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笑一笑
第一四四章 笑一笑
始建于1938年、位于柏林市西南40千米的库莫斯多夫炮兵靶场,是德国远程火箭研究委员会前身弹道学委员会的第一个基地,在这个基地,冯?布劳恩带领着一帮早期的德国火箭专家们为纳粹德国的火箭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天才只需3秒就能记住)
而在1947年2月5日这一天,基地内唯一一座四层高的办公楼里一片肃杀之气,一身戎装杀气十足的党卫军士兵占据了办公楼各个要点,严防不怀好意之人打扰了这次高级别的会议。
会议室内,冯?布劳恩、瓦尔特?瑞德尔和阿瑟?鲁道夫等德国著名火箭专家们济济一堂,腰板挺得直直的生怕坐姿不对,而坐在主席台位置上的重要人物却是一言不发,像是一团空气似的对周围不闻不问,埋着头正努力看着手中的资料,半响之后这才抬起头来,向布劳恩挥了挥手,示意会议可以不用管它照常开始。
三月是对德意志第三帝国而言相当重要的一个月,第一次核试验、第一次战略导弹试射,都将安排在这一月份进行,而作为整个帝国最为耗费科研经费的两大机密国防军事科研工程,两大研究委员会之间也是明争暗斗,虽然不至于分出个你死我活,可“争宠”之意是战意浓浓。
而今天的技术讨论会议已经是首枚战略导弹试射前的最后一次总结会议,作为总工程师的布劳恩自然需要听取各个技术组的工作汇报,然后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始进行导弹组装的决定,而这样的会议已经不是第一次,所以在有大人物到场“督导”之下,例行公事般的速度倒是很快。
布劳恩知道希特勒并不太懂,甚至说根本不懂什么火箭技术,他来视察纯粹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当然也是一种鞭策,帝国的首枚核试验装置已经在运往北非试验场的路上,而其运载的载体即战略导弹还尚未开始组装,这样的进度明显让希特勒感到不满,而布劳恩也知道这一点,他更知道苏德前线战事吃紧,而且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又再一次主动挑衅,帝国海军奋起打击结果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悲剧,所以希特勒需要一个好消息,一个可以让他高兴起来的事情,布劳恩愿意为此而努力。
会议在布劳恩的主持下很快变化了讨论主题,变成了首枚战略导弹试射过程中的突防能力测试,为了吸引希特勒的注意力,布劳恩特意强调导弹的突防能力强,则意味着任何防空设施设备都将是摆设,而恰恰是这一句话,顿时让希特勒眼前一亮,脑子里估摸着已经开始想象帝国的导弹随意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目标上,哪怕对方是强大的共和国,也一样撂倒。
布劳恩的话虽然简单明了,可是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高低与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弹道导弹的突防方式可以分为多弹头突防、诱饵突防、干扰突防、隐身突防、机动突防和加固突防。
多弹头也就是指在一个母弹体内装有若干子弹头,采用多弹头突防也就是指到达一定位置之后,母弹体分裂抛出分弹头,采取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耍赖,一个目标顿时变成了多个目标,让对方的导弹预警系统顿时陷入紊乱,但提高突防成功率显然是可行的,而且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这种多弹头突防方式比较简单可行,布劳恩就很支持这种突防方式,只可惜的是,目前德国的原子弹,首枚试验型的就需要动用大型拖车来运载,几十吨的东西还要搞多弹头,那岂不是战略导弹要具备几百吨的运载能力?布劳恩不敢妄自菲薄。
不能采用多弹头突防,也就只有剑走偏锋,布劳恩等火箭学家结合了其他科研人员的研究思路之后,想到了诱饵突防这种方式,因为在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连番轰炸期间,德国科研人员就曾反复为轰炸机群的有效突防绞尽脑汁,其中最难防的当然是英国人的各种雷达,而在后来,科研人员借助共和国出口而来的各种诱饵干扰弹,想到了轰炸机释放铝箔条,而布劳恩等人也受到了启发。
战略导弹之所以能挂上战略二字,就是因为它打得远,而为了射得更远,它就必须飞得更高、更快,飞出大气层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其突防的空域也自然是高空空域,而在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的,不同质量的物体也都可以沿相同的弹道飞行,一旦释放质量较轻数目较多的诱饵,就能形成很大一片的诱饵网,让对方探测器根本无法识别出真正的弹头.
