穿戴整齐坐在茶桌前,竟是一回府就来这里静坐。不知出去一趟遇见了什么烦心事。
“怎么冒冒失失的,老夫教过你多少回,天塌下来也不能慌。”薛凌南不满地扫过薛睿溅湿的衣摆。
薛睿这回没有老老实实听训,关上门,走近了压低声音道:“孙儿得来消息,皇上昨日卧病不起,眼下是皇后把持皇宫,唯独宣见了大提点。”
薛凌南松皱的眼皮抖了抖,却没有流露分毫惊慌,抬头正视着他。问道:“你猜一猜老夫刚才去见了什么人?”
薛睿疑惑。正待思索,就听薛凌南冷笑道:“是忠勇伯,他私下告诉老夫,三日过后圣上如果没有好转。大提点就会遵照密旨。宣布由宁王监国。”
薛睿心惊。这个局面真是不能更糟了。历来皇帝病危,监国的首位人选都是太子,兆庆帝虽没有立储。但是这样的旨意无异于是在宣告众人,宁王就是未来的太子,下一任国君。
“所谓宁王监国,您确信是圣上的授意吗?”他心底疑虑,兆庆帝是一向偏爱宁王,但是在册立太子一事上一直不肯松口。现在兆庆帝刚一病倒,大提点就露出宁王监国的旨意,怎么看都有些不同寻常。
“不会有假,”薛凌南神色阴霾,“朱慕昭虽为奸佞之流,可他对圣上的忠心不容置疑,谁都有可能假传圣旨,只有他不可能。何况这件事不只有司天监参与,尹相和靖国公都有份,他们三个联起手来,就算宁王是一滩烂泥都能扶得上墙。”
“到这一步,皇后总算坐不住了。”一旦宁王当政,最先受到威胁的就是瑞皇后的地位,宁王生母尹淑妃岂会甘愿屈居于她之下。
薛睿道:“那忠勇伯找您商议,是要和您薛家联手吗?”
薛凌南冷哼道:“众皇子中,唯有敬王能与宁王一较,众臣之中,唯有老夫能与尹天厚相媲,皇后要想阻止宁王当政,唯有摒弃前嫌与我薛家同盟。瑞昂为了要我出面干预宁王监国,不惜与我口头约定,待到圣上病情好转,皇后娘娘便会出面鼎力支持敬王做太子。”
“祖父不可,”薛睿皱眉道:“圣上此前对您已有猜忌,这个时候您再出头反对圣旨,恐怕圣上好转之日,便是我薛家大祸之时。”
“不必你说,我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薛凌南道:“瑞昂这个老匹夫打的好算盘,妄想拉上老夫给他当枪使,空画一张大饼就以为我会上钩,他也不想想,我薛家若是要助敬王争皇位,何须与他们结盟。”
薛睿心思一动,试探地问道:“您是说?”
薛凌南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道:“你莫非和世人一样,都认为湘王是闲散无能之辈。”
薛睿有一瞬间脑中电光火闪,差一点就抓住了重点,却被薛凌南接下来的话牢牢地吸引住了注意力。
“都是些陈年旧事,私下说给你听一听无妨。当今圣上和湘王乃是一母同胞,皆为仁静皇太后所育,圣上年长两岁,却不如湘王自幼聪慧,先帝爷在世时候最为宠爱的皇子正是湘王,另有皇长子宋王文武双全独占鳌头,而圣上相较之下就平庸许多。先帝晚年,先是宋王暗中谋逆,被瑞昂揭发后赐死,再来司天监更迭,朱慕昭子承父业,朱家出了两任大提点,最终先帝下诏,由司天监颁布,册立今上为太子,随后两年,先帝驾崩,圣上继位,改年号兆庆。”
薛凌南平平叙述,薛睿却从中听出了几许隐情。首先,皇上和湘王都是嫡子,且年岁相近,一个平庸一个聪慧,我朝立储不似前朝长幼分明,却为何最后是资质平庸的兆庆帝夺登大宝?
此外,朱家两任大提点,这在安朝三百年历史上绝无仅有,究竟是人为还是巧合呢?
