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大宋极品国师

正文 第四五一章 秦天德附体?

    临安,皇宫,大庆殿大朝会上。

    百官上朝,参拜皇帝,然后纷纷启奏,如今所议话题主要只有两个,一是如何应对大军压境金兵,一是如何平息因赈灾不利而造成沸腾民怨。

    对于淮河北岸集结金兵,不少官员已经发现了蹊跷之处。据细作回报,金兵集结超过十万,粮秣器械已经备齐,却迟迟不见动静,既不见金人发兵南侵,也不见金兵退去,只是每日派遣散兵游勇过河抢掠,在等待什么。

    不少人心中都有所猜测,可没人敢将心中猜测宣诸于口,确凿证据,一旦说出口,很有可能给自身带去无妄之灾。

    赈灾一事进行也极不顺利。大量灾民流离失所,即便赵昚拨下了大批赈灾银两,各地官吏能够可怜民生,尽心赈灾,但仍旧有许多灾民死于饥寒交迫之中,大批灾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求生存,就连临安城内也有了不少乞讨灾民。

    官家,如今赈灾一事刻不容缓,老臣斗胆,恳求官家准许已辞官原户部尚书李瑜、翰林侍读学士王君晓官复原职,全权负责赈灾一事。赵鼎率先上奏。

    李瑜和王君晓官复原职一事所代表含义满朝文武都明白,范同顿时跨步而出,力阻道:官家,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李瑜王君晓二人当日在秦天德辞去国师一职后,出言不逊,更是罔顾君恩,目无官家一同辞官。不知赵相为何要保荐此二人,难道赵相以为朝中百官还不及此二人么!

    范相此言差矣,本相何曾说过此话?只是本相希望能够仿效春初之时,国师赈灾之策,以赈济灾民,而李王二人对国师赈灾之策一清二楚,由他二人督办,自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什么国师!大宋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国师!范同心中一惊,他知道赵鼎曾经去过钱塘求见秦天德,但赵鼎和秦天德之间究竟说过什么他却不清楚。

    如今朝会上,赵鼎居然开口替跟随秦天德一同返回钱塘李瑜和王君晓求情,这不让他担心,怀疑秦天德和赵鼎之间是否达成了什么协议。

    他很清楚秦天德心中对自己一派和赵鼎一派看法,秦天德为了官复原职和赵鼎达成协议,合力针对自己,这绝对是有可能。而如今很可能就是赵鼎在向秦天德表达善意,为秦天德复出铺平道路,替李瑜和王君晓求情官复原职。

    秦天德难道真要了么?这是范同绝对不愿意看到!

    官家,秦天德当日贪赃枉法,侵吞户部官银,纵容亲族为非作歹横行乡里,更是为一己私名擅杀各地官吏。当日官家看不惯其擅权弄朝,朝中文武共同参劾,本应将其治罪。

    奈何此人心思狡诈,以退为进,装作愤而辞官,谋求官家谅解。而官家千古仁心,念在此人昔日功绩,准许他回归故里,没有追究其罪责。

    但李瑜此人当时身为户部尚书,在秦天德贪墨户部官银一事中罪责难逃,官家没有将其治罪已是格外开恩,怎能令其官复原职?

    王君晓更是大逆不道,居然敢当着官家之面,称赞秦天德为\u2018肱骨之臣\u2019,并且口出狂言,声称\u2018大宋中兴无望\u2019,更是指责官家会毁去太上皇所建基业。此等逆臣,官家饶他一命就已经算是他造化,怎能在令其官复原职?

    范同话顿时引起了朝中其党羽出言附议,御史中丞勾龙如渊亦出言相附道:官家明鉴,此二人辞官当日对官家之不敬百官有目共睹,若是让此二人官复原职,引得他人争相效仿,藐视官家,赵相付得起这个责任么!

    赵鼎和秦天德之间谈话,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连赵昚都不清楚,更不要说是张浚李光之流。赵鼎从钱塘返回当日,只是回禀赵昚,说是秦天德不肯回朝,其余并没有多说。就连今日想要举荐李瑜王君晓二人官复原职赵昚都是刚刚知晓。

    当赵鼎举荐李王二人后,面对范同及其党羽大力阻拦,张浚李光等人并没有支持赵鼎,只是默不作声。

    赵昚也没有表态,只是冷眼旁观看着赵鼎与范同等人据理力争,脑中回想起身在钱塘时秦天德对他说及一切。

    赵鼎举荐李王二人官复原职深合他心思,但面对范同质疑,居然没有请示他,而是擅自做主强行与范同等人争辩,眼中显然还是忽略了他这个皇帝。

    范同虽然口口声声是在替他考虑,可是赵昚听很明白,那只不过是范同借口,范同最根本就是想阻拦秦天德复职。

    而张浚李光等人也没有开口支持赵鼎,明显也不希望秦天德再度独揽大权。虽然明知道秦天德回朝才能够解决如今朝廷面临困境,可这二人依旧由于出于对秦天德担忧,而保持了缄默。

