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6,醋葫芦樊筹添愁(上)
樊筹是佟卓手下左将军李觉的部将,他也是一员猛将,手使三股托天叉,乌金打造,重八千斤。他此刻领了一百士兵,进入了醋葫芦阵。
一入阵门,樊筹和士兵们见道路两边,皆是盛开着白花的李树。樊筹道:“这花开得挺漂亮的,不知道结的果子如何?”
一个士兵道:“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优良品种的李子,玉皇李、青脆李、金塘李、富仁李、醉李、美人李、芙蓉李、胭脂李、鸡心李、樱桃李、大红李、桂花李、朱砂李、玫瑰香李等,果子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樱。其味甘、酸、苦、涩数种。其色有青、绿、紫、黄、赤等。其形有牛心、马肝、离核、合核、无核、匾缝等。早则麦李、御李,四月熟;迟则晚李、冬李,十月、十二月熟。又有冬春李,冬花春实。有种擘李,果熟自裂;有种糕李,肥粘如糕。
可好吃了。”
樊筹笑道:“不要说了,一说我的嘴里生津,也想吃了。”
另一位士兵道:“看到这美丽的李花,我记得有一首诗说它道:‘似妒梅花早,同时斗雪肤。新年三二月,还解再看无?’”
另一位士兵道:“我也读过一首写李花的诗,它道:‘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减粉与园箨,分香沾渚莲。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又一位士兵道:“咦,‘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和这李花有什么意思?”
樊筹道:“这你就不懂了吧!
徐妃,说的就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徐妃的祖父徐孝嗣,曾为南齐太尉。父亲徐绲,仕梁,位侍中,太常,信武将军。徐妃的兄弟徐君?,字怀简,幼聪朗好学,尤长集部书,问无不对。善弦歌,为梁湘东王(即梁元帝)镇西谘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曳罗绮,服玩悉以金银。饮酒数升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每遇欢谑,则饮至斗。有时载伎肆意游行,荆楚山川,没有他不到的地方。有时出去玩疯了,朋友们也见不到他。当时襄阳鱼弘亦以豪侈称,于是当时的人都说:“北路鱼,南路徐。”君?辩于辞令,湘东王尝出军,有人将妇从者。湘东王道:‘才愧李陵,未能先诛女子;将非孙武,遂欲驱战妇人。’君?应声道:‘项籍壮士,犹有虞兮之爱;纪信成功,亦资姬人之力。’君?文冠一府,特有轻艳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
梁元帝是梁武帝萧衍的七子,名萧绎,封湘东郡王。幼年之时,就瞎了一只眼睛,他和徐妃共同生下了世子方等和女儿益昌公主萧含贞。太清元年,徙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三年三月,侯景寇没京师。四月,太子舍人萧歆至江陵宣密诏,以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是月,萧绎征兵于湘州,湘州刺史河东王誉拒不遣。六月丙午,遣世子方等帅众讨誉,战所败死。
在此之前,萧绎已经和徐妃在婚姻上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徐妃长相一般,所以不见礼于萧绎,三二年才一入房。徐妃因为萧绎瞎了一只眼,每知萧绎将至,必为半面妆等候迎接他,萧绎见则大怒而出。徐妃性嗜酒,多洪醉,萧绎还房必吐衣中。徐妃先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酷妒忌,见到萧绎不被宠爱的姬妾,便交杯接坐。一旦发现萧绎的姬妾有孕的,便手拿利刃,要杀要剐的。萧绎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道:‘植直的狗虽老,犹能猎萧漂;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时有贺徽者,美色。徐妃邀请他去普贤尼寺幽会,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后来,萧绎的另一个儿子方诸的母亲王氏被萧绎宠爱,未几而终。萧绎归咎于徐妃。徐妃失宠,她的儿子萧方等也因此而被萧绎厌恶。在家庭矛盾中痛苦的萧方等曾经写文章道:‘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蓬蒿,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吾尝梦为鱼,因化为鸟。当其梦也,何乐如之;及其觉也,何忧斯类;良由吾之不及鱼鸟者,远矣。故鱼鸟飞浮,任其志性;吾之进退,恒存掌握。举手惧触,摇足恐堕。若使吾终得与鱼鸟同游,则去人间如脱屣耳。’
