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翻篇
有些事情被放在心里,很久不和旁人提及。并不是约定保守的秘密,也不是不可对他人言的辛秘,或许只是,遇不到那个自己愿意对其诉说的人罢了。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盛夏里的故事了。温惜玉在刚开始回想时,出现了很长一段的思维空白。即便是再想深刻清晰去记住的事情,也总是敌不过时间的流逝。幸好的是,时间带走的,多半是窘迫或是悲伤,而最后能沉淀下来,安静待在记忆的,总是细致柔软的,让人回想起,便会淡淡微笑的那些。如果痛苦的结局,是早已注定要承担的后果,那么曾经美好的拥有,便是值得珍藏一生,不可丢失的瑰宝。
自从幼年的温惜玉在庄子里与文凌雪和姜韵茹初遇后,便时常在一起玩。说是一起玩,其实是文凌雪和姜韵茹带着诸如女红啊小沙包啊笔墨纸砚之类的来找温惜玉。于是温惜玉知道了针线不但可以用来绣花,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小布偶,笔墨除了用来写字作画,还可以用作丢沙包输了的惩罚工具。温惜玉是家中独女,平日被嬷嬷教导着学些琴棋书画,纵然身边有父亲特地寻来的同龄婢女,但总比不得和文凌雪姜韵茹在一处时玩得开心。女孩子能在闺房玩的小乐子不多,偏偏文凌雪古灵精怪地能玩出好些花样来。
三人中温惜玉最为年幼,于是玩游戏输的时候挺多。有时玩了一会儿,脸上便都是些笔描的黑道子,像只小花猫。文凌雪是三人中最年长的,却也是最会玩,玩得最疯的。倒是姜韵茹性子沉稳,多半时间不输不赢,维持个中庸之态,总是脸上最干净的那个。
盛夏的天气,纵是庄子在山里,还是难消暑气。每日文凌雪和姜韵茹都是在清晨就过来温惜玉这里,玩到快午时回去,待到夜里凉快了,再抱着在井里冰过的水果过来。温惜玉得了玩伴,处得熟络了些,难免有些羡慕文凌雪和姜韵茹的同进同出。不过那时温惜玉年纪尚小,倒也仅仅只是羡慕罢了。和之前在家中无人玩耍的情形相比,这段住在庄子里的日子,实在让人愉悦非常。
就这么住了十好几日,有一天姚嬷嬷提及这每日吃的瓜果都是庄子里自己种植的,温惜玉便想着去看看。之前在将军府时,也见过府里的厨子在后院捣腾些蔬菜,不过只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像姚嬷嬷说的半个山坡都是可以吃的东西,温惜玉还真没见过。难得出府一次,自然不能只是天天窝在闺房里,出去走走才不辜负这一趟外出。这样的事儿,自然是要和玩伴商量的。不过温惜玉没想到的是,文凌雪和姜韵茹早自己几日进的庄子,那块瓜果地她们是早就去过了的。非但去过了,文凌雪还从那地里扒了个瓜出来和姜韵茹分了,可惜是个没熟的。这会儿温惜玉再提,文凌雪第一个举手赞成,说是跟嬷嬷学了看瓜果的法子,一定能扒出个熟了的比蜜还甜的瓜来给两人吃。
出行的事情一拍即合。只是文凌雪打定了要偷个瓜来吃的想法,不想嬷嬷和下人跟着,便想着隔日过来说带温惜玉去自己房里玩,骗过姚嬷嬷,三人再一起出去。对于这个主意,姜韵茹有些犹豫。随后文凌雪一句“我俩偷跑那么有经验,也没出过岔子,怕什么。”姜韵茹先是呆了呆,继而面色微红,再没说过反对的话。这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为什么姜母后要脸红呢?是因为母妃说了偷跑的事情,觉得不好意思吗?”小公主遇到听不明白的地方,秉持不懂就要问的好学精神,拉了拉温惜玉的手,打断了她的回忆。
“是……吧……”温惜玉承认记忆经过加工,肯定有被美化或者不那么精准的地方。不过那日,是温惜玉第一次看到姜韵茹露出那般羞涩的模样,微红的脸庞,美目流转带着些嗔意。突然地,有些醒悟,那时姜韵茹的情绪来源于何处……
有情人百转千回的心思,举手投足都带着点儿相互间的牵连,只是当年自己不明白,如今自己的明白也没有意义了。温惜玉心里有些涩涩的,或者还掺着点儿钝痛,倒是没了嫉妒的情绪,也许那种情绪,一直就未曾存在过。小公主见温惜玉许久不讲话,往温惜玉身边凑了凑,仰起头问道:“接着呢,母妃找到比蜜还甜的瓜了吗?”
