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百七十五章 弯弓射雕
</a>
五百七十五章弯弓射雕
光熹元年七月十七日,晨
红彤彤的太阳从阴山山坳中缓缓升起,照耀得大草原上一片生机盎然。大文学早早起来觅食的各色鸟儿鸣叫声交鸣成一首欢快的协奏曲。随着气温上升形成了热气流,阴山山麓缓缓滑翔出来一只只大雕,盘旋间伺机捕食地上的猎物。
夏日大草原的早晨非常凉爽,气温和中原相差很大,使许多中原来到这里的汉子心情大爽,操练起来更是卖力了几分。
演武场旁边,一支骑兵正在陆续聚集,操练的士兵从这些骑兵全副武装的模样分析,猜测这些骑兵马上就要去执行战斗任务,操练之余,纷纷用羡慕的目光望着有功劳可捞的骑兵们。
“都给老子迅速一点,你们这副磨磨蹭蹭的样子如果要是让骠骑将军看到,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格隆索望着手下三千多人明显士气不高的样子,不由气得对着这些贵族兵骂了起来。
当初乌桓全族依附了刘谦,总人数足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人口中,约有一万多名乌桓贵族。
贵族,不管在任何民族都标志着他们属于精英阶级,无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军事方面贵族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普通的民众远远不如他们。特别是在游牧民族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资源更是集中在贵族身上,普通部族根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故而这一点显得更加明显。
上次在针对三辅匈奴人的战斗中,格隆索要求刘谦让他把原乌桓贵族集中起来编制成军,别有居心的刘谦立刻同意了。于是格隆索把贵族精英集中到一起,一共有六千五百多人。
在针对匈奴人战斗中,可能是刘谦一直和他们战斗在一起的原因,让他们更想证明他们的价值,他们作战勇猛战战斗素质表现得也很高,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军功。可是,由于他们表现的太过激烈,牺牲也很大,眼下只剩下三千多人。
只要表现良好立下确实战功,刘谦从不吝啬赏赐,鉴于格隆索骑兵的优良表现,战后三千多人几乎人人升了两级,更是获得了十分丰厚的赏赐。至于战死的三千多人,刘谦也追封了他们的官职,并用追封的官职对他们进行了抚恤。
刘谦此举说起来只是平常执行军规制度,可是在这些受到实惠的新汉人眼里,他们却觉得刘谦终于重视了他们,终于将他们和那些他们曾经的奴隶划清了界限,于是他们非常感激刘谦。
见到这些原乌桓精英心中还对普通乌桓人抱有成见,心中乐得发笑的刘谦自然愿意让他们独自成军,为了不让他们发觉刘谦的阴谋,刘谦很大方的赠与了他们集体勇士勋章,并专门给这支军队赐名:海东青独立军团。大文学
海东青是他们家乡至宝,刘谦用海东青命名更让他们感到刘谦对他们的重视,他们竞相发誓永远追随刘谦,愿意用生命捍卫刘谦和大汉的尊严。于是,等刘谦这次大跳跃要和鲜卑作战的时候,他们非但没有怀疑刘谦消耗他们的真实目的,反而常常以刘谦重用他们引以为荣。
格隆索一提到骠骑将军刘谦,原来散漫的骑兵立刻士气大振,很快列好了队列,摆出最好的斗志等待刘谦前来检阅。
格隆索看到三千多人弥漫出的萧杀之气,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就以这种百战不殆的气势,普通乌桓人就是拍马也不及。
这一下格隆索更加对这些同族兄弟满意了几分。
格隆索知道,方才并不是大家愿意散漫而显得没有士气,主要原因在于刘谦这次让他们迎敌鲜卑前锋的命令太伤人心,许败不许胜。
尽管刘谦保证格隆索打败仗一样有军功可拿,但是格隆索相信,不管是哪一支有斗志的军队都不想打败仗,更何况他们这支精英军队还必须维护他们精英的荣誉,那就更不想了。后来,直到刘谦表示,如果他们这次败得恰到好处使鲜卑人看不出破绽,刘谦可以考虑让刘晔军团中的乌桓精英加入海东青独立军团,这才让感到独立军团人马有些少的格隆索痛快答应下来。
不久后,一身戎装的刘谦出现在海东青独立军团面前,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后,亲自把感动得一塌糊涂的独立军团送出辕门。
望着海东青独立军团一点点离开视线,刘谦这厮又开始盘算,是不是该建设一支以羌族贵族为主的独立军团?
