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憾益州
</a>
五百九十章神兵天降憾益州
襄楷得知刘谦声东击西之计,明面发动大军攻伐鲜卑,实际是为了麻痹刘焉而攻取益州之后,想到这都是他当初为了对付刘宏而闯下的祸事,为了不让刘谦抓住刘焉从刘焉口中得知他才是罪魁祸首,这才匆匆来到了益州立功赎罪
襄楷一股脑将他这些年所作的**行为说给刘谦,就静静等待刘谦对他的判决。大文学
刘谦来自于后世,脑子中根本没有什么这个时代人们的忠君爱国思想,因为后世各种思想竞相争鸣,像襄楷这种反对暴君的思想早就成为了主流,为此刘谦倒也没觉得襄楷这样做有什么错误。
站在襄楷立场上,设身处地为襄楷考虑一番,就会发现襄楷也不容易。为了推翻刘宏这个不称职的昏君,襄楷就像蚂蚁撼动大山一般,稍有机会,也不管这个机会未来究竟能起多大作用,都紧紧抓住拿来对付刘宏。十数年来,襄楷几乎走遍了整个大汉,也不知道蛊惑了多少有野心之人起来对抗大汉,最后也不过成功了张举袁术刘焉这几个例子。
不过,万万不可小看襄楷成功制造出的这几个反对派,他们或者采用武力对抗或者默默从大汉内部蚕食大汉,最后都给大汉制造出不可估量的灾难。
如果刘谦不横空出世,但以襄楷给大汉造就的这些灾难,就动摇了大汉建筑的根基,对于大汉加速覆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此,尽管刘谦不准备指责襄楷什么,但是襄楷原来只准备对付刘宏之举,事实上却对大汉制造出很大灾难,所以刘谦最后哭笑不得的还是笑骂了襄楷一番。
在汉代做出如此多**的行为,以襄楷看来就算刘谦很开明的不取他的性命,但是一番臭骂刑罚还是免不了的,实际上襄楷这次前来已经做好了蹲大牢的心理了。令襄楷没有想到,刘谦根本没有为刘宏的事情责怪他半句,反而对他实际对大汉造成的灾难后果,给予了严厉的指责。
如果在其他方面刘谦责骂襄楷,襄楷纵使表面上不做任何反驳,心里边却会对刘谦腐朽的忠君思想给与蔑视,可是刘谦压根就没提忠君什么事,只是从整个国家层面对襄楷发难,这就让内心深处对大汉无比热爱的襄楷羞愧难当,从而心甘情愿认同了他对大汉犯下的错误。
笑骂间指出了襄楷的错误之后,刘谦似笑非笑的询问襄楷,说襄楷原可以将这些秘密埋在心中不告诉刘谦,为何偏要冒着杀头的危险告知刘谦,难道襄楷就如此有把握刘谦不会杀了他。
襄楷捻须一笑,非常诚恳说道,纸包不住火,这些事情刘谦早晚都很会知道,甚至刘谦现在心里边已经很清楚了,与其等刘谦最后找他算总账,还不如趁刘谦没有掌握全部罪证之前前来坦白从宽的好。大文学
确实从张纯那里知道了襄楷罪行的刘谦,听完淡淡一笑道,先生恐怕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用这些事对我进行最后的试探吧。
襄楷见刘谦将他真正的居心捅破,也不掩饰,嘿嘿一笑算是承认了。
见襄楷还算磊落,就证明襄楷确实真心投靠他,不过为了将襄楷为什么要投靠他弄清楚,不至于发生襄楷以前忽悠张纯张举袁术刘焉的事情,刘谦还是一直见血问出了襄楷投奔他的本意来。
看到刘谦终于问道了最关紧的事情,襄楷不敢怠慢,慷慨中将当年他对刘宏不满诉说一遍,为了大汉可以更好发展下去,襄楷就想推翻刘宏的政权,改立圣明的天子治理大汉,这才做出了十几年的荒唐之举。
去年冬天,襄楷听说刘谦废除了刘宏立小刘辩为天子后,就开始关注刘谦和小刘辩。得知小刘辩非常宠信刘谦,襄楷就知道不发生政变的话,刘谦只要能保持小刘辩的宠信,刘谦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大汉真正的主宰者。
了解了刘谦对于大汉的重要性之后,襄楷并没有直接投靠刘谦,而是跑到了刘谦大本营南阳郡实地考察了一番。当见到刘谦在南阳郡实行的政策,让南阳郡大部分百姓过上了从来没有过上的好日子,襄楷算是认同了刘谦的政治能力。
刘谦分田免税鼓励百姓种田积极性的措施,襄楷虽然十分认可,可是却也不太震惊,毕竟刘谦采取的这些措施以前也有人干过,可是刘谦大力发展医疗所,使家境贫困者生病医治不花钱这一项,真正让襄楷震惊了。
