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篇 茅山始祖三茅真君 一
刚刚从邯郸回来,现在刚刚到家,今天是来不及更新了……在邯郸遇上几件好玩的事,回来添加到内容里,和大家分享,今天更新一章外篇,可能有些水,不喜欢知识百科类的读者,可以不看……
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于社会各界,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是当时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主题。这一思想对安定社会,休养生息,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汉初统治者,深知秦亡之原因在于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动乱多事,以至于百姓穷困。他们深感只有奉行清静治理民众的政策,才能得民心,安天下。人民经过战国之乱,饱尝战争带来的苦难,经济萧凋,土地荒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推行黄老之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要。汉景帝之母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在窦太后的直接影响下,“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皇帝》、《老子》,遵其术”。
(《史记》卷四九)这里“帝”指景帝;太子指后来的汉武帝。由此可见,皇室贵族对黄老之学的崇尚。黄老之学,主要以道家老子理论为基础,强调治国治身,均以自然无为为好。与先秦相比,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华。
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然而,汉武帝求仙之心,效法秦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史记》内的《封禅书》、《武帝本纪》均有详述。茅氏三兄弟中大茅君茅盈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开始弃家入恒山学道(据《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载: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于山西接壤处。从汉唐至宋明,都以河北曲阳县为北岳。清顺治年间,改祀位于山西浑源的恒山,原河北恒山于是改称大茅山。照此说来当年茅盈学道即在河北曲阳的恒山)。关于三茅兄弟学道的历程,可以通过元朝《茅山志》了解到事迹。
茅盈,讳叔申,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岁,即公元前145年,尊称大茅君。二弟茅固,讳季伟,生于汉景帝戊戌岁,即公元前143年。三弟茅衷,讳思和,生于汉景帝庚子岁,即公元前141年。他们的高祖茅濛,字初成,早年深知玄远,察览兴亡,预知周朝即衰,隐居不仕,拜鬼谷先生为师,修道往来于华山(今陕西华阴)终成道果。另《史记》卷六《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内记》与《茅山志》中有关茅盈曾祖父茅濛修道于华山并“白日升天”的说法相同。茅盈高祖曾于秦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日,即公元前217年得道升天。当时有首在民间久为流传的歌谣说:“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闻人秉报,得知这一消息后,隧派官吏询查当地乡里,人们说这是劝秦始皇求长生之术。于是秦始皇欣然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月为“嘉平”月。茅氏三兄弟,其曾祖茅偃,字泰能,仕秦昭王(公元前306~251年)任车骑校尉长平恭候;其祖茅熹,字仕伦,仕庄襄王(公元前249年)为广信王,秦皇继位,又为德信候。茅氏三兄弟的祖父生有六子,其中第六子名茅祚,字彦英,不仕不学,志慕农桑。茅祚生有三子,长子茅盈,次子茅固,三子茅衷,道教尊称三茅真君。
