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 心动
一至休沐日,盖俊便带着首阳山所狩猎物敬献马日磾,并开始上第一堂经学课,马日磾心知他不喜经书繁琐,仅仅捡些经书上的道理给他讲解,期间穿插古代事迹和人物,附上点评,盖俊听得兴致勃勃,暗赞马日磾不愧是关西名儒,比父亲讲得好多了。。c
下课之后,盖俊又往蔡府,不巧的是蔡邕受袁氏子弟之邀出城踏青去了。他犹豫片刻,将马匹交与门仆看管,进入大门。
门仆牵着马呆立原地,虽说蔡邕曾吩咐过任他往来,不必汇报,可主人如今不在家,万一冲撞了女眷……
看着他的身影越走越远,门仆张了张嘴,终是未开口阻拦。
盖俊也不知自己为何这般莽撞,是为了那位被疾病折磨的瘦弱少女吗?他作为客人只能进出书房,一个长期患病的少女更可能身在闺房吧?
踏进书房,猛然见蔡琬枯坐窗下,以手支额,若有所思,素美的容颜带着一丝丝哀伤。盖俊封固已久的心猛地裂开一道痕,他承认,他心动了。
“世叔……”
盖俊按下心中异样,抬了抬手中野兔,笑着说:“昨日去首阳山猎到一些野味,便拿过来了,不是什么重礼——”顿了一下,又道:“你我年龄相近,无需见外,可唤我表字。”
“……”
似乎……蔡琬并没有同意的样子,她当然不会同意了。
盖俊有些尴尬,又有些紧张,他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说出这番不经大脑的话,当今时代就连妻子也很少唤丈夫表字,更何况是一位和自己无甚关系的少女。
蔡琬眼眸闪过一抹慧黠,抿嘴笑道:“你真是天下传扬的那位大智大勇的盖子英?”
“……”盖俊发觉自己被一个小女子调戏了,窘迫地问:“尊父何时回来?”
“许是日落,许是晚间。”
是说蔡邕整日不归吧?是说你呆在这里也是白等,是说……
换言之,逐客令?
“既然如此,嗯……”盖俊目光偶然落到案上古琴,咳嗽一声道:“《平沙落雁》第一段你是否熟记了?弹一段听听。”
“好。”蔡琬轻快应道,对盖俊的要求丝毫不觉意外,而且似乎全然忘记下过的逐客令。挪步到案前坐下,挽起衣袖,露出一双凝霜皓腕,清淡飘渺的琴音顺着洁白指尖流淌而出。
盖俊顾不得又遭戏谑,闭目聆听,暗叹果真是才女,其技艺水准直追蔡邕,胜他良多。
《平沙落雁》第一段并不长,蔡琬连弹三遍才意犹未尽地止住,想起自己身患不治之症,苍白的脸上填满凄美的忧伤:“这首曲子太美了,在我有生之年能够习得此曲,便是死亦无憾了。”
盖俊心脏猛地一紧,安慰道:“天下奇人,多如繁星,一定有能够治好你病的高医。”
蔡琬美目一瞬不瞬地凝视过来,纵使盖俊两世为人也有些承受不住,但他就是不想别开目光。
“多谢盖郎君。”蔡琬率先支持不住,低首道谢。“盖郎君有兄弟姐妹吗?”
“下有一妹,今年十一岁,名缭,小名鹤儿。”提起阿妹,盖俊的脸上浮现一抹绚丽笑容。
“缭者缠也,她一定很喜欢缠着你吧?”
“她呀,可顽皮了……”
盖俊一边同蔡琬分享他兄妹的乐事一边陷入回忆,那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好生令人羡慕的兄妹情谊啊!我身患不治之症,大弟五岁,阿妹百日,心里虽然爱切,却只敢远远看着,从来没有抱过他们。”蔡琬神色黯然,继而目露憧憬之色:“真想抱抱他们软软的身子啊!”