襄楷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神棍,在做神棍以前他可是平原郡著名的名士,一肚子的学问。他简单计算一下,刘谦推行全民医疗这一个福利性政策,在刘谦实施的免税减税的政策下,每年都要倒贴一个天文数字的金钱。
襄楷不相信刘谦不知道每年将会为全民医疗赔钱,可是刘谦却一直坚持执行下去,就凭这份独有的魄力,就不得不让襄楷对刘谦生出赞服之心。后来,对全民医疗一事比较上心的襄楷,得知全民医疗所需财政补贴全部来自于宛城的商业税收之后,襄楷对刘谦就更加佩服了。
宛城是全国闻名的商业城市,就算大汉行使对商人盘剥重税政策,来往的商人还是非常的多。为此,当刘谦要在宛城为商人减免三分之一征税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可是在刘谦的坚持下施行之后,宛城来往的客商竟然短时间好酒增加了两倍多,而且还一直呈现继续暴增的趋势。
来往客人多了,虽然征税数额减少了不少,但是征税总额却得到了大大的增加,只是刘谦单单依靠商业税这一项就能补足全民医疗弄出来的亏空。刘谦以如此巧妙的方法,不但轻而易举的造福了南阳郡的百姓,而且还让全国来往宛城的客商对刘谦减税措施赞不绝口,真可谓一箭双雕之计。大文学
这且不提,秘密游历在南阳郡的襄楷,在南阳郡百姓口中了解到他们对刘谦的拥护,更是亲眼见识了广大南阳郡百姓保家卫国支持刘谦防护南阳郡的热情,当看到很多家中全部男丁不是加入了军队最占,就是加入了修筑堤坝大军防备想从南方进军的孙坚军,而家中留下的妇孺老幼却肩负起种田的大任无怨无悔,以及汉州军高速有效的军事动员能力,一斑窥豹,襄楷就知道如果刘谦不发生大错误,未来的天下注定将会是刘谦的了。
不过纵是襄楷已经如此看好刘谦,但是了解天下局势变化的襄楷,却依然没有急于投效刘谦,一直等到刘谦轻松的击败张举收服乌桓后,刘谦千里大跃进忽然出现在三辅,数天内收服了三辅,而留在幽州军队浩浩汤汤杀进冀州,一举迫使袁绍不得不卷铺盖离开,这才坚定投靠刘谦的心思。
以上就是襄楷投效刘谦前的所有故事,他没有一点隐瞒的全都告诉了刘谦。
听到襄楷居然将他所有心理历程统统说出来,一点也没有隐瞒他曾经对刘谦的怀疑和试探,刘谦呵呵一笑反而相信了这些话。
经过这些对襄楷的了解,刘谦算是真正认同了襄楷,从此襄楷就算是刘谦可以信赖的属下了。见刘谦承认了他,很会做人的襄楷当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当即跪下来拜见刘谦为主公,于是两人的身份算是稳定了下来。
顺利转换了关系之后,不用刘谦提醒,襄楷立刻想到刘谦寻找他的本意,于是开始为刘谦分析益州的形势及如何处理五斗米教的问题来。
襄楷首先向刘谦表示,这次张鲁公开声明效忠刘谦,虽然也对益州归附起到了很大作用,可是起最大的作用却不是张鲁,而是刘谦神兵天降益州带给了益州百姓巨大的震撼和恐慌,如果没有刘谦神兵天降之举带给益州百姓巨大的心理压力,就算是张鲁高调宣扬投效刘谦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后果。
经过襄楷一番分析,刘谦才渐渐明白过来。
由于刘谦来自后世,很早就知道了邓艾飞军破益州的故事,为此当他做出同样的事情时,就忘记了这种军事行动带给当地人的震撼性。
说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的原因,书中对邓艾这一壮举不但没有半点美化,反而把邓艾入主成都后的骄傲心态说的很详细。为此,读者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感到邓艾突然进入益州而带给益州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会发出就邓艾中途死亡数千人后剩下的两万多人,居然还能覆灭蜀国的感慨来。
襄楷给刘谦说的很清楚,原来他待在张鲁那里和张鲁谈判,一直进展不大。因为张鲁以为刘谦想要进入益州,必须得有他配合取下一路上的险关,要不然刘谦就会被阻挡在益州外,要不刘谦想要攻破一个险关就必须付出高额代价,于是就想从襄楷这里取得多一些好处。