茅盈十八岁时弃家辞亲,入恒山学道。在次之前,茅盈常对两位弟弟说:“人间空有,世事虚幻,功名富禄,如过眼烟云。身在名利之场,如履薄冰,咱们应像老祖宗那样隐居修炼,道成逍遥自在,来去自由,远离人间浊世物累。”但两位弟弟当时对兄长的教诲仍未解悟,以至后来走上追求仕途功名,光宗耀祖的道路。公元前127年,茅盈毅然辞亲,独自一人来到向往已久的恒山学道,在山中他经常读《道德经》、《周易》等书,学修并进,参悟道法,并且采药服饵,潜隐密修,日复一日,积6年时光,精诚思感,梦太玄玉女说:“西城王君得道,可拜他为师,你何不及时前往受教?”道不虚言。第二天清晨,即觉悟是夜梦吉兆,启程直达西城。到达西城后,茅盈清斋三月,沐浴洁身,静待王君。一日,见王君施神功,驾神虎来到山岩间。茅盈皈命真道,向道心切,施弟子礼后,真心请教长生仙术。王君见他一心向道,接引他至玉宫洞。在洞中,茅盈学道之心,更加迫切,庆幸的是他有一位已经得道的师父能经常为他学道指点迷津,并能传授道法,从此道心更加坚定,清修苦练,勇猛精进,又在玉宫洞修道17年。经过17年的考察,王君认为茅盈修道谨秘,能甘受淡泊,就放地让他负责管理玉宫洞的道法秘藏图书。从此,他一边修道,一边管理图书,又在此修道三载。茅盈前后在玉宫洞修道计21年。元《茅山志》记载:有一天,王君接到仙书要去朝见西五母,携茅盈同往,驾起双龙神车,飞往白玉龟山,师徒两人在青琳宫拜见了西王母。王母说:“总真带凡人来登灵台,不觉得劳累吗?”王君笑而不答,只是朝着茅盈站的方向看了看,茅盈心神意会,立即上前叩拜王母,请求传授神仙长生仙术,茅盈虔诚地诉说:“虽仰远流,莫之能济,自修道以来,我心里最担心的是常恐不能得到道法真传,尽管修道,像凡夫俗子那样死去,这不是让世俗不明道法的人取笑我吗?诚心所感,幸遇王君悯我修道艰辛,已传授了一些修身的方法。我今日能见到圣母,不只是一睹圣姿态,更重要的是祈请圣母大发慈悲,,传我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方术。”王母见他求道上进之心,如此真诚,以赞许的语调说:“你向道之心,果然坚定。我过去的老师元始大王,扶桑大帝君,传我《玉佩金铛太极玄真经》,实天人之殊珍,上帝之奇秘,今日传授于你。”言毕,命王君阐释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又说:“元始天王大帝君,言是太霄二景隐书。又有阴阳二景内真符,与本文相随,太上法惟令受诸与你,你玉札玄挺,素书上清,当为上卿之君,司命之任。这些道法以后当另传授给你。然而你不是早已听说明堂玄真之道,至于太霄隐书玄真之道,其法是食日月之法,炼五神之术,非总真弟子不教,司命之挺不传。”茅盈得到王母所传的道法后,与王君回到了西城,依照传授道法真诀,潜修三年。这时,茅盈道气备于一身,王君又赐九转还丹一剂,神方一首,并立坛结誓,不许宣泄。事后,乃告诉茅盈说:“你已得道成仙,从现在算起,再过一百年,你到南岳来见我,我将授你至吴越一带去任仙职。”这时,正值武天汉四年(公元前100年)。
辞别王君后,大司命君茅盈和光同尘,混迹世间。这时,他已49岁,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回到家的征程。回到家中,父母双亲均健在,其父茅祚见茅盈忽然归来,不禁大怒道:“你不教养双亲,游走四方,我当你为不孝之子。”其父欲拿手杖罚他,茅盈见状急忙上前跪在父亲面前说:“我出门这些年,苦心修道,今已得道,道法遁世,事不两济,虽然在外,不能当面供养双亲,使父母早晚没有受益,但能使家门平安,父母健康长寿,这亦是道法在冥冥中暗助的结果啊!我以授圣师符箓,无时不有天丁天兵在卫护,千万不可打我,否则,三官大帝考察,将会受到惩罚。”父不解其意,正欲举杖打茅盈,哪知手杖已摧折,段段飞扬,穿柱陷壁。这时,其父才觉茅盈此次回来,非同寻常。父说:“你说自己得道,能否起死回生?”茅盈回答说:“人有天禄,终及积恶,罪重者不可更生,其横受夭折,我定能让其重生于世。”于是茅盈施道术,召来当地土神,得知附近一户家中有位被水淹死人死后不久,遂告死者亲属,掘地挖棺,抬出三日能语,后其人又在凡世活了几十岁而去世。从此以后,远近乡人对茅盈十分崇拜,奉为神明,后父母寿终而逝,尽了人子孝心后,因茅盈是得道之人,预期升举仙化已是情理中事了。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茅盈二弟茅固举贤良,拜五官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转太子傅。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拜破胡校尉,武威太守。茅固在汉景帝时,官至察孝廉。清《茅山志》对茅固所任官职年代记述不详,在此予以说明。