温惜玉本和小公主并排坐着,小公主这么一凑近,温温的气息就往温惜玉脖子里钻。那带着点儿奶味儿的温度,让温惜玉有些回过神来。小公主自擦好药膏之后就一直在说话,一时也没穿上厚衣服,只是坐在床尾,身上搭了床被子。这么一动,被子滑下来大半。温惜玉重新把小公主塞进被子里,顺便伸了只手搂住,以防被子再次滑落,方才继续讲了下去。
傍晚没那么热的时候,文凌雪和姜韵茹就把温惜玉领了出去。姚嬷嬷只当真是在庄子里走动,在文凌雪的强烈要求下,也就没让人跟着。不得不说,文凌雪和姜韵茹的偷跑的确很有经验,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出了庄子。那块种植着各种瓜果的山坡距离庄子并不远,不过用走的,差不多也走了半个时辰左右。这是温惜玉第一次,没嬷嬷下人跟在身边,跑到野外玩。虽说风景不比别处优胜多少,但是看在眼里,就是那么新鲜,那么的与众不同。
原本若是一帆风顺,按文凌雪的计划,一来一去,能在晚膳前回来。只是世事总不随人愿,当文凌雪眼睁睁地看着姜韵茹和温惜玉滚下山坡,掉入河中被河水冲走时,简直肠子都要悔青了。
夏日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山里到了傍晚,倒还是凉爽许多。落入水中之后,就又是另一种感觉了。温惜玉不识水性,幸好有姜韵茹拉着,才没沉下去。即便如此,随着在水里的时间变长,人觉得越来越冷,到后来,身子便有些麻木了。温惜玉那时只有八岁,扑腾久了,体力不济,只觉得头脑昏沉四肢无力,之后便晕了过去。等再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身干爽地躺在一张硬板床上了。而据看在一旁的大婶说,另一个和自己一起被救上来的姑娘并无大碍,正在隔壁屋睡着,温惜玉才安下心来。
运气这个东西,真是不好说。两人被河水冲走,在下游处有人居住的小村被人救起,这是运气好。可是再听村里的人说起,那河一日亦有周期,只有傍晚时分会变得汹涌湍急,其余时候倒极为平静。也就是说,换个时辰落水,说不定随意扑腾几下就能原地上岸了,这便又是运气不好了。温惜玉一醒就被好心的大婶灌了一大碗姜汤,提神醒脑不说,通体发热不谈,就是那辣乎乎的味道在嘴巴里也烧得人心慌。寄人篱下,又是救命恩人,该有的礼数自然不能少,温惜玉被辣得泪眼汪汪,谢谢还是要说的。不过之后大婶端出的东西,就让人很是惊喜了。
半凉的桂花糖水,仅是一口就把那姜汤的辣味给压没了。再一口,便从喉咙一直甜到了胃里,在河里泡了许久引起的各种身子不舒坦似乎也没事儿了。被桂花糖水炖得酥烂的蜜枣,已经被小心地去了核,就是温惜玉这样饥肠辘辘,一咬大半颗的吃法,也毫无阻碍。这碗桂花蜜枣糖水,无论是压姜汤或是充饥又或者是调剂心情,都是极佳。温惜玉细细尝了,这糖水的料虽然不稀奇,但是做法精致,也极其美味,倒不像一个小村子里普通农户能做出来的。莫不是村子里有藏龙卧虎的好厨子?
温惜玉把自己的揣测说了,倒引得大婶好一通大笑。农家的女子,做惯了活计,倒不比官家的那般羞涩扭捏,若是乐了,笑起来便极为爽朗,直把不明所以的温惜玉笑得脸都快红了,大婶方才止住。
不知是不是温惜玉用了太多的词藻语句去描述那碗桂花蜜枣糖水的美味,小公主再次拱来拱去地打断了她的讲述:“后来,找到那个厨子了吗?”
