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四章 铁 壁
为了深入理解吴起的军事思想,聂华还将前世抗日战争时的形势抽去背景来问吴起,看看他会怎么决策,结果吴起的计划方案令他惊出一身冷汗。吴起认为,聂华口中的那个小国(日本)在夺去了大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东三省)后,根本不该急于继续进攻大国(中国)的腹地,而应该暂时谋求和平,即便大国不允,也应该以精兵扼守要道(锦州),人多但军力不强的那个大国绝对无法越过雷池一步,而小国则民不太劳,有余力抽出来充分开发新占土地,并继续鼓励耕战、蓄积国力,等到新占土地充分开发后(大致相当于日本本土、朝鲜、台湾与东北的人口加起来超过三亿之后。),若有一举吞下至少整个大河(长江)以北全部土地的机会出现,再继续进攻大国也不迟,如果没有,那就一直等待下去,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聂华听得毛骨悚然,若历史上日本真的这么做,那么中国可就麻烦大了,就算不亡国,东北也几乎不可能收回了,还好日本发动战争的动机就错了,所以这条路他们是肯定不会选的。严格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日本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侵略的头号目标,一方面是觉得软柿子好捏,另一方面是为了奴役中国人民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战场炮灰,所以他们纵然残暴也不会进行种族灭绝(而且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不允许,要知道即使连元首其实也没敢杀光所有的犹太人,而杀光中国人的难度又大了何止百倍?),所以只要中国人能够抵抗到底(老毛人民战争思想的作用就在这里,否则敌后百姓成了日本的顺民,那就真要亡国了。),日本就必败无疑。毕竟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发动战争却得不到想要的,这战争还能打多久呢?所以即使美国不参战,中国人光靠自己的力量,也早晚可以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去,只是代价会更大一些罢了。聂华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理解了《论持久战》的真义,对那位伟人也更加敬佩,因为持久战思想虽非他的首创,但蒋百里等人都将最终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列强的介入上,相信中国人自己有能力办到的,只有他一个.......
虽然墨门本就不多的骑兵在上一次战斗中损失惨重,但联军的骑兵几乎全灭却给了他们更大的自由,翟角被一次次运粮队伍遇袭的报告弄得焦头烂额。为此翟角在收缩兵力力保补给线的同时,不等攻城器械准备完毕就对乐土城发起了急攻,但墨门善守的名声岂是平白得来的?结果联军白白送掉了几千官兵的性命,却连城头都没登得上去......
本来翟角也只是想突然袭击一下看看有没偷城的机会,现在见城内早有准备,他便立即暂停了进攻,等到十几天后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准备好了联军才再次对乐土发动了猛攻,这次才是动真格的。虽然翟角知道墨门善守,但他觉得,如今城外的联军总数已经超过了八万,而城内不过区区几千兵卒,又岂能抵挡得住?虽然此时《孙子兵法》还未变成大路货,但翟角乃是宿将,即使没看过这部兵书,也大致知道“五则攻之”的战争规律,因此虽然此次出征连番受挫,但他一直都对联军获得最后胜利充满了信心,但是,战争可不是算算术......
由于在远程兵器方面出类拔萃的才能和天赋,聂华很自然地成为了乐土城内所有远程机械的主管,其极佳的距离感与开阔视野令墨门的战争机械效能大增,而他“发明”的井锤等守城机械也在战斗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
“放!”,随着聂华一声令下,数以百计的巨石高高飞过了城头,重重地砸进了如蚂蚁一般涌向城下的敌兵阵中。这些巨石最小的也重达百斤,高速落下带来的动能更是可怕,哪怕只是被蹭到一下都是非死即残,甚至即使是那些没被直接砸中的家伙,也有不少被落地后余势未衰、继续向前滚动的巨石撞飞压扁,而云梯等攻城器械更是损毁严重......
联军的攻城才刚开始就受到了重挫,三晋官兵纵然悍勇,在这种血肉之躯无法抵抗的可怕力量面前也不禁心生畏惧,士气登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吴起敏锐地发现了敌军的动摇,立即下令聂政率领五百甲骑具装马上出城反击。
攻城的敌军根本没想到墨门那么点人居然还敢出城反击,本来就被巨石砸得狼狈不堪的他们登时更加乱成一团,尤其他们为了方便攀登云梯,基本都没携带能够克制重骑的长兵器,在城内突然冲出的钢铁洪流面前根本无法组织起有力的抵抗,不下三万人的攻城大军竟被聂政这区区五百人马一下子冲了个稀里哗啦。
翟角看到自己引以为豪的部下居然被敌人像收割庄稼一样肆意屠杀,当即目眦尽裂,厉声下令前军不准后退,否则格杀勿论。在督战队的威胁与激发起来的羞耻之心双重作用下,几乎被聂政他们冲垮了的三晋溃兵总算是重燃斗志,但是在井锤的威胁下他们始终不敢结成严密的阵势,又岂能挡得住聂政所率的五百铁骑?只见聂政策马提刀,率领区区五百铁骑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杀到人马渐疲才收兵回城,威震天下的三晋强兵竟然没人敢追,入城前这小子还嚣张无比地扬声大笑道,“这就是天下最强的精兵?别笑死人了!不过一群废物而已!”
