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番外
宫中的使者已经在正堂候着,整个銮仪队、护卫军摆下全幅皇子嫡福晋的仪仗。尚书府的一干女眷,凡是够得着身份的,基本上都集中在新嫁娘的屋子里了。
科尔坤的夫人不舍地拉着新娘子的手,道:“闺女啊,以后你就是人家的媳妇,做人媳妇不比在家做姑娘,若真在……”心里十分不舍,如果嫁的是其他人,女儿受委屈还能回娘爱哭诉找人出头,可如今是嫁进宫里,真受了气该找谁说去?
新娘子反倒安慰起母亲:“额娘放心,您说的我都省得,女儿不会丢了阿玛额娘的面子。”
“是啊,您就放心吧。”
“大姑娘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不然也不会让宫里的贵人给看上。”
“太太,您这样子不是让姑娘更不放心吗?”
………………
众人连忙七嘴八舌地安慰着,就在说话间,屋外女官高叫“升舆”,屋里安静下来。
新娘子深吸了一口气,挺直背脊,在他人的帮助下坐进了轿中。
轿舆很稳,不过她的心里却是一片忐忑——不知道大阿哥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喜欢温柔的女子,还是偏爱爽利的性格?大挑时她见过的惠主子性格沉稳圆滑,或许大阿哥会比较喜欢稳重一些的?手心一片湿滑,脸上却开始发热,外面传来的乐声听得人心慌慌的,今天是她的大喜之日,晚上……可是,在今天之前她从没有见过她丈夫一面。
队伍走得并不慢,很快就进了宫门,被人扶出轿门的那一刻,她的手终于控制不住的轻轻发抖着。这时,她听得有人说:“啊,太子爷也来了。”
太子?她心里一惊,还没来得及想太多,就被人送进了婚房。刚才的惊讶早就被她抛开了,双手攒得紧紧的,昏暗已久的视线中忽然一亮。
在闺中备嫁时,她就已经听人说过大阿哥俊朗英武。现在见着人了,她不由得脸色微红,低下头,任由女官将两人的衣角系在一起,咬了一口子孙饽饽,有人在问“生不生?”。
她好不容易咽下那口食物,羞赧却肯定地回答:“生。”话音刚落,周围响起了一片哄笑声。她觉得脸上的红晕连妆容都盖不住了,火辣辣的,他……会是什么反应?借着调整坐姿,她偷空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丈夫。
这一眼,满心的喜悦顿时凉了半截。她的丈夫……面上虽然带着笑容,眼神却是疏离而冰冷,满室的热闹喧哗对他来说就像是台上的一出戏,看在眼中,却没有记在心里。
她想起了府中的姨娘侍妾,哥哥房里的丫头,还有这皇宫里的三宫六院,原本喜悦的心情染上了一丝苦涩。
出乎她的意料,婚后的生活并不难过。大阿哥对她虽然没有新婚的柔情蜜意,但是内院之事他一律不理,只全权交给她负责,这让她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她是正妻,可是在她没有进门之时,大阿哥的房里已经有了两个侧室,一个叫素霜,一个叫银月。素霜是惠妃亲自挑出来送到阿哥所的,平日里也行规蹈矩,银月比较得宠,大规矩不错,可私下里总有一些小动作。她不在意,名分摆在这儿,只要她们没将歪脑筋动到她这儿,她也不介意每月二十两月钱地供着她们。
这一天,她从惠妃处请安回来,还没进门就看见两三个太监宫女急急忙忙地在院子里行走着。她皱起眉,问:“什么事儿?慌慌张张地成什么样子?”