九月十八日晚,门徒众多的张鲁刚开始得知刘谦攻破绵竹抄了刘焉老巢的情报,根本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根本不敢相信预想中还在剑阁外边焦急上火的刘谦,不但像神仙一样降临在益州,而且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不敢置信的张鲁很是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为了证明这个消息的虚实,张鲁连续派出了十几拨探哨向绵竹出发。
第二天上午,十几拨探子全部回来,个个如同见鬼一般的告诉张鲁,刘谦真的攻破了绵竹关和绵竹,一举将刘焉的老巢给占据了。他们还告诉张鲁他们打探详尽的情报,说除了刘焉和一些外放的刘焉属下官员,包括刘焉两位公子在内的一切文武属下都被刘谦俘获了。
知道刘谦降临益州攻破绵竹的真实性之后,张鲁第一个反应是非常纳罕刘谦是如何来到的,第二个反应就是他立刻告诉自己,刘焉完蛋了。
不用属下分析,张鲁也知道,就算刘焉属下没有被刘谦一网打尽,只要刘谦能够率领两万大军来到益州,刘谦就能以同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马进入益州。这样一来,益州北部抗拒刘谦的数道雄关就等于失去了作用。
刘谦时下是天下最耀眼的人物,天下间没有听说过刘谦这个人的简直屈指可数。
刘谦最值得人们称道的一是刘谦和他几个女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第二就是刘谦如同战神一般创下的辉煌战绩。
无论是刘谦在南阳郡和马荷一见钟情,随后又悔婚再复合的爱恨纠葛;还是身为刘谦师侄女的李冰,为了刘谦不顾生死两次相助的超越露n理之恋;还是刘谦不顾礼仪道德,横插一刀非要抢卫仲道未婚妻蔡琰的无耻之尤之举。
这些远远超过一般人想象的爱情故事,不管天下人赞美也罢鄙视也罢,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这些故事实在是茶余饭后闲谈的很好话题,更让天下间无数妙龄女孩纷纷感叹,为何不让刘谦遇到她们?为何刘谦这厮就不能像对待蔡琰那般横刀来抢夺她们?
至于刘谦创造的无数战争神话,天下人早就习惯了,只要刘谦出战,不管刘谦处于如何的劣势,大家最后都会信誓旦旦的保证最后的胜利者永远是刘谦。
因为困扰大汉百年的羌人,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先后都被刘谦打败,最后不是投效了刘谦就是被刘谦灭亡或者流亡在青藏高原再也不敢露头。
因为一直在辽东狂傲不训的乌桓人,春天被刘谦一战而定,刘谦以从未出现过的海战战术突袭辽东,一举将乌桓老巢给掏空,最后让乌桓这个民族消失在世界民族之林。
因为雄霸北方草原数百年的草原霸主匈奴,最后集中起来的二十多万大军,三个月不到就被刘谦全部覆灭,据说一个也没有跑掉。
而刘谦早早就发动了两路大军奇袭匈奴老巢,在匈奴最强战力全部覆灭,家中只剩下妇孺老幼的状况下,刘谦二三十万大军最后取得的战绩大家完全没有相信,绝对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最后胜利者一定是刘谦,匈奴这个民族相信在不久后也会永远消失在历史大河之中。
因为刘谦在虎牢关一战中,以数万骑兵笑傲诸侯,只凭诸侯手中十分之一的兵力,在虎牢关连战连胜,一举将诸侯打得毫无战心,最后不得不屈服在刘谦yin威之下,还得违心给刘谦出钱出粮资助刘谦对抗匈奴。
就凭以上这几点,益州人知道刘谦准备讨伐益州时,早就对刘焉失去了信心,只是想着益州还有几道险关,这才没有立刻发出向刘谦投降的声音。
可是现在让大家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刘谦并不想大家所想的那样被刘焉阻挡在益州之外,而是如同从天而降一般,极为突然的就来到益州中心地带,极为出乎大家意料的就攻破了刘焉的老巢。