羌族长久分裂为许多部落,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势力,相对于一个整体数百年的乌桓而言,很少闹出类似格隆索的事情来。不过,也正是因为羌族的部落太多,刘谦不能有效控制这些部落具体的事物,让刘谦觉得有些遗憾。
带着这个想法,刘谦拜见了贾诩,贾诩听了之后淡淡一笑,很快就给刘谦拿出了一个主意。说起来很简单,贾诩的意思是让军功赫然的原零吾部落首领凌武出任凉州刺史,让原来和凌武平起平坐的羌族部族首领感到地位悬殊感,这样就刺激了那些渴望权利的羌族贵族阶层,为了弥补强大的落差,这些新汉人贵族必须会掀起参军热情,而后自然可以组成一支独立军团。
刘谦听说如此可以消减不安定因素,心中大喜,立刻叫来黄忠张辽关羽张飞颜良文丑等武将,趁鲜卑人没有来到之前,纵马大草原来一次射雕盛宴。
众将最近都被军务缠绕,一直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今天见刘谦有意让大家放松一下,个个都抖擞精神纵马大草原,不管弓术是否精良,都一个劲驱马追赶大雕,扬弓搭箭射得不亦乐乎。
时年十九岁的张辽脸上还有几分青涩,笑起来脸上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显得非常腼腆。大文学此时这个腼腆少年,任谁也想不到他会是坑杀数万匈奴人的刽子手。
张辽在刘谦面前羞涩是有原因的,谁让他当初是想投奔心目中的英雄吕布,加入刘谦军的目的不过是想杀些匈奴人为家乡百姓报仇。出身并州雁门郡的张辽,自幼没少见到异族进犯家乡的烧杀抢掠,有机会跟着刘谦军光而堂之灭除匈奴人,想想就让他浑身战栗不止。
加入刘谦军之前,张辽怕刘谦军反悔,预先还说好灭除匈奴之后他还会寻找吕布,谁知道等他加入之后才发现刘谦军藏龙卧虎,不说黄忠关羽,就连颜良文丑他都不是对手。
不久后,在见识了黄忠超凡的本领后,张辽的心思就有点偏移。并州当时有些闭塞,张辽还不知道黄翼在函谷关箭术击败吕布的事情,参加了刘谦军,张辽了解到黄忠的射术很可能还在黄翼之上,而一身超凡的功力绝对不在吕布之下了后,加上教导系统和老神仙襄楷不断引导张辽的价值观向刘谦转移,没多久张辽就铁心效忠刘谦这个传说中的大英豪了。
初见刘谦,张辽还有些为刘谦的热情不适应,想到当初幼稚的选择,就在刘谦面前放不开。张辽未来成就如何,刘谦这厮心知肚明,为了加强说服力,刘谦又让随行前来的张飞和典韦和张辽切磋了一番。
特别是直肠子张飞打败张辽后嚷嚷道,小子回去好好练练吧,你连俺老张都打不过,你就不要再动和主公动手的主意了,俺老张也不是主公的对手。这一下,更让张辽觉得刘谦很神秘,这样厉害的英豪做他主公实在是件幸运的事情,当下张辽二话不说就拜了刘谦为主。
今天这场射雕大赛,刘谦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放松,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张辽而准备的,张辽个人武艺已经达到了大家认可,只是大家暂时还不知道张辽有一手好箭法,射雕大赛就是给张辽一个显露实力的机会。
早早得到刘谦嘱托的张辽,知道刘谦在为他考虑,希望他在明后天和匈奴人战斗中获得领兵的机会,而不让人说闲话特意准备的,就勇于表现起来,率先于黄忠射下第一支大雕。
刘谦早就给黄忠打过支,明白刘谦意思的黄忠也没有故意压张辽的风头,这让张辽有了些许的骄傲,甚至产生了黄忠射术也不比他高明的想法。
年轻人总爱将一切都表现在脸上,刘谦看到张辽的骄傲后轻轻摇摇头,让后对黄忠使了一个眼色。
黄忠会意一笑,轻轻取出落日神功,只是随意对着头顶上盘旋的几支大雕慢慢松开弓弦,弓箭的厉啸声还没有发出,三只大雕就哀鸣着向下落了下来。
射击大雕不同于射雁,同时射落三只大雕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射击三只大雁,至于其中的难度在场中的武将心中都犹如明镜。
比如刘谦这厮,射术最臭,让他单独射落一只翱翔在天空的大雕就非常有难度。其余武将中,除了张辽关羽都有射落大雕记录之外,其余的武将也只是白白浪费箭支而已。