院子里的人全部跪下向她请安,其中一名太监道:“回福晋话,太子爷来了,正在爷的书房呢,奴才正要去通知主子。”
“太子爷来了?”她吃惊地问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尊贵优雅的身影。
“是的。”
打发下人们该干啥就干啥后,她便回到屋里,换了一身常服,自觉没有任何失理的地方后,才吩咐着她的陪嫁丫头秀芳:“去,让小厨房整治几样点心,我一会儿亲自给太子爷送去。”叔嫂见面不宜,但是太子身份特殊,大阿哥现在又不在,总不能让太监或是宫女去招呼太子吧,那可是一国储君。
她稳了稳情绪,带着秀心来到书房门口。书房是禁地,一般是不准人随便进去的,连她这个嫡福晋也不例外,可是现在太子却能够随意出入。
房门半掩,她站在门外,道:“不知您今儿会过来,什么准备都没得,真是让您笑话了。”
太子正站在窗前翻看着一本书,听到她的声音后便转过身来,脸上闪过一抹诧异,然后笑了:“打扰嫂子了,我今天有点事找大哥,没想到他会突然间让皇上给叫去了。”
她笑着走进屋里,道:“时间儿太紧,仓促间只备得一些茶点,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闲说了几句,大阿哥回来了,第一句话直接就是问太子:“是不是等了很久?”
“还好,亏得有嫂子在,不然只怕你没回来之前我连杯茶都没得喝。”
“一杯茶也值得你计较?”
两人就这么聊了起来,她瞅了个空,退了出去,走到门外时还隐隐听到他们的说话声。
“这几天又开始寒了,出来的时候记得让奴才帮你多带一件厚实点的衣裳。你看你的手,简直比冰块还要冷。”
“哪有这么夸张。”
“你小时候不就因为着凉然后整整昏迷了两天?那个时候整个宫里都被你这场病弄得鸡飞狗跳的。”
“这么多年来就这一桩……”
她看着阴霾的天空,勾起嘴角,快下雪了,天儿当然会寒。只是,她的丈夫,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她出门的时候的会不会觉得冷。
“福晋,奴婢真的没有,那只玉镯真的不是我偷的。”女子跪在地上抽泣着,拼命地磕头求饶。
她揉了揉额头,道:“东西在你房中找到,这就是事实。如果是平常物件也就罢了,可是这回不见的是御赐之物,我也保不住你。嬷嬷,送去顺天府吧,这也是爷的意思。”她当然知道是有人使绊子,这个秋月,看起来挺机灵的,偏偏心头太高,真以为爷会念着那点子情分对她刮目相看吗?
秋月不可置信地连连摇头,“不,我不……”
“赌住她的嘴,压下去。”
“是。”好几个媳妇婆子上前,将秋月拉了下去。
秀芳从旁边的小暖炉里倒了一杯参茶放入她的手中,道:“福晋且放宽心,东西既然已经被找回了,宫里面也没收到消息,这件事很快就能抹过去的。”
她疲倦地点了点头,突然问道:“大格格和二格格呢?”
“大格格在园子里,二格格正睡着呢!”
“那……爷现下在哪儿?”
秀芳想了想,道:“听秦方说,约莫着是在书房。”
“上一回宫中赐下的料子我瞅着几个颜色很不错,你让针线上的人加紧做了,等到天儿转寒正好让爷用得上。”
“哎,奴婢这就看看去。”
半个月后,秋季的新衣做好了,她挑出几件,其他的全部收起来。她领着嬷嬷来到书房,还没进院子,秦方就迎了上来,“福晋,爷不在……”
“我知道他不在,爷最近都是宿在书房,每天换衣服折腾来折腾去的也不利索。我挑了几件新衣,放下就走。”
“那……福晋请。”
进了书房,嬷嬷自去将衣服放好,她则走到床榻边看了一下,心里盘算着过两天就将这里的床幔被褥换上新的。心中有了计量,她也不欲在这里久留,谁知经过书桌时,她的手肘不小心碰了一下歪出来的书册,好几本书顿时掉在了地上。
制止了嬷嬷上前帮忙,她亲自蹲下/身子,将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正收拾着,她不由得一愣,捡起一个被压住大半部分的平安符。
黄色的符纸颜色已经脱落,红线也褪去了明艳的色泽,看得出来这个平安符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依然保持得如此完好,可见平日里它的主人是如何的宝贝。
将平安符夹入书中,放好。
苦笑,她还在惊讶什么?这件事她不是早就猜出来了吗?
