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签约唐人
徐国庆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决定了就很快行动起来,第二天便和姜成按照正规的程序签订了合约。【】
姜成将《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权卖给南方人出版社,南方人出版社则付给姜成预计全套七本书的每本十万稿费加书籍发行全套后总回报分成的百分之十五。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合约,暗地里双方实际上是五五分成的。只不过姜成又把自己那份拿出了三成半,用于换取《南周刊》的股份,以支持《南周刊》之后的发展。
姜成的分成又降了百分之五,徐国庆也投桃报李,转让给姜成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按他的话说:“以后的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是早早把位置让出来,让你们年轻人去折腾的好。先给你打打工,以后退休了,便在家吃红利。反正家里人也没人愿意接我的摊子,就给你这个精明的小子好了!”
徐国庆有一子一女,大女儿学医,目前在一家民营医院做心理医师;小儿子学的法律,现在还在读大学,立志以后做一名律师。两人都无意接徐国庆的班,徐国庆原来还在愁以后自己的家业由谁继承,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愁了。
如此一来,姜家父子就有了《南周刊》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为《南周刊》的最大股东,拥有决策权。
不过这还没完呢,因为姜德均看徐国庆居然这么痛快,他这个做老子也不能屈居人后,居然直接把他那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转给了姜成。按他的话说:“你小子有出息了,爸妈也不用为你的未来发愁了。你爸我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以前开董事会就是陪衬。现在干脆直接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以后做决策的事你来,我就做我的总编辑就行了。以后你想怎么折腾都由你!”
这样,姜成独自享有《南周刊》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股东,也就是董事长。不过十七岁,就成了一家出版社的背后老总。不过现在这件事只限于他们两家知道,出版社里只知道他就是当年明月,那个《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当然,这些是固定资产,现在还兑换不了现钱,不过现在姜成的私人账户里的钱也有不少。《南周刊》现在缺钱,可也不能缺了他的钱,因为这是得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七十万稿费很快就打入了他的账户。
而唐人那边答应的稿酬也早就到账了,一共三十万。本来一集剧本的基础价格是一万块,不过那是按照大陆普遍电视剧每集45分钟而定的。《下一站,幸福》每集都有60分钟,比普通大陆剧每集多15分钟,唐人说不愿占姜成这个便宜,就又多给他九万,凑了个整数共三十万,当然这里面一定有邀买人心的意思。
如此,姜成的账户里就有了一百万,轻易的就成了一个百万富翁。姜成也在感叹,前世里自己拼死拼活好几年才挣了这么多钱,今世不过短短一个月就有了这份家当。果然,穿越就是最大的金手指!
同时,《明朝那些事儿》在天涯上的连载也停了,不过姜成在天涯上宣布了实体书即将发行的消息。而且为了给《明朝那些事儿》造势,姜成第一次公开露面接受了记者采访。
一直未曾露面的当年明月终于出现了!《明朝那些事儿》实体书即将发行,出版商是上海的南方人出版社!
所有关注《明朝那些事儿》的人们都知道了这则消息,顿时群情激奋啊!
一直苦等终于有了结果了!
不过他们马上就又傻眼了。
什么?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十七岁,刚高中毕业?开什么玩笑?这不还是个娃娃吗?
果然,姜成的年龄又引起了别人的怀疑,怀疑他是不是抄袭了家里哪位长辈的作品出来炒作,以图出名。什么?他爸就是南方人出版社的总编辑,那这小子是不是子顶父名,那《明朝那些事儿》是不是就他爸写的?这可能完全就是南方人出版社搞出来的把戏!