单独射落一只大雕就这般不容易,那就更不提同时射落三只了。诸将心中清楚,同时射落三只,这需要的已经不单单是力气和预判,更是需要超级的目力和恰到好处射击技巧,他们都做不到。
张辽望着从天上坠落的三只大雕,震惊得长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合拢,他知道,他就算使出全部功力也办不到,更不用说像黄忠那般轻松写意了。从此后,张辽看向黄忠的目光中总是有一种敬意,这是强者对强者的尊重。
放松了一个上午,诸将心情愉快的跟着刘谦回到了大营,毕竟鲜卑人十万大军即将来临,而更远处的鲜卑军队也慢慢向这里集结,大事临头之前还是以军情大事为重。
为了应对这次鲜卑人可能大规模的侵犯,刘谦也作出了相应的应对。
跟随刘谦从三辅而来的有一万精锐骑兵,匈奴地收拢之后,相对不需要那么多军队参与划区屠杀,刘谦就从东西远征军共抽调四万骑兵,这样刘谦这次应对鲜卑的总兵力共计五万清一色骑兵。
凉州方面骑兵基数大,十几万骑兵中抽出三万精锐骑兵难度不大,东线远征军骑兵基数小,可是从五万人中抽调一万精锐也不是太大难题。手中有从武器到战斗力都是一流的五万骑兵,熟悉鲜卑内幕的刘谦信心百倍。
刘谦通过娄圭从鲜卑发回来的情报和大汉对鲜卑了解的一些情况,刘谦和贾诩刘晔对这些资料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是就算发生不可避免的大战刘谦军也有六成取胜的可能。
早先说过,刘谦这次前来针对鲜卑只是攻略益州计划的一部分,在针对鲜卑方面,最好是以战略威慑为主,最好是通过几次战斗让鲜卑了解大汉巨大的战斗力,然后见没有机会击败汉军而撤军。
当然,刘谦如此有把握,不仅是他清楚拥有连弩的己军战斗力强悍,武器相对落后的鲜卑人绝不会是他的对手,更重要的是他对鲜卑人内部的矛盾非常了解,料定了鲜卑这次出兵只是虚张声势。
鲜卑是一个地名,在东北大兴安岭中,鲜卑这个地方孕育了很多民族,其中现在依附刘谦的乌桓就是从哪里出来的。
霍去病当年北征,乌桓族请求霍去病给他们内附的机会,霍去病为了增加了解匈奴的动向,就答应了乌桓的要求。这样,居住在鲜卑这个地方并且是这个地方的王者乌桓,就带领着一些鲜卑奴仆来到大汉边境上。
后来,乌桓在王莽执政的时候反叛了王莽,同时反叛的还有跟随乌桓一起来到大汉边境的鲜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鲜卑这个名称才真正进入了汉人的史书中。这支鲜卑人中就有鲜卑后来的大姓段氏。
第一批鲜卑人离开大兴安岭之后,许多年后,又有几支鲜卑离开,他们并不是去同一个地方,而是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迁徙。这几支鲜卑人中就有以后的拓跋氏慕容氏等族系。
这个时候的鲜卑并不是民族,如果说鲜卑人形成一个民族,至少也得到北魏建立之后的事情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鲜卑各个部落之中文化习俗都不一样,他们之间当初也是互不认同。
单以发式而言,拓跋部索头,大概意思是留着很多小辫子。慕容部是髡头,大概意思是光头或剪去头发的意思,而其他的部落则坚持披发。服饰也不相同,东部鲜卑喜欢白色,而居住在西部的拓跋氏尚黑,后来拓跋氏还污蔑东部鲜卑为白虏。
除了不同的习俗,他们还没有共同祖先的认同。拓跋部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黄帝,慕容部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黄帝的曾孙高辛氏帝喾,而宇文部有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更早的神农氏。
宇文部又和拓跋部和慕容部等鲜卑部落不同,他们是其他民族随后加入鲜卑而形成的。其实前面说了,匈奴被东汉赶出漠南漠北之后,很多散落的匈奴人渐渐加入了其他民族,其中大部分后来变成了新草原霸主鲜卑的一部分。