茅盈三弟茅衷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迁洛阳令,转拜西城校尉上郡太守,元帝即位(公元前48年)拜五更大夫,转西河太守。
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于社会各界,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是当时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主题。这一思想对安定社会,休养生息,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汉初统治者,深知秦亡之原因在于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动乱多事,以至于百姓穷困。他们深感只有奉行清静治理民众的政策,才能得民心,安天下。人民经过战国之乱,饱尝战争带来的苦难,经济萧凋,土地荒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推行黄老之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要。汉景帝之母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在窦太后的直接影响下,“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皇帝》、《老子》,遵其术”。
(《史记》卷四九)这里“帝”指景帝;太子指后来的汉武帝。由此可见,皇室贵族对黄老之学的崇尚。黄老之学,主要以道家老子理论为基础,强调治国治身,均以自然无为为好。与先秦相比,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华。
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然而,汉武帝求仙之心,效法秦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史记》内的《封禅书》、《武帝本纪》均有详述。茅氏三兄弟中大茅君茅盈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开始弃家入恒山学道(据《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载: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于山西接壤处。从汉唐至宋明,都以河北曲阳县为北岳。清顺治年间,改祀位于山西浑源的恒山,原河北恒山于是改称大茅山。照此说来当年茅盈学道即在河北曲阳的恒山)。关于三茅兄弟学道的历程,可以通过元朝《茅山志》了解到事迹。
茅盈,讳叔申,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岁,即公元前145年,尊称大茅君。二弟茅固,讳季伟,生于汉景帝戊戌岁,即公元前143年。三弟茅衷,讳思和,生于汉景帝庚子岁,即公元前141年。他们的高祖茅濛,字初成,早年深知玄远,察览兴亡,预知周朝即衰,隐居不仕,拜鬼谷先生为师,修道往来于华山(今陕西华阴)终成道果。另《史记》卷六《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内记》与《茅山志》中有关茅盈曾祖父茅濛修道于华山并“白日升天”的说法相同。茅盈高祖曾于秦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日,即公元前217年得道升天。当时有首在民间久为流传的歌谣说:“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闻人秉报,得知这一消息后,隧派官吏询查当地乡里,人们说这是劝秦始皇求长生之术。于是秦始皇欣然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月为“嘉平”月。茅氏三兄弟,其曾祖茅偃,字泰能,仕秦昭王(公元前306~251年)任车骑校尉长平恭候;其祖茅熹,字仕伦,仕庄襄王(公元前249年)为广信王,秦皇继位,又为德信候。茅氏三兄弟的祖父生有六子,其中第六子名茅祚,字彦英,不仕不学,志慕农桑。茅祚生有三子,长子茅盈,次子茅固,三子茅衷,道教尊称三茅真君。