网上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坚定地【明矾】,支持《明朝那些事儿》,支持当年明月;另一派则是怀疑姜成是骗子,不是真正的当年明月,其中有很多人就是以前的【明黑】,现在终于逮到了出头的机会。{我.}
“拜托,这个小子怎么可能是当年明月?他才多大啊,怎么可能写得出来这么好的书?他有那个文化底蕴吗?”这是【明黑】流浪的小鸟,他一直就不喜欢《明朝那些事儿》,一有机会就出来叫嚣;“肯定是他爸写的,为了让他儿子出名,要不怎么这么久都不露面?两父子搞的把戏!”这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羊说的,他原本是【明矾】,现在却成了【明黑】;“现在的人啊,为了出名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自誉为专家的某人说道……
不过【明矾】还是有不少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仲白说道:“这是真的,我原来就认为当年明月一定很年轻,因为很多有趣的语言中年人是说不出来的,现在证实了我的判断。”烟雨沸说道:“拜托!各位有点逻辑好不好,如果这是骗局的话,对这两父子有什么好处吗?名头都臭了,至于搞那么多事出来嘛?”蝴蝶飞飞说道:“哇!原来现实里的当年明月这么年轻,这么帅啊!真是个天才!我永远是他的粉丝!”……
现在所有出版商都是【明黑】,他们嫉妒《南周刊》得到这本书,恨姜成不让他们出版《明朝那些事儿》,所以开始叫嚣让姜成站出来证明自己,看他究竟是不是当年明月,实际上是想让他当众出丑。
当然,真的假不了。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南周刊》当下便请了很多本来要为《明朝那些事儿》做推荐的知名专家教授们来公开考究这个“当年明月”的学识,看看他究竟是不是真的。这些人都是各大高校的历史教授,名气都不低。
这批专家教授们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问了好多刁专古怪的问题,一般人别说答了,连听都没听过。不过好在这些专家教授们还算有点良心,问的都是有关明史的,不然姜成还真答不出来。为了写《明朝那些事儿》,姜成可是下了一番苦工专门研究明史,托姜德均藏书丰富的福,别的朝代历史不成,明朝的历史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这些专家教授们使出挥身解数,绞尽脑汁就是为了把姜成难住,没想到非但没难住他,自身却还大涨了一番见识。这位年轻人讲起明史来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不但一针见血地把很多明朝遗留的历史问题分析得淋漓尽致,而且说话有礼,诙谐幽默,非常有趣。
【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
【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
【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
【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
……
就这样,这个别开生面的“考究会”成了姜成个人演讲会,所有来的人都被他的才学折服了,包括来的这些专家教授和完整记录这次“考究会”的各报记者们。
不过姜成在心里也是大呼侥幸,好几次都差点撑不住了,好在他还有点急智,连蒙带忽悠的混过去了。
让姜成感兴趣的是,在这些专家教授里面,姜成居然见到了一个未来的名人——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那个未来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以“品三国”出名的教授!在这些教授里面,就数易中天的问题最合姜成的品味,果然不愧是以“趣味说史”著称的易中天教授。
两人的性子很合得来,在考究会之后,又私下里交谈了一番,双方都对对方的深刻历史学造诣所折服。特别是两人说史的手法竟有异曲同工之趣,不禁一见如故,没多久就犹如忘年交般的亲切。不过易教授此次没打算在上海呆多久,第二天就回厦门了,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以便以后常联系做学术上的探讨。
姜成可是知道,易中天的《品三国》系列虽然没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售卖的夸张,不过也有百万以上的销量,现在双方建立好关系,说不定以后《南周刊》就又能多出一本畅销书!
这个考究会是临时举办的,姜成与那些教授双方事先都没见过面,出的问题也都是那些人临场想出来的,所以大部分人都相信了,这个少年就是当年明月!
果然,姜成的年龄是把双刃剑,再没证实之前很容易招致别人怀疑,不过一旦证实之后又可迅速成为他人崇拜的理由。
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前途无量!