除了鲜卑之外,其他民族在战败之后或其他原因也不断加入了鲜卑,比如北方的丁零人和桑昆夫余等民族。以拓跋部为例,向大家说明一二。
拓跋部离开鲜卑山的时候,是个很弱小的部落,游牧中遇到了比他们小的部落,他们就商量着共同对敌,然后趁着其他部落首领死亡的时候,就把拓跋核心子弟倒插门在这个部落,然后这个部落慢慢就变成拓跋部的一部分。
拓跋部事后发现,以倒插门的手段收拢其他部落不容易引起反弹,于是随后他们就将这种手段发明光大,凡是他们打败的部落,他们就采用倒插门战术将战败部落收归旗下。后来北魏建国时的拓跋八部,很多都是通过倒插门方式形成的。据北魏史载,这些事情应该是真实的。
不再多说鲜卑逐步壮大的问题,反正就是随着匈奴没落,鲜卑躲在暗中不断吞噬草原上匈奴人和其他民族的小部落,然后一点点发展壮大。
这种不为大汉所知的情况,直到鲜卑大英雄檀石槐横空出世之后才引起大汉的注意。在这里不得不提,檀石槐开始只是鲜卑部落联盟盟主,他并不能像匈奴单于那样让其他部落直接听命于他。后来,檀石槐为了让鲜卑各部落支持他,开始实行军主世袭制度,这才简单形成一支基本上听命与他的军队,这样檀石槐在快死的时候才如愿做了单于。
檀石槐在世的时候,为了做单于,他就必须体现一种“公平”,于是他就召开部落大会将东自辽东西至西域的大草原,以右北平和上谷为界划作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自右北平向东到辽东郡这块广大的土地分给了二十几个军主部邑,这些军主部邑中比较大的有弥加,阙机,素利,魁头等。
第二部分:自右北平向西至上谷为中部,大约有十几个军主部邑,这些军主部邑中较大的有阙居,柯最,慕容等。
第三部分:自上谷以西至西域,大约有二十几个军主部邑,比较大的军主部邑有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p>
五百七十五章弯弓射雕
光熹元年七月十七日,晨
红彤彤的太阳从阴山山坳中缓缓升起,照耀得大草原上一片生机盎然。大文学早早起来觅食的各色鸟儿鸣叫声交鸣成一首欢快的协奏曲。随着气温上升形成了热气流,阴山山麓缓缓滑翔出来一只只大雕,盘旋间伺机捕食地上的猎物。
夏日大草原的早晨非常凉爽,气温和中原相差很大,使许多中原来到这里的汉子心情大爽,操练起来更是卖力了几分。
演武场旁边,一支骑兵正在陆续聚集,操练的士兵从这些骑兵全副武装的模样分析,猜测这些骑兵马上就要去执行战斗任务,操练之余,纷纷用羡慕的目光望着有功劳可捞的骑兵们。
“都给老子迅速一点,你们这副磨磨蹭蹭的样子如果要是让骠骑将军看到,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格隆索望着手下三千多人明显士气不高的样子,不由气得对着这些贵族兵骂了起来。
当初乌桓全族依附了刘谦,总人数足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人口中,约有一万多名乌桓贵族。
贵族,不管在任何民族都标志着他们属于精英阶级,无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军事方面贵族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普通的民众远远不如他们。特别是在游牧民族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资源更是集中在贵族身上,普通部族根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故而这一点显得更加明显。
上次在针对三辅匈奴人的战斗中,格隆索要求刘谦让他把原乌桓贵族集中起来编制成军,别有居心的刘谦立刻同意了。于是格隆索把贵族精英集中到一起,一共有六千五百多人。
在针对匈奴人战斗中,可能是刘谦一直和他们战斗在一起的原因,让他们更想证明他们的价值,他们作战勇猛战战斗素质表现得也很高,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军功。可是,由于他们表现的太过激烈,牺牲也很大,眼下只剩下三千多人。
