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隋风

烽火连城 第三十九章 拜访杨素

    如果说存世仅三十八年的大隋王朝留给世人的是昙花一现般的经验和烟花般的绚烂,那这个王朝中有两个人的光芒是任何人都无法掩盖的,一个是高?,还有一个,便是杨素。

    翻开历史的扉页,名将如过江之鲫,从兵王韩信,到武穆岳飞,能臣如天上繁星,如汉之萧何,似唐之房乔,基本上每朝每代都能拉出那么几个人来。但真正能做到出得为将,入得为相的人,却少之又少,高?、杨素,便是其二。

    斛律云捧着金丝楠木盒从那个破败的小院出来,抬头看看已经日上三杆的太阳,心情一时大好。这爱好书法成痴的老先生倒也真是个妙人,因为害怕这幅飞白碑拓受到损坏,他在将那个无价之宝碑拓奉给斛律云的同时,还将价值数千钱的金丝楠木盒也一并送给了他以作保存之用,真不是那种叶公好龙之辈。

    他从都会市的北门折了出来,拐上春明门大道,沿着四十丈宽的街道缓缓向西行走。隋朝时候的城市规划就已经相当像样了,这四十丈宽的正街大道之上,车马道居中,行人道列旁,严禁商贾在正街上行商,一旦发现可不是像现在随地摆摊那样罚点钱了事,可是要治罪的,要是在战时,抓住至少充军。

    朝廷三省六部所有的衙门都集中在皇城之内,为了让大臣们上下朝时方便省事,以及拱卫皇城的安全,靠近朱雀门道和皇城的所有民坊基本上都被朝中官员和勋贵占据,其中离朱雀门越近的,官位越高,权势越大。杨素现在虽然赋闲在家,不过仍是皇上的同族子弟,堂堂清河郡公,府邸仍在离皇城最近,紧邻朱雀门的兴道坊中。

    兴道坊虽然仍叫做民坊,其实已经属于机关大院了,坊门外几个负责守卫的左武卫士卒神情肃然,目不斜视,一般百姓不用说进去,就是看一看都得受到盘查。斛律云拿着礼物一路行到坊前,将李家的玉牌拿出证明身份后,才被允许进入坊中。

    一座座或豪华,或大气的府邸肃立两侧,斛律云刚向门前的几个士卒专门打听过,这杨府的位置大概在兴道坊中后部,那个左武卫小校在给他指路的时候满脸戏谑:“兄弟,你进去自己找吧,特别好找,门口冷清的能抓鸟的那个府邸,就是杨府了。”

    斛律云一路边走边看,基本上每家府邸门前都停着几辆马车,无权进入门房休息的掌鞭们笼着袖子,蹲在阳光充足的墙根儿下面聊天打屁,那些府邸门前的车位停的满满当当,甚至都有占了走道的,一定是朝中正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的权臣,比如苏府,还有高府。

    ‘这私宅门前前来拜访的马车,简直就是这宅邸主人官运的晴雨表,外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家到底是兴,还是败。’当斛律云走到门可罗雀的杨府门外的时候,心中忍不住感慨了一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他踩着有厚厚积雪的仪门台阶走到门前,抬手轻叩铜环,“啪,啪啪。”几缕灰尘从铜环和木门的碰撞处飞散开来,在阳光下好似被掘开巢穴的蚂蚁一般四下乱窜。

    “谁呀?”一个懒洋洋的声音自门后响起,仪门边的角门吱呀一声开了个小缝,一个眼睛在门内看了看斛律云,问道:“你是谁?到我们杨府做什么?”

    “劳烦您通禀一声,五原后进胡云,仰慕清河杨公大名,特来求见!”斛律云赶忙恭敬的施了一礼,将金丝楠木盒以及压着枚金环的名刺双手递了过去。

    杨素有没有失势,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别人不知道,来自后世的斛律云又岂能不知,这个杨素后来岂止是东山再起,简直就是权倾一时,所谓穿越者的优势,便是提前知道点后事,对于趋吉避凶有相当的好处。

    “恩?等着!”门内家仆诧异的恩了一声,这才将他的礼物和名刺接了进去,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过了许久,角门后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紧接着开了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缝隙,一个家仆的脑袋从里面伸了出来,对斛律云挥了挥手:“你,进来吧,我们老爷让你去书房见他。”

    “哎,劳烦您前面带路。”斛律云欣喜的点点头,暗地里将一个翠玉指环塞到这个门仆手中,点头笑道。

    “恩,跟我来吧。”家仆将温润的玉指环拢进袖中,一直绷着的脸上也挂起一丝笑容,单手一引,带着斛律云向后宅行去。

    按照古代礼仪上的说法,这前厅见客,乃是中规中距,书房见客,就是主人在向客人表达亲近之意了,因为主人家的书房算是私人场所,在这里会面,就相当于主人把你当成了“友”,而不是“客”。斛律云一听杨素要在书房中见他,便知道那个碑拓给自己加了相当大的好感度。