这是网上现在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得到了普遍认同。现在除了几个顽固分子还在叫嚣这一切都是骗局,大部分人都又成了【明矾】,开始期待起《明朝那些事儿》实体书的发行。
不过这些事都是徐国庆和姜德均在忙,姜成就不管了,他只要在《明朝那些事儿》实体书出来后,再花一天时间来场签字售书就行了。出名要趁早,不过太年轻就出大名可不是什么好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已经有点招人恨了,在根基未成之前,还是低调点专心写他的书比较好。
在考究会结束后,姜成就又隐到了幕后,一方面继续写《明朝那些事儿》,一方面又开始在暗地里忙《南周刊》改版的事。
不过就在这时,他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接起一听,是唐人总裁蔡艺侬打来的。
※※
其实蔡艺侬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打这个电话。原本她是极看好姜成的,这么一个既能演戏又能写剧本的大才子如果加入唐人,那么唐人影视集团的实力就又能增加不少,所以她非常希望姜成能与她们唐人签约。
不过姜成之后的行为实在让人生气,说要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就再没了下音,既不说同意也不说拒绝,把她们唐人影视集团看成什么了?
虽然唐人现在还不大,不过以后一定会发展起来的。即使现在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糊弄的,就算你再有才也不行。
不过没多久,蔡艺侬就听到了姜成就是网上很火的那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的事,她顿时又震惊了。
姜成的才学是她见证过的,所以她从一开始就相信《明朝那些事儿》是姜成写的,他就是当年明月。果然,事后姜成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蔡艺侬知道姜成有才,却没想到他居然能有才到这个地步。能写一本畅销书可不是一般的本事,更何况还是一本能开创一个潮流的历史类小说。这已经不能简单归咎为有才了,这已经是初步有大家之范了。
所过姜成现在加入唐人,凭他的人气,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大名星,而唐人也能因此借光,得到很大的好处。
不过现在不是唐人要不要人家了,而是姜成愿不愿意加入唐人了!
虽然这种感觉很不好,不过蔡艺侬到底不是一般人,很快收拾好心情,给姜成打了一个电话,无论结果如何,还是要确定一下为好。
听到是蔡艺侬的电话,姜成突然感到有点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忙《明朝那些事儿》的事了,就把唐人签约这回事给忘到脑后去了,实在是有点不礼貌。
“喂,是k姐啊。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我最近一直在忙出书的事,你们公司的事一时忘了。是问签约的事吧?没问题,我们明天见一面吧,你们把合约拿来,我们再好好谈谈。”姜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有关《下一站,幸福》剧本的事和唐人签约的事,姜成都已经告诉父母了。在这件事上,姜父姜母除了又有一点惊讶就没别的表示了,显然是因为姜成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已经把姜父姜母给震到不行了,之后再大的事也有抵抗力了。
经过姜成详细讲解影视传媒的重要性后,姜德均现在比高琳兰还支持姜成进演艺圈。在了解过唐人的详细信息后,姜德均对这个公司的印象也很好,便不再发表意见,要姜成自己拿主意。姜成本来就倾向于签约唐人,现在一听姜父姜母都不反对,心里也就拿定了主意。
蔡艺侬本来还准备了一堆话要说服姜成,结果全没用上。不过听姜成这么说,当即大喜,连忙道:“好好,那我们明天见,就还在星巴克咖啡厅吧!”
“我没意见,那就到时见了!”笑着回答道,之后又聊了几句,姜成便撂了电话。
“呵呵!唐人?这下有趣了!”
※※
同样的那间咖啡厅,还是原来那三个人,不过这气氛又有不同。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姜成比之一个月前要自信的多了。
看着眼前那张年轻却又充满自信的脸庞,蔡艺侬不禁心中感叹:果然事态变迁,半点不由人啊!
