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引子――时代背景(大家最好读完)
公元2112年,人类揭开了外层空间探索历史的新篇章,用无可争辩的证据证明了,在这个深邃而又寒冷的宇宙中,我们并不是孤独的!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类顾得上去关注它。
公元2033年,量子效应集成电路制造取得突破,使量子计算机逐步进入实用阶段,计算机的使用会越来越简单。
拥有等价的神经元数目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和人脑具有的神经元数目相近,计算机硬件复杂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复杂度。
计算机存储器和处理器将集中在一个芯片内,使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起。
以量子技术为支撑的三维全息存储将成为新世纪最主要的存储技术。量子计算机将以无型性广泛存在于各种机器中。
最初的“机器人工智能(A.I)”诞生了!
随着世界人口的级数增长,有限的资源渐渐开采殆尽,各国都在竭尽全力开发新的能源、加大节省资源损耗的宣传,同时通过必要的调控政策来抑制社会贫富分化来避免少数人掌控过多资源的支配权。
即使这样,人类依然被自身无止境的消耗推向了能源危机的边缘。
公元2050年12月,联合国大会以19比3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木星采氢”空间探索计划的决议,由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日本、印度、埃及成立“九国二次能源开采共同体(N.S.E.E.C)”引领全人类向遥远的液态行星进发。
“N.S.E.E.C”的筹建带动了全球数百个行业的发展,其中以重工业和核能产业为主,同时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就业岗位,暂时缓解了一些人口大国的社会危机。
公元2057年4月,人类实现了以氢、氦为原料的冷聚变技术,同年11月,第一台“氢核动力工质发动机”在美国“贝蒂斯原子能实验室”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具备短途星际航行(太阳系内部)的技术能力。以此为技术核心的航天飞机和宇宙空间站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不断推出,其中以美国的“竞速者”系列航天飞机和中、日、俄共同研发并在近地轨道组装完成的“天宫号”星际空间站为代表。
公元2062年1月,能够同时容纳90万人口的“天宫号”星际空间站正式启用,“N.S.E.E.C”成为第一批进驻此空间站的“居民”。往后的5年里,联合国各理事国代表陆续进驻,主要成分为各国国家首脑议员,也有部分贵族阶级和军队。
同年8月12日,以“木星采氢”计划为目的研制的“开采者1型(M-1)宇宙飞船”在木星的巨大引力下坠入氢与氦的海洋后解体,129名“N.S.E.E.C”船员在异星殉职,其中包括4名指挥、保障人员,118名普通船员和7名科学家。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太阳系航行哀悼日”。
此次星际航行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N.S.E.E.C”被迫承受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深和国际社会舆论的双重压力,取氢计划暂时搁置。
重拾取氢计划得益于“机器人工智能(A.I)”的发展和应用。
当从木星归来的无人驾驶开采船队与“天宫号”成功对接时,全世界沸腾了。
船队一次开采50万吨液态氢,以当时世界能源的消耗来看,一次开采可以满足人类20年的能源消耗。“N.S.E.E.C”在第一次“太空能源分配研讨会”上决定,将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按需分配,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扬。
公元2065年,联合国吸收了绝大部分国家,由原“N.S.E.E.C”的首席成员国轮流担任常任理事,并通过了“人类太空殖民零号法案”用来继续缓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压力。
一系列举措在半年内消灭了贫穷、等级分化等现象,并运用机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成果代替大多数社会劳动力,高社保、高福利、前所未有高品质的生活遍布全球。
从此,人类进入衣食无忧的黄金时代,西方为这个时代取名为“机器人工智能摇篮时代”,中国人将之称为“**初级阶段”。
盛世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历史的车轮,转回了原点!
――摘自《未来史》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类顾得上去关注它。
公元2033年,量子效应集成电路制造取得突破,使量子计算机逐步进入实用阶段,计算机的使用会越来越简单。
拥有等价的神经元数目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和人脑具有的神经元数目相近,计算机硬件复杂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复杂度。
计算机存储器和处理器将集中在一个芯片内,使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起。
以量子技术为支撑的三维全息存储将成为新世纪最主要的存储技术。量子计算机将以无型性广泛存在于各种机器中。
最初的“机器人工智能(A.I)”诞生了!
随着世界人口的级数增长,有限的资源渐渐开采殆尽,各国都在竭尽全力开发新的能源、加大节省资源损耗的宣传,同时通过必要的调控政策来抑制社会贫富分化来避免少数人掌控过多资源的支配权。
即使这样,人类依然被自身无止境的消耗推向了能源危机的边缘。
公元2050年12月,联合国大会以19比3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木星采氢”空间探索计划的决议,由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日本、印度、埃及成立“九国二次能源开采共同体(N.S.E.E.C)”引领全人类向遥远的液态行星进发。
“N.S.E.E.C”的筹建带动了全球数百个行业的发展,其中以重工业和核能产业为主,同时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就业岗位,暂时缓解了一些人口大国的社会危机。
公元2057年4月,人类实现了以氢、氦为原料的冷聚变技术,同年11月,第一台“氢核动力工质发动机”在美国“贝蒂斯原子能实验室”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具备短途星际航行(太阳系内部)的技术能力。以此为技术核心的航天飞机和宇宙空间站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不断推出,其中以美国的“竞速者”系列航天飞机和中、日、俄共同研发并在近地轨道组装完成的“天宫号”星际空间站为代表。
公元2062年1月,能够同时容纳90万人口的“天宫号”星际空间站正式启用,“N.S.E.E.C”成为第一批进驻此空间站的“居民”。往后的5年里,联合国各理事国代表陆续进驻,主要成分为各国国家首脑议员,也有部分贵族阶级和军队。
同年8月12日,以“木星采氢”计划为目的研制的“开采者1型(M-1)宇宙飞船”在木星的巨大引力下坠入氢与氦的海洋后解体,129名“N.S.E.E.C”船员在异星殉职,其中包括4名指挥、保障人员,118名普通船员和7名科学家。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太阳系航行哀悼日”。
此次星际航行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N.S.E.E.C”被迫承受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深和国际社会舆论的双重压力,取氢计划暂时搁置。
重拾取氢计划得益于“机器人工智能(A.I)”的发展和应用。
当从木星归来的无人驾驶开采船队与“天宫号”成功对接时,全世界沸腾了。
船队一次开采50万吨液态氢,以当时世界能源的消耗来看,一次开采可以满足人类20年的能源消耗。“N.S.E.E.C”在第一次“太空能源分配研讨会”上决定,将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按需分配,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扬。
公元2065年,联合国吸收了绝大部分国家,由原“N.S.E.E.C”的首席成员国轮流担任常任理事,并通过了“人类太空殖民零号法案”用来继续缓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压力。
一系列举措在半年内消灭了贫穷、等级分化等现象,并运用机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成果代替大多数社会劳动力,高社保、高福利、前所未有高品质的生活遍布全球。
从此,人类进入衣食无忧的黄金时代,西方为这个时代取名为“机器人工智能摇篮时代”,中国人将之称为“**初级阶段”。
盛世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历史的车轮,转回了原点!
――摘自《未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