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58 章
是日,秦淮河两岸人潮云集。河岸上搭起了一座临时的舞台,舞台有一半沿伸至水面上,精致而华美的装饰让人为之惊叹。这里将会是花魁比赛的最终场地。舞台前是很大的空地,可供人站着观赏台上的表演。在舞台四周,早有各家酒楼搭建的临时雅座,这些是给那些大富之家准备的。
比赛行式很简单,参与者登台献艺,台下观赏的宾客都可以对台上的女子进行评选。在场边有出售的新鲜花卉,只需几文钱就能购得一枝。等各位姑娘献艺结束后会在台上站成一排,各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竹篮,到时候台下的人只需要将手里的花投到喜欢的那位姑娘前面的花篮里便可。这是一部分的成绩。
再有,每年花魁大赛都会请江宁甚至整个江南有名的文人雅士来作评委,评委给出的成绩也算是评选的一部分。两部分综合就是每位姑娘各自的成绩。这样的比赛和评选方式这些年未曾变动过,每次选出的花魁也算得上众望所归。
秦淮河上女子无数,可是真正能来参加这比赛的最终也不过二十多人,因此赛程也不长,一天时间足矣。众女上台的顺序抽签决定,端看各人运气。
天地会的势力在江南一带很大,这次比赛的结果,他们能控制四成。再加上叶心本身的资质,可以说,这个花魁头名已经是叶心的囊中之物。抽签时,叶心被安排到了偏后的位置,排在她后面的都是对她没有威胁的人。这样的顺序无疑会很大程度上让叶心赢得更顺利。
未时至,随着丝竹声起,台前已经人头攒动,雅座里也是座无虚席,台上首先走出一名年届四十的长衫男子,对着台下一揖首,朗声道,“在下谢九,感谢众位贵客今日能来参加咱们这选花魁的盛事,多的话也不说了,希望今天的表演能让众位满意,也能选出合大家心意的花魁头名。”
一间雅座里,康熙和几个同来江南的阿哥赫然在座,陪同的还有曹寅并几名江南官员。康熙道,“此人是什么人?倒是好气度。”
“回爷的话,这谢九在秦淮河上倒是数得上号的人物。这每年的花魁比赛其实一开始不过是众家画舫引客的噱头,便是这谢九四处奔走,将这赛事弄成了个风雅趣事,如今这秦淮河上倒有两成的画舫是在此人掌握之中。倒也算得上个人物。”
“原来如此。”康熙点头。
恰在此时,台上表演开始。第一个上台的便是此次夺冠的热门人物,文彩出众的柳满儿姑娘。她今天选择的表演形式是现场作画,只闻得乐声悠扬,身着霓裳罗裙的柳满儿和着节拍缓步出现在舞台上。
她面前是一座三米长的画布,柳满儿沉思片刻,执笔起画,一举一动似乎带着某种特殊的韵律,让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她的一举一动。柳满儿的相貌算不得绝色,至少比起莲若和叶心要稍次一等。可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那清秀的相貌带上了庄重和沉美,仿若天成,幽幽的似晕染了时间的厚重,让她整个人显得格外脱俗雅致,配着乐声,配着此时十里秦淮天然的风景,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
乐声止,旁边等待的侍者将画布展开面向台下。待看清画上所画的景物时,人群中传出一阵阵轻呼。那画上画的就是这时候的秦淮河,很写意的画法,细节处全无修饰,靠着黑白灰的灵活运用,将此一地、此一时的盛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透过画,人们似乎都能听到其中带着的人声喧嚣和热闹。整张画里都透着喷薄欲出大气和风骨。
“这位柳姑娘虽身陷烟花之地,端得是一身清冽!”康熙轻叹一声,忽转向胤禛道,“老四,你不是去见过这位柳姑娘吗?怎么样,是不是如同这画上所示一般?”
四阿哥脸还是板着的,闻言恭敬回应,“回父亲大人,这位柳姑娘确是位奇女子!”