双方见面没有客套几句,蔡艺侬便叫米兰将拟好的合约拿了出来,请姜成过目。
唐人的合约果然丰厚的很,签约金五十万,签约时间三年,通告分成为五五分,这对新人来说绝对是天价合约了,显然是得了他现在出名的光。
对于签约金什么的,姜成没什么疑问,这无疑是非常丰厚的了,五十万,虽然他现在不在意了,可是已经很多了。分成五五分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听说一九分的都有,甚至有的公司干脆没有,艺人每个月只有拿固定工资的。虽然工资也还不错,一个月两三千,但是比起通告费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无法比的,所以新人阶段过的苦点是正常的。
最人性的,在合约中还明确说了,姜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唐人公司的剧本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特别是古装剧,意见如被采纳,唐人还会额外给他钱!
这样一份天价合约如果拿到外面来,绝对能嫉妒死一票新人,甚至很多出道好几年的艺人也会羡慕的眼眶发青。所以说,名气实力决定地位。
本来姜成还觉得签约三年稍稍有点长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唐人已经非常照顾自己了,无论怎样,作为一个新人还挑三拣四的,是十分不好的,就也答应了。
“嗯,合约不错,对我这个新人真是前所未有的丰厚,我很满意!那k姐,我们现在就签约吧!”看完合约后,姜成满意的对蔡艺侬说道。
双方当即便签署了合约,姜成就此成为唐人影视集团旗下的艺人,公司里当之无愧的“一哥”。(目前就他一个男艺人,自然是“一哥”了!)
签了合约后,双方的距离马上拉进了不少,蔡艺侬笑着说道:“阿成,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姜成想了想说道:“最近还是以写书为主,在《明朝那些事儿》出版后,有一场签字售书,过后我就打算沉寂下来,然后安安静静的上学去,再深造一段时间。”
蔡艺侬赞赏地看着他,点了点头。这也是蔡艺侬的意思,虽然姜成现在实力已经很强了,不过都是在写作方面,演技方面他真是个新人,有待加强。难得他居然这么清醒,没有被突然到来的成功所迷晕。他还年轻,还需要继续积累自身实力。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签约后,我打算在10月份以后再对外宣布你成为我公司旗下艺人,到时再为你接通告。”蔡艺侬看着他说道。
姜成也是暗暗点头,这蔡艺侬果然精明,看来这次是真的找对了公司!
<center>
姜成将《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权卖给南方人出版社,南方人出版社则付给姜成预计全套七本书的每本十万稿费加书籍发行全套后总回报分成的百分之十五。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合约,暗地里双方实际上是五五分成的。只不过姜成又把自己那份拿出了三成半,用于换取《南周刊》的股份,以支持《南周刊》之后的发展。
姜成的分成又降了百分之五,徐国庆也投桃报李,转让给姜成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按他的话说:“以后的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是早早把位置让出来,让你们年轻人去折腾的好。先给你打打工,以后退休了,便在家吃红利。反正家里人也没人愿意接我的摊子,就给你这个精明的小子好了!”
徐国庆有一子一女,大女儿学医,目前在一家民营医院做心理医师;小儿子学的法律,现在还在读大学,立志以后做一名律师。两人都无意接徐国庆的班,徐国庆原来还在愁以后自己的家业由谁继承,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愁了。
如此一来,姜家父子就有了《南周刊》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为《南周刊》的最大股东,拥有决策权。
不过这还没完呢,因为姜德均看徐国庆居然这么痛快,他这个做老子也不能屈居人后,居然直接把他那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转给了姜成。按他的话说:“你小子有出息了,爸妈也不用为你的未来发愁了。你爸我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以前开董事会就是陪衬。现在干脆直接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以后做决策的事你来,我就做我的总编辑就行了。以后你想怎么折腾都由你!”
