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四十六章 十方俱灭
第四百四十六章 十方俱灭
</p>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香港电讯改嫁星动网络的消息传来时时,杨星对手们还是彻底被这个消息给打晕了。在的安田一之助发了疯似的命令属下一定要找出杨星短短十几天就能筹措到上百亿美元的原因源。而在伦敦的荣新友和顾荷则睁着几个通宵未眠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亚凰台经济频道里白冰客串的主持人正在采访意气风发的杨星一举一动。
</p>
“这没有道理啊,”顾荷喃喃自语道,因为顾家在新一届政府打击走私活动时表现不佳,顾家算是在政治斗争中失了一局。但顾家树大根深,在上层还是拥有众多的耳目。所以多少了解中央不愿香港电讯落入外人之手而找上杨星的内幕。但是也绝对无法理解中央会提供如此之大的支持,要知道从四部委联合发文到工商、中国两大银行出手,中间只相隔十几天,难道他们对杨星的信任和支持几已经到了如此之大的地步了?
</p>
“他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杠杆收购法,并且提出用星动网络5股兑换香港电讯的一股,只需要拿出20多亿美元,并且向银行确保收购一定成功,以纳斯达克这一年多的涨势,星动网络的股票升值潜力大,银行才会借这么大笔钱给他,但带来的隐患就是他将要负担起沉重的债务。难怪他让星动网络而不是生产移动设备的星尘通讯出面收购,还是沾了网络股票有前景的光啊!明天纳斯达克市场上星动网络的股价一定涨疯了,我看美国人都疯了,简直是送钱给他乱花,但盛极必衰,我看他能风光多久。”荣新友这些年在英国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比起杨星如今的成就来简直不值一提,对于一向顺风顺水的他来说,这次失利可不小,只能输人不输阵的诅咒了。
</p>
通过赵玉兰这条内线,杨星的对手联盟虽然是事后诸葛亮,但还是基本掌握到中星集团在香港电讯收购战里的内幕。杨星这次采用的是西方商业收购中常见的杠杆收购法,即收购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钱为基础,然后从风投基金、银行等金融单位借贷其余的资金进行收购,并在收购后利用公司收入来偿还因收购产生负债的方法。
</p>
这种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几乎完全依靠借款者的信誉,这意味着杨星这个名字获到的以中国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认可,他们提供120亿美元收购款,这除了中央对杨星支持外,也是市场对杨星经营能力的肯定。
</p>
但这在和韩国商业引起了惊慌,杨星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成功收购了一家上百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这让两国被中星集团盯上的目标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在大宇集团和富士银行眼中,对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筹集到巨额收购款的中星来说,它的实力看起来已经和安田家族不相上下了。
</p>
这更加让杨星的对手们相信中星集团那份秘密会议记录是真的,对于杨星有实力向富士银行发起攻势的能力没人会在怀疑了,只剩下唯一的问题,他会放弃大宇集团转而攻击富士银行吗?
</p>
但显然杨星不会让对手轻易弄清他的想法,在成功收购香港电讯之后,他立即对外宣布因为集团规模扩展太快和频繁收购,导致债务比率上升和流动资金紧张,正式将中星集团下属对除星斗研究院外其他十家上市公司升级为集团公司,并加快这些集团公司下属公司海外上市的步伐。
</p>
这件事在去年集团高层就达成了共识,并积极为此做了准备。去年年会上总部还根据升级为集团公司的业务需求,扩大了各大公司的经营权利,除对重大项目拥有一票否决权外,总部基本彻底退出了参与具体经营,成为纯粹的股权控股和协调下属集团公司关系并对重大投资做咨询的机构。
</p>
而星斗研究院作为单独的科研机构也正式独立,不仅将为集团服务,还可以对外承揽同其他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出售不涉及集团核心利益科技专利,甚至接受其他企业指定的研究等科研工作。
</p>
这十家升格为集团的公司首要考虑就是将旗下拥有股权的内地、港台和东南亚多家上市公司业务加以整合,统一企业形象和公司架构选择合适的地点重新包装上市。比如星云电子旗下既有在内地上市的康佳、格力等公司,本身也是香港上市公司,另外还在东南亚等地收购了一些当地上市公司,业务范围重叠不说,还经常被指责借机圈钱。其他几家公司也多少存在同样的问题。
</p>