盖俊表情一滞,汉代婴幼儿夭折率高得可怕,连天子之家亦不能保全,这是因他们抵抗力差之故,蔡琬常年卧病,即便父母同意她和弟妹亲近,她自己恐怕也会躲得远远的。
“我被盖郎君兄妹之情所染,以致说了这些话,勿怪。”
“无妨。”盖俊理解的点点头。
“第一段我已练得纯熟,再教我一段吧。”
“好。”
盖俊来到书案侧跪坐,前次教琴,两人中间隔着蔡邕,还没什么,这次则不同,看着仅与自己一尺之隔的少女,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不由自嘲自己思想哪里还像个现代人,急忙收敛心情,开始悉心教授。他前世学琴也算神速,和蔡琬一比,宛若天地之差,日落之时,她足记下了少半曲。
盖俊抬头看看天色,自知再待下去多有不便,说道:“天色见晚,令尊至今未归,今天怕是见不上了,多有叨扰,就此告辞。”
蔡琬送至书房门口,蹙起黛眉道:“若非有病在身,定当远送。”
“告辞。”
拱拱手,盖俊转身而去。
-----------------------------
七月中旬一过,白天炎热依旧,不见凉爽。
盖俊到京足有一月之久,平日很少去课堂听博士讲课,他志不在此,大部分时间还是聚三五好友,或上山狩猎,或置办酒宴。若来了雅兴,就在房外竹林下弹琴,他所奏之曲连蔡邕都惊为神曲,何况他人。每当这时,周围必环绕数十上百学子,犹是名声愈大,最后甚至有儒士、官宦慕名前来。他骨子深处藏着一股特殊的骄傲,无论来人名气多大,除非对方率先开口,否则他绝不会冒然跑过去结识。
总体来说,在太学的日子悠闲自在,然博士之课能避,老师马日磾那关却躲不过去,幸好课程不多,且有蔡邕当挡箭牌。蔡邕五日一休沐,很少能见上一面,不过他醉翁之意不在酒,看蔡邕是假,看蔡琬才是真。二人切磋琴艺、书法,偶尔埋首书海,谈词激辩,感情与日俱增,这个感情目前还不是男女情爱,但以后会不会变化谁也不敢保证。
同时他接到了入太学以来的第一封家书,看着母亲清雅秀丽的字,他黯然神伤。这封信很长,洋洋洒洒千言,前面多为家中琐事,后半部文字陡然一变,字迹端整、矩度森严,是父亲的笔迹,主要写的是官场事宜,政策方略。往后一扫,心中失望,未见阿妹笔迹。细细品读,得知阿妹还在生他的气,看来自己不告而别真的伤害到她了。
.</p>
下课之后,盖俊又往蔡府,不巧的是蔡邕受袁氏子弟之邀出城踏青去了。他犹豫片刻,将马匹交与门仆看管,进入大门。
门仆牵着马呆立原地,虽说蔡邕曾吩咐过任他往来,不必汇报,可主人如今不在家,万一冲撞了女眷……
看着他的身影越走越远,门仆张了张嘴,终是未开口阻拦。
盖俊也不知自己为何这般莽撞,是为了那位被疾病折磨的瘦弱少女吗?他作为客人只能进出书房,一个长期患病的少女更可能身在闺房吧?
踏进书房,猛然见蔡琬枯坐窗下,以手支额,若有所思,素美的容颜带着一丝丝哀伤。盖俊封固已久的心猛地裂开一道痕,他承认,他心动了。
“世叔……”
盖俊按下心中异样,抬了抬手中野兔,笑着说:“昨日去首阳山猎到一些野味,便拿过来了,不是什么重礼——”顿了一下,又道:“你我年龄相近,无需见外,可唤我表字。”
“……”
似乎……蔡琬并没有同意的样子,她当然不会同意了。
盖俊有些尴尬,又有些紧张,他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说出这番不经大脑的话,当今时代就连妻子也很少唤丈夫表字,更何况是一位和自己无甚关系的少女。
蔡琬眼眸闪过一抹慧黠,抿嘴笑道:“你真是天下传扬的那位大智大勇的盖子英?”
“……”盖俊发觉自己被一个小女子调戏了,窘迫地问:“尊父何时回来?”
“许是日落,许是晚间。”
是说蔡邕整日不归吧?是说你呆在这里也是白等,是说……
换言之,逐客令?
