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喜报频传的时刻

    第二百二十八章喜报频传的时刻

    转眼就到了1940年6月底,蒋经国从苏联归来。跟随蒋经国一起回来的还有苏联支援给中国的一批武器装备,其中有T-28中型坦克60辆,7快坦克60辆,BA系列战车100辆。战斗机150架,运输机50架。最让人高兴的是,苏联不仅仅提供了装备,还派出了一支志愿援华航空兵(230人)和坦克兵(200人)。当然,这些装备苏联不是白给的,中国政府答应苏联在新疆拥有矿产资源优先开采权,允许苏联在新疆开办工厂。

    同时,中国和苏联协商,开通了苏联至新疆迪化(乌鲁木齐)转至兰州的国际航空线路,便于苏联运送物资至中国。为了保持这条国际援助线路的通畅,中国政府调用西北的民力,在西北修筑了敦煌、兰州、天水等几座机场。连接了成都和重庆的空中航线。

    因为装甲兵在反攻南昌的战役和第5军昆仑关反攻战役中的优秀表现,使得蒋介石对**的装甲兵团组建工作格外上心,中国没有能力自行制造坦克,不过在中国兵工专家的努力下,中国已经可以自行生产装甲车了。现在,蒋经国带回来这么多的坦克和装甲战车,还带回了志愿援华的苏联航空兵和坦克兵,蒋委员长雄心万丈,在兰州成立中国空军训练处,重建中国空军。在赣州成立中国装甲兵训练处,准备着手筹建**的第二个装甲军。

    毫无悬念的,**第二个装甲师给了青年军201师。蒋经国带回来的装甲车补充了一部分给第5军第200师,青年军坦克团的T-26坦克全部移交给第200师,这批新购进的坦克全部交给青年军。

    沈瑞礼团长老大的不乐意,没办法,上峰有令,装甲团的战士们将自己的战车擦拭得干干净净,转交给第200师前来接受装备的装甲兵。当新购进的坦克由蒋经国亲自押运回南昌,装甲兵基地,一辆辆崭新的坦克排列在训练场,摸着崭新的T-28坦克,包括沈瑞礼团长在内的青年军装甲兵高兴的惊呼,“这才是真正的坦克,皮糙肉厚,火力强猛。”

    据随行的苏联援华装甲兵介绍,T-28除了主炮塔以外,在车前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机枪炮塔,另外还有一挺机枪在主炮塔后面,火力可谓强劲。T-28装甲厚度40-80毫米,战斗全重28吨,装备一门76毫米L/28火炮,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61毫米钢甲。动力系统是一台7L汽油动机,功率500马力。因为动力充足,T-28的公路最高时可达40公里,对于中型坦克来说相当不错了。

    7坦克于1935年定型,战斗全重14吨,装甲厚度3毫米。火力方面,7坦克装备一门45毫米L/46加农炮,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38毫米厚的装甲,威力可观。BT系列坦克使用美国克里斯蒂底盘,独特之处是上公路时可以拆卸履带直接用负重轮行驶。7坦克安装一台7T汽油动机提供450匹马力,7坦克公路最高时可达86公里,机动性非常突出。1939年苏军反击日本关东军的诺门坎战斗里,7和T-28坦克是朱可夫坦克兵团的核心,表现不俗。

    听完苏联装甲兵的介绍,沈瑞礼团长这才明白,蒋委员长还是偏爱青年军一些,T-26坦克和T-28坦克根本就不再一个档次,这些新式的T-28坦克全部交给青年军使用,实在是蒋委员长的私心。

    蒋经国从这批苏联援华装甲兵中抽调军政素质俱佳的人员为教官,在赣州组建中国的装甲兵学校。其余人员作为装甲兵团的骨干,和中国装甲兵一起和日军作战。

    经过补充坦克,青年军201师被改编为装甲师,下辖一个坦克团,团长沈瑞礼,装备48辆T-28坦克,12辆侦察装甲车,3辆坦克维修车。编为3个坦克营,12个坦克连。另外12辆T-28坦克作为储备坦克。一个突击坦克团,团长曹曜璋,下辖48辆7坦克,12辆侦察装甲车,编成3个坦克营,12个坦克连。另外12辆7坦克作为储备。一个装甲战车团,团长李则芬,装备苏式、德式装甲车60辆。另辖两个机械化步兵团。

    204师被改编成半装甲师,下辖一个装甲战车团,装备德式、国产装甲车60辆,两个机械化步兵团。

    为了适应今后的装甲大兵团作战,青年军营长以上的军官全部接受装甲作战的学习,教材是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装甲作战理论和蒋纬国带回的德国装甲作战理论。教员是苏联装甲兵和蒋纬国,岳翰屏亲自带头学习装甲作战。军长亲自带头,谁敢懈怠?