    一路缓行,穿廊过院,斛律云这才真正看到了什么才叫做古代朝廷权贵的府邸。如果说李林借给他们居住的那幢私宅是一居室的经济适用房的话,杨素所在的府邸便是花园式别墅。里面鱼塘、花园、亭台水榭俱全,每一处景致无不精致异常。

    杨素的书房,在一处人工开凿的小池塘之上,池塘里养着各种各样的游鱼,斛律云低头看了看,都不是他认识的品种。走过全木质的七折桥之后,家仆轻轻敲了敲书房的大门:“老爷,胡公子到了。”

    “恩,让他进来吧。”书房内传出一声磁性十足的男声,家仆轻轻将房门推开,单手一引:“胡公子,请。”待斛律云进去后,又轻轻地掩上房门,快步退了下去。

    书房很大,和一般人家的前院差不多,里面的陈设却很简单,一方红木书案立在房间右手边的大窗下,书案下面没有设凳,应该是专门写画所用,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铺开的纸卷上,撒下点点金芒。书案边上有一个不大的软榻,红缎底、金丝面,还有几个锦布靠枕,软榻中间放着一张花梨木小几,小几上放着套精美的白瓷茶具。(隋朝烧瓷技术已经很发达,瓷器较多,不过多为青瓷,白瓷较珍贵,相信有心的书友已经注意到了。)

    书房的左面被一扇巨大的山水木屏风隔开,后面应该是专供主人休息的床榻。书房的正中,摆放着一张小案,案上置琴,一个身着家居白袍,外罩黑色纱衣的男子跪坐于后,正是清河公杨素。

    斛律云赶忙肃然而立,躬身一揖及地,恭敬的说道:“末学后进胡云,参见清河杨公。”

    “呵呵,这清河公不过是个勋职,我现在有职无位,你也无须多礼,执子侄礼便可。”一身休闲装扮的杨素抬手向下手位的一方跪榻一引,淡淡的说道。

    “谢杨公赐坐!”斛律云应了一声,起身走到跪榻之后,跪坐了下来。隋朝是一个很奇特的朝代,它承袭了汉的传统,又略带些唐的奔放,有些人喜欢胡人传入的那种自由,比如李林那些武人,也有些人喜欢秦汉承袭来的那种底蕴,比如眼前的杨素。

    杨素轻轻的拨了拨琴弦,脸上带着似有似无的笑意说道:“你的事情,我也听人说起过,只带五百人就敢北上草原击胡,搅得半个草原乱成一团后最终平安南返,勇气谋略缺一不可,如此年纪便有现在的本领,确是非凡。”

    “小可无状,岂敢在杨公面前居功。”斛律云朝他拱了拱手,恭敬的回道。这个杨素不管是和你聊天,还是夸奖你,任何时候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意,让人实在是无法知晓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斛律云不得不提起双倍的小心。

    “你不必过谦,各人自有各人的境遇,你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那便是好。”杨素端起白瓷茶碗来饮了一口,打量了一下斛律云,继续道:“你在突厥草原上厮杀了两月有余,对这草原上的情况应该算是比较了解的了,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看。”

    来了!斛律云心中暗忖:‘这应该就是对我的考校了。’他微微思考片刻,这才开口说道:“突厥人男女老幼皆可作战,可谓全民皆兵,而且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不论是马术,还是骑射都很强,从这一方面来讲,他们确实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

    “恩...”杨素点点头,示意他继续。斛律云刚才说的这些话基本上是个差不多点的人都知道,后面才是关键的。

    “可是俗话说得好,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突厥草原虽然不小,可也放不下五个可汗。他们虽有控弦之士四十万,可这些人分属五个不同的大部落,有强有弱。这世上,有强弱不均便有权利争斗,何况硕大一个草原,如此大的肥肉又有谁愿意与别人分享。”

    杨素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将茶壶里金黄的茶汤倒进茶碗,扬声道:“接着说。”

    斛律云长身而起,在书房中负手缓步而行,一边走一边说道:“自汉朝以来,中原无数次出兵塞外与胡人作战,虽然屡有斩获,可是仍旧无法将塞外诸胡连根拔起,为何?只因草原住民人手至少一马,来去如风,一旦中原兵势雄壮,他们只需向草原深处远遁便可以将危机化解,一旦中原势弱,他们便可以趁势南下,劫掠强大自己。如此一来,想靠军威一战以竞全功,绝不可行。

    既然此法不可行,我们不若效仿强秦对六国的策略,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击强扶弱,让整个草原永远保持在战乱中。草原各族打来打去,不事生产,对民生损毁极大,到时候我们便可以开通互市,一来可以用常见的米粮盐巴换取珍贵的马匹,二来也可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要有我们在,他们就饿不死,饿不死就会一直打下去,等他们几方打得疲惫不堪,生产完全破坏之时,我们便可以关闭互市。”斛律云眼中的寒光一闪,沉声道:“到时候他们若想活,便得按我们的要求举族南迁,打散混入汉民之中。若是不应,我们就利用积攒多年的马匹和战士北上出塞,彻底将这个民族从地图上摸去。”