“四哥这形容好没趣,你特特避开弟弟跑去见这位柳姑娘就得了这么个印象啊?”十三阿哥见自家四哥纹丝不动的样子就觉得无趣。
康熙不由轻笑起来,“听说老四你去见这位柳姑娘,还以为这位姑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你这古板的性子开窍了,看来倒是我们料错了哈。”
“回父亲大人,这位姑娘的确没什么特别之处。”
对于自家四儿子,康熙已经学会不抱希望了。摇头不语,继续去看台上的比赛了。接下来的表演也算精彩,但比起柳满儿的那幅画总是少了那么些骨肉,显得浮华干瘪。嘴上不说,众人不过都在看个热闹。
等到用过晚膳,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没精神了,看了几个时辰,再好的歌舞也有些厌了。不少人都离开舞台四处走动走动。今日是秦淮河的大事,即使那些未曾参加比赛的画舫也大多聚到了此处,河面上形形□的船支倒也是一处风景。这一时,诸多画舫难得齐集一地,平日里要想寻去不易寻到的许多佳人也汲汲一堂,有相熟的,随意选只船上去坐坐,一同品平一番台上的表演,也是极好的。
莲若便是在这时候上台了,没有乐音伴凑,但是她方一开口,台下已经有些没精神的观众们只觉得似是被清凉的泉水一激,整个人都清醒过来。循声看去,台上莲若穿着宽大的汉服广袖,并无多的动作,只俏生生地立在台正中。
头发简单盘起,头饰衣饰都是极朴素,却将她最本色的相貌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新自然,让人见之欲亲。莲若带着微笑,歌声清越,响彻了整个舞台。
待到歌声渐入佳境,各色丝竹渐次加入,和着莲若的歌声,在秦淮河上开出了一夏的芳华莲意。众人眼前似乎都能看到一片青田田的莲叶,婷婷于其间的朵朵莲花,色彩浓淡不一,清新而热烈,香远溢清,带着一阵阵地的清香让人心魂亦因之清净。头顶是热烈的骄阳,身边却是沁凉的莲叶莲花,青嫩的莲蓬水水润润,份外喜人,一派江南采莲的盛景。
一曲毕,莲若微笑着对台下一揖首,声若风铃,“莲若献丑了!”
台下回神的观众暴出雷呜般的掌声,倒不是莲若就比柳满儿强多少,不过因为这歌是个人都能听得懂,都能体会其中的意境韵味,倒是比柳满儿占了便宜。
“今日算是知道这江南的人杰地灵了,这样的歌声果真是余音绕梁。也只有这方水土才养得出如此人物!”康熙也因着莲若的歌声想到了很多东西,一时间惟有此叹。
“父亲说得是,此前儿子跟九弟十弟去听这位莲若姑娘唱歌的时候就觉得她的声音果真是天籁,恰合了这江南山水的柔情。”
“老八这话说得甚是啊!”
“不过,这位莲若姑娘似乎对另一位姑娘更加推崇,观她神情,倒是发自内心。”
“哦,什么人竟能赢得对手的真心推崇?”
“容儿子先卖个关子,那位姑娘今天也会登台的,呆会儿就请父亲大人您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
“你这小子!”
“八少爷说的这位姑娘怕是近来才声名鹊起的幽姑娘吧!”曹寅道。
“曹大人也知道这位幽姑娘?”九阿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好,是生得倾国倾城还是怎么的?”
“回九爷话,这位幽姑娘相貌说是倾城倾国倒也不为过,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她确有让人见之忘俗的本事。毕竟在这秦淮河上绝色女子不知繁几。”
“这位幽姑娘到底有何本事,竟能让子清也这般高看?”曹寅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而且他本身也并非之中外表的人,对于一名妓**子,能得他这般高看,康熙也不由好奇。
“奴才也只是见过一次,是在一位本地大盐商的寿宴上,据说这位盐商与幽姑娘有旧,幽姑娘特特来给他寿宴献舞。那时候的场面,奴才至今依旧记忆犹新。幽姑娘一身白衣,在台上舞动的时候恰似盛放的山茶花,……,”曹寅眼中显出几分迷茫,忽地回神,连声请罪,“奴才失态了,爷恕罪!”