只是一个死物尚且珍爱如此,真人……怕是真的放在心尖上宠着了。
就不知道,被他放在心上念着记着的那个人倒底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存稿箱弄出来,摊手!
科尔坤的夫人不舍地拉着新娘子的手,道:“闺女啊,以后你就是人家的媳妇,做人媳妇不比在家做姑娘,若真在……”心里十分不舍,如果嫁的是其他人,女儿受委屈还能回娘爱哭诉找人出头,可如今是嫁进宫里,真受了气该找谁说去?
新娘子反倒安慰起母亲:“额娘放心,您说的我都省得,女儿不会丢了阿玛额娘的面子。”
“是啊,您就放心吧。”
“大姑娘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不然也不会让宫里的贵人给看上。”
“太太,您这样子不是让姑娘更不放心吗?”
………………
众人连忙七嘴八舌地安慰着,就在说话间,屋外女官高叫“升舆”,屋里安静下来。
新娘子深吸了一口气,挺直背脊,在他人的帮助下坐进了轿中。
轿舆很稳,不过她的心里却是一片忐忑——不知道大阿哥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喜欢温柔的女子,还是偏爱爽利的性格?大挑时她见过的惠主子性格沉稳圆滑,或许大阿哥会比较喜欢稳重一些的?手心一片湿滑,脸上却开始发热,外面传来的乐声听得人心慌慌的,今天是她的大喜之日,晚上……可是,在今天之前她从没有见过她丈夫一面。
队伍走得并不慢,很快就进了宫门,被人扶出轿门的那一刻,她的手终于控制不住的轻轻发抖着。这时,她听得有人说:“啊,太子爷也来了。”
太子?她心里一惊,还没来得及想太多,就被人送进了婚房。刚才的惊讶早就被她抛开了,双手攒得紧紧的,昏暗已久的视线中忽然一亮。
在闺中备嫁时,她就已经听人说过大阿哥俊朗英武。现在见着人了,她不由得脸色微红,低下头,任由女官将两人的衣角系在一起,咬了一口子孙饽饽,有人在问“生不生?”。
她好不容易咽下那口食物,羞赧却肯定地回答:“生。”话音刚落,周围响起了一片哄笑声。她觉得脸上的红晕连妆容都盖不住了,火辣辣的,他……会是什么反应?借着调整坐姿,她偷空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丈夫。
这一眼,满心的喜悦顿时凉了半截。她的丈夫……面上虽然带着笑容,眼神却是疏离而冰冷,满室的热闹喧哗对他来说就像是台上的一出戏,看在眼中,却没有记在心里。
她想起了府中的姨娘侍妾,哥哥房里的丫头,还有这皇宫里的三宫六院,原本喜悦的心情染上了一丝苦涩。
出乎她的意料,婚后的生活并不难过。大阿哥对她虽然没有新婚的柔情蜜意,但是内院之事他一律不理,只全权交给她负责,这让她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她是正妻,可是在她没有进门之时,大阿哥的房里已经有了两个侧室,一个叫素霜,一个叫银月。素霜是惠妃亲自挑出来送到阿哥所的,平日里也行规蹈矩,银月比较得宠,大规矩不错,可私下里总有一些小动作。她不在意,名分摆在这儿,只要她们没将歪脑筋动到她这儿,她也不介意每月二十两月钱地供着她们。
这一天,她从惠妃处请安回来,还没进门就看见两三个太监宫女急急忙忙地在院子里行走着。她皱起眉,问:“什么事儿?慌慌张张地成什么样子?”