弹头再进入高度超过一百公里的大气层前,由于是在真空中飞行,温度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可一旦进入大气层, 由于大气空气密度不断增加, 气动加热使弹头表面温度迅急速升高, 在距离地面大约50公里左右会达到一个峰值,伴随弹头飞行的一切轻诱饵都将被燃烧, 剩下的主要是重型诱饵和弹头相比, 其表面及几何形状有很大差异, 由于受空气阻力影响, 运动规律也有较大区别,很容易识别出来。
真假诱饵的结合使用让布劳恩等人看到了战略导弹高效率突防的希望,他们设计了一种弹头母体,母体内除了盛放一枚真正的“核弹头”之外,还装盛了不少的诱饵,而且后来经过反复的理论研究,布劳恩等人认为,弹头和诱饵真要是重入了大气层,此时此刻速度已经非常之快了,就算质量更大的真弹头被识别出来,超快的速度也不是目前人类所有武器能够防得住的,所以布劳恩等人认为不需要装载质量较大的诱饵,争取将更多的运载量给真弹头,因为首枚真正意义上的核弹头还不知道有多重。
其他的突防方式也曾进行过研究,高速飞行的弹头会产生极为强烈的红外和光学特征,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在试验中,德国科学家们就曾想到过在弹头上安装一种能够主动释放大量红外特征的装置,比如说红外干扰弹燃烧之时就能产生类似于弹头高速突防与空气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红外特征,除此之外,他们还曾想过安装电子干扰系统,像轰炸机实施轰炸之时对敌雷达实施电子干扰一样,利用干扰系统释放一定的干扰信号迷惑对方的雷达。
可是后来,干扰突防方式被否决了,首先是红外干扰弹的技术问题无法解决,火箭的高空再次点火技术都难以攻克,谈何实现高空中的干扰弹点燃,当然真正造成否决的主因还是因为一帮德国雷达科学家们提出的意见,那就是高空实施突防的弹头完全没有必要实施电子干扰,真要是有负荷用于搭载干扰弹或干扰机,还不如多装载点儿浓缩铀,让核爆炸威力更强一些,就算精度不咋样,巨大的爆炸半径也足以藐视那区区一点儿命中误差了,更何况这些雷达学家认为,世界上还不存在能够对上百公里高空飞行的弹头进行准确跟踪和定位的雷达存在,哪怕是共和国也不行。
后来倒是有几个科研学者提出过靠谱的突防意见,首先就是隐身突防。
雷达学家们在这一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因为他们坚定的认为任何雷达探测设备若想对目标进行稳定跟踪,其信噪比必须达到某一额定值,因而在导弹和弹头的表面涂敷特殊吸波材料和降温复合涂层,达到减少电磁波发射、红外辐射信号特征的目的,就可以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好奇心永远是最好的科研动力,布劳恩还真拨付了资金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在实验室里德国科学家们发现,模拟弹头被安装在用液氮冷却的屏蔽罩内或温度较低的弹壳内,再抹上一层铁氧体这一种隐身材料,雷达截面减小了不少,而随着科研的继续进行,他们又发现如果将弹头设计成锥型,更加能够降低雷达截面。
只可惜的是,由于技术实力有限,他们曾设想在弹头上安装气动舵、在发动机喷管外安装红外辐射吸收装置、利用一种小型且高效的计算机来执行预设好的导弹机动飞行程序、发动机推进剂中添加复合剂以降低发动机喷焰的红外信号进而改变红外辐射的频谱等等,可这些方式方法都需要极高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在实验室里都实现不了,实际生产又怎么可能呢?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每一次重大科学实验的成功,都会有无数的妈。
在隐身突防方式研究中的失败并未让这些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员气馁,他们很快就想到了一种新奇的方式,那就是机动突防,这种想法的诞生还是源自于一名科研人员的哥哥是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俩人偶然之间就曾聊过一些海军航空兵鱼雷攻击机,是如何才能避开敌人多艘战舰形成的密集防空网而最终将鱼雷准确射向目标的,这名科研人员的哥哥给出的答案很让他振奋——机动,利用良好的低空飞行机动性,避开火力较为密集的地区,尽量寻求火力的真空区实施突破。
机动突防概念的到来很让人振奋,既然飞机都可以机动来实现高效率突防,为何导弹不能呢?德国科学家们开始设想让导弹也采用变换突防弹道的方式来提高突防成功率,即在弹道上采用机动变轨飞行,这就需要通过严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改变导弹的惯性抛物线飞行弹道,使导弹具有快速助推、助推段机动和变化弹道的能力。