这个令大家震惊到极点的战果,就如同一觉醒来发现离家千里一样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震惊。于是凡是知道这个消息的益州人,当场就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原来主张刘谦代表朝廷,只要刘谦进入益州他们就选择支持刘谦的人,现在见刘谦神兵天降,震惊之余慌忙间就向刘谦效忠。原来还有心跟随刘焉抗拒刘谦的人,眼下见刘谦居然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益州,想到刘谦战无不胜的战绩,抗拒之心立刻融化了,随大流也慌忙派人和刘谦联系。
张鲁就是在这种大形势下,放弃了原来一切的想法,利用襄楷在他这里的机会,第一个高举起欢迎刘谦入主益州的大旗,无条件的支持刘谦的。
经过襄楷如此一番分析,刘谦认为襄楷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心中就对张鲁的顾忌渐渐放松了一些。不过古代人经常利用宗教起义,深知这一点的刘谦还是有些不放心,就让襄楷把解决张鲁威胁的办法说出来。
襄楷所提的办法非常简单,却十分难得。他提出让刘谦将全国各支宗教统和起来,给宗教头目神棍赐予一定的官职,让宗教呈现明面化,最终达到控制在刘谦手中的目的。
刘谦认真思考一下,认为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只要让宗教明面化,宗教头目就失去了利用宗教达到个人目的野心。不过,刘谦心理也很清楚,这个办法虽好,实行起来的难度却很大。
毕竟襄楷对于宗教的了解来自于中国传统,并不了解后世流行在世界上的主流宗教。如果襄楷能够到后世走一遭,他就会发现,但凡能在世界上大范围传播的宗教,最有影响力的都是一神教。
佛教虽然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但是如果没有中国人改良发散,绝对享受不了第三大宗教的地位,最多只是一个东南亚的非主流宗教罢了。佛教出自印度,可是他在发源地的土壤上早就灭绝了,时下许多佛教典籍如果没有中国还有保存,估计佛教的再发展也没有什么希望了。</p>
五百九十章神兵天降憾益州
襄楷得知刘谦声东击西之计,明面发动大军攻伐鲜卑,实际是为了麻痹刘焉而攻取益州之后,想到这都是他当初为了对付刘宏而闯下的祸事,为了不让刘谦抓住刘焉从刘焉口中得知他才是罪魁祸首,这才匆匆来到了益州立功赎罪
襄楷一股脑将他这些年所作的**行为说给刘谦,就静静等待刘谦对他的判决。大文学
刘谦来自于后世,脑子中根本没有什么这个时代人们的忠君爱国思想,因为后世各种思想竞相争鸣,像襄楷这种反对暴君的思想早就成为了主流,为此刘谦倒也没觉得襄楷这样做有什么错误。
站在襄楷立场上,设身处地为襄楷考虑一番,就会发现襄楷也不容易。为了推翻刘宏这个不称职的昏君,襄楷就像蚂蚁撼动大山一般,稍有机会,也不管这个机会未来究竟能起多大作用,都紧紧抓住拿来对付刘宏。十数年来,襄楷几乎走遍了整个大汉,也不知道蛊惑了多少有野心之人起来对抗大汉,最后也不过成功了张举袁术刘焉这几个例子。
不过,万万不可小看襄楷成功制造出的这几个反对派,他们或者采用武力对抗或者默默从大汉内部蚕食大汉,最后都给大汉制造出不可估量的灾难。
如果刘谦不横空出世,但以襄楷给大汉造就的这些灾难,就动摇了大汉建筑的根基,对于大汉加速覆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此,尽管刘谦不准备指责襄楷什么,但是襄楷原来只准备对付刘宏之举,事实上却对大汉制造出很大灾难,所以刘谦最后哭笑不得的还是笑骂了襄楷一番。
在汉代做出如此多**的行为,以襄楷看来就算刘谦很开明的不取他的性命,但是一番臭骂刑罚还是免不了的,实际上襄楷这次前来已经做好了蹲大牢的心理了。令襄楷没有想到,刘谦根本没有为刘宏的事情责怪他半句,反而对他实际对大汉造成的灾难后果,给予了严厉的指责。
如果在其他方面刘谦责骂襄楷,襄楷纵使表面上不做任何反驳,心里边却会对刘谦腐朽的忠君思想给与蔑视,可是刘谦压根就没提忠君什么事,只是从整个国家层面对襄楷发难,这就让内心深处对大汉无比热爱的襄楷羞愧难当,从而心甘情愿认同了他对大汉犯下的错误。