“噗……”温惜玉抬手压好小公主身上的被子,到底是个孩子,听故事时,难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故事里的食物上。
那甜汤,并非出自村子里哪个隐居的厨艺高人之手,甚至也不是平日为丈夫儿女下厨忙活饭菜的大婶煮的。温惜玉被救时已经昏迷不醒,而姜韵茹看上去除了冻得够呛之外,并无大碍。两人被大婶的丈夫以及另几个村民救回了村子,摸干了身子,又换了干净衣服。姜韵茹一碗姜汤下肚,就如温惜玉刚开始那般,辣的够呛。大婶的女儿不过五岁,揣着一兜蜜枣,见漂亮姐姐被辣得愁眉不展,顺手就给姜韵茹喂了一颗。蜜枣有些干,若是吃快了,就有点刮到喉咙,不过足够甜,压得下姜汤的味道。那会儿温惜玉还没醒,姜韵茹便向大婶讨了些蜜枣,想着煮软一些,温惜玉起来了好吃些。正巧厨房还有些大婶之前做着的桂花蜜,姜韵茹便加了些,做了碗糖水。本来姜韵茹想等着温惜玉醒再去休息的,可是兴许是太劳累,之前又受了凉,喝下的姜汤没起着效果,居然发起烧来。这会儿又灌了碗药汤,正在隔壁屋睡着。
听到姜韵茹病了,温惜玉哪里还有心思和大婶继续拉扯家常,赶忙地下了床去了隔壁屋。
姜韵茹在床上睡得挺沉,并没有因为温惜玉毛躁地推门或是跑进来的声音而醒来。温惜玉几步奔到床前,只见姜韵茹脸色微红,不过看上去睡得倒还安稳,呼吸也算平缓,再探手一摸,额头微微发热,不过热度已经不是很高。按大婶的话来说,姜韵茹的烧正在退着。
见姜韵茹如此模样,温惜玉心里自责非常。若不是自己被一条大蛇给吓着,也不至于滑了一脚摔下山坡,还连累了拉了自己一把的姜韵茹一起摔了下去。要不是姜韵茹,恐怕自己在河中昏迷时,就该遇溺了吧。未有只言片语的责怪,还在身体不适时给自己煲了甜汤,真是很温柔的人。
“嗯,姜母后很好很好。”小公主点头赞同。
温惜玉捏了捏小公主的脸,笑而不语。在那种经历了生死的惊慌无措时,得到那样的庇护和温柔,又岂是一句很好很好可以概括的呢。想要去守护和回报的心情,到今天,都是没有改变的。
而后大半夜不眠不休的守候,不断更替的冷毛巾和姜韵茹迷迷糊糊抓到自己手再也不肯松开的细节,温惜玉都没有作为故事的一部分说出来。那些自己错估的心思,或者忘着忘着,有一日就会随水东流,再不复还。
在小公主听到的故事里,便是后半夜姜韵茹退了烧,起来和温惜玉一块儿看了会儿星星,吃了会儿瓜,喝了点糖水,天就亮了。而庄子上的人也顺着河流找到了村子里,接走了她们。若是按温惜玉以前的想法,这段回忆的重点,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过现在,或者故事的后面还要添上那条被文凌雪用树枝扎得碎成了渣的大蛇变成了给二人压惊补身的蛇羹。当文凌雪找到村里时,给姜韵茹的那个紧紧的拥抱,和泣不成声的画面,也是故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吧。
这段回忆,未再与人说过。纵然是共经此事的姜韵茹,温惜玉也不曾拿出来再提。那个支撑自己一步步走进宫里的夏夜,曾经以为是最美好的回忆,而后姜文之事一出,又以为是最不愿想起的事情。在今日看来,不过是过往中的一段罢了。
无论多么痛苦,或者是多么让人欣喜的事情,都会过去。姜汤的辛辣,糖水的甜蜜,都过去了。在讲完这个故事时,温惜玉觉得心中骤然松快。即便不像旁人说的那种放下心中大石的感觉,至少也畅快通亮了不少。那段故事里,自己始终是一个配角,懵懂无知地见证了一场离别与重聚,回味时,多少竟能品出些当事人失去的惊惶,重逢的喜悦,那种失而复得的感激上苍。也许,人要经历更多才能明白,这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情感,在那以前,就已经有太多太多的铺垫。
故事讲完,温惜玉久久未再开口。小公主乖巧地坐在身旁,不吵不闹,像是在等待下个故事的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见……