    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青年军中层军官和基层军官基本了解了装甲作战的特点,掌握了装甲作战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步兵出身的李则芬团长,更是如饥似渴的钻研装甲作战理论,结合中国战场的特点,他还能和军长进行装甲作战的讨论。训练时象普通士兵一样,亲自驾驶装甲车,钻到车底下修理装甲车,以尽快了解装甲车的性能。李则芬团长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能熟练的驾驶装甲车,并且能对战车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

    翁照垣师长曾经留学法**校,对于机械化作战不是很陌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很多。短训的内容是岳翰屏亲自审定的,岳翰屏将装甲作战的理论言简意赅的阐述出来,使得大家一看就懂。学习中岳翰屏注意启大家根据中国战场的特点,总结归纳适合中国装甲作战的理论,作为今后装甲作战指挥的指导。

    湘鄂会战结束,日军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被调职,阿南惟几中将接任第11军司令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开始按照大本营的意见,重新编成军队。华北方面军,日军仅仅下辖3个主力野战师团,3个机动师团,大部分日军编为独立旅团(12个独立旅团),既便于守备,又便于灵活进剿。华中方向(第11军和第13军),日军下辖6个主力野战师团,10个机动师团,9个独立旅团。

    同时,在华北和华中日军占领区,大力扶持汉奸,组建伪军,巩固占领区。1940年1月汪精卫政府成立至6月,湘鄂会战结束,日军扶持的伪军达到40多万人(不含伪满洲国)。

    1940年也是日军机械化大展的年份,中日几次大战,**装甲部队给予日军的打击是巨大的。**装甲兵展现出的强大战力刺激了日本的高层,日军大本营尽了最大的努力,调拨一批钢材给陆军,生产坦克和装甲车。中日国力的差距,使得日军的装甲武器的研制没有本质的进展。

    九七式坦克的装甲厚度相对于中**队装备的坦克,还算是厚的了。因此,后续生产的日式坦克,仅仅只是将坦克主炮更换为45毫米,机枪改为7.7毫米,坦克的装甲厚度没有增不过日本大本营制定了研制新型主战坦克的计划,出于技术的限制和主要战争对手的弱势,这项任务并未引起日军高层的重视。仍以改进现有装备的九七式坦克为主要任务,日军陆军部计划在1940年底,要组建至少3个装甲师团,并投入中国战场。

    日军在中国战场暂时停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给中**民带来了暂时的安定。未沦陷地区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为抗战积聚能量。

    赣南也迎来了难得的宁静,赣州装甲兵学校,在刚刚消散的硝烟中迎来了第一批学员。这批学员有刚刚招收的学生,还有青年军的士兵,总共有240人。最醒目的是还有14名女兵,这些女兵的到来,为冰冷的钢铁机器增添了一抹柔情。这批学员开始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主要是进行基础的军事技能训练,先把他们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变成一名军人。接下来才是为期6个月的专业训练,针对各自的特点,开始培训驾驶、火控、通讯、修理等专业技能。

    赣南兵工厂在听取装甲兵反馈的实战经验后,改进了装甲车的动力系统,并加厚了装甲车的装甲,将装甲车主要部位的装甲加厚至40毫米,最薄弱的部位,装甲厚度也达到16毫米。最大公路时到达25公里。经过改进的中国装甲车,不论装甲厚度、火力强度均不弱于日军九七式坦克,只是时略微低一点。

    赣南将改进成果分享给兵工署,在兵工人员的努力下,赣南兵工厂车辆分厂装甲车的月产量达到8辆,兵工21厂月产装甲车也达到6辆。两个厂一年可生产装甲车近两百辆,这个成绩令蒋介石也大为惊叹。

    江西萍乡钢铁厂、安福钢铁厂、吉安钢铁厂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三家钢铁厂月产钢铁到达7000吨,基本能够满足兵工厂制造枪炮和装甲车的需要。化工类的硫酸厂、酒精厂的生产规模也相当可观,尤其是工业酒精的生产,赣南三家酒精生产厂家月产酒精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装甲车的需要。

    截至6月底,玉门油田也传来喜报,有了美孚石油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提供的原油开采机械,玉门油田的产量到达年产原油10万吨,比原来的生产能力翻了一翻。玉门油田炼取的汽油完全可以满足军用飞机,援华坦克和装甲车的需要。最大的喜讯,还是石油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现了石油。1940年5月,地质部派出的石油勘探队在格尔木现了石油,李四光部长亲自赴格尔木勘察,核实。证实了勘探队的现,根据李四光的估算,这个油田的储量远远大于玉门油田。

    第二百二十八章喜报频传的时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