这种突防设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击打棒球,因为如果将突防的导弹弹头比喻成棒球,那么球棒便是对方的拦截武器,棒球手显然是先用“眼睛”这种导弹预警系统来发现来袭“棒球”,然后才依靠自身判断力做出“棒球”运行轨迹的预测,并挥舞球棒实施“拦截”,双方都处于急速运动状态,只要棒球手经验老道且预判准确,击球成功就是必然的,可一旦“棒球”突然改变飞行轨迹呢?球棒还能打得着吗?显然,不能。
如何让“棒球”突然改变飞行轨迹,这个研究工作可谓是难度不小,这难度可不比让高速公路上以两百多公里时速疾驰的跑车,突然改变一下方向,然后又立马回到原本方向还要困难,每秒钟飞行速度在几公里甚至更快的弹头,眨眼功夫间就窜出了大老远,真要是变了轨迹,突防率是高了,命中精度可也就跟着低了。
所以,机动突防的实现关键在于变来变去的灵活自如,经过理论研究发现,改变弹道轨迹的重要方法就是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飞行控制,这就好比足球运动员能够让自己踢出去的任意球,能够在绕过人墙之后立马改变轨迹以迷惑守门员,然后足球逼近门前,还再一次的变轨机动,这样一来晃晕守门员都足够了,更不用说进球。
然而可惜的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德国科学家们才发现,这种机动突防是一种有预测的突防,因为不管是击打棒球还是踢足球,都是可以预知到对方是必定要拦截的,而且还知道是采取什么方式,大概是在什么位置到来,这如同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驾驶员,看到有人正横穿马路,打方向盘让汽车绕了过去之后,不至于撞着对方又很快切回到原定行车轨迹。
而现在摆在德国科学家面前的困难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木有可以对高速飞行导弹实施拦截的武器存在,用导弹拦截导弹这种想法并非是天荒夜谈,德国科学家们在导弹制导系统研究中就曾想到过红外制导这种方式,即给导弹安装红外导引头,让导弹捕捉到了明显且强烈的红外特征就奋起直追,直到位置靠近后爆炸开来实现毁伤目的,但这种技术对德国而言还只能是一种设想,根本就还无法实现,而且德国科学家们也认为,哪怕是共和国也不可能领先他们多少,所以导弹打导弹这种低概率事件,最大的用处就是自欺欺人。
当然德国科学家们也曾设想过假如对方也发射类似于弹道导弹的武器来升空拦截,变轨机动技术自然能够使敌方预警系统难以提供较长时间的连续预警,进而无法准确跟踪和定位,使得拦截武器无法升空进行有效拦截,可这种技术着实困难重重,高弹道、机动滑翔弹头等技术看似简单,到那作为支撑的跟踪定位、数据传输、遥控制导等技术,哪一个不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关。
而且仅仅是为了这种机动变轨能力,德国科学家们就不得不为了确保导弹在助推段、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的机动突防能力过关,就先得预测拦截轨道、初步设计再入段变质心控制弹头的弹道,进而采用遗传算法、微分对策理论、虚拟目标点和椭圆弹道理论等等对弹道进行优化设计,这对于过载技术都难以解决的他们而言,却是太过困难了,一旦为了这种效率也不见得是百分之一百的机动变轨能力投入大规模研究,必定会耗费无数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于还想要和德国核物理研究相互比拼的火箭专家们而言,他们也都宁肯支持多造几枚导弹,也不进行这些繁复的研究。
除了基于现实技术的猜想之外,造成方案被废掉的原因还有实施机动变轨的导弹就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控制系统,对导弹的飞行轨迹进行严密、迅速和有效的控制,这种技术难度可比让机床设备实现多轴联动困难得多,光是想一想这目的实现的困难程度,就足以让科学家们退而求其次,想到了加固突防这种经济性极高的方式。
加固突防顾名思义就是要给弹头进行包覆加固处理,根据纳粹德国多年的战争经验表明,防护目标被摧毁都是防护能力不够,像坦克、装甲车、飞机等之所以会被击毁,除了没有避开打击这一因素之外,就是防护做得不够好,所以德国科学家们就设想,导弹实施弹头脱离之后,再入大气层的弹头面对的顶多是对方的防空火力拦截,什么高爆弹、杀伤破片弹等等,是否可以给弹头蒙上一层“金钟罩”以提高抗打击能力呢?