这样,姜成独自享有《南周刊》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股东,也就是董事长。不过十七岁,就成了一家出版社的背后老总。不过现在这件事只限于他们两家知道,出版社里只知道他就是当年明月,那个《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当然,这些是固定资产,现在还兑换不了现钱,不过现在姜成的私人账户里的钱也有不少。《南周刊》现在缺钱,可也不能缺了他的钱,因为这是得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七十万稿费很快就打入了他的账户。
而唐人那边答应的稿酬也早就到账了,一共三十万。本来一集剧本的基础价格是一万块,不过那是按照大陆普遍电视剧每集45分钟而定的。《下一站,幸福》每集都有60分钟,比普通大陆剧每集多15分钟,唐人说不愿占姜成这个便宜,就又多给他九万,凑了个整数共三十万,当然这里面一定有邀买人心的意思。
如此,姜成的账户里就有了一百万,轻易的就成了一个百万富翁。姜成也在感叹,前世里自己拼死拼活好几年才挣了这么多钱,今世不过短短一个月就有了这份家当。果然,穿越就是最大的金手指!
同时,《明朝那些事儿》在天涯上的连载也停了,不过姜成在天涯上宣布了实体书即将发行的消息。而且为了给《明朝那些事儿》造势,姜成第一次公开露面接受了记者采访。
一直未曾露面的当年明月终于出现了!《明朝那些事儿》实体书即将发行,出版商是上海的南方人出版社!
所有关注《明朝那些事儿》的人们都知道了这则消息,顿时群情激奋啊!
一直苦等终于有了结果了!
不过他们马上就又傻眼了。
什么?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十七岁,刚高中毕业?开什么玩笑?这不还是个娃娃吗?
果然,姜成的年龄又引起了别人的怀疑,怀疑他是不是抄袭了家里哪位长辈的作品出来炒作,以图出名。什么?他爸就是南方人出版社的总编辑,那这小子是不是子顶父名,那《明朝那些事儿》是不是就他爸写的?这可能完全就是南方人出版社搞出来的把戏!
网上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坚定地【明矾】,支持《明朝那些事儿》,支持当年明月;另一派则是怀疑姜成是骗子,不是真正的当年明月,其中有很多人就是以前的【明黑】,现在终于逮到了出头的机会。{我.}
“拜托,这个小子怎么可能是当年明月?他才多大啊,怎么可能写得出来这么好的书?他有那个文化底蕴吗?”这是【明黑】流浪的小鸟,他一直就不喜欢《明朝那些事儿》,一有机会就出来叫嚣;“肯定是他爸写的,为了让他儿子出名,要不怎么这么久都不露面?两父子搞的把戏!”这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羊说的,他原本是【明矾】,现在却成了【明黑】;“现在的人啊,为了出名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自誉为专家的某人说道……
不过【明矾】还是有不少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仲白说道:“这是真的,我原来就认为当年明月一定很年轻,因为很多有趣的语言中年人是说不出来的,现在证实了我的判断。”烟雨沸说道:“拜托!各位有点逻辑好不好,如果这是骗局的话,对这两父子有什么好处吗?名头都臭了,至于搞那么多事出来嘛?”蝴蝶飞飞说道:“哇!原来现实里的当年明月这么年轻,这么帅啊!真是个天才!我永远是他的粉丝!”……
现在所有出版商都是【明黑】,他们嫉妒《南周刊》得到这本书,恨姜成不让他们出版《明朝那些事儿》,所以开始叫嚣让姜成站出来证明自己,看他究竟是不是当年明月,实际上是想让他当众出丑。
当然,真的假不了。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南周刊》当下便请了很多本来要为《明朝那些事儿》做推荐的知名专家教授们来公开考究这个“当年明月”的学识,看看他究竟是不是真的。这些人都是各大高校的历史教授,名气都不低。
这批专家教授们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问了好多刁专古怪的问题,一般人别说答了,连听都没听过。不过好在这些专家教授们还算有点良心,问的都是有关明史的,不然姜成还真答不出来。为了写《明朝那些事儿》,姜成可是下了一番苦工专门研究明史,托姜德均藏书丰富的福,别的朝代历史不成,明朝的历史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这些专家教授们使出挥身解数,绞尽脑汁就是为了把姜成难住,没想到非但没难住他,自身却还大涨了一番见识。这位年轻人讲起明史来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不但一针见血地把很多明朝遗留的历史问题分析得淋漓尽致,而且说话有礼,诙谐幽默,非常有趣。
