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人生八苦
正当丁月华木然地躺在床榻之上,李少白也一脸凄然之时,蓝衣老僧突然开口说道: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大文学女施主,你认为‘八苦’中的哪一‘苦’最甚呢?”
蓝衣老僧不知何时已不再垂目默念,此时他一手执着念珠,一手立在胸前,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着智慧,也透着慈爱,让人看了不由得心生敬意,心生暖意。
丁月华虽然一直都醒着,却一直都是浑浑噩噩,思绪混乱,李少白说的话她一句也没有听清过。大文学此时蓝衣老僧的问话并不是很大声,可丁月华却听清楚了,她空洞的眼神渐渐有了焦距,木然的神情也有了变化,她在思索,在回忆,还很痛苦,但她却开口回答了老僧的问题。
“死······生不如死。”
蓝衣老僧听后,微微一笑,转头看向李少白,问道:
“施主,你认为呢?”
李少白本来就在心里思索着这个问题,蓦然听到老僧问话,不由得微微一愣,随即凄然地回道:
“人生在世能几时,最苦莫过‘爱别离’。大文学”
蓝衣老僧听后,居然点了点头,露出了一抹了然的微笑,念了一声佛号就离开了禅房,而丁月华和李少白还陷在痛苦的思绪之中。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事,也是大多数人最容易遇上的“苦”,很多人都认为这些是人生中最苦的磨难,有时候也确实如此。
丁月华遇上了“死”带来的劫难,尝到了“死”的苦,所以她觉得人生最苦的是“死”,可她宁愿死的是她自己,就算再苦,她也希望由自己去承受,可现实是,她活着,而她最好的朋友却因为她而全家被杀,所以她更要去承受“死”的苦,这样她才能得到解脱。
李少白和丁月华不同。他比丁月华年长七岁,他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也承受过更多的磨难,佛家的“八苦”,他几乎已经尝遍。“生、老、病、死”在他眼里已经算不得苦,“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也从不使他畏惧,唯有“爱别离”才真正让他痛彻心扉,痛入骨髓。年少时的李少白曾和一个女子相爱,可最终却被迫分离,尝尽“爱别离”之苦的他,逐渐变得流连花丛,放浪形骸,才会得了一个“玉面萧郎独风流”的称号。诗经有云,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世间苦楚,莫过于此。
但是后来在李少白临死之际,当他看着戴在丁月华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时,他多想再求一求老天,让他留下来,让他守候在丁月华的身边,直到地老天荒,在那一刻他也尝到了“求不得”的苦楚。不过,那已是后话,在此不表。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大文学女施主,你认为‘八苦’中的哪一‘苦’最甚呢?”
蓝衣老僧不知何时已不再垂目默念,此时他一手执着念珠,一手立在胸前,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着智慧,也透着慈爱,让人看了不由得心生敬意,心生暖意。
丁月华虽然一直都醒着,却一直都是浑浑噩噩,思绪混乱,李少白说的话她一句也没有听清过。大文学此时蓝衣老僧的问话并不是很大声,可丁月华却听清楚了,她空洞的眼神渐渐有了焦距,木然的神情也有了变化,她在思索,在回忆,还很痛苦,但她却开口回答了老僧的问题。
“死······生不如死。”
蓝衣老僧听后,微微一笑,转头看向李少白,问道:
“施主,你认为呢?”
李少白本来就在心里思索着这个问题,蓦然听到老僧问话,不由得微微一愣,随即凄然地回道:
“人生在世能几时,最苦莫过‘爱别离’。大文学”
蓝衣老僧听后,居然点了点头,露出了一抹了然的微笑,念了一声佛号就离开了禅房,而丁月华和李少白还陷在痛苦的思绪之中。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事,也是大多数人最容易遇上的“苦”,很多人都认为这些是人生中最苦的磨难,有时候也确实如此。
丁月华遇上了“死”带来的劫难,尝到了“死”的苦,所以她觉得人生最苦的是“死”,可她宁愿死的是她自己,就算再苦,她也希望由自己去承受,可现实是,她活着,而她最好的朋友却因为她而全家被杀,所以她更要去承受“死”的苦,这样她才能得到解脱。
李少白和丁月华不同。他比丁月华年长七岁,他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也承受过更多的磨难,佛家的“八苦”,他几乎已经尝遍。“生、老、病、死”在他眼里已经算不得苦,“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也从不使他畏惧,唯有“爱别离”才真正让他痛彻心扉,痛入骨髓。年少时的李少白曾和一个女子相爱,可最终却被迫分离,尝尽“爱别离”之苦的他,逐渐变得流连花丛,放浪形骸,才会得了一个“玉面萧郎独风流”的称号。诗经有云,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世间苦楚,莫过于此。
但是后来在李少白临死之际,当他看着戴在丁月华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时,他多想再求一求老天,让他留下来,让他守候在丁月华的身边,直到地老天荒,在那一刻他也尝到了“求不得”的苦楚。不过,那已是后话,在此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