后来侯景之乱,萧方等身先士卒,去援救京都,但京都被攻陷,方等归荆州,收集士马,甚得众和,修筑城栅,以备不虞。既成,楼雉相望,周回七十余里。萧绎看了非常高兴,回来竟然对徐妃道:‘若更有一子如此,吾复何忧!’徐妃很生气,不理萧绎,垂泣而退。萧绎也很生气,就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以讽刺她:‘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姜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容子行行终不归。’
他把这篇文章张贴于大阁,并且将和徐妃私通的人一并处死。萧方等见到了,心里感到自危。时河东王为湘州刺史,不受督府之令,方等就请求征之,萧绎答应了,让他为都督,令帅精卒二万南讨。方等临行,谓自己所亲近的人道:‘吾此段出征,必死无二;死而获所,吾岂爱生。’及至麻溪,河东王率军逆战,方等击之,军败,遂溺死。萧绎听说了也没有悲伤。
萧方等一死,萧绎就借题发挥,说以前他的一个儿子方诸的母亲王氏被他宠爱,未几而终,是徐妃害死的。太清三年,于是逼令徐妃自杀,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萧绎又制《金楼子》,在里面特设了一卷后妃篇,记载那些漂亮有才而又德行好的王后和妃子,来讽刺挖苦徐妃。。
承圣元年(552年),萧绎在江陵(又名荆州城)即位,史称梁元帝。立王太子萧方矩为皇太子,改名元良。立皇子萧方智为晋安郡王,萧方略为始安郡王。追尊生母阮修容为文宣太后。但李商隐还是写诗讽刺他道:‘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那‘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也是李商隐的诗。
在这个故事中,始终漂浮着一股漂浮不断的酸气。徐妃吃萧绎的醋,萧绎吃徐妃的醋。一边吃一边互相伤害,到最后都落了可悲的下场。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萧绎被俘遭害。
李商隐把徐妃比喻李花,一方面,李子这种果实比较酸涩,另方面,李花也不太鲜艳,恰可比作半老徐娘。”
一个士兵道:“那萧绎挺有才学的,据说他所著颇丰,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十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还能书善画,尝画《圣僧像》,萧衍为之题识,又画《宣尼像》,并自书赞,任荆州刺史时绘《蕃客入朝图》。他擅长作文,军政诏书,一挥而就。他的诗文写的非常艳丽,像《采莲赋》:‘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缣。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使人不禁浮想联翩,想到秀丽多姿的江南风景。他主张的人生态度是:‘立身须谨慎,为文须放荡。’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江陵被围城时,他知道已无退路,就放火焚烧图书14万卷,并说什么‘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一入阵门,樊筹和士兵们见道路两边,皆是盛开着白花的李树。樊筹道:“这花开得挺漂亮的,不知道结的果子如何?”
一个士兵道:“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优良品种的李子,玉皇李、青脆李、金塘李、富仁李、醉李、美人李、芙蓉李、胭脂李、鸡心李、樱桃李、大红李、桂花李、朱砂李、玫瑰香李等,果子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樱。其味甘、酸、苦、涩数种。其色有青、绿、紫、黄、赤等。其形有牛心、马肝、离核、合核、无核、匾缝等。早则麦李、御李,四月熟;迟则晚李、冬李,十月、十二月熟。又有冬春李,冬花春实。有种擘李,果熟自裂;有种糕李,肥粘如糕。
可好吃了。”
樊筹笑道:“不要说了,一说我的嘴里生津,也想吃了。”
另一位士兵道:“看到这美丽的李花,我记得有一首诗说它道:‘似妒梅花早,同时斗雪肤。新年三二月,还解再看无?’”
另一位士兵道:“我也读过一首写李花的诗,它道:‘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减粉与园箨,分香沾渚莲。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又一位士兵道:“咦,‘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和这李花有什么意思?”
樊筹道:“这你就不懂了吧!