【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
【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
【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
【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
……
就这样,这个别开生面的“考究会”成了姜成个人演讲会,所有来的人都被他的才学折服了,包括来的这些专家教授和完整记录这次“考究会”的各报记者们。
不过姜成在心里也是大呼侥幸,好几次都差点撑不住了,好在他还有点急智,连蒙带忽悠的混过去了。
让姜成感兴趣的是,在这些专家教授里面,姜成居然见到了一个未来的名人——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那个未来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以“品三国”出名的教授!在这些教授里面,就数易中天的问题最合姜成的品味,果然不愧是以“趣味说史”著称的易中天教授。
两人的性子很合得来,在考究会之后,又私下里交谈了一番,双方都对对方的深刻历史学造诣所折服。特别是两人说史的手法竟有异曲同工之趣,不禁一见如故,没多久就犹如忘年交般的亲切。不过易教授此次没打算在上海呆多久,第二天就回厦门了,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以便以后常联系做学术上的探讨。
姜成可是知道,易中天的《品三国》系列虽然没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售卖的夸张,不过也有百万以上的销量,现在双方建立好关系,说不定以后《南周刊》就又能多出一本畅销书!
这个考究会是临时举办的,姜成与那些教授双方事先都没见过面,出的问题也都是那些人临场想出来的,所以大部分人都相信了,这个少年就是当年明月!
果然,姜成的年龄是把双刃剑,再没证实之前很容易招致别人怀疑,不过一旦证实之后又可迅速成为他人崇拜的理由。
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前途无量!
这是网上现在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得到了普遍认同。现在除了几个顽固分子还在叫嚣这一切都是骗局,大部分人都又成了【明矾】,开始期待起《明朝那些事儿》实体书的发行。
不过这些事都是徐国庆和姜德均在忙,姜成就不管了,他只要在《明朝那些事儿》实体书出来后,再花一天时间来场签字售书就行了。出名要趁早,不过太年轻就出大名可不是什么好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已经有点招人恨了,在根基未成之前,还是低调点专心写他的书比较好。
在考究会结束后,姜成就又隐到了幕后,一方面继续写《明朝那些事儿》,一方面又开始在暗地里忙《南周刊》改版的事。
不过就在这时,他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接起一听,是唐人总裁蔡艺侬打来的。
※※
其实蔡艺侬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打这个电话。原本她是极看好姜成的,这么一个既能演戏又能写剧本的大才子如果加入唐人,那么唐人影视集团的实力就又能增加不少,所以她非常希望姜成能与她们唐人签约。
不过姜成之后的行为实在让人生气,说要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就再没了下音,既不说同意也不说拒绝,把她们唐人影视集团看成什么了?
虽然唐人现在还不大,不过以后一定会发展起来的。即使现在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糊弄的,就算你再有才也不行。
不过没多久,蔡艺侬就听到了姜成就是网上很火的那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的事,她顿时又震惊了。
姜成的才学是她见证过的,所以她从一开始就相信《明朝那些事儿》是姜成写的,他就是当年明月。果然,事后姜成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蔡艺侬知道姜成有才,却没想到他居然能有才到这个地步。能写一本畅销书可不是一般的本事,更何况还是一本能开创一个潮流的历史类小说。这已经不能简单归咎为有才了,这已经是初步有大家之范了。
所过姜成现在加入唐人,凭他的人气,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大名星,而唐人也能因此借光,得到很大的好处。
不过现在不是唐人要不要人家了,而是姜成愿不愿意加入唐人了!