    斛律云说完之后,便向杨素看去。后者此时手持茶盏,修长的手指在边缘来回开阖,他思虑了片刻才开口道:“若是一切如你所说,那便简单了,可是再好的计划,也可能随着哪怕一点意外而变得面目全非。”

    他竖起一只手指说道:“突厥现在兵强马壮,有控弦之士四十万,四十万骑军,那是比我们大隋还要强大的多的军力,强秦当年之所以能行那合纵连横之举,是因为六国无人可以和他一战,现在我大隋国力本身不如突厥,又如何让桀骜不驯的草原人与我相交。”

    他顿了顿,伸出第二根手指,继续道:“就算你的前面的所有计划都很顺利,可是按照你的说法,我大隋想要完全解决草原之患,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此之久的时间,谁也无法保证他们这五族里不会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一旦有这么一个人出现,战乱的草原便会被很快统一,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付诸东流。”

    他又伸出第三根手指,摇头道:“现在我大隋南有南陈,西有吐谷浑,北方还有高丽,若是战事一起,国内不平,那些草原上的人会以最快的速度团结起来,到我们大隋这里分一杯羹。”

    说道最后他两手一摊,“若是无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你的那些想法,不过一纸空谈耳。”

    听他这么说,斛律云自信一笑道:“杨公所说的这些问题,小可也有所考虑,而且已经有一些应对之法,不过还不算成熟,所以没有一并说出来而已。”

    “哦?不如将你的想法说出来,正好本公也可以帮你参详一二。”杨素还是刚才那幅不喜不悲的样子,饮了口凉茶说道。

    “现在突厥确有控弦之士四十万,不过其中最大一股,乃是五原郡之外的沙钵略部。”斛律云一边说着话一边摊开自己的手掌,指着五指说道:“突厥五部现在就相当于我的五根手指,沙钵略最长,我们便把他打断。只要他矮了下去...”他将自己的中指蜷起,矮于其他三指,笑道:“几个一直被他压在下面的可汗又怎么会甘于接受一个实力不如自己的可汗统治,毕竟能被称为可汗的,又有哪个没有野心呢?”

    “具体些。”杨素身体略微前倾,指了指斛律云道。

    “是。”斛律云点点头,继续道:“我知道陛下准备开春北伐,这便是我们的机会。”他告一声罪,走到杨素的琴案前,从茶盏里到处一些茶水,用手指蘸着在桌上画道:“这里是朔州,这里是伊吾,分别对应最强大的两个可汗,沙钵略,达头。我朝廷大军明为两路,实则将精锐尽放在沙钵略一路,另一路佯攻,沙钵略定会掉以轻心,到时候只要将沙钵略击破,未受什么损失的达头一定会趁机取而代之,就算他没有这样的想法,只要我们派人到草原上散布他要自立的谣言,再买通一些他部落中的权贵进言,实力已弱的沙钵略肯定也会先下手为强。”

    杨素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若集中我军精锐,确实可以击破沙钵略一部,可另外一面的达头却未必能合你我的意...”

    斛律云自信一笑:“这就要看长孙将军的了,他一向长袖善舞,与突厥诸位可汗交好。我相信他一定能说服达头可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对方一点甜头。”长孙晟这位突厥专家的事迹斛律云已经听李林说过了,对方能在草原上如此受到欢迎,其手段可想而之。

    “如此,成功的可能性当在六成以上。”杨素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至于第二点。”斛律云继续道:“一旦我们第一步成功,突厥诸部开战,那各族全力集中自己的战士,牧马放羊的轻壮便一定不够,如此一来,我们的互市计划便可以施行。我们可以在各个部落开设商铺,安插人手进去,刺探情报,交好权贵。一旦有哪个部落中出现雄才大略的英主,我们可以用这些人煽动草原诸部群起而灭之,或者,干脆直接把他干掉。”

    “突厥人排外之心很强,我们的人想要拉拢他们,恐怕很难。”杨素摇摇头,否决到。

    “其实也简单...”斛律云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不论是咱们中原的世家大族,还是突厥贵族,所谓‘贵’,无非就是财权。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赠予他们中原精美的瓷器,华丽的锦缎,扶持他们,让他们在部落中有更大的权利,那么多突厥人,我就不相信没有软骨头和胡奸。”他呵呵一笑,冲杨素眨了眨眼。

    “如此,倒也还算可行。”杨素沉吟片刻,点点头。

    “至于第三点,那就只有靠我大隋朝中君臣一心了,毕竟若是我大隋国力鼎盛,那谁也不敢随意的轻启战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