徐妃,说的就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徐妃的祖父徐孝嗣,曾为南齐太尉。父亲徐绲,仕梁,位侍中,太常,信武将军。徐妃的兄弟徐君?,字怀简,幼聪朗好学,尤长集部书,问无不对。善弦歌,为梁湘东王(即梁元帝)镇西谘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曳罗绮,服玩悉以金银。饮酒数升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每遇欢谑,则饮至斗。有时载伎肆意游行,荆楚山川,没有他不到的地方。有时出去玩疯了,朋友们也见不到他。当时襄阳鱼弘亦以豪侈称,于是当时的人都说:“北路鱼,南路徐。”君?辩于辞令,湘东王尝出军,有人将妇从者。湘东王道:‘才愧李陵,未能先诛女子;将非孙武,遂欲驱战妇人。’君?应声道:‘项籍壮士,犹有虞兮之爱;纪信成功,亦资姬人之力。’君?文冠一府,特有轻艳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
梁元帝是梁武帝萧衍的七子,名萧绎,封湘东郡王。幼年之时,就瞎了一只眼睛,他和徐妃共同生下了世子方等和女儿益昌公主萧含贞。太清元年,徙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三年三月,侯景寇没京师。四月,太子舍人萧歆至江陵宣密诏,以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是月,萧绎征兵于湘州,湘州刺史河东王誉拒不遣。六月丙午,遣世子方等帅众讨誉,战所败死。
在此之前,萧绎已经和徐妃在婚姻上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徐妃长相一般,所以不见礼于萧绎,三二年才一入房。徐妃因为萧绎瞎了一只眼,每知萧绎将至,必为半面妆等候迎接他,萧绎见则大怒而出。徐妃性嗜酒,多洪醉,萧绎还房必吐衣中。徐妃先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酷妒忌,见到萧绎不被宠爱的姬妾,便交杯接坐。一旦发现萧绎的姬妾有孕的,便手拿利刃,要杀要剐的。萧绎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道:‘植直的狗虽老,犹能猎萧漂;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时有贺徽者,美色。徐妃邀请他去普贤尼寺幽会,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后来,萧绎的另一个儿子方诸的母亲王氏被萧绎宠爱,未几而终。萧绎归咎于徐妃。徐妃失宠,她的儿子萧方等也因此而被萧绎厌恶。在家庭矛盾中痛苦的萧方等曾经写文章道:‘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蓬蒿,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吾尝梦为鱼,因化为鸟。当其梦也,何乐如之;及其觉也,何忧斯类;良由吾之不及鱼鸟者,远矣。故鱼鸟飞浮,任其志性;吾之进退,恒存掌握。举手惧触,摇足恐堕。若使吾终得与鱼鸟同游,则去人间如脱屣耳。’
后来侯景之乱,萧方等身先士卒,去援救京都,但京都被攻陷,方等归荆州,收集士马,甚得众和,修筑城栅,以备不虞。既成,楼雉相望,周回七十余里。萧绎看了非常高兴,回来竟然对徐妃道:‘若更有一子如此,吾复何忧!’徐妃很生气,不理萧绎,垂泣而退。萧绎也很生气,就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以讽刺她:‘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姜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容子行行终不归。’
他把这篇文章张贴于大阁,并且将和徐妃私通的人一并处死。萧方等见到了,心里感到自危。时河东王为湘州刺史,不受督府之令,方等就请求征之,萧绎答应了,让他为都督,令帅精卒二万南讨。方等临行,谓自己所亲近的人道:‘吾此段出征,必死无二;死而获所,吾岂爱生。’及至麻溪,河东王率军逆战,方等击之,军败,遂溺死。萧绎听说了也没有悲伤。
萧方等一死,萧绎就借题发挥,说以前他的一个儿子方诸的母亲王氏被他宠爱,未几而终,是徐妃害死的。太清三年,于是逼令徐妃自杀,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萧绎又制《金楼子》,在里面特设了一卷后妃篇,记载那些漂亮有才而又德行好的王后和妃子,来讽刺挖苦徐妃。。
承圣元年(552年),萧绎在江陵(又名荆州城)即位,史称梁元帝。立王太子萧方矩为皇太子,改名元良。立皇子萧方智为晋安郡王,萧方略为始安郡王。追尊生母阮修容为文宣太后。但李商隐还是写诗讽刺他道:‘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那‘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也是李商隐的诗。
在这个故事中,始终漂浮着一股漂浮不断的酸气。徐妃吃萧绎的醋,萧绎吃徐妃的醋。一边吃一边互相伤害,到最后都落了可悲的下场。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萧绎被俘遭害。
李商隐把徐妃比喻李花,一方面,李子这种果实比较酸涩,另方面,李花也不太鲜艳,恰可比作半老徐娘。”
一个士兵道:“那萧绎挺有才学的,据说他所著颇丰,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十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还能书善画,尝画《圣僧像》,萧衍为之题识,又画《宣尼像》,并自书赞,任荆州刺史时绘《蕃客入朝图》。他擅长作文,军政诏书,一挥而就。他的诗文写的非常艳丽,像《采莲赋》:‘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缣。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使人不禁浮想联翩,想到秀丽多姿的江南风景。他主张的人生态度是:‘立身须谨慎,为文须放荡。’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江陵被围城时,他知道已无退路,就放火焚烧图书14万卷,并说什么‘文武之道,今夜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