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猴儿也称王

正文 101,荡子阵曹忍动情(下)

    曹忍道:“柳树的风情,岂止一种?正因如此,因喜爱杨柳而描写杨柳的诗歌太多了,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每一首诗中,都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每一首诗歌,都饱含一段柔柔不断的深情。

    有人把杨柳作为风景欣赏,象贺知章曾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晏几道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朱淑真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韩愈曾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赵孟?曾道: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刘禹锡曾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僧志南曾道:古木阴中戏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程颢道: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杨巨源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高鼎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唐彦谦道: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有人借助杨柳的谐音‘留’,折下柳枝送给远别之人,以表达自己依依惜别的情意,甚至在长安东,有一座跨水作桥的灞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桥:

    李白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隋朝无名氏《送别》道: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柳永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杨巨源道: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王维道: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陆机的《折扬柳行》道: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聩。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仰悲朗月运。坐观璇盖回。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升龙悲绝处。葛?变条枚。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榷。弭意无足欢。愿言有馀哀。

    有人把杨柳当做自己思念的人来寄托情思吟诵:

    李商隐道: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王观道: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周邦彦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欧阳修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也有人把杨柳作为一种向往和思念:

    杨昌浚《左公柳》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王之涣《凉州词》曾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昌龄《闺怨》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陆游道: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怅然。

    有人则把杨柳当做时间流逝感慨的见证,怀旧吊亡:

    《采薇》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韦庄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白居易曾道: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寄柳氏》词道: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李商隐的诗歌《隋宫》道: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

    欧阳修道: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薛昂夫道: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有人则把它当做了路标:

    陆游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白居易道: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白居易又道: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对了,还有那杨柳所生的柳絮杨花,也是古人托物寄情的对象:

    杨万里道: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李白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苏轼道: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郑谷道: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杜甫道: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白居易道: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白居易道: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杜甫道: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段克己道:龙尾沟边飞柳絮。虎头山下花无数。花底醉眠留杖履。花上露。随风散漫飘香雾。老去逢春能几度。不妨且作风光主。明日不知风共雨。回首处。夕阳又下西山去。

    冯延巳道: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刘禹锡道:飘?南陌起东邻,漠漠蒙蒙暗度春。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薛涛道: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贺铸道: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馀香。

    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何人似冶游郎。

    孟郊道: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鸟鸣喈喈烟蒙蒙,自从远送对悲翁。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皇甫松道: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王之道:城上春旗催日暮。柳絮沾泥,花蕊随流去。记得前时行乐处。小桥水渌初平渚。玉子纹楸谁胜负。不道光阴,暗向闲中度。天若有情容我诉。春来底事多阴雨。

    史达祖道:醉月小红楼。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几点落花饶柳絮,同为春愁。寄信问晴鸥。谁在芳洲。绿波宁处有兰舟。独对旧时携手地,情思悠悠。

    朱淑真道: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欧阳修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悄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杨柳有无数的风情,千万种姿态,随着你的心情变换而变换。”

    说话间,他忽然听到一阵悠扬婉转的笛声传来。循声望去,见在不远处的路边,有一座八角亭。亭下坐着两个人,一个身着青衣长袍,书生打扮。另一个人则身穿紫衣,是个女子。他们的面前有张石几,石几上放着酒菜。那女子正拿着一只玉笛,横在嘴边轻轻吹奏,而那个男子也不知是他什么人,他听着笛声,眼角含着泪花,手中拿着酒杯,将杯中酒一杯杯拼命地往肚里灌。

    曹忍和众人听着那笛声曲曲折折,有一种抑郁难遣的深愁,不断地在他们的心里堆积着,让他们感动。曹忍听得出来,这是一曲折柳曲,李白曾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就是此曲。杨柳袅袅,柳絮飞荡,残照之中,春风乍暖还寒。曹忍停住脚步,凝神倾听着笛声。他听着听着,就感到那笛声化作一股春潮,不断地涌进自己的心中去。这股春潮应着笛声,如注入阵阵急雨,它狂涨着,澎湃着,咆哮着,不断冲击着自己的心岸。让他不禁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想起和自己新婚不久就不得不别离的妻子,想起自己和妻子也曾在晚雨时候,门掩梨花,妻子和自己偎依在床上,剪灯深夜细语,那炕头是多么地温暖呀!想着想着,曹忍不觉痴了一般,默默地回味着和妻子相聚的快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