只要表现良好立下确实战功,刘谦从不吝啬赏赐,鉴于格隆索骑兵的优良表现,战后三千多人几乎人人升了两级,更是获得了十分丰厚的赏赐。至于战死的三千多人,刘谦也追封了他们的官职,并用追封的官职对他们进行了抚恤。
刘谦此举说起来只是平常执行军规制度,可是在这些受到实惠的新汉人眼里,他们却觉得刘谦终于重视了他们,终于将他们和那些他们曾经的奴隶划清了界限,于是他们非常感激刘谦。
见到这些原乌桓精英心中还对普通乌桓人抱有成见,心中乐得发笑的刘谦自然愿意让他们独自成军,为了不让他们发觉刘谦的阴谋,刘谦很大方的赠与了他们集体勇士勋章,并专门给这支军队赐名:海东青独立军团。大文学
海东青是他们家乡至宝,刘谦用海东青命名更让他们感到刘谦对他们的重视,他们竞相发誓永远追随刘谦,愿意用生命捍卫刘谦和大汉的尊严。于是,等刘谦这次大跳跃要和鲜卑作战的时候,他们非但没有怀疑刘谦消耗他们的真实目的,反而常常以刘谦重用他们引以为荣。
格隆索一提到骠骑将军刘谦,原来散漫的骑兵立刻士气大振,很快列好了队列,摆出最好的斗志等待刘谦前来检阅。
格隆索看到三千多人弥漫出的萧杀之气,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就以这种百战不殆的气势,普通乌桓人就是拍马也不及。
这一下格隆索更加对这些同族兄弟满意了几分。
格隆索知道,方才并不是大家愿意散漫而显得没有士气,主要原因在于刘谦这次让他们迎敌鲜卑前锋的命令太伤人心,许败不许胜。
尽管刘谦保证格隆索打败仗一样有军功可拿,但是格隆索相信,不管是哪一支有斗志的军队都不想打败仗,更何况他们这支精英军队还必须维护他们精英的荣誉,那就更不想了。后来,直到刘谦表示,如果他们这次败得恰到好处使鲜卑人看不出破绽,刘谦可以考虑让刘晔军团中的乌桓精英加入海东青独立军团,这才让感到独立军团人马有些少的格隆索痛快答应下来。
不久后,一身戎装的刘谦出现在海东青独立军团面前,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后,亲自把感动得一塌糊涂的独立军团送出辕门。
望着海东青独立军团一点点离开视线,刘谦这厮又开始盘算,是不是该建设一支以羌族贵族为主的独立军团?
羌族长久分裂为许多部落,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势力,相对于一个整体数百年的乌桓而言,很少闹出类似格隆索的事情来。不过,也正是因为羌族的部落太多,刘谦不能有效控制这些部落具体的事物,让刘谦觉得有些遗憾。
带着这个想法,刘谦拜见了贾诩,贾诩听了之后淡淡一笑,很快就给刘谦拿出了一个主意。说起来很简单,贾诩的意思是让军功赫然的原零吾部落首领凌武出任凉州刺史,让原来和凌武平起平坐的羌族部族首领感到地位悬殊感,这样就刺激了那些渴望权利的羌族贵族阶层,为了弥补强大的落差,这些新汉人贵族必须会掀起参军热情,而后自然可以组成一支独立军团。
刘谦听说如此可以消减不安定因素,心中大喜,立刻叫来黄忠张辽关羽张飞颜良文丑等武将,趁鲜卑人没有来到之前,纵马大草原来一次射雕盛宴。
众将最近都被军务缠绕,一直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今天见刘谦有意让大家放松一下,个个都抖擞精神纵马大草原,不管弓术是否精良,都一个劲驱马追赶大雕,扬弓搭箭射得不亦乐乎。
时年十九岁的张辽脸上还有几分青涩,笑起来脸上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显得非常腼腆。大文学此时这个腼腆少年,任谁也想不到他会是坑杀数万匈奴人的刽子手。
张辽在刘谦面前羞涩是有原因的,谁让他当初是想投奔心目中的英雄吕布,加入刘谦军的目的不过是想杀些匈奴人为家乡百姓报仇。出身并州雁门郡的张辽,自幼没少见到异族进犯家乡的烧杀抢掠,有机会跟着刘谦军光而堂之灭除匈奴人,想想就让他浑身战栗不止。
加入刘谦军之前,张辽怕刘谦军反悔,预先还说好灭除匈奴之后他还会寻找吕布,谁知道等他加入之后才发现刘谦军藏龙卧虎,不说黄忠关羽,就连颜良文丑他都不是对手。