虽然这种感觉很不好,不过蔡艺侬到底不是一般人,很快收拾好心情,给姜成打了一个电话,无论结果如何,还是要确定一下为好。
听到是蔡艺侬的电话,姜成突然感到有点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忙《明朝那些事儿》的事了,就把唐人签约这回事给忘到脑后去了,实在是有点不礼貌。
“喂,是k姐啊。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我最近一直在忙出书的事,你们公司的事一时忘了。是问签约的事吧?没问题,我们明天见一面吧,你们把合约拿来,我们再好好谈谈。”姜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有关《下一站,幸福》剧本的事和唐人签约的事,姜成都已经告诉父母了。在这件事上,姜父姜母除了又有一点惊讶就没别的表示了,显然是因为姜成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已经把姜父姜母给震到不行了,之后再大的事也有抵抗力了。
经过姜成详细讲解影视传媒的重要性后,姜德均现在比高琳兰还支持姜成进演艺圈。在了解过唐人的详细信息后,姜德均对这个公司的印象也很好,便不再发表意见,要姜成自己拿主意。姜成本来就倾向于签约唐人,现在一听姜父姜母都不反对,心里也就拿定了主意。
蔡艺侬本来还准备了一堆话要说服姜成,结果全没用上。不过听姜成这么说,当即大喜,连忙道:“好好,那我们明天见,就还在星巴克咖啡厅吧!”
“我没意见,那就到时见了!”笑着回答道,之后又聊了几句,姜成便撂了电话。
“呵呵!唐人?这下有趣了!”
※※
同样的那间咖啡厅,还是原来那三个人,不过这气氛又有不同。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姜成比之一个月前要自信的多了。
看着眼前那张年轻却又充满自信的脸庞,蔡艺侬不禁心中感叹:果然事态变迁,半点不由人啊!
双方见面没有客套几句,蔡艺侬便叫米兰将拟好的合约拿了出来,请姜成过目。
唐人的合约果然丰厚的很,签约金五十万,签约时间三年,通告分成为五五分,这对新人来说绝对是天价合约了,显然是得了他现在出名的光。
对于签约金什么的,姜成没什么疑问,这无疑是非常丰厚的了,五十万,虽然他现在不在意了,可是已经很多了。分成五五分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听说一九分的都有,甚至有的公司干脆没有,艺人每个月只有拿固定工资的。虽然工资也还不错,一个月两三千,但是比起通告费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无法比的,所以新人阶段过的苦点是正常的。
最人性的,在合约中还明确说了,姜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唐人公司的剧本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特别是古装剧,意见如被采纳,唐人还会额外给他钱!
这样一份天价合约如果拿到外面来,绝对能嫉妒死一票新人,甚至很多出道好几年的艺人也会羡慕的眼眶发青。所以说,名气实力决定地位。
本来姜成还觉得签约三年稍稍有点长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唐人已经非常照顾自己了,无论怎样,作为一个新人还挑三拣四的,是十分不好的,就也答应了。
“嗯,合约不错,对我这个新人真是前所未有的丰厚,我很满意!那k姐,我们现在就签约吧!”看完合约后,姜成满意的对蔡艺侬说道。
双方当即便签署了合约,姜成就此成为唐人影视集团旗下的艺人,公司里当之无愧的“一哥”。(目前就他一个男艺人,自然是“一哥”了!)
签了合约后,双方的距离马上拉进了不少,蔡艺侬笑着说道:“阿成,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姜成想了想说道:“最近还是以写书为主,在《明朝那些事儿》出版后,有一场签字售书,过后我就打算沉寂下来,然后安安静静的上学去,再深造一段时间。”
蔡艺侬赞赏地看着他,点了点头。这也是蔡艺侬的意思,虽然姜成现在实力已经很强了,不过都是在写作方面,演技方面他真是个新人,有待加强。难得他居然这么清醒,没有被突然到来的成功所迷晕。他还年轻,还需要继续积累自身实力。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签约后,我打算在10月份以后再对外宣布你成为我公司旗下艺人,到时再为你接通告。”蔡艺侬看着他说道。
姜成也是暗暗点头,这蔡艺侬果然精明,看来这次是真的找对了公司!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