o(╯□╰)o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盛夏里的故事了。温惜玉在刚开始回想时,出现了很长一段的思维空白。即便是再想深刻清晰去记住的事情,也总是敌不过时间的流逝。幸好的是,时间带走的,多半是窘迫或是悲伤,而最后能沉淀下来,安静待在记忆的,总是细致柔软的,让人回想起,便会淡淡微笑的那些。如果痛苦的结局,是早已注定要承担的后果,那么曾经美好的拥有,便是值得珍藏一生,不可丢失的瑰宝。
自从幼年的温惜玉在庄子里与文凌雪和姜韵茹初遇后,便时常在一起玩。说是一起玩,其实是文凌雪和姜韵茹带着诸如女红啊小沙包啊笔墨纸砚之类的来找温惜玉。于是温惜玉知道了针线不但可以用来绣花,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小布偶,笔墨除了用来写字作画,还可以用作丢沙包输了的惩罚工具。温惜玉是家中独女,平日被嬷嬷教导着学些琴棋书画,纵然身边有父亲特地寻来的同龄婢女,但总比不得和文凌雪姜韵茹在一处时玩得开心。女孩子能在闺房玩的小乐子不多,偏偏文凌雪古灵精怪地能玩出好些花样来。
三人中温惜玉最为年幼,于是玩游戏输的时候挺多。有时玩了一会儿,脸上便都是些笔描的黑道子,像只小花猫。文凌雪是三人中最年长的,却也是最会玩,玩得最疯的。倒是姜韵茹性子沉稳,多半时间不输不赢,维持个中庸之态,总是脸上最干净的那个。
盛夏的天气,纵是庄子在山里,还是难消暑气。每日文凌雪和姜韵茹都是在清晨就过来温惜玉这里,玩到快午时回去,待到夜里凉快了,再抱着在井里冰过的水果过来。温惜玉得了玩伴,处得熟络了些,难免有些羡慕文凌雪和姜韵茹的同进同出。不过那时温惜玉年纪尚小,倒也仅仅只是羡慕罢了。和之前在家中无人玩耍的情形相比,这段住在庄子里的日子,实在让人愉悦非常。
就这么住了十好几日,有一天姚嬷嬷提及这每日吃的瓜果都是庄子里自己种植的,温惜玉便想着去看看。之前在将军府时,也见过府里的厨子在后院捣腾些蔬菜,不过只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像姚嬷嬷说的半个山坡都是可以吃的东西,温惜玉还真没见过。难得出府一次,自然不能只是天天窝在闺房里,出去走走才不辜负这一趟外出。这样的事儿,自然是要和玩伴商量的。不过温惜玉没想到的是,文凌雪和姜韵茹早自己几日进的庄子,那块瓜果地她们是早就去过了的。非但去过了,文凌雪还从那地里扒了个瓜出来和姜韵茹分了,可惜是个没熟的。这会儿温惜玉再提,文凌雪第一个举手赞成,说是跟嬷嬷学了看瓜果的法子,一定能扒出个熟了的比蜜还甜的瓜来给两人吃。
出行的事情一拍即合。只是文凌雪打定了要偷个瓜来吃的想法,不想嬷嬷和下人跟着,便想着隔日过来说带温惜玉去自己房里玩,骗过姚嬷嬷,三人再一起出去。对于这个主意,姜韵茹有些犹豫。随后文凌雪一句“我俩偷跑那么有经验,也没出过岔子,怕什么。”姜韵茹先是呆了呆,继而面色微红,再没说过反对的话。这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为什么姜母后要脸红呢?是因为母妃说了偷跑的事情,觉得不好意思吗?”小公主遇到听不明白的地方,秉持不懂就要问的好学精神,拉了拉温惜玉的手,打断了她的回忆。
“是……吧……”温惜玉承认记忆经过加工,肯定有被美化或者不那么精准的地方。不过那日,是温惜玉第一次看到姜韵茹露出那般羞涩的模样,微红的脸庞,美目流转带着些嗔意。突然地,有些醒悟,那时姜韵茹的情绪来源于何处……
有情人百转千回的心思,举手投足都带着点儿相互间的牵连,只是当年自己不明白,如今自己的明白也没有意义了。温惜玉心里有些涩涩的,或者还掺着点儿钝痛,倒是没了嫉妒的情绪,也许那种情绪,一直就未曾存在过。小公主见温惜玉许久不讲话,往温惜玉身边凑了凑,仰起头问道:“接着呢,母妃找到比蜜还甜的瓜了吗?”