德国科学家们想到了给弹头加装合金外壳,又联想到难产的隐身突防,将加装装甲防护材料和隐身材料结合在了一起,给弹头蒙上两层防护,这样一来,哪怕是有一枚炮弹近距离爆炸,也恐怕一次性就搞掉一枚核弹头了,而后来德国科学家们发现高能量的爆炸会产生很多的粒子流与电磁辐射,这些同样会给弹头造成伤害,因而他们又想到了再加一层特殊防护,这一防护层由镁铝合金构成,形成整体式的电磁屏蔽防护,结合届时安放在内部的一些滤波器、保护电路等,对弹头内部的电子电路进行防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道“呵护”。
再有后来有人提出的多枚导弹一同发射的特殊多弹头突防概念,这才让布劳恩觉得,哪怕他的战略导弹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那么这一枚核弹头也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而且一次性发射就不是一枚,而是多枚同时发射,看谁还能来得及有效拦截?
讨论会议很热烈,只可惜的是,目前德国的核试验装置还大得如同储油罐,个头实在粗实了些,真正武器级的核弹头,看来还有很长路要走,即便是这样,也足以让希特勒会心一笑了。
!#
始建于1938年、位于柏林市西南40千米的库莫斯多夫炮兵靶场,是德国远程火箭研究委员会前身弹道学委员会的第一个基地,在这个基地,冯?布劳恩带领着一帮早期的德国火箭专家们为纳粹德国的火箭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天才只需3秒就能记住)
而在1947年2月5日这一天,基地内唯一一座四层高的办公楼里一片肃杀之气,一身戎装杀气十足的党卫军士兵占据了办公楼各个要点,严防不怀好意之人打扰了这次高级别的会议。
会议室内,冯?布劳恩、瓦尔特?瑞德尔和阿瑟?鲁道夫等德国著名火箭专家们济济一堂,腰板挺得直直的生怕坐姿不对,而坐在主席台位置上的重要人物却是一言不发,像是一团空气似的对周围不闻不问,埋着头正努力看着手中的资料,半响之后这才抬起头来,向布劳恩挥了挥手,示意会议可以不用管它照常开始。
三月是对德意志第三帝国而言相当重要的一个月,第一次核试验、第一次战略导弹试射,都将安排在这一月份进行,而作为整个帝国最为耗费科研经费的两大机密国防军事科研工程,两大研究委员会之间也是明争暗斗,虽然不至于分出个你死我活,可“争宠”之意是战意浓浓。
而今天的技术讨论会议已经是首枚战略导弹试射前的最后一次总结会议,作为总工程师的布劳恩自然需要听取各个技术组的工作汇报,然后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始进行导弹组装的决定,而这样的会议已经不是第一次,所以在有大人物到场“督导”之下,例行公事般的速度倒是很快。
布劳恩知道希特勒并不太懂,甚至说根本不懂什么火箭技术,他来视察纯粹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当然也是一种鞭策,帝国的首枚核试验装置已经在运往北非试验场的路上,而其运载的载体即战略导弹还尚未开始组装,这样的进度明显让希特勒感到不满,而布劳恩也知道这一点,他更知道苏德前线战事吃紧,而且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又再一次主动挑衅,帝国海军奋起打击结果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悲剧,所以希特勒需要一个好消息,一个可以让他高兴起来的事情,布劳恩愿意为此而努力。
会议在布劳恩的主持下很快变化了讨论主题,变成了首枚战略导弹试射过程中的突防能力测试,为了吸引希特勒的注意力,布劳恩特意强调导弹的突防能力强,则意味着任何防空设施设备都将是摆设,而恰恰是这一句话,顿时让希特勒眼前一亮,脑子里估摸着已经开始想象帝国的导弹随意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目标上,哪怕对方是强大的共和国,也一样撂倒。
布劳恩的话虽然简单明了,可是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高低与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弹道导弹的突防方式可以分为多弹头突防、诱饵突防、干扰突防、隐身突防、机动突防和加固突防。