笑骂间指出了襄楷的错误之后,刘谦似笑非笑的询问襄楷,说襄楷原可以将这些秘密埋在心中不告诉刘谦,为何偏要冒着杀头的危险告知刘谦,难道襄楷就如此有把握刘谦不会杀了他。
襄楷捻须一笑,非常诚恳说道,纸包不住火,这些事情刘谦早晚都很会知道,甚至刘谦现在心里边已经很清楚了,与其等刘谦最后找他算总账,还不如趁刘谦没有掌握全部罪证之前前来坦白从宽的好。大文学
确实从张纯那里知道了襄楷罪行的刘谦,听完淡淡一笑道,先生恐怕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用这些事对我进行最后的试探吧。
襄楷见刘谦将他真正的居心捅破,也不掩饰,嘿嘿一笑算是承认了。
见襄楷还算磊落,就证明襄楷确实真心投靠他,不过为了将襄楷为什么要投靠他弄清楚,不至于发生襄楷以前忽悠张纯张举袁术刘焉的事情,刘谦还是一直见血问出了襄楷投奔他的本意来。
看到刘谦终于问道了最关紧的事情,襄楷不敢怠慢,慷慨中将当年他对刘宏不满诉说一遍,为了大汉可以更好发展下去,襄楷就想推翻刘宏的政权,改立圣明的天子治理大汉,这才做出了十几年的荒唐之举。
去年冬天,襄楷听说刘谦废除了刘宏立小刘辩为天子后,就开始关注刘谦和小刘辩。得知小刘辩非常宠信刘谦,襄楷就知道不发生政变的话,刘谦只要能保持小刘辩的宠信,刘谦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大汉真正的主宰者。
了解了刘谦对于大汉的重要性之后,襄楷并没有直接投靠刘谦,而是跑到了刘谦大本营南阳郡实地考察了一番。当见到刘谦在南阳郡实行的政策,让南阳郡大部分百姓过上了从来没有过上的好日子,襄楷算是认同了刘谦的政治能力。
刘谦分田免税鼓励百姓种田积极性的措施,襄楷虽然十分认可,可是却也不太震惊,毕竟刘谦采取的这些措施以前也有人干过,可是刘谦大力发展医疗所,使家境贫困者生病医治不花钱这一项,真正让襄楷震惊了。
襄楷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神棍,在做神棍以前他可是平原郡著名的名士,一肚子的学问。他简单计算一下,刘谦推行全民医疗这一个福利性政策,在刘谦实施的免税减税的政策下,每年都要倒贴一个天文数字的金钱。
襄楷不相信刘谦不知道每年将会为全民医疗赔钱,可是刘谦却一直坚持执行下去,就凭这份独有的魄力,就不得不让襄楷对刘谦生出赞服之心。后来,对全民医疗一事比较上心的襄楷,得知全民医疗所需财政补贴全部来自于宛城的商业税收之后,襄楷对刘谦就更加佩服了。
宛城是全国闻名的商业城市,就算大汉行使对商人盘剥重税政策,来往的商人还是非常的多。为此,当刘谦要在宛城为商人减免三分之一征税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可是在刘谦的坚持下施行之后,宛城来往的客商竟然短时间好酒增加了两倍多,而且还一直呈现继续暴增的趋势。
来往客人多了,虽然征税数额减少了不少,但是征税总额却得到了大大的增加,只是刘谦单单依靠商业税这一项就能补足全民医疗弄出来的亏空。刘谦以如此巧妙的方法,不但轻而易举的造福了南阳郡的百姓,而且还让全国来往宛城的客商对刘谦减税措施赞不绝口,真可谓一箭双雕之计。大文学
这且不提,秘密游历在南阳郡的襄楷,在南阳郡百姓口中了解到他们对刘谦的拥护,更是亲眼见识了广大南阳郡百姓保家卫国支持刘谦防护南阳郡的热情,当看到很多家中全部男丁不是加入了军队最占,就是加入了修筑堤坝大军防备想从南方进军的孙坚军,而家中留下的妇孺老幼却肩负起种田的大任无怨无悔,以及汉州军高速有效的军事动员能力,一斑窥豹,襄楷就知道如果刘谦不发生大错误,未来的天下注定将会是刘谦的了。
不过纵是襄楷已经如此看好刘谦,但是了解天下局势变化的襄楷,却依然没有急于投效刘谦,一直等到刘谦轻松的击败张举收服乌桓后,刘谦千里大跃进忽然出现在三辅,数天内收服了三辅,而留在幽州军队浩浩汤汤杀进冀州,一举迫使袁绍不得不卷铺盖离开,这才坚定投靠刘谦的心思。
以上就是襄楷投效刘谦前的所有故事,他没有一点隐瞒的全都告诉了刘谦。
听到襄楷居然将他所有心理历程统统说出来,一点也没有隐瞒他曾经对刘谦的怀疑和试探,刘谦呵呵一笑反而相信了这些话。