这主要是由于中星集团早期的经营重点是在投资领域,当初八大公司香港上市采取了借壳上市等操作手法,规避许多上市公司的规章,有抢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大肆圈钱的嫌疑。随后杨星又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所得大部分收益又投到公司的一系列疯狂收购当中,导致中星集团各公司业务长期红字,股票表现不甚理想,经常受到诟病。
</p>
十大公司升级后,会全力加强主营业务,将整合旗下的优质公司资源,寻求在世界各大金融城市证交所上市,为新的集团公司开拓资金来源,这本来是早已计划好的。而正好杨星为了推动对韩国大宇集团的收购而放出收购富士银行的消息,以及临时对香港电讯出手,都需要操作市场的注意力,借这个现成的机会,正好加快十大集团海外上市计划,既能制造市场热点,为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又能让此前投资在中星集团企业股票上的股民得到资本红利,认为他们认为对于中星股票的投资有所回报。
</p>
从2000年一月开始的半年多时间里,中星集团各公司频频在资本市场上发力,在星富投资、美国高盛、英国汇丰等多家投资机构的协助下,这十大集团公司采取将旗下多家上市公司整合、退市、更名、增发、债转股等方式,在香港、伦敦、纽约、新加坡、东京、法兰克福等世界著名证券市场以几乎一周一家子公司的疯狂速度纷纷上市。
</p>
除了加快旗下资产海外上市的步伐外,十大集团还对公司其他资产加以整合,并采用加发公司债、引进风投资本和战略投资人等方式全面改善和提高公司资本和资产结构,十大集团后来被香港媒体冠以当地著名漫画《神兵玄奇》中最有来头的十大天神兵“十方俱灭”的称呼,可见他们这段经历的精彩之处。
</p>
随着公司海外上市的成功,“十方俱灭”这些公司们除了每家都拥有几家国际上市公司外,还让自己的腰杆粗了一圈。不少经济评论家一致认为“十方俱灭”正赶上国际股市的大牛市,上市所得远不止当年香港上市时的区区20亿美元,而是整整100亿美元!不仅大大减轻了中星集团收购香港电讯产生的债务,还借机再次分红,让许多投资中星股票的股民们为之欢呼雀跃。
</p>
但看在汪岚猊、安田一之助等人眼里,“十方俱灭”在资本市场上大肆增发股票,主动稀释自己的股权,这做法怎么看都像是当初亚洲风暴来临前玩的那套金蝉脱壳的把戏。利用股权换现金无非有两个理由,一是杨星再次预先判断有极大危机,趁股市大涨的机会高位套现,落袋为安。他们注意到杨星的好友张胜利选择他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软件公司禁售期一结束也采取抛售股份换现金的做法,这很难让人相信是个巧合。
</p>
二来就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杨星是真的在为收购富士银行之间做准备。道理很简单,韩国大宇集团虽然号称负债800亿美元,但实际上总资产只有300亿美元左右,韩国政府派出的大宇破产委员又不同意出售事关利益的大宇造船厂等集团核心资产,为此解除了大宇大部分从跟政府关系密切银行借下的债务,实际上只需要100亿美元就足以拿下大宇集团,以杨星在收购香港电讯时展现的实力这并不是问题,但他匆匆忙忙跑到股市上搞风搞雨干什么?除非他图谋的是更大的目标。
</p>
就在中星集团掀起上市狂潮, 让他的对手惴惴不安时,3月初中星集团又从成功收购香港电讯里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好处。作为香港电讯大股东之一的香港政府宣布,为了配合港府即将出台多项为提升本地竞争实力,打造本土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政策。在98年港币保卫战中表现突出的香港三大主权基金决定向观塘工业新区投资150亿美元,和其中的天空星城产业园共同成立一家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和扶植发展的科技基金。
</p>
由于基金使用权归属修建天空星城产业园委员会全权调动,这就意味着天空星城幕后老板杨星手里又多出一大笔可以随意调动的巨额资金。这无异于对杨星接下来狩猎的目标发出了不详的信号,因为无论是大宇集团所有的高科技专利还是富士银行拥有的众多知名高科技企业的股票,都属于该笔基金名正言顺的投资目标。RO</p>
</p>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香港电讯改嫁星动网络的消息传来时时,杨星对手们还是彻底被这个消息给打晕了。在的安田一之助发了疯似的命令属下一定要找出杨星短短十几天就能筹措到上百亿美元的原因源。而在伦敦的荣新友和顾荷则睁着几个通宵未眠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亚凰台经济频道里白冰客串的主持人正在采访意气风发的杨星一举一动。
</p>
“这没有道理啊,”顾荷喃喃自语道,因为顾家在新一届政府打击走私活动时表现不佳,顾家算是在政治斗争中失了一局。但顾家树大根深,在上层还是拥有众多的耳目。所以多少了解中央不愿香港电讯落入外人之手而找上杨星的内幕。但是也绝对无法理解中央会提供如此之大的支持,要知道从四部委联合发文到工商、中国两大银行出手,中间只相隔十几天,难道他们对杨星的信任和支持几已经到了如此之大的地步了?