多弹头也就是指在一个母弹体内装有若干子弹头,采用多弹头突防也就是指到达一定位置之后,母弹体分裂抛出分弹头,采取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耍赖,一个目标顿时变成了多个目标,让对方的导弹预警系统顿时陷入紊乱,但提高突防成功率显然是可行的,而且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这种多弹头突防方式比较简单可行,布劳恩就很支持这种突防方式,只可惜的是,目前德国的原子弹,首枚试验型的就需要动用大型拖车来运载,几十吨的东西还要搞多弹头,那岂不是战略导弹要具备几百吨的运载能力?布劳恩不敢妄自菲薄。
不能采用多弹头突防,也就只有剑走偏锋,布劳恩等火箭学家结合了其他科研人员的研究思路之后,想到了诱饵突防这种方式,因为在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连番轰炸期间,德国科研人员就曾反复为轰炸机群的有效突防绞尽脑汁,其中最难防的当然是英国人的各种雷达,而在后来,科研人员借助共和国出口而来的各种诱饵干扰弹,想到了轰炸机释放铝箔条,而布劳恩等人也受到了启发。
战略导弹之所以能挂上战略二字,就是因为它打得远,而为了射得更远,它就必须飞得更高、更快,飞出大气层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其突防的空域也自然是高空空域,而在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的,不同质量的物体也都可以沿相同的弹道飞行,一旦释放质量较轻数目较多的诱饵,就能形成很大一片的诱饵网,让对方探测器根本无法识别出真正的弹头.
弹头再进入高度超过一百公里的大气层前,由于是在真空中飞行,温度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可一旦进入大气层, 由于大气空气密度不断增加, 气动加热使弹头表面温度迅急速升高, 在距离地面大约50公里左右会达到一个峰值,伴随弹头飞行的一切轻诱饵都将被燃烧, 剩下的主要是重型诱饵和弹头相比, 其表面及几何形状有很大差异, 由于受空气阻力影响, 运动规律也有较大区别,很容易识别出来。
真假诱饵的结合使用让布劳恩等人看到了战略导弹高效率突防的希望,他们设计了一种弹头母体,母体内除了盛放一枚真正的“核弹头”之外,还装盛了不少的诱饵,而且后来经过反复的理论研究,布劳恩等人认为,弹头和诱饵真要是重入了大气层,此时此刻速度已经非常之快了,就算质量更大的真弹头被识别出来,超快的速度也不是目前人类所有武器能够防得住的,所以布劳恩等人认为不需要装载质量较大的诱饵,争取将更多的运载量给真弹头,因为首枚真正意义上的核弹头还不知道有多重。
其他的突防方式也曾进行过研究,高速飞行的弹头会产生极为强烈的红外和光学特征,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在试验中,德国科学家们就曾想到过在弹头上安装一种能够主动释放大量红外特征的装置,比如说红外干扰弹燃烧之时就能产生类似于弹头高速突防与空气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红外特征,除此之外,他们还曾想过安装电子干扰系统,像轰炸机实施轰炸之时对敌雷达实施电子干扰一样,利用干扰系统释放一定的干扰信号迷惑对方的雷达。
可是后来,干扰突防方式被否决了,首先是红外干扰弹的技术问题无法解决,火箭的高空再次点火技术都难以攻克,谈何实现高空中的干扰弹点燃,当然真正造成否决的主因还是因为一帮德国雷达科学家们提出的意见,那就是高空实施突防的弹头完全没有必要实施电子干扰,真要是有负荷用于搭载干扰弹或干扰机,还不如多装载点儿浓缩铀,让核爆炸威力更强一些,就算精度不咋样,巨大的爆炸半径也足以藐视那区区一点儿命中误差了,更何况这些雷达学家认为,世界上还不存在能够对上百公里高空飞行的弹头进行准确跟踪和定位的雷达存在,哪怕是共和国也不行。
后来倒是有几个科研学者提出过靠谱的突防意见,首先就是隐身突防。