院子里的人全部跪下向她请安,其中一名太监道:“回福晋话,太子爷来了,正在爷的书房呢,奴才正要去通知主子。”
“太子爷来了?”她吃惊地问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尊贵优雅的身影。
“是的。”
打发下人们该干啥就干啥后,她便回到屋里,换了一身常服,自觉没有任何失理的地方后,才吩咐着她的陪嫁丫头秀芳:“去,让小厨房整治几样点心,我一会儿亲自给太子爷送去。”叔嫂见面不宜,但是太子身份特殊,大阿哥现在又不在,总不能让太监或是宫女去招呼太子吧,那可是一国储君。
她稳了稳情绪,带着秀心来到书房门口。书房是禁地,一般是不准人随便进去的,连她这个嫡福晋也不例外,可是现在太子却能够随意出入。
房门半掩,她站在门外,道:“不知您今儿会过来,什么准备都没得,真是让您笑话了。”
太子正站在窗前翻看着一本书,听到她的声音后便转过身来,脸上闪过一抹诧异,然后笑了:“打扰嫂子了,我今天有点事找大哥,没想到他会突然间让皇上给叫去了。”
她笑着走进屋里,道:“时间儿太紧,仓促间只备得一些茶点,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闲说了几句,大阿哥回来了,第一句话直接就是问太子:“是不是等了很久?”
“还好,亏得有嫂子在,不然只怕你没回来之前我连杯茶都没得喝。”
“一杯茶也值得你计较?”
两人就这么聊了起来,她瞅了个空,退了出去,走到门外时还隐隐听到他们的说话声。
“这几天又开始寒了,出来的时候记得让奴才帮你多带一件厚实点的衣裳。你看你的手,简直比冰块还要冷。”
“哪有这么夸张。”
“你小时候不就因为着凉然后整整昏迷了两天?那个时候整个宫里都被你这场病弄得鸡飞狗跳的。”
“这么多年来就这一桩……”
她看着阴霾的天空,勾起嘴角,快下雪了,天儿当然会寒。只是,她的丈夫,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她出门的时候的会不会觉得冷。
“福晋,奴婢真的没有,那只玉镯真的不是我偷的。”女子跪在地上抽泣着,拼命地磕头求饶。
她揉了揉额头,道:“东西在你房中找到,这就是事实。如果是平常物件也就罢了,可是这回不见的是御赐之物,我也保不住你。嬷嬷,送去顺天府吧,这也是爷的意思。”她当然知道是有人使绊子,这个秋月,看起来挺机灵的,偏偏心头太高,真以为爷会念着那点子情分对她刮目相看吗?
秋月不可置信地连连摇头,“不,我不……”
“赌住她的嘴,压下去。”
“是。”好几个媳妇婆子上前,将秋月拉了下去。
秀芳从旁边的小暖炉里倒了一杯参茶放入她的手中,道:“福晋且放宽心,东西既然已经被找回了,宫里面也没收到消息,这件事很快就能抹过去的。”
她疲倦地点了点头,突然问道:“大格格和二格格呢?”
“大格格在园子里,二格格正睡着呢!”
“那……爷现下在哪儿?”
秀芳想了想,道:“听秦方说,约莫着是在书房。”
“上一回宫中赐下的料子我瞅着几个颜色很不错,你让针线上的人加紧做了,等到天儿转寒正好让爷用得上。”
“哎,奴婢这就看看去。”
半个月后,秋季的新衣做好了,她挑出几件,其他的全部收起来。她领着嬷嬷来到书房,还没进院子,秦方就迎了上来,“福晋,爷不在……”
“我知道他不在,爷最近都是宿在书房,每天换衣服折腾来折腾去的也不利索。我挑了几件新衣,放下就走。”
“那……福晋请。”
进了书房,嬷嬷自去将衣服放好,她则走到床榻边看了一下,心里盘算着过两天就将这里的床幔被褥换上新的。心中有了计量,她也不欲在这里久留,谁知经过书桌时,她的手肘不小心碰了一下歪出来的书册,好几本书顿时掉在了地上。
制止了嬷嬷上前帮忙,她亲自蹲下/身子,将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正收拾着,她不由得一愣,捡起一个被压住大半部分的平安符。
黄色的符纸颜色已经脱落,红线也褪去了明艳的色泽,看得出来这个平安符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依然保持得如此完好,可见平日里它的主人是如何的宝贝。
将平安符夹入书中,放好。
苦笑,她还在惊讶什么?这件事她不是早就猜出来了吗?
只是一个死物尚且珍爱如此,真人……怕是真的放在心尖上宠着了。
就不知道,被他放在心上念着记着的那个人倒底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存稿箱弄出来,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