</p>
“他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杠杆收购法,并且提出用星动网络5股兑换香港电讯的一股,只需要拿出20多亿美元,并且向银行确保收购一定成功,以纳斯达克这一年多的涨势,星动网络的股票升值潜力大,银行才会借这么大笔钱给他,但带来的隐患就是他将要负担起沉重的债务。难怪他让星动网络而不是生产移动设备的星尘通讯出面收购,还是沾了网络股票有前景的光啊!明天纳斯达克市场上星动网络的股价一定涨疯了,我看美国人都疯了,简直是送钱给他乱花,但盛极必衰,我看他能风光多久。”荣新友这些年在英国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比起杨星如今的成就来简直不值一提,对于一向顺风顺水的他来说,这次失利可不小,只能输人不输阵的诅咒了。
</p>
通过赵玉兰这条内线,杨星的对手联盟虽然是事后诸葛亮,但还是基本掌握到中星集团在香港电讯收购战里的内幕。杨星这次采用的是西方商业收购中常见的杠杆收购法,即收购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钱为基础,然后从风投基金、银行等金融单位借贷其余的资金进行收购,并在收购后利用公司收入来偿还因收购产生负债的方法。
</p>
这种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几乎完全依靠借款者的信誉,这意味着杨星这个名字获到的以中国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认可,他们提供120亿美元收购款,这除了中央对杨星支持外,也是市场对杨星经营能力的肯定。
</p>
但这在和韩国商业引起了惊慌,杨星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成功收购了一家上百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这让两国被中星集团盯上的目标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在大宇集团和富士银行眼中,对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筹集到巨额收购款的中星来说,它的实力看起来已经和安田家族不相上下了。
</p>
这更加让杨星的对手们相信中星集团那份秘密会议记录是真的,对于杨星有实力向富士银行发起攻势的能力没人会在怀疑了,只剩下唯一的问题,他会放弃大宇集团转而攻击富士银行吗?
</p>
但显然杨星不会让对手轻易弄清他的想法,在成功收购香港电讯之后,他立即对外宣布因为集团规模扩展太快和频繁收购,导致债务比率上升和流动资金紧张,正式将中星集团下属对除星斗研究院外其他十家上市公司升级为集团公司,并加快这些集团公司下属公司海外上市的步伐。
</p>
这件事在去年集团高层就达成了共识,并积极为此做了准备。去年年会上总部还根据升级为集团公司的业务需求,扩大了各大公司的经营权利,除对重大项目拥有一票否决权外,总部基本彻底退出了参与具体经营,成为纯粹的股权控股和协调下属集团公司关系并对重大投资做咨询的机构。
</p>
而星斗研究院作为单独的科研机构也正式独立,不仅将为集团服务,还可以对外承揽同其他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出售不涉及集团核心利益科技专利,甚至接受其他企业指定的研究等科研工作。
</p>
这十家升格为集团的公司首要考虑就是将旗下拥有股权的内地、港台和东南亚多家上市公司业务加以整合,统一企业形象和公司架构选择合适的地点重新包装上市。比如星云电子旗下既有在内地上市的康佳、格力等公司,本身也是香港上市公司,另外还在东南亚等地收购了一些当地上市公司,业务范围重叠不说,还经常被指责借机圈钱。其他几家公司也多少存在同样的问题。
</p>
这主要是由于中星集团早期的经营重点是在投资领域,当初八大公司香港上市采取了借壳上市等操作手法,规避许多上市公司的规章,有抢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大肆圈钱的嫌疑。随后杨星又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所得大部分收益又投到公司的一系列疯狂收购当中,导致中星集团各公司业务长期红字,股票表现不甚理想,经常受到诟病。
