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猴儿也称王

正文 26,风暴来临

    战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犹如狂风暴雨,骤然而至。

    猿始王朝平叛的南路征南将军朱骏,乃是猿始天王大弟子东华道君的得意弟子,他精通法术,擅长谋略,手使金刚齐眉棍。自下山后,曾历任猿始王朝的真州上真郡蓝岭令、炎州炎南郡太守,议郎,征南将军。

    当年炎州炎南郡曾经群盗并起,炎州州牧、炎南郡太守懦弱无能,横征暴敛。于是赤猴族梁隆便率领不堪受压的赤猴族人一起谋反,经过一番激战,攻战了郡城。

    得知此情,灵王便任命身为议郎的朱骏为征南将军,率军两万,前去征讨。

    朱骏得到任命后,整兵来到炎南郡边界,却按兵不动。一方面宣扬威德,造反叛军降者不咎,以收买民心。另一方面派人暗地里到炎南郡察看虚实。

    待这一切搞定,梁隆手下有些人果然经不起诱惑,便投降了朱骏。朱骏又调集七郡兵士,共五万人马,一齐进逼围困了炎南郡城。他继续派人喊话,射箭书宣传宽大政策,梁隆的叛军在攻心战术之下,逐渐被瓦解。于是又有数万投降。于是没过多久,朱骏便轻轻松松地在一些赤猴族叛军中的投诚分子的合作之下,攻破了炎南郡城,并擒杀了梁隆。

    而皇甫松呢,他是名将皇甫规的哥哥的儿子。皇甫松的父亲也曾经做过寒州寒北郡的太守。皇甫松文武双全,不仅写的一手好文章,箭术马术也都出神入化。皇甫松曾经为议郎,幽州幽北郡太守,深得民心。玄武国数次攻打幽北郡,都被他用计击退。有一次他派去了探子,预先得知玄武军来犯,就在敌军的必经之处设下埋伏。待敌军来到。皇甫松布置的伏兵四起,让这股敌军全军覆没。以至于玄武军将士提起皇甫松的名字,个个心惊胆寒。后来皇甫松为征西将军,也多次平息叛乱,可谓战功累累,功勋卓著。另外皇甫松的年龄比其他三将大上一百多岁,所以这次战役的指挥权,灵王就交给了他。

    卢质和刘有备同为寒州下寒郡人,也是能文能武,才干非凡,他是太学院院长马荣的得意弟子,曾被灵王聘为博士,因才兼文武,拜真州真西郡太守,还拜议郎。后任侍中,迁尚书。有一次上疏谏政,陈用良,原禁,御疠,备寇,修礼,遵圣,御下,散利八事,灵王不纳。出为征北将军,他屡立战功,多次打败玄武军的侵略,遏制了乌猿叛军和黑帝汁光纪叛军的发展。

    至于佟卓,他是乌猿族人,身高九尺,腰大十围。使一杆重一万斤的方天画戟,名震岳神戟,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居于昆州。他先是做一名羽林郎,任军司马,跟随征西将军征讨昆州昆西郡造反的白猴族人和猕猴族人。胜利后,佟卓因功被拜为郎中,并得到赏赐绢九千匹,佟卓一匹也没有要,全分给了手下。后来,佟卓升迁为光悟令、明州北部都尉、昆州戊己校尉,昆西郡太守、右昆郡太守,张欢手下的右将军。卢质为征北将军时,皇甫松为征西将军,他为皇甫松手下左将军。他也是身经百战,立下许多战功。其人傲慢自大,不服管教。不过此人善于结交,昆州蛮族首领多认为其豪爽,乐意和其结交。

    四人接到命令之后,大家商议一番,觉得逍遥道叛军不过乌合之众,虽然人数很多,但都是没有经过战争的磨练的乡民百姓,和久经沙场的朝廷大军相比,无论从战术,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堪一击,很容易被击败。并且他们现在很是分散,虽然逍遥道叛军有近百万之中,但因为分为三股,力量就消弱了。现在当务之急,是能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三股叛贼的一股,然后再一鼓作气,灭掉其他二股。于是皇甫松决定,九州各郡太守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坚守待命。佟卓率五万军队继续往岳州,真州,扫荡牵制叛军。卢质率六万军队,设下疑兵,牵制昆州和寒州的两股叛军。皇甫松则和朱骏一起率领三十万大军,共讨炎州明州一带的一行道君。

    不料那一行道君也精通道术,善观天象。他算知朝廷大军前来围剿逍遥道叛军,于是在皇甫松,朱骏前来时,故意示弱。等大军打到一行道君所占领的上炎郡郡城时,假作不敌逃走。一等到朝廷大军入了上炎郡郡城。一行道君就马上率领逍遥道数十万军队将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骏对皇甫松叹息道:“我军被围城中,敌众我寡,这可如何是好?”