雷达学家们在这一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因为他们坚定的认为任何雷达探测设备若想对目标进行稳定跟踪,其信噪比必须达到某一额定值,因而在导弹和弹头的表面涂敷特殊吸波材料和降温复合涂层,达到减少电磁波发射、红外辐射信号特征的目的,就可以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好奇心永远是最好的科研动力,布劳恩还真拨付了资金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在实验室里德国科学家们发现,模拟弹头被安装在用液氮冷却的屏蔽罩内或温度较低的弹壳内,再抹上一层铁氧体这一种隐身材料,雷达截面减小了不少,而随着科研的继续进行,他们又发现如果将弹头设计成锥型,更加能够降低雷达截面。
只可惜的是,由于技术实力有限,他们曾设想在弹头上安装气动舵、在发动机喷管外安装红外辐射吸收装置、利用一种小型且高效的计算机来执行预设好的导弹机动飞行程序、发动机推进剂中添加复合剂以降低发动机喷焰的红外信号进而改变红外辐射的频谱等等,可这些方式方法都需要极高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在实验室里都实现不了,实际生产又怎么可能呢?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每一次重大科学实验的成功,都会有无数的妈。
在隐身突防方式研究中的失败并未让这些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员气馁,他们很快就想到了一种新奇的方式,那就是机动突防,这种想法的诞生还是源自于一名科研人员的哥哥是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俩人偶然之间就曾聊过一些海军航空兵鱼雷攻击机,是如何才能避开敌人多艘战舰形成的密集防空网而最终将鱼雷准确射向目标的,这名科研人员的哥哥给出的答案很让他振奋——机动,利用良好的低空飞行机动性,避开火力较为密集的地区,尽量寻求火力的真空区实施突破。
机动突防概念的到来很让人振奋,既然飞机都可以机动来实现高效率突防,为何导弹不能呢?德国科学家们开始设想让导弹也采用变换突防弹道的方式来提高突防成功率,即在弹道上采用机动变轨飞行,这就需要通过严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改变导弹的惯性抛物线飞行弹道,使导弹具有快速助推、助推段机动和变化弹道的能力。
这种突防设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击打棒球,因为如果将突防的导弹弹头比喻成棒球,那么球棒便是对方的拦截武器,棒球手显然是先用“眼睛”这种导弹预警系统来发现来袭“棒球”,然后才依靠自身判断力做出“棒球”运行轨迹的预测,并挥舞球棒实施“拦截”,双方都处于急速运动状态,只要棒球手经验老道且预判准确,击球成功就是必然的,可一旦“棒球”突然改变飞行轨迹呢?球棒还能打得着吗?显然,不能。
如何让“棒球”突然改变飞行轨迹,这个研究工作可谓是难度不小,这难度可不比让高速公路上以两百多公里时速疾驰的跑车,突然改变一下方向,然后又立马回到原本方向还要困难,每秒钟飞行速度在几公里甚至更快的弹头,眨眼功夫间就窜出了大老远,真要是变了轨迹,突防率是高了,命中精度可也就跟着低了。
所以,机动突防的实现关键在于变来变去的灵活自如,经过理论研究发现,改变弹道轨迹的重要方法就是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飞行控制,这就好比足球运动员能够让自己踢出去的任意球,能够在绕过人墙之后立马改变轨迹以迷惑守门员,然后足球逼近门前,还再一次的变轨机动,这样一来晃晕守门员都足够了,更不用说进球。
然而可惜的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德国科学家们才发现,这种机动突防是一种有预测的突防,因为不管是击打棒球还是踢足球,都是可以预知到对方是必定要拦截的,而且还知道是采取什么方式,大概是在什么位置到来,这如同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驾驶员,看到有人正横穿马路,打方向盘让汽车绕了过去之后,不至于撞着对方又很快切回到原定行车轨迹。