他隐约感觉到,这一切和他生父云华易子盗走《玄女六壬书》有着莫大的关系。
“圣上登基之后,湘王几次恳请离京守藩,未得许可,只好大隐于市,这些来年装疯卖蠢,不过是为消弭圣上的猜忌。”
薛凌南总结道:“别忘了你小姑姑是湘王府的女主人,就算湘王不为他自己,也要为世子考虑,如有他襄助,笑到最后的未必是宁王。”
薛睿心中所想,不露声色,看着他布满沧桑阅历饱满的脸孔,低声问道:“您已经决定了吗?”
决定要带着整个薛家参与到这场夺嫡之争,支持刘昙夺位。
薛凌南目光如炬,头一次在他面前展露出熊熊野心:“宁王做太子,迟早会对薛家不利,与其将来落得个家破人亡,不如奋力一搏,如今是不争也要争了。”
夺嫡之争,早就悄悄地拉开了序幕。
薛睿看着眼前老人意气风发的神情,却觉得有些陌生。
“对了,”薛凌南话锋一转,忽然问起:“前日卫国夫人借助灾民逃离京城,这里面没你什么事吧?”
薛睿矢口否认:“从我上次回京,就再没见过她们。”
薛凌南并未多疑,看着窗外骤疾的雨势,冷声道:“圣上误信朱慕昭谗言,逼得东菁王走投无路只有谋反,圣上这一回病倒,可谓是火上浇油,怕只怕东菁王趁火打劫,他麾下至少屯兵四十万,一旦动兵,便是一场尸横遍野的恶战。”
说着,他盯向薛睿:“你可有办法能同东菁王暗中取得联系?”
薛睿摇头,薛凌南面露失望,耷着眼皮沉思了片刻,方有感慨:“其实卫国夫人能够逃脱,对我们薛家来说倒是一件幸事。”
薛睿沉默不语。
“该说的都与你说了,老夫累了要休息。晚上叫来你二叔,我们祖孙三人再从长计议。”
薛睿退出去,将门关好。宝德在院子门口探头探脑,见他出来,连忙抱着一团厚衣裳跑上前。
“公子,瞧您冻得脸都白了,快穿上快穿上。”
薛睿冰凉的手指缩进蓬松的皮毛里,心中的寒意却无法消退。他从明白自己身世的那一刻起,就决定要报答养父的恩情,如果薛家需要一份从龙之功,才能化险为夷,他定会舍命相陪。
但如果薛凌南要杀破命人,最终的目的是谋朝篡位,他又将何去何从?
***
腊月十五,因宫中传令皇上抱恙,朝会则免。
腊月十六,重病中的兆庆帝昏迷了整整三日终于清醒,即刻宣召数位大臣进宫,就在龙榻上,当众宣布了宁王监国一事,此后便又陷入神志不清的境地。
腊月十七,文武百官被召集到皇宫,便见泰安殿上龙椅阶下另设一座,就在众人惊疑不定时,宁王昂首阔步地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大提点出面口授谕旨,又有尹相爷、靖国公出面匡扶,告知众人皇上卧病,迁至行宫静养,今日起暂由宁王监国。
这一令出,殿上群臣哗然,当场就遭到一群人的激烈反对,理由是宁王并非嫡长,又不是太子,名不正言不顺,无权担当大任;也有人质疑这道圣旨的真假,闹着要面见皇上;更有激进者当场脱了官服乌纱,表示皇上如果不肯收回成命,他们就要罢官。
闹成这样,刘灏的脸色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以往每说立储就数他的呼声最大,谁想真的等到这一天,竟冒出来这么多拼死反对的人。
最终还是大提点出面,将这些反对声都镇压了下来,尹相倒是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不加干涉,完全没有替宁王出头的意思。同样的,薛凌南也本本分分地站在另一侧,充当观众,不管他们怎么闹腾,他就是不开口。
一场临时发起的早朝,结果不欢而散。
余舒站在不起眼的角落,旁观了整个过程,看着端坐在宝殿上的宁王,暗呼糟糕的同时,愈发肯定了一件事——云华没有骗他,失去《玄女六壬书》,就无法立太子。
否则兆庆帝真地属意宁王做太子,为何不干脆借此机会册立东宫,偏偏堂不堂正不正地下旨让宁王监国呢?(未完待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