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醉三国

正文 第一百章 荀彧荐贤

    十一月底,赵云府中议事厅。请记 住我】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P>

    凌羽召集了赵云、荀彧、周仓、甄虎以及洛方,对于眼前紧张的局势,众人都是有了紧迫之感。

    </P>

    凌羽整理好思路,询问道:“诸位皆已听闻,天子病重,性命垂危,朝野之内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蓄势待发。而天下百姓水深火热,八方叛乱前赴后继,眼下大汉江山怕是危在旦夕,不知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P>

    几人闻言,心思飞转,周仓首先道:“少主放心,如今天中寨两支新军在子龙兄弟操训下,已颇具战力,若再遇贼寇,等闲三两万剿之不在话下。”

    </P>

    赵云亦点头:“周仓说的不错,加上大小姐带来的三百精壮,现下的两千三百骑已具备与正规军一战之力,而三千步卒也颇有法度,如若指挥得当,此两军可堪重用,即便再遇万军来袭,亦不足惧!”

    </P>

    凌羽闻言点头,甄虎接口道:“还有城中近千守城弟兄,加上少主的精骑营,如今我上蔡可算是小有实力。”

    </P>

    虽然他们说的都是实情,却都未能触及重点,对于手上的兵力,凌羽自己比谁都清楚,若只是用来守城的确绰绰有余,但他此刻明显非是要得到这些答案,他想要的只是众人一句话!

    </P>

    据他所知,灵帝明年年初就会病亡,转眼便轮到董卓入朝,天下即将呈现另一番局面,但又不能将自己了解的历史告诉众人,只能旁敲侧击的引导他们将目光从小小上蔡转移到天下大局,不料几人到底是勇猛有余,眼光不足,未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最终他只好寄希望于手上唯一的谋士了,于是转眼看向一直未曾表态的荀彧。请记 住我】

    </P>

    荀彧见少主望着自己,微微一笑,这一笑包含了对凌羽的理解和支持,随即清了清嗓子道:“请恕文若直言冒犯,方才几位所说都是不差,然吾认为却稍嫌短视。诚如你们所言,就眼前局势而观,我上蔡可谓城坚兵强,固若金汤,然试问,三五载之后呢?眼下已有不少诸侯私屯兵马,少则数千,多则几万,这些兵马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辈,各位可敢妄言永保上蔡不失?”

    </P>

    凌羽见先前几人闻言皆是凝眉思索,心道有戏,忙作不解状,问道:“文若之言有理,且不知汝有何良策?”言毕露出赞许的眼神,示意他放胆之言。

    </P>

    荀彧那还不知机,遂道:“回少主,文若不才,窃以为,我上蔡经过近几年休养生息,如今粮秣殷实,百姓富庶,加上商旅繁盛,人口扩充,早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繁盛之都。然城民久安必生懈怠,值此宗庙倾颓,民不聊生之际,大丈夫理应挺身而出,除奸佞,灭贼患,为还我大汉百姓以安宁抛洒热血。少主仁义为怀,兼且胸具大才,此点仅凭上蔡之盛便可窥见一斑。是以文若认为,我等不应满足于眼前之小小成就,而当以匡扶汉室江山,拯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招揽贤良,定王佐济世之策,扩充勇将,治骁勇仁义之军,文治武功,平定天下!只有国之太平,才可言说家之安定。文若肤浅之言,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P>

    不得不说,荀彧此番言论有理有据,颇有煽动性,不仅凌羽深觉称心,其他几人也都被其激励的热血激扬。周仓最为豪爽,粗声粗气的道:“***,看不出你这酸儒也能说出几句人话来,俺爱听。少主,穷酸之言有理,你若采纳,俺周仓第一个跟着干,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P>

    一石激起千层浪,周仓一语如何不引得同是豪放汉子的甄虎、洛方誓死相随。如此一来正中凌羽下怀,他有意无意看了荀彧一眼,微微颔首,以示赞许。其实倒非是凌羽虚伪,明明心里是如此想的,偏不亲口说出。事实上做好主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并非所有决策都由得你擅自决定,有时候若想带领团队更好的达到某种目标,不得不采取一些手腕。比如一件事情,若由主子自己提出,再令下属追随,和由部下主动要求相比,所收到的成效,绝对是有很大差别的。

    </P>

    凌羽止住众人,徐徐道:“几位哥哥且先莫急,文若之言确有可取之处,然他亦说的不错,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只可惜我见闻有限,不知各位可有良谋猛将相荐?”

    </P>

    此言一出,众皆漠然,赵云道:“名士难求,不若张榜招贤,共图大事?”

    </P>

    凌羽略显失望,却见荀彧道:“在下倒知晓一人,此子乃吾同乡,年方二十,虽未曾见名于世,然其少时便胸有大志,勤勉苦读,颇具才学,现隐居乡里。若少主不弃,吾愿修书一封,邀他前来共事。”

    </P>

    凌羽闻言,心中一动,莫非是他?不及多想,忙道:“文若何来此言,既是你所看重之人,定无庸才,此事便由你操办,但有所需,只管开口,凡来投我上蔡者,均以上宾待之。”

    </P>

    荀彧欣然点头,见凌羽甚至都不问询自己关于举荐之人的详情,便答应以礼相待,足以看出少主对下属的信任和容人的雅量,得此良主,夫复何求!事实上这也是歪打正着,凌羽是因为知道荀彧一生举荐之人就那么几个,然个个皆是名扬天下,才智高绝之辈,只不过因为怕自己言语间露陷,所以并未详询,反倒让荀彧觉得自己得到了信任和尊重。

    </P>

    虽得荀彧举荐一人,但凌羽自己知道,手下谋士、大将其实还是很单薄。尤其是武将,赵云虽然勇猛,但终归不能掰开来用,若然多线作战,必然吃紧。而周仓固有勇武,曾在关羽刀下亦能力战数十回合,但毕竟非是大将之才,领兵有余,征战不足,甄虎、洛方就更不用提了。只可惜目前看来,那些名将要么年纪尚幼不堪大用,要么已经身居要职,绝不会轻易屈就,何况凌羽此时并无一官半职在身。

    </P>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凌羽采纳了赵云的提议,着荀彧手书榜文,发告县乡,招贤纳士。

    </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