温惜玉本和小公主并排坐着,小公主这么一凑近,温温的气息就往温惜玉脖子里钻。那带着点儿奶味儿的温度,让温惜玉有些回过神来。小公主自擦好药膏之后就一直在说话,一时也没穿上厚衣服,只是坐在床尾,身上搭了床被子。这么一动,被子滑下来大半。温惜玉重新把小公主塞进被子里,顺便伸了只手搂住,以防被子再次滑落,方才继续讲了下去。
傍晚没那么热的时候,文凌雪和姜韵茹就把温惜玉领了出去。姚嬷嬷只当真是在庄子里走动,在文凌雪的强烈要求下,也就没让人跟着。不得不说,文凌雪和姜韵茹的偷跑的确很有经验,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出了庄子。那块种植着各种瓜果的山坡距离庄子并不远,不过用走的,差不多也走了半个时辰左右。这是温惜玉第一次,没嬷嬷下人跟在身边,跑到野外玩。虽说风景不比别处优胜多少,但是看在眼里,就是那么新鲜,那么的与众不同。
原本若是一帆风顺,按文凌雪的计划,一来一去,能在晚膳前回来。只是世事总不随人愿,当文凌雪眼睁睁地看着姜韵茹和温惜玉滚下山坡,掉入河中被河水冲走时,简直肠子都要悔青了。
夏日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山里到了傍晚,倒还是凉爽许多。落入水中之后,就又是另一种感觉了。温惜玉不识水性,幸好有姜韵茹拉着,才没沉下去。即便如此,随着在水里的时间变长,人觉得越来越冷,到后来,身子便有些麻木了。温惜玉那时只有八岁,扑腾久了,体力不济,只觉得头脑昏沉四肢无力,之后便晕了过去。等再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身干爽地躺在一张硬板床上了。而据看在一旁的大婶说,另一个和自己一起被救上来的姑娘并无大碍,正在隔壁屋睡着,温惜玉才安下心来。
运气这个东西,真是不好说。两人被河水冲走,在下游处有人居住的小村被人救起,这是运气好。可是再听村里的人说起,那河一日亦有周期,只有傍晚时分会变得汹涌湍急,其余时候倒极为平静。也就是说,换个时辰落水,说不定随意扑腾几下就能原地上岸了,这便又是运气不好了。温惜玉一醒就被好心的大婶灌了一大碗姜汤,提神醒脑不说,通体发热不谈,就是那辣乎乎的味道在嘴巴里也烧得人心慌。寄人篱下,又是救命恩人,该有的礼数自然不能少,温惜玉被辣得泪眼汪汪,谢谢还是要说的。不过之后大婶端出的东西,就让人很是惊喜了。
半凉的桂花糖水,仅是一口就把那姜汤的辣味给压没了。再一口,便从喉咙一直甜到了胃里,在河里泡了许久引起的各种身子不舒坦似乎也没事儿了。被桂花糖水炖得酥烂的蜜枣,已经被小心地去了核,就是温惜玉这样饥肠辘辘,一咬大半颗的吃法,也毫无阻碍。这碗桂花蜜枣糖水,无论是压姜汤或是充饥又或者是调剂心情,都是极佳。温惜玉细细尝了,这糖水的料虽然不稀奇,但是做法精致,也极其美味,倒不像一个小村子里普通农户能做出来的。莫不是村子里有藏龙卧虎的好厨子?
温惜玉把自己的揣测说了,倒引得大婶好一通大笑。农家的女子,做惯了活计,倒不比官家的那般羞涩扭捏,若是乐了,笑起来便极为爽朗,直把不明所以的温惜玉笑得脸都快红了,大婶方才止住。
不知是不是温惜玉用了太多的词藻语句去描述那碗桂花蜜枣糖水的美味,小公主再次拱来拱去地打断了她的讲述:“后来,找到那个厨子了吗?”