而现在摆在德国科学家面前的困难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木有可以对高速飞行导弹实施拦截的武器存在,用导弹拦截导弹这种想法并非是天荒夜谈,德国科学家们在导弹制导系统研究中就曾想到过红外制导这种方式,即给导弹安装红外导引头,让导弹捕捉到了明显且强烈的红外特征就奋起直追,直到位置靠近后爆炸开来实现毁伤目的,但这种技术对德国而言还只能是一种设想,根本就还无法实现,而且德国科学家们也认为,哪怕是共和国也不可能领先他们多少,所以导弹打导弹这种低概率事件,最大的用处就是自欺欺人。
当然德国科学家们也曾设想过假如对方也发射类似于弹道导弹的武器来升空拦截,变轨机动技术自然能够使敌方预警系统难以提供较长时间的连续预警,进而无法准确跟踪和定位,使得拦截武器无法升空进行有效拦截,可这种技术着实困难重重,高弹道、机动滑翔弹头等技术看似简单,到那作为支撑的跟踪定位、数据传输、遥控制导等技术,哪一个不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关。
而且仅仅是为了这种机动变轨能力,德国科学家们就不得不为了确保导弹在助推段、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的机动突防能力过关,就先得预测拦截轨道、初步设计再入段变质心控制弹头的弹道,进而采用遗传算法、微分对策理论、虚拟目标点和椭圆弹道理论等等对弹道进行优化设计,这对于过载技术都难以解决的他们而言,却是太过困难了,一旦为了这种效率也不见得是百分之一百的机动变轨能力投入大规模研究,必定会耗费无数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于还想要和德国核物理研究相互比拼的火箭专家们而言,他们也都宁肯支持多造几枚导弹,也不进行这些繁复的研究。
除了基于现实技术的猜想之外,造成方案被废掉的原因还有实施机动变轨的导弹就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控制系统,对导弹的飞行轨迹进行严密、迅速和有效的控制,这种技术难度可比让机床设备实现多轴联动困难得多,光是想一想这目的实现的困难程度,就足以让科学家们退而求其次,想到了加固突防这种经济性极高的方式。
加固突防顾名思义就是要给弹头进行包覆加固处理,根据纳粹德国多年的战争经验表明,防护目标被摧毁都是防护能力不够,像坦克、装甲车、飞机等之所以会被击毁,除了没有避开打击这一因素之外,就是防护做得不够好,所以德国科学家们就设想,导弹实施弹头脱离之后,再入大气层的弹头面对的顶多是对方的防空火力拦截,什么高爆弹、杀伤破片弹等等,是否可以给弹头蒙上一层“金钟罩”以提高抗打击能力呢?
德国科学家们想到了给弹头加装合金外壳,又联想到难产的隐身突防,将加装装甲防护材料和隐身材料结合在了一起,给弹头蒙上两层防护,这样一来,哪怕是有一枚炮弹近距离爆炸,也恐怕一次性就搞掉一枚核弹头了,而后来德国科学家们发现高能量的爆炸会产生很多的粒子流与电磁辐射,这些同样会给弹头造成伤害,因而他们又想到了再加一层特殊防护,这一防护层由镁铝合金构成,形成整体式的电磁屏蔽防护,结合届时安放在内部的一些滤波器、保护电路等,对弹头内部的电子电路进行防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道“呵护”。
再有后来有人提出的多枚导弹一同发射的特殊多弹头突防概念,这才让布劳恩觉得,哪怕他的战略导弹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那么这一枚核弹头也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而且一次性发射就不是一枚,而是多枚同时发射,看谁还能来得及有效拦截?
讨论会议很热烈,只可惜的是,目前德国的核试验装置还大得如同储油罐,个头实在粗实了些,真正武器级的核弹头,看来还有很长路要走,即便是这样,也足以让希特勒会心一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