“无事,倒是,这位幽姑娘的确是让爷生了好奇,那就拭目以待吧,看她是不是真的那般有倾城之姿。”
在众人的等待中,傍晚时分,舞台数百盏形色各异的灯笼渐次亮起,微明的灯火伴着西沉的落日,映照了半个秦淮河。各个雅间内同时出现了请客人们移步的侍者。众人心下生疑,康熙与曹寅对视一眼,曹寅点头,表示守卫已安排妥当。众人方才随着侍者的引领移到一座画舫上。
当谢九宣布幽姑娘即将登台时,台下一片欢呼。今天到来的很多人都是冲着幽的名号来的,幽成名时间不长,名声却很大,真正见过她的人其实还是少数。今天有这样的机会,的确让很多人为之惊喜。
沉沉的鼓声响起,舞台上空无一人。突然不知谁说了一句,“看河面上!”人们下意识望去,只见被夕阳映红的河面上随着鼓点声,一盏盏灯亮起,一过片刻,整个水面便被映得蒙胧一片,一派半河落日半河灯的景像。
比赛行式很简单,参与者登台献艺,台下观赏的宾客都可以对台上的女子进行评选。在场边有出售的新鲜花卉,只需几文钱就能购得一枝。等各位姑娘献艺结束后会在台上站成一排,各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竹篮,到时候台下的人只需要将手里的花投到喜欢的那位姑娘前面的花篮里便可。这是一部分的成绩。
再有,每年花魁大赛都会请江宁甚至整个江南有名的文人雅士来作评委,评委给出的成绩也算是评选的一部分。两部分综合就是每位姑娘各自的成绩。这样的比赛和评选方式这些年未曾变动过,每次选出的花魁也算得上众望所归。
秦淮河上女子无数,可是真正能来参加这比赛的最终也不过二十多人,因此赛程也不长,一天时间足矣。众女上台的顺序抽签决定,端看各人运气。
天地会的势力在江南一带很大,这次比赛的结果,他们能控制四成。再加上叶心本身的资质,可以说,这个花魁头名已经是叶心的囊中之物。抽签时,叶心被安排到了偏后的位置,排在她后面的都是对她没有威胁的人。这样的顺序无疑会很大程度上让叶心赢得更顺利。
未时至,随着丝竹声起,台前已经人头攒动,雅座里也是座无虚席,台上首先走出一名年届四十的长衫男子,对着台下一揖首,朗声道,“在下谢九,感谢众位贵客今日能来参加咱们这选花魁的盛事,多的话也不说了,希望今天的表演能让众位满意,也能选出合大家心意的花魁头名。”
一间雅座里,康熙和几个同来江南的阿哥赫然在座,陪同的还有曹寅并几名江南官员。康熙道,“此人是什么人?倒是好气度。”
“回爷的话,这谢九在秦淮河上倒是数得上号的人物。这每年的花魁比赛其实一开始不过是众家画舫引客的噱头,便是这谢九四处奔走,将这赛事弄成了个风雅趣事,如今这秦淮河上倒有两成的画舫是在此人掌握之中。倒也算得上个人物。”
“原来如此。”康熙点头。
恰在此时,台上表演开始。第一个上台的便是此次夺冠的热门人物,文彩出众的柳满儿姑娘。她今天选择的表演形式是现场作画,只闻得乐声悠扬,身着霓裳罗裙的柳满儿和着节拍缓步出现在舞台上。
她面前是一座三米长的画布,柳满儿沉思片刻,执笔起画,一举一动似乎带着某种特殊的韵律,让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她的一举一动。柳满儿的相貌算不得绝色,至少比起莲若和叶心要稍次一等。可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那清秀的相貌带上了庄重和沉美,仿若天成,幽幽的似晕染了时间的厚重,让她整个人显得格外脱俗雅致,配着乐声,配着此时十里秦淮天然的风景,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
乐声止,旁边等待的侍者将画布展开面向台下。待看清画上所画的景物时,人群中传出一阵阵轻呼。那画上画的就是这时候的秦淮河,很写意的画法,细节处全无修饰,靠着黑白灰的灵活运用,将此一地、此一时的盛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透过画,人们似乎都能听到其中带着的人声喧嚣和热闹。整张画里都透着喷薄欲出大气和风骨。
“这位柳姑娘虽身陷烟花之地,端得是一身清冽!”康熙轻叹一声,忽转向胤禛道,“老四,你不是去见过这位柳姑娘吗?怎么样,是不是如同这画上所示一般?”
四阿哥脸还是板着的,闻言恭敬回应,“回父亲大人,这位柳姑娘确是位奇女子!”