“噗……”温惜玉抬手压好小公主身上的被子,到底是个孩子,听故事时,难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故事里的食物上。
那甜汤,并非出自村子里哪个隐居的厨艺高人之手,甚至也不是平日为丈夫儿女下厨忙活饭菜的大婶煮的。温惜玉被救时已经昏迷不醒,而姜韵茹看上去除了冻得够呛之外,并无大碍。两人被大婶的丈夫以及另几个村民救回了村子,摸干了身子,又换了干净衣服。姜韵茹一碗姜汤下肚,就如温惜玉刚开始那般,辣的够呛。大婶的女儿不过五岁,揣着一兜蜜枣,见漂亮姐姐被辣得愁眉不展,顺手就给姜韵茹喂了一颗。蜜枣有些干,若是吃快了,就有点刮到喉咙,不过足够甜,压得下姜汤的味道。那会儿温惜玉还没醒,姜韵茹便向大婶讨了些蜜枣,想着煮软一些,温惜玉起来了好吃些。正巧厨房还有些大婶之前做着的桂花蜜,姜韵茹便加了些,做了碗糖水。本来姜韵茹想等着温惜玉醒再去休息的,可是兴许是太劳累,之前又受了凉,喝下的姜汤没起着效果,居然发起烧来。这会儿又灌了碗药汤,正在隔壁屋睡着。
听到姜韵茹病了,温惜玉哪里还有心思和大婶继续拉扯家常,赶忙地下了床去了隔壁屋。
姜韵茹在床上睡得挺沉,并没有因为温惜玉毛躁地推门或是跑进来的声音而醒来。温惜玉几步奔到床前,只见姜韵茹脸色微红,不过看上去睡得倒还安稳,呼吸也算平缓,再探手一摸,额头微微发热,不过热度已经不是很高。按大婶的话来说,姜韵茹的烧正在退着。
见姜韵茹如此模样,温惜玉心里自责非常。若不是自己被一条大蛇给吓着,也不至于滑了一脚摔下山坡,还连累了拉了自己一把的姜韵茹一起摔了下去。要不是姜韵茹,恐怕自己在河中昏迷时,就该遇溺了吧。未有只言片语的责怪,还在身体不适时给自己煲了甜汤,真是很温柔的人。
“嗯,姜母后很好很好。”小公主点头赞同。
温惜玉捏了捏小公主的脸,笑而不语。在那种经历了生死的惊慌无措时,得到那样的庇护和温柔,又岂是一句很好很好可以概括的呢。想要去守护和回报的心情,到今天,都是没有改变的。
而后大半夜不眠不休的守候,不断更替的冷毛巾和姜韵茹迷迷糊糊抓到自己手再也不肯松开的细节,温惜玉都没有作为故事的一部分说出来。那些自己错估的心思,或者忘着忘着,有一日就会随水东流,再不复还。
在小公主听到的故事里,便是后半夜姜韵茹退了烧,起来和温惜玉一块儿看了会儿星星,吃了会儿瓜,喝了点糖水,天就亮了。而庄子上的人也顺着河流找到了村子里,接走了她们。若是按温惜玉以前的想法,这段回忆的重点,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过现在,或者故事的后面还要添上那条被文凌雪用树枝扎得碎成了渣的大蛇变成了给二人压惊补身的蛇羹。当文凌雪找到村里时,给姜韵茹的那个紧紧的拥抱,和泣不成声的画面,也是故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吧。
这段回忆,未再与人说过。纵然是共经此事的姜韵茹,温惜玉也不曾拿出来再提。那个支撑自己一步步走进宫里的夏夜,曾经以为是最美好的回忆,而后姜文之事一出,又以为是最不愿想起的事情。在今日看来,不过是过往中的一段罢了。
无论多么痛苦,或者是多么让人欣喜的事情,都会过去。姜汤的辛辣,糖水的甜蜜,都过去了。在讲完这个故事时,温惜玉觉得心中骤然松快。即便不像旁人说的那种放下心中大石的感觉,至少也畅快通亮了不少。那段故事里,自己始终是一个配角,懵懂无知地见证了一场离别与重聚,回味时,多少竟能品出些当事人失去的惊惶,重逢的喜悦,那种失而复得的感激上苍。也许,人要经历更多才能明白,这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情感,在那以前,就已经有太多太多的铺垫。
故事讲完,温惜玉久久未再开口。小公主乖巧地坐在身旁,不吵不闹,像是在等待下个故事的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见……
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