不久后,在见识了黄忠超凡的本领后,张辽的心思就有点偏移。并州当时有些闭塞,张辽还不知道黄翼在函谷关箭术击败吕布的事情,参加了刘谦军,张辽了解到黄忠的射术很可能还在黄翼之上,而一身超凡的功力绝对不在吕布之下了后,加上教导系统和老神仙襄楷不断引导张辽的价值观向刘谦转移,没多久张辽就铁心效忠刘谦这个传说中的大英豪了。
初见刘谦,张辽还有些为刘谦的热情不适应,想到当初幼稚的选择,就在刘谦面前放不开。张辽未来成就如何,刘谦这厮心知肚明,为了加强说服力,刘谦又让随行前来的张飞和典韦和张辽切磋了一番。
特别是直肠子张飞打败张辽后嚷嚷道,小子回去好好练练吧,你连俺老张都打不过,你就不要再动和主公动手的主意了,俺老张也不是主公的对手。这一下,更让张辽觉得刘谦很神秘,这样厉害的英豪做他主公实在是件幸运的事情,当下张辽二话不说就拜了刘谦为主。
今天这场射雕大赛,刘谦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放松,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张辽而准备的,张辽个人武艺已经达到了大家认可,只是大家暂时还不知道张辽有一手好箭法,射雕大赛就是给张辽一个显露实力的机会。
早早得到刘谦嘱托的张辽,知道刘谦在为他考虑,希望他在明后天和匈奴人战斗中获得领兵的机会,而不让人说闲话特意准备的,就勇于表现起来,率先于黄忠射下第一支大雕。
刘谦早就给黄忠打过支,明白刘谦意思的黄忠也没有故意压张辽的风头,这让张辽有了些许的骄傲,甚至产生了黄忠射术也不比他高明的想法。
年轻人总爱将一切都表现在脸上,刘谦看到张辽的骄傲后轻轻摇摇头,让后对黄忠使了一个眼色。
黄忠会意一笑,轻轻取出落日神功,只是随意对着头顶上盘旋的几支大雕慢慢松开弓弦,弓箭的厉啸声还没有发出,三只大雕就哀鸣着向下落了下来。
射击大雕不同于射雁,同时射落三只大雕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射击三只大雁,至于其中的难度在场中的武将心中都犹如明镜。
比如刘谦这厮,射术最臭,让他单独射落一只翱翔在天空的大雕就非常有难度。其余武将中,除了张辽关羽都有射落大雕记录之外,其余的武将也只是白白浪费箭支而已。
单独射落一只大雕就这般不容易,那就更不提同时射落三只了。诸将心中清楚,同时射落三只,这需要的已经不单单是力气和预判,更是需要超级的目力和恰到好处射击技巧,他们都做不到。
张辽望着从天上坠落的三只大雕,震惊得长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合拢,他知道,他就算使出全部功力也办不到,更不用说像黄忠那般轻松写意了。从此后,张辽看向黄忠的目光中总是有一种敬意,这是强者对强者的尊重。
放松了一个上午,诸将心情愉快的跟着刘谦回到了大营,毕竟鲜卑人十万大军即将来临,而更远处的鲜卑军队也慢慢向这里集结,大事临头之前还是以军情大事为重。
为了应对这次鲜卑人可能大规模的侵犯,刘谦也作出了相应的应对。
跟随刘谦从三辅而来的有一万精锐骑兵,匈奴地收拢之后,相对不需要那么多军队参与划区屠杀,刘谦就从东西远征军共抽调四万骑兵,这样刘谦这次应对鲜卑的总兵力共计五万清一色骑兵。
凉州方面骑兵基数大,十几万骑兵中抽出三万精锐骑兵难度不大,东线远征军骑兵基数小,可是从五万人中抽调一万精锐也不是太大难题。手中有从武器到战斗力都是一流的五万骑兵,熟悉鲜卑内幕的刘谦信心百倍。
刘谦通过娄圭从鲜卑发回来的情报和大汉对鲜卑了解的一些情况,刘谦和贾诩刘晔对这些资料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是就算发生不可避免的大战刘谦军也有六成取胜的可能。
早先说过,刘谦这次前来针对鲜卑只是攻略益州计划的一部分,在针对鲜卑方面,最好是以战略威慑为主,最好是通过几次战斗让鲜卑了解大汉巨大的战斗力,然后见没有机会击败汉军而撤军。
当然,刘谦如此有把握,不仅是他清楚拥有连弩的己军战斗力强悍,武器相对落后的鲜卑人绝不会是他的对手,更重要的是他对鲜卑人内部的矛盾非常了解,料定了鲜卑这次出兵只是虚张声势。