    皇甫松笑道:“无妨。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反贼乌合之众,不过蚁贼。他们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趁夜纵烧,一定会造成大的惊乱。我们再出兵击之,四面俱合,大功可成也。”

    到了晚上,皇甫松让朱骏作起法来,果然起了大风,那风直吹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飞沙走尘,鸟兽无声。皇甫松于是遣精兵五千,都带着一束干草。然后趁着夜黑出城。等这些士兵进了敌营,把干草集中,趁着风势,放起大火时。皇甫松又让人也在外面楼车之上,举火大喊呼应。然后击鼓命十万军队四下出击。逍遥反军顿时大乱。朱骏又遣十五万兵马后面接应,在逍遥叛军防卫最薄弱的一段城墙,终于突破进城。逍遥叛军不能抵挡,胡乱地迎战一会,就四下溃散逃去。

    这时恰好曹小操也率领五千兵马,自京城赶来相助。他见逍遥反军大败,就与皇甫松,朱骏合兵一处,趁势追杀逃寇。一番厮杀之后,斩杀了逍遥反军数万人,收降降卒近十万人。

    一行道君遭此败绩,不得不率军往北方奔逃,欲与不空道君和如意道君会合。皇甫松和朱骏则率军紧紧追赶,并趁势清剿了盘踞在左炎郡,炎西郡,下炎郡,炎北郡的逍遥叛军。在昆东郡他们还击杀了二十八坛首领之一的菠菜真人,在岳西郡击杀了土行者彭拓。一行道君的兵马几经打击,又损折大半。于是被逍遥反军一行道君部所占领的上炎郡,左炎郡,炎西郡,下炎郡,炎北郡,昆东郡,岳西郡七郡又重新回到了猿始王朝手中。

    这时,一行道君在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军数万一路向北而逃。他们要逃到北方幽州,和那儿的如意道君率领的逍遥反军会合。因为一行道君听说消息,如意道君这时已经攻克了幽州城,杀了那儿的州牧过循和太守刘炜,声势很盛,手下已经有近五十万人马。

    朱骏手下的护军司马扶携对朱骏道:“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是故虞舜先除四凶,然后用十六相,明恶人不去,则善人无由进也。今逍遥道乱于九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逍遥道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所惧者,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大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显而危亡之兆见,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若大王速行谗佞之诛,则善人思进,奸凶自息。”

    朱骏听了此言,深以为是,于是将其言奏与灵王。灵王看了,却没有听从。

    朱骏与皇甫松又进击昆南郡,生擒逍遥道布机真人,斩杀了逍遥道叛军近万人。

    就在这时,南方又传来消息,炎南郡因为太守赖蛋贪污横行,赋敛过重,百姓莫不怨声载道。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聚为盗贼。他们擒杀了太守赖蛋,将逍遥道火行者炎洪推为天柱将军。

    灵王知道后,就命清流名士贾宗为炎南郡太守,前去平叛。贾宗到了炎南郡城外,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减免徭役。然后率军攻进了炎南郡城,擒获并诛斩了火行者炎洪等为大害者,又简选良吏试守诸县,不到一年,就平定了炎南郡郡,老百姓于是得以安居乐业。巷路为之歌道:“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民不敢反!”