这一战三晋联军伤亡七千余人,士气与信心更是受到沉重的打击,而影响更大的是,出于对墨门铁骑的顾忌,联军此后每次攻城必定会派出大量长矛兵与刀斧手进行保护,这样一来投入攻城的力量就相对不足了,本就难以得手的进攻更是屡屡受挫......
聂华听得毛骨悚然,若历史上日本真的这么做,那么中国可就麻烦大了,就算不亡国,东北也几乎不可能收回了,还好日本发动战争的动机就错了,所以这条路他们是肯定不会选的。严格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日本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侵略的头号目标,一方面是觉得软柿子好捏,另一方面是为了奴役中国人民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战场炮灰,所以他们纵然残暴也不会进行种族灭绝(而且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不允许,要知道即使连元首其实也没敢杀光所有的犹太人,而杀光中国人的难度又大了何止百倍?),所以只要中国人能够抵抗到底(老毛人民战争思想的作用就在这里,否则敌后百姓成了日本的顺民,那就真要亡国了。),日本就必败无疑。毕竟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发动战争却得不到想要的,这战争还能打多久呢?所以即使美国不参战,中国人光靠自己的力量,也早晚可以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去,只是代价会更大一些罢了。聂华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理解了《论持久战》的真义,对那位伟人也更加敬佩,因为持久战思想虽非他的首创,但蒋百里等人都将最终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列强的介入上,相信中国人自己有能力办到的,只有他一个.......
虽然墨门本就不多的骑兵在上一次战斗中损失惨重,但联军的骑兵几乎全灭却给了他们更大的自由,翟角被一次次运粮队伍遇袭的报告弄得焦头烂额。为此翟角在收缩兵力力保补给线的同时,不等攻城器械准备完毕就对乐土城发起了急攻,但墨门善守的名声岂是平白得来的?结果联军白白送掉了几千官兵的性命,却连城头都没登得上去......
本来翟角也只是想突然袭击一下看看有没偷城的机会,现在见城内早有准备,他便立即暂停了进攻,等到十几天后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准备好了联军才再次对乐土发动了猛攻,这次才是动真格的。虽然翟角知道墨门善守,但他觉得,如今城外的联军总数已经超过了八万,而城内不过区区几千兵卒,又岂能抵挡得住?虽然此时《孙子兵法》还未变成大路货,但翟角乃是宿将,即使没看过这部兵书,也大致知道“五则攻之”的战争规律,因此虽然此次出征连番受挫,但他一直都对联军获得最后胜利充满了信心,但是,战争可不是算算术......
由于在远程兵器方面出类拔萃的才能和天赋,聂华很自然地成为了乐土城内所有远程机械的主管,其极佳的距离感与开阔视野令墨门的战争机械效能大增,而他“发明”的井锤等守城机械也在战斗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
“放!”,随着聂华一声令下,数以百计的巨石高高飞过了城头,重重地砸进了如蚂蚁一般涌向城下的敌兵阵中。这些巨石最小的也重达百斤,高速落下带来的动能更是可怕,哪怕只是被蹭到一下都是非死即残,甚至即使是那些没被直接砸中的家伙,也有不少被落地后余势未衰、继续向前滚动的巨石撞飞压扁,而云梯等攻城器械更是损毁严重......
联军的攻城才刚开始就受到了重挫,三晋官兵纵然悍勇,在这种血肉之躯无法抵抗的可怕力量面前也不禁心生畏惧,士气登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吴起敏锐地发现了敌军的动摇,立即下令聂政率领五百甲骑具装马上出城反击。
攻城的敌军根本没想到墨门那么点人居然还敢出城反击,本来就被巨石砸得狼狈不堪的他们登时更加乱成一团,尤其他们为了方便攀登云梯,基本都没携带能够克制重骑的长兵器,在城内突然冲出的钢铁洪流面前根本无法组织起有力的抵抗,不下三万人的攻城大军竟被聂政这区区五百人马一下子冲了个稀里哗啦。
翟角看到自己引以为豪的部下居然被敌人像收割庄稼一样肆意屠杀,当即目眦尽裂,厉声下令前军不准后退,否则格杀勿论。在督战队的威胁与激发起来的羞耻之心双重作用下,几乎被聂政他们冲垮了的三晋溃兵总算是重燃斗志,但是在井锤的威胁下他们始终不敢结成严密的阵势,又岂能挡得住聂政所率的五百铁骑?只见聂政策马提刀,率领区区五百铁骑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杀到人马渐疲才收兵回城,威震天下的三晋强兵竟然没人敢追,入城前这小子还嚣张无比地扬声大笑道,“这就是天下最强的精兵?别笑死人了!不过一群废物而已!”
这一战三晋联军伤亡七千余人,士气与信心更是受到沉重的打击,而影响更大的是,出于对墨门铁骑的顾忌,联军此后每次攻城必定会派出大量长矛兵与刀斧手进行保护,这样一来投入攻城的力量就相对不足了,本就难以得手的进攻更是屡屡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