经过这些对襄楷的了解,刘谦算是真正认同了襄楷,从此襄楷就算是刘谦可以信赖的属下了。见刘谦承认了他,很会做人的襄楷当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当即跪下来拜见刘谦为主公,于是两人的身份算是稳定了下来。
顺利转换了关系之后,不用刘谦提醒,襄楷立刻想到刘谦寻找他的本意,于是开始为刘谦分析益州的形势及如何处理五斗米教的问题来。
襄楷首先向刘谦表示,这次张鲁公开声明效忠刘谦,虽然也对益州归附起到了很大作用,可是起最大的作用却不是张鲁,而是刘谦神兵天降益州带给了益州百姓巨大的震撼和恐慌,如果没有刘谦神兵天降之举带给益州百姓巨大的心理压力,就算是张鲁高调宣扬投效刘谦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后果。
经过襄楷一番分析,刘谦才渐渐明白过来。
由于刘谦来自后世,很早就知道了邓艾飞军破益州的故事,为此当他做出同样的事情时,就忘记了这种军事行动带给当地人的震撼性。
说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的原因,书中对邓艾这一壮举不但没有半点美化,反而把邓艾入主成都后的骄傲心态说的很详细。为此,读者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感到邓艾突然进入益州而带给益州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会发出就邓艾中途死亡数千人后剩下的两万多人,居然还能覆灭蜀国的感慨来。
襄楷给刘谦说的很清楚,原来他待在张鲁那里和张鲁谈判,一直进展不大。因为张鲁以为刘谦想要进入益州,必须得有他配合取下一路上的险关,要不然刘谦就会被阻挡在益州外,要不刘谦想要攻破一个险关就必须付出高额代价,于是就想从襄楷这里取得多一些好处。
九月十八日晚,门徒众多的张鲁刚开始得知刘谦攻破绵竹抄了刘焉老巢的情报,根本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根本不敢相信预想中还在剑阁外边焦急上火的刘谦,不但像神仙一样降临在益州,而且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不敢置信的张鲁很是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为了证明这个消息的虚实,张鲁连续派出了十几拨探哨向绵竹出发。
第二天上午,十几拨探子全部回来,个个如同见鬼一般的告诉张鲁,刘谦真的攻破了绵竹关和绵竹,一举将刘焉的老巢给占据了。他们还告诉张鲁他们打探详尽的情报,说除了刘焉和一些外放的刘焉属下官员,包括刘焉两位公子在内的一切文武属下都被刘谦俘获了。
知道刘谦降临益州攻破绵竹的真实性之后,张鲁第一个反应是非常纳罕刘谦是如何来到的,第二个反应就是他立刻告诉自己,刘焉完蛋了。
不用属下分析,张鲁也知道,就算刘焉属下没有被刘谦一网打尽,只要刘谦能够率领两万大军来到益州,刘谦就能以同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马进入益州。这样一来,益州北部抗拒刘谦的数道雄关就等于失去了作用。
刘谦时下是天下最耀眼的人物,天下间没有听说过刘谦这个人的简直屈指可数。
刘谦最值得人们称道的一是刘谦和他几个女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第二就是刘谦如同战神一般创下的辉煌战绩。
无论是刘谦在南阳郡和马荷一见钟情,随后又悔婚再复合的爱恨纠葛;还是身为刘谦师侄女的李冰,为了刘谦不顾生死两次相助的超越露n理之恋;还是刘谦不顾礼仪道德,横插一刀非要抢卫仲道未婚妻蔡琰的无耻之尤之举。
这些远远超过一般人想象的爱情故事,不管天下人赞美也罢鄙视也罢,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这些故事实在是茶余饭后闲谈的很好话题,更让天下间无数妙龄女孩纷纷感叹,为何不让刘谦遇到她们?为何刘谦这厮就不能像对待蔡琰那般横刀来抢夺她们?