    另外二十八坛之一的曼城真人趁朱骏与皇甫松北往,在炎州炎西郡起兵,杀太守诸宫。后来被新任炎西郡太守覃籍击败,并斩杀了曼城真人。曼城真人的余部又被照虹真人领着,继续攻打炎西郡。逍遥道人众重振雄风,越来越多,一下子竟达到了十几万人。他们再次攻破并占据了炎西郡城。

    于是皇甫松和朱骏商议,二人分兵。皇甫松率军二十万继续北上追击一行道君,朱骏则和明州明东郡太守许廖、炎西郡太守覃籍合兵,进击照虹真人。他们连续攻打了三个月,终于打破了照虹真人所在的炎西郡城,杀死了照虹真人。

    可是此部逍遥反军十分顽强,又有金行者含仲继任首脑,再次占领炎西郡城。朱骏于是设谋,声东击西,终于破城而入。逍遥道反军不得不退入内城,含仲想要投降,朱骏的部将司马张潮和明东郡太守许廖,炎西郡太守覃籍都赞同受降。朱骏却不允许,他说:“民无定主,可以让他们投降。今海内一统,只有逍遥道造反,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就算能打败他们,也不是比较好的打算。”

    然后,朱骏率军一连攻打数日,都不能攻打下内城。朱骏登上?望台,望了望内城的情况,然后道:“我知道了。”就让包围内城的大军撤开。这个时候含仲见敌人的围困解除,以为援军来到。急忙率兵出城接应。

    朱骏见含仲中计,急忙再次挥军进击,另让许廖,覃籍率军切断含仲的退路。终于大破含仲的反军,杀死了含仲。

    这时含仲的余部又推举木行者隼暇为主,再次占领炎西郡。朱骏于是再次包围炎西郡,却留一门不围。结果隼暇抵挡不住,时下已任朱骏手下佐军司马的孙大权率众先登,攻下了城门,猿始大军终于再次攻进了炎西郡。隼暇率余部逃走,其余逍遥道徒众被杀数万,降者数万。炎西郡终于得以平定。

    朱骏又派孙大权紧跟隼暇,追到了明州荆山,再破隼暇的逍遥叛军,斩了隼暇,并斩逍遥叛军数万人。于是炎州明州两处的逍遥道叛乱皆为平定,暂得安息。

    而就在这一年岁末,张欢也因病去世,终年七百二十岁。他在太学院中,听说逍遥道造反的消息,曾多次上书朝廷,要率兵去平定叛乱,但朝廷不许。张欢无奈,就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张志,张诚,张蒙也去当兵打仗。那张志和张诚也是太学生,比曹小操高一届,写得一笔好书法,比曹小操的书法高超多了,尤其是草书,人称草书双圣。张蒙则比曹小操低一届。张志已经是幽南郡太守,张诚则是真东郡的一个县令,张蒙的武艺高强,善使双戟。他现在就在朱骏手下做一名游击将军。就在张欢将要去世的的时候,战事正十分激烈。张欢让人送的信中,对自己的病情只字未提,而是不断嘱咐他的三个儿子,一定要恩威并施,报效国家。万万不可以杀戮为快。

    在后来蔡根谈所著的《猿始王朝记》中的《张欢传》中,蔡根谈道:“张欢,字安明。昆州昆西郡源泉人。欢少游京师,师事费亭侯曹腾,又得荐入太学院深造,武艺娴熟,与皇甫规,段婴并为顺王桓王时三名将。所立战功,随大将军司马冀为右将军,平黑帝军。后为征北将军,败玄武国腾蛇大圣所帅入寇敌军十万。为征西将军,诱降昆西郡叛军黑猴军,使昆夷国不得入寇猿始王朝。再任征北将军,诱降乌猿叛军,大败玄武国玄甲侯所帅入寇敌军十万。

    张欢性清廉,曾有叛军首领送其黄金千两,骏马百匹。张欢收下了它们,然后和他们聚在一起饮酒,道:‘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此地叛军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张欢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后司马冀被诛,张欢曾参与其中。但因其为清流党人,不得重用,为大司农。段婴为太尉,欲杀之。张欢与段婴写信解之。后张欢入太学院,为高级教习。敦敦教导,循循善诱,可谓桃李满天下矣。所授弟子以武艺著称者,有吕酷,孙大权,曹小操,袁好学,杨虎等。

    张欢多立战功,本当封侯。但其不事宦官,故赏遂不行,唯赐钱二十万,除家一人为郎。并辞不受。张欢少立志节,尝与士友言曰:‘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及为将帅,果有勋名。卒,年七百二十岁。遗命曰:‘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不能和光同尘,为谗邪所忌。通塞命也,始终常也。葬吾之时,奢非晋文,俭非王孙,推情从意,庶无咎吝。’诸子从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