    这些人为何这般惧怕秦天德呢?赵昚至今还是没有完全弄明白。不够看着朝中纷乱不已局面,不经意间,他眼中闪过一抹嘲讽之色。

    面对范同、勾龙如渊等人严加质问,赵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往日他有张浚李光等人从旁相助,可是今日却只有他一人对抗,怎能辩得过对方数十张嘴?

    无奈之下他看向胡铨,希望胡铨能够开口支持自己。枢密使胡铨与秦天德关系人所皆知,那么他举荐李瑜和王君晓,胡铨没有道理不支持他。

    可是不止是胡铨,就连兵部尚书王贵、工部尚书陈规都没有开口,就连秦天德辞官前门下三御使张麒、陆游周必大都三缄其口。

    他知道这三个御史在秦天德辞官后处境艰难,在朝中已经极少进言,即便进言也只会遭致诸人斥责。造成这个原因除了范同等人,还有他和保皇派众人。

    可以说寥寥无几淮阴党人,如今很少在朝中开口,大多数时间都了沉默,但眼神中却从来都没有流露出失望情绪。

    起初赵鼎还觉得奇怪,可是如今他已经知道,淮阴党众人恐怕早就知道秦天德辞官根本就是一个局,他们沉默不过是为了保存力量,等待秦天德返回。

    可眼下李瑜和王君晓是否能够官复原职对于秦天德最终能否顺利返回朝中有着重大意义,他们为何不出言相助呢?

    赵鼎感觉自己似乎陷入了泥沼之中,凭他一人力量,很难扭转局面。若说天下间有谁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局面,除了秦天德,也就只有德寿宫那位了。

    这时候吏部尚书何铸也开口驳斥道:赵相,你口口声声要举荐跟随秦天德一同辞官李瑜王君晓二人,到如今面对满朝文武质疑依旧不肯改变,你可曾问过官家意见?

    嗯?困苦万分赵鼎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只觉得眼前一亮,想到了在钱塘时秦天德曾说过他眼中从未有过赵昚。

    他曾任这是自己忘记了人臣本份,也曾想过改变,可一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性忽视了那个成为皇子不过一年,连都没有做过,就因为秦桧兵变,莫名其位接受了禅位,成为皇帝赵昚。

    深深看了眼让自己感觉古怪何铸,赵鼎不再理会范同等人驳斥,而是朝着端坐在龙台之上赵昚深深一拜,然后恭恭敬敬说道:官家,老臣恳求官家恩准李瑜王君晓二人官复原职,恳求官家明鉴!

    这种现象有些怪异,往日朝堂上争吵,很少会有大臣在没有争吵出一个定论之前就请求赵昚圣意,赵鼎突如其来一句话,使得朝堂上刹那间鸦雀无声,不少人都在暗中猜测,这其中是否有什么他们不知道蹊跷存在。

    唯有国子祭酒史浩脸上闪过一抹笑意,他明白赵鼎这句话背后所蕴含深意,只是引起赵鼎改变居然是新秦党中仅次于范同何铸,这让他心中疑惑。

    赵昚也对赵鼎突然征询自己意见感到震惊,不过他并没有耽搁,淡淡说道:朕准了。

    赵昚答复很简短,语气也很轻柔,但却引得朝中哗然一片。赵昚微服出宫一事朝中有人知晓,不过除了史浩外,再没人知晓赵昚去过钱塘,而赵昚到达钱塘后日就又返回了临安。

    官家三思!范同连忙劝谏道。

    勾龙如渊也开口说道:官家,此二人罪大恶极,官家莫要因为一时心仁,反而纵容了此二人气焰,将来此二人必定更不把官家放在眼里。

    朕为一国之君,自当心系天下黎民。如今灾情严重,各地赈灾不力,若是李大人和王大人能够妥善办好赈灾一事,朕大可不去计较他们曾经对朕不恭!

    监察御史张麒、陆游、周必大听封,朕封你三人为巡视钦差,赐予尚方宝剑,巡游受灾各地,监察当地官吏赈灾一事。若是有人胆敢贪墨赈灾钱银,朕准许你等。。。

    这是秦天德附身了么?

    听着赵昚慢条斯理旨意,朝中百官无不面有悸色心中惊忧。赵昚摆明了是要向秦天德那般进行赈灾,到时候天下间还不知道又要死去多少官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