“四哥这形容好没趣,你特特避开弟弟跑去见这位柳姑娘就得了这么个印象啊?”十三阿哥见自家四哥纹丝不动的样子就觉得无趣。
康熙不由轻笑起来,“听说老四你去见这位柳姑娘,还以为这位姑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你这古板的性子开窍了,看来倒是我们料错了哈。”
“回父亲大人,这位姑娘的确没什么特别之处。”
对于自家四儿子,康熙已经学会不抱希望了。摇头不语,继续去看台上的比赛了。接下来的表演也算精彩,但比起柳满儿的那幅画总是少了那么些骨肉,显得浮华干瘪。嘴上不说,众人不过都在看个热闹。
等到用过晚膳,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没精神了,看了几个时辰,再好的歌舞也有些厌了。不少人都离开舞台四处走动走动。今日是秦淮河的大事,即使那些未曾参加比赛的画舫也大多聚到了此处,河面上形形□的船支倒也是一处风景。这一时,诸多画舫难得齐集一地,平日里要想寻去不易寻到的许多佳人也汲汲一堂,有相熟的,随意选只船上去坐坐,一同品平一番台上的表演,也是极好的。
莲若便是在这时候上台了,没有乐音伴凑,但是她方一开口,台下已经有些没精神的观众们只觉得似是被清凉的泉水一激,整个人都清醒过来。循声看去,台上莲若穿着宽大的汉服广袖,并无多的动作,只俏生生地立在台正中。
头发简单盘起,头饰衣饰都是极朴素,却将她最本色的相貌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新自然,让人见之欲亲。莲若带着微笑,歌声清越,响彻了整个舞台。
待到歌声渐入佳境,各色丝竹渐次加入,和着莲若的歌声,在秦淮河上开出了一夏的芳华莲意。众人眼前似乎都能看到一片青田田的莲叶,婷婷于其间的朵朵莲花,色彩浓淡不一,清新而热烈,香远溢清,带着一阵阵地的清香让人心魂亦因之清净。头顶是热烈的骄阳,身边却是沁凉的莲叶莲花,青嫩的莲蓬水水润润,份外喜人,一派江南采莲的盛景。
一曲毕,莲若微笑着对台下一揖首,声若风铃,“莲若献丑了!”
台下回神的观众暴出雷呜般的掌声,倒不是莲若就比柳满儿强多少,不过因为这歌是个人都能听得懂,都能体会其中的意境韵味,倒是比柳满儿占了便宜。
“今日算是知道这江南的人杰地灵了,这样的歌声果真是余音绕梁。也只有这方水土才养得出如此人物!”康熙也因着莲若的歌声想到了很多东西,一时间惟有此叹。
“父亲说得是,此前儿子跟九弟十弟去听这位莲若姑娘唱歌的时候就觉得她的声音果真是天籁,恰合了这江南山水的柔情。”
“老八这话说得甚是啊!”
“不过,这位莲若姑娘似乎对另一位姑娘更加推崇,观她神情,倒是发自内心。”
“哦,什么人竟能赢得对手的真心推崇?”
“容儿子先卖个关子,那位姑娘今天也会登台的,呆会儿就请父亲大人您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
“你这小子!”
“八少爷说的这位姑娘怕是近来才声名鹊起的幽姑娘吧!”曹寅道。
“曹大人也知道这位幽姑娘?”九阿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好,是生得倾国倾城还是怎么的?”
“回九爷话,这位幽姑娘相貌说是倾城倾国倒也不为过,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她确有让人见之忘俗的本事。毕竟在这秦淮河上绝色女子不知繁几。”
“这位幽姑娘到底有何本事,竟能让子清也这般高看?”曹寅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而且他本身也并非之中外表的人,对于一名妓**子,能得他这般高看,康熙也不由好奇。
“奴才也只是见过一次,是在一位本地大盐商的寿宴上,据说这位盐商与幽姑娘有旧,幽姑娘特特来给他寿宴献舞。那时候的场面,奴才至今依旧记忆犹新。幽姑娘一身白衣,在台上舞动的时候恰似盛放的山茶花,……,”曹寅眼中显出几分迷茫,忽地回神,连声请罪,“奴才失态了,爷恕罪!”
“无事,倒是,这位幽姑娘的确是让爷生了好奇,那就拭目以待吧,看她是不是真的那般有倾城之姿。”
在众人的等待中,傍晚时分,舞台数百盏形色各异的灯笼渐次亮起,微明的灯火伴着西沉的落日,映照了半个秦淮河。各个雅间内同时出现了请客人们移步的侍者。众人心下生疑,康熙与曹寅对视一眼,曹寅点头,表示守卫已安排妥当。众人方才随着侍者的引领移到一座画舫上。
当谢九宣布幽姑娘即将登台时,台下一片欢呼。今天到来的很多人都是冲着幽的名号来的,幽成名时间不长,名声却很大,真正见过她的人其实还是少数。今天有这样的机会,的确让很多人为之惊喜。
沉沉的鼓声响起,舞台上空无一人。突然不知谁说了一句,“看河面上!”人们下意识望去,只见被夕阳映红的河面上随着鼓点声,一盏盏灯亮起,一过片刻,整个水面便被映得蒙胧一片,一派半河落日半河灯的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