茅盈十八岁时弃家辞亲,入恒山学道。在次之前,茅盈常对两位弟弟说:“人间空有,世事虚幻,功名富禄,如过眼烟云。身在名利之场,如履薄冰,咱们应像老祖宗那样隐居修炼,道成逍遥自在,来去自由,远离人间浊世物累。”但两位弟弟当时对兄长的教诲仍未解悟,以至后来走上追求仕途功名,光宗耀祖的道路。公元前127年,茅盈毅然辞亲,独自一人来到向往已久的恒山学道,在山中他经常读《道德经》、《周易》等书,学修并进,参悟道法,并且采药服饵,潜隐密修,日复一日,积6年时光,精诚思感,梦太玄玉女说:“西城王君得道,可拜他为师,你何不及时前往受教?”道不虚言。第二天清晨,即觉悟是夜梦吉兆,启程直达西城。到达西城后,茅盈清斋三月,沐浴洁身,静待王君。一日,见王君施神功,驾神虎来到山岩间。茅盈皈命真道,向道心切,施弟子礼后,真心请教长生仙术。王君见他一心向道,接引他至玉宫洞。在洞中,茅盈学道之心,更加迫切,庆幸的是他有一位已经得道的师父能经常为他学道指点迷津,并能传授道法,从此道心更加坚定,清修苦练,勇猛精进,又在玉宫洞修道17年。经过17年的考察,王君认为茅盈修道谨秘,能甘受淡泊,就放地让他负责管理玉宫洞的道法秘藏图书。从此,他一边修道,一边管理图书,又在此修道三载。茅盈前后在玉宫洞修道计21年。元《茅山志》记载:有一天,王君接到仙书要去朝见西五母,携茅盈同往,驾起双龙神车,飞往白玉龟山,师徒两人在青琳宫拜见了西王母。王母说:“总真带凡人来登灵台,不觉得劳累吗?”王君笑而不答,只是朝着茅盈站的方向看了看,茅盈心神意会,立即上前叩拜王母,请求传授神仙长生仙术,茅盈虔诚地诉说:“虽仰远流,莫之能济,自修道以来,我心里最担心的是常恐不能得到道法真传,尽管修道,像凡夫俗子那样死去,这不是让世俗不明道法的人取笑我吗?诚心所感,幸遇王君悯我修道艰辛,已传授了一些修身的方法。我今日能见到圣母,不只是一睹圣姿态,更重要的是祈请圣母大发慈悲,,传我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方术。”王母见他求道上进之心,如此真诚,以赞许的语调说:“你向道之心,果然坚定。我过去的老师元始大王,扶桑大帝君,传我《玉佩金铛太极玄真经》,实天人之殊珍,上帝之奇秘,今日传授于你。”言毕,命王君阐释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又说:“元始天王大帝君,言是太霄二景隐书。又有阴阳二景内真符,与本文相随,太上法惟令受诸与你,你玉札玄挺,素书上清,当为上卿之君,司命之任。这些道法以后当另传授给你。然而你不是早已听说明堂玄真之道,至于太霄隐书玄真之道,其法是食日月之法,炼五神之术,非总真弟子不教,司命之挺不传。”茅盈得到王母所传的道法后,与王君回到了西城,依照传授道法真诀,潜修三年。这时,茅盈道气备于一身,王君又赐九转还丹一剂,神方一首,并立坛结誓,不许宣泄。事后,乃告诉茅盈说:“你已得道成仙,从现在算起,再过一百年,你到南岳来见我,我将授你至吴越一带去任仙职。”这时,正值武天汉四年(公元前100年)。
辞别王君后,大司命君茅盈和光同尘,混迹世间。这时,他已49岁,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回到家的征程。回到家中,父母双亲均健在,其父茅祚见茅盈忽然归来,不禁大怒道:“你不教养双亲,游走四方,我当你为不孝之子。”其父欲拿手杖罚他,茅盈见状急忙上前跪在父亲面前说:“我出门这些年,苦心修道,今已得道,道法遁世,事不两济,虽然在外,不能当面供养双亲,使父母早晚没有受益,但能使家门平安,父母健康长寿,这亦是道法在冥冥中暗助的结果啊!我以授圣师符箓,无时不有天丁天兵在卫护,千万不可打我,否则,三官大帝考察,将会受到惩罚。”父不解其意,正欲举杖打茅盈,哪知手杖已摧折,段段飞扬,穿柱陷壁。这时,其父才觉茅盈此次回来,非同寻常。父说:“你说自己得道,能否起死回生?”茅盈回答说:“人有天禄,终及积恶,罪重者不可更生,其横受夭折,我定能让其重生于世。”于是茅盈施道术,召来当地土神,得知附近一户家中有位被水淹死人死后不久,遂告死者亲属,掘地挖棺,抬出三日能语,后其人又在凡世活了几十岁而去世。从此以后,远近乡人对茅盈十分崇拜,奉为神明,后父母寿终而逝,尽了人子孝心后,因茅盈是得道之人,预期升举仙化已是情理中事了。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茅盈二弟茅固举贤良,拜五官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转太子傅。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拜破胡校尉,武威太守。茅固在汉景帝时,官至察孝廉。清《茅山志》对茅固所任官职年代记述不详,在此予以说明。
茅盈三弟茅衷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迁洛阳令,转拜西城校尉上郡太守,元帝即位(公元前48年)拜五更大夫,转西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