</p>
十大公司升级后,会全力加强主营业务,将整合旗下的优质公司资源,寻求在世界各大金融城市证交所上市,为新的集团公司开拓资金来源,这本来是早已计划好的。而正好杨星为了推动对韩国大宇集团的收购而放出收购富士银行的消息,以及临时对香港电讯出手,都需要操作市场的注意力,借这个现成的机会,正好加快十大集团海外上市计划,既能制造市场热点,为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又能让此前投资在中星集团企业股票上的股民得到资本红利,认为他们认为对于中星股票的投资有所回报。
</p>
从2000年一月开始的半年多时间里,中星集团各公司频频在资本市场上发力,在星富投资、美国高盛、英国汇丰等多家投资机构的协助下,这十大集团公司采取将旗下多家上市公司整合、退市、更名、增发、债转股等方式,在香港、伦敦、纽约、新加坡、东京、法兰克福等世界著名证券市场以几乎一周一家子公司的疯狂速度纷纷上市。
</p>
除了加快旗下资产海外上市的步伐外,十大集团还对公司其他资产加以整合,并采用加发公司债、引进风投资本和战略投资人等方式全面改善和提高公司资本和资产结构,十大集团后来被香港媒体冠以当地著名漫画《神兵玄奇》中最有来头的十大天神兵“十方俱灭”的称呼,可见他们这段经历的精彩之处。
</p>
随着公司海外上市的成功,“十方俱灭”这些公司们除了每家都拥有几家国际上市公司外,还让自己的腰杆粗了一圈。不少经济评论家一致认为“十方俱灭”正赶上国际股市的大牛市,上市所得远不止当年香港上市时的区区20亿美元,而是整整100亿美元!不仅大大减轻了中星集团收购香港电讯产生的债务,还借机再次分红,让许多投资中星股票的股民们为之欢呼雀跃。
</p>
但看在汪岚猊、安田一之助等人眼里,“十方俱灭”在资本市场上大肆增发股票,主动稀释自己的股权,这做法怎么看都像是当初亚洲风暴来临前玩的那套金蝉脱壳的把戏。利用股权换现金无非有两个理由,一是杨星再次预先判断有极大危机,趁股市大涨的机会高位套现,落袋为安。他们注意到杨星的好友张胜利选择他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软件公司禁售期一结束也采取抛售股份换现金的做法,这很难让人相信是个巧合。
</p>
二来就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杨星是真的在为收购富士银行之间做准备。道理很简单,韩国大宇集团虽然号称负债800亿美元,但实际上总资产只有300亿美元左右,韩国政府派出的大宇破产委员又不同意出售事关利益的大宇造船厂等集团核心资产,为此解除了大宇大部分从跟政府关系密切银行借下的债务,实际上只需要100亿美元就足以拿下大宇集团,以杨星在收购香港电讯时展现的实力这并不是问题,但他匆匆忙忙跑到股市上搞风搞雨干什么?除非他图谋的是更大的目标。
</p>
就在中星集团掀起上市狂潮, 让他的对手惴惴不安时,3月初中星集团又从成功收购香港电讯里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好处。作为香港电讯大股东之一的香港政府宣布,为了配合港府即将出台多项为提升本地竞争实力,打造本土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政策。在98年港币保卫战中表现突出的香港三大主权基金决定向观塘工业新区投资150亿美元,和其中的天空星城产业园共同成立一家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和扶植发展的科技基金。
</p>
由于基金使用权归属修建天空星城产业园委员会全权调动,这就意味着天空星城幕后老板杨星手里又多出一大笔可以随意调动的巨额资金。这无异于对杨星接下来狩猎的目标发出了不详的信号,因为无论是大宇集团所有的高科技专利还是富士银行拥有的众多知名高科技企业的股票,都属于该笔基金名正言顺的投资目标。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