至于刘谦创造的无数战争神话,天下人早就习惯了,只要刘谦出战,不管刘谦处于如何的劣势,大家最后都会信誓旦旦的保证最后的胜利者永远是刘谦。
因为困扰大汉百年的羌人,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先后都被刘谦打败,最后不是投效了刘谦就是被刘谦灭亡或者流亡在青藏高原再也不敢露头。
因为一直在辽东狂傲不训的乌桓人,春天被刘谦一战而定,刘谦以从未出现过的海战战术突袭辽东,一举将乌桓老巢给掏空,最后让乌桓这个民族消失在世界民族之林。
因为雄霸北方草原数百年的草原霸主匈奴,最后集中起来的二十多万大军,三个月不到就被刘谦全部覆灭,据说一个也没有跑掉。
而刘谦早早就发动了两路大军奇袭匈奴老巢,在匈奴最强战力全部覆灭,家中只剩下妇孺老幼的状况下,刘谦二三十万大军最后取得的战绩大家完全没有相信,绝对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最后胜利者一定是刘谦,匈奴这个民族相信在不久后也会永远消失在历史大河之中。
因为刘谦在虎牢关一战中,以数万骑兵笑傲诸侯,只凭诸侯手中十分之一的兵力,在虎牢关连战连胜,一举将诸侯打得毫无战心,最后不得不屈服在刘谦yin威之下,还得违心给刘谦出钱出粮资助刘谦对抗匈奴。
就凭以上这几点,益州人知道刘谦准备讨伐益州时,早就对刘焉失去了信心,只是想着益州还有几道险关,这才没有立刻发出向刘谦投降的声音。
可是现在让大家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刘谦并不想大家所想的那样被刘焉阻挡在益州之外,而是如同从天而降一般,极为突然的就来到益州中心地带,极为出乎大家意料的就攻破了刘焉的老巢。
这个令大家震惊到极点的战果,就如同一觉醒来发现离家千里一样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震惊。于是凡是知道这个消息的益州人,当场就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原来主张刘谦代表朝廷,只要刘谦进入益州他们就选择支持刘谦的人,现在见刘谦神兵天降,震惊之余慌忙间就向刘谦效忠。原来还有心跟随刘焉抗拒刘谦的人,眼下见刘谦居然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益州,想到刘谦战无不胜的战绩,抗拒之心立刻融化了,随大流也慌忙派人和刘谦联系。
张鲁就是在这种大形势下,放弃了原来一切的想法,利用襄楷在他这里的机会,第一个高举起欢迎刘谦入主益州的大旗,无条件的支持刘谦的。
经过襄楷如此一番分析,刘谦认为襄楷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心中就对张鲁的顾忌渐渐放松了一些。不过古代人经常利用宗教起义,深知这一点的刘谦还是有些不放心,就让襄楷把解决张鲁威胁的办法说出来。
襄楷所提的办法非常简单,却十分难得。他提出让刘谦将全国各支宗教统和起来,给宗教头目神棍赐予一定的官职,让宗教呈现明面化,最终达到控制在刘谦手中的目的。
刘谦认真思考一下,认为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只要让宗教明面化,宗教头目就失去了利用宗教达到个人目的野心。不过,刘谦心理也很清楚,这个办法虽好,实行起来的难度却很大。
毕竟襄楷对于宗教的了解来自于中国传统,并不了解后世流行在世界上的主流宗教。如果襄楷能够到后世走一遭,他就会发现,但凡能在世界上大范围传播的宗教,最有影响力的都是一神教。
佛教虽然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但是如果没有中国人改良发散,绝对享受不了第三大宗教的地位,最多只是一个东南亚的非主流宗教罢了。佛教出自印度,可是他在发源地的土壤上早就灭绝了,时下许多佛教典籍如果没有中国还有保存,估计佛教的再发展也没有什么希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