鲜卑是一个地名,在东北大兴安岭中,鲜卑这个地方孕育了很多民族,其中现在依附刘谦的乌桓就是从哪里出来的。
霍去病当年北征,乌桓族请求霍去病给他们内附的机会,霍去病为了增加了解匈奴的动向,就答应了乌桓的要求。这样,居住在鲜卑这个地方并且是这个地方的王者乌桓,就带领着一些鲜卑奴仆来到大汉边境上。
后来,乌桓在王莽执政的时候反叛了王莽,同时反叛的还有跟随乌桓一起来到大汉边境的鲜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鲜卑这个名称才真正进入了汉人的史书中。这支鲜卑人中就有鲜卑后来的大姓段氏。
第一批鲜卑人离开大兴安岭之后,许多年后,又有几支鲜卑离开,他们并不是去同一个地方,而是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迁徙。这几支鲜卑人中就有以后的拓跋氏慕容氏等族系。
这个时候的鲜卑并不是民族,如果说鲜卑人形成一个民族,至少也得到北魏建立之后的事情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鲜卑各个部落之中文化习俗都不一样,他们之间当初也是互不认同。
单以发式而言,拓跋部索头,大概意思是留着很多小辫子。慕容部是髡头,大概意思是光头或剪去头发的意思,而其他的部落则坚持披发。服饰也不相同,东部鲜卑喜欢白色,而居住在西部的拓跋氏尚黑,后来拓跋氏还污蔑东部鲜卑为白虏。
除了不同的习俗,他们还没有共同祖先的认同。拓跋部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黄帝,慕容部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黄帝的曾孙高辛氏帝喾,而宇文部有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更早的神农氏。
宇文部又和拓跋部和慕容部等鲜卑部落不同,他们是其他民族随后加入鲜卑而形成的。其实前面说了,匈奴被东汉赶出漠南漠北之后,很多散落的匈奴人渐渐加入了其他民族,其中大部分后来变成了新草原霸主鲜卑的一部分。
除了鲜卑之外,其他民族在战败之后或其他原因也不断加入了鲜卑,比如北方的丁零人和桑昆夫余等民族。以拓跋部为例,向大家说明一二。
拓跋部离开鲜卑山的时候,是个很弱小的部落,游牧中遇到了比他们小的部落,他们就商量着共同对敌,然后趁着其他部落首领死亡的时候,就把拓跋核心子弟倒插门在这个部落,然后这个部落慢慢就变成拓跋部的一部分。
拓跋部事后发现,以倒插门的手段收拢其他部落不容易引起反弹,于是随后他们就将这种手段发明光大,凡是他们打败的部落,他们就采用倒插门战术将战败部落收归旗下。后来北魏建国时的拓跋八部,很多都是通过倒插门方式形成的。据北魏史载,这些事情应该是真实的。
不再多说鲜卑逐步壮大的问题,反正就是随着匈奴没落,鲜卑躲在暗中不断吞噬草原上匈奴人和其他民族的小部落,然后一点点发展壮大。
这种不为大汉所知的情况,直到鲜卑大英雄檀石槐横空出世之后才引起大汉的注意。在这里不得不提,檀石槐开始只是鲜卑部落联盟盟主,他并不能像匈奴单于那样让其他部落直接听命于他。后来,檀石槐为了让鲜卑各部落支持他,开始实行军主世袭制度,这才简单形成一支基本上听命与他的军队,这样檀石槐在快死的时候才如愿做了单于。
檀石槐在世的时候,为了做单于,他就必须体现一种“公平”,于是他就召开部落大会将东自辽东西至西域的大草原,以右北平和上谷为界划作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自右北平向东到辽东郡这块广大的土地分给了二十几个军主部邑,这些军主部邑中比较大的有弥加,阙机,素利,魁头等。
第二部分:自右北平向西至上谷为中部,大约有十几个军主部邑,这些军主部邑中较大的有阙居,柯最,慕容等。
第三部分:自上谷以西至西域,大约有二十几个军主部邑,比较大的军主部邑有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