“既然如此,嗯……”盖俊目光偶然落到案上古琴,咳嗽一声道:“《平沙落雁》第一段你是否熟记了?弹一段听听。”
“好。”蔡琬轻快应道,对盖俊的要求丝毫不觉意外,而且似乎全然忘记下过的逐客令。挪步到案前坐下,挽起衣袖,露出一双凝霜皓腕,清淡飘渺的琴音顺着洁白指尖流淌而出。
盖俊顾不得又遭戏谑,闭目聆听,暗叹果真是才女,其技艺水准直追蔡邕,胜他良多。
《平沙落雁》第一段并不长,蔡琬连弹三遍才意犹未尽地止住,想起自己身患不治之症,苍白的脸上填满凄美的忧伤:“这首曲子太美了,在我有生之年能够习得此曲,便是死亦无憾了。”
盖俊心脏猛地一紧,安慰道:“天下奇人,多如繁星,一定有能够治好你病的高医。”
蔡琬美目一瞬不瞬地凝视过来,纵使盖俊两世为人也有些承受不住,但他就是不想别开目光。
“多谢盖郎君。”蔡琬率先支持不住,低首道谢。“盖郎君有兄弟姐妹吗?”
“下有一妹,今年十一岁,名缭,小名鹤儿。”提起阿妹,盖俊的脸上浮现一抹绚丽笑容。
“缭者缠也,她一定很喜欢缠着你吧?”
“她呀,可顽皮了……”
盖俊一边同蔡琬分享他兄妹的乐事一边陷入回忆,那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好生令人羡慕的兄妹情谊啊!我身患不治之症,大弟五岁,阿妹百日,心里虽然爱切,却只敢远远看着,从来没有抱过他们。”蔡琬神色黯然,继而目露憧憬之色:“真想抱抱他们软软的身子啊!”
盖俊表情一滞,汉代婴幼儿夭折率高得可怕,连天子之家亦不能保全,这是因他们抵抗力差之故,蔡琬常年卧病,即便父母同意她和弟妹亲近,她自己恐怕也会躲得远远的。
“我被盖郎君兄妹之情所染,以致说了这些话,勿怪。”
“无妨。”盖俊理解的点点头。
“第一段我已练得纯熟,再教我一段吧。”
“好。”
盖俊来到书案侧跪坐,前次教琴,两人中间隔着蔡邕,还没什么,这次则不同,看着仅与自己一尺之隔的少女,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不由自嘲自己思想哪里还像个现代人,急忙收敛心情,开始悉心教授。他前世学琴也算神速,和蔡琬一比,宛若天地之差,日落之时,她足记下了少半曲。
盖俊抬头看看天色,自知再待下去多有不便,说道:“天色见晚,令尊至今未归,今天怕是见不上了,多有叨扰,就此告辞。”
蔡琬送至书房门口,蹙起黛眉道:“若非有病在身,定当远送。”
“告辞。”
拱拱手,盖俊转身而去。
-----------------------------
七月中旬一过,白天炎热依旧,不见凉爽。
盖俊到京足有一月之久,平日很少去课堂听博士讲课,他志不在此,大部分时间还是聚三五好友,或上山狩猎,或置办酒宴。若来了雅兴,就在房外竹林下弹琴,他所奏之曲连蔡邕都惊为神曲,何况他人。每当这时,周围必环绕数十上百学子,犹是名声愈大,最后甚至有儒士、官宦慕名前来。他骨子深处藏着一股特殊的骄傲,无论来人名气多大,除非对方率先开口,否则他绝不会冒然跑过去结识。
总体来说,在太学的日子悠闲自在,然博士之课能避,老师马日磾那关却躲不过去,幸好课程不多,且有蔡邕当挡箭牌。蔡邕五日一休沐,很少能见上一面,不过他醉翁之意不在酒,看蔡邕是假,看蔡琬才是真。二人切磋琴艺、书法,偶尔埋首书海,谈词激辩,感情与日俱增,这个感情目前还不是男女情爱,但以后会不会变化谁也不敢保证。
同时他接到了入太学以来的第一封家书,看着母亲清雅秀丽的字,他黯然神伤。这封信很长,洋洋洒洒千言,前面多为家中琐事,后半部文字陡然一变,字迹端整、矩度森严,是父亲的笔迹,主要写的是官场事宜,政策方略。往后一扫,心中失望,未见阿妹笔迹。细细品读,得知阿妹还在生他的气,看来自己不告而别真的伤害到她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