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超陆权强国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人同行(下)

    不多久几人就来到了城中军政府的临时驻地。

    “看来那革命军士兵倒是没说错,这城内如今掌军的的确不是刘副都督了!”

    那个被称之为‘均室兄’的大龄眼镜男将刚擦干净的眼睛重新戴在了脸上,皱着眉望了一眼周围一队队手持武器警戒的革命军士兵,还有那一挺挺被架起在军政府驻地附近设防的机关枪,三人明显对之前刘氏兄弟的京山分军政府有些了解,用缺枪少弹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实力!

    几人在军政府驻地不远处停了下来,那个均室先生转过身去,对那个年龄稍微大一些的白面青年说道,“健华兄,你怎么看?”

    至于那个年龄稍小一点的白面青年,你道他一个第二次出远门的小孩子能够懂些什么?!

    “说不上来”那个被称之为健华的白面年轻人摇了摇头,“不过这城内显然气氛不是很好,看看那些街上巡逻的士兵吧,如果我没猜错,他们全都是子弹上了膛的。极有可能城中这几日出现过动乱,目前才被镇压下去罢了!李易之我倒是知道一些,居正先生提到特乃是归国华侨,不过我询问了美国致公堂的几位大佬,都说并不知道此人。可能是来自其他华侨组织也说不定。只是有点奇怪,他不是坐镇应城抵御河南清兵吗?为什么出现在了京山?还有刘副都督,我等询问了不少民众,一听到这几个字面上表情明显变得不好,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只是如今尚且不知罢了!我猜想武昌那边可能知道一些,我等刚从湖南赶来,对于这内里情况不甚清楚。具体情况还要等拜访了那位李帅之后才能确定!”

    “呵呵,也是!”

    大龄眼镜男呵呵一笑,也就不再说话了。

    不过旁边的那个年龄最小被称之为‘子男’的年轻人倒是几次都想开口,不过看到两人没有理会他,脸上虽然有些难看,但是他也知道这次人家之所以会带着自己出来完全是看在自己背后那人的面子,真要论起辈分来,不仅那个均室先生、就算是旁边那个年龄看上去比他也大不了多少的青年也跟老爷子是忘年之交,就算人家两人不在乎,他也是三人中地位最低的一个!

    大龄眼镜男,原名易忠箓,字均室,号稆园。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于湖北潜江,先世以农耕为业。均室出身农家,自幼坎坷,因此读书异常刻苦,曾因学业优良,被保送至武昌经心书院。光绪末年,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激烈动荡的时期,易均室受经济救国思想的影响,毅然东渡日本求学,入早稻田大学经济科。易均室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同盟会诸同志闻其识见异人,力邀入会。均室审时度势,决然参与。武昌首义的枪声打响以后,正在上海的他旋即选择了回乡参加革命,不想却被同盟会安排了另一个任务,叫他护送另一人前往江西、湖南联络其余几声革命者,可以说几乎二十二跟二十三日湖南、江西两省起义响应湖北革命,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尤其他擅长金石雕刻,更有着在国外同盟会的报刊之上担任编辑的经验,其知识之丰富,深得同盟会一杆大佬器重。

    他口中的建华兄也不是寻常人物,虽然年岁尚轻却比却大多数年长于他的革命者资历更早。他叫冯自由,原名懋龙,字健华,正是那个明明年龄比他要大,却长着一副嫩白年轻脸庞的年轻人。

    他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华侨家庭,自幼就学日本,1895年在日本横滨加入兴中会之时,他年仅14岁,这才得了个革命童子的称号。自此便跟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事业,为兴中会和同盟会的知名人物,是早期的革命家之一。1900年因反对康有为改名自由。同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深造,与郑贯一等创办《开智录》半月刊,鼓吹革命。1903年,冯自由任香港《中国日报》,美国旧金山《大同日报》驻东京记者,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任评议员。由于他原籍广东,又在香港、日本有家族联系,所以孙中山决定派他在香港、澳门,广州等地进行党务工作。1906年,他任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该《中国日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主要栏目有论说、评论、国内新闻等,着重传播孙中山的纲领政策,宣扬资产阶级革命,抨击清政府的**统治,并同香港保皇派报纸《商报》进行论战,在海内外影响较大。他任同盟会香港分会长期间,曾协助孙中山参与策动潮州黄岗、惠州七女湖等地的起义,各地起义虽然都失败,但清政府惊恐不安,风声鹤唳。而各地革命者闻风响应,奋起斗争,动摇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当时,反清运动虽屡遭挫折,但由于冯自由的坚韧不拔,同盟会香港分会的工作照常进行。

    1910年冯自由离香港往加拿大,任域多利埠《大汉日报》主笔。为广州起义积极筹款。所集资金为海外各埠募饷之冠,后来加拿大同盟会支部成立,他被举为支部长。次年夏,孙中山先生在美国募捐,派冯自由去旧金山主编《大同日报》,并取得致公堂的合作,对于联络华侨支持革命取得很好的成绩。

    今年八月冯自由便在南洋地区秘密吸纳旅美华侨捐款,至十月武昌起义成功后,他立刻携带捐款回国,至上海会见陈其美、谭人凤等大佬后,又受了委托南下江西、湖南等省联络革命义士,响应武昌之起义,由于孙先生信任他,由他掌管带回来的不少华侨政府的捐款,据说这笔海外华侨捐款高达200万银元,这也是同盟会缘何请他前往江西、湖南联络各地同志的原因。

    一来他的口才着实了得,二来则希望他能够诱之以利,劝服各地的心思不齐的会党、江湖们配合起义。

    刘英在日学习期间曾经数次拜访过这位与他年龄相仿,但是革命资历却多出了老大一截的同龄人,两人因为年龄相仿,加上颇有许多相同想法,几次相聚之后,倒也成了无话不说的至交好友!他可是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这个身份可是令他成为了同盟会中真正的巨头之一。

    所以这一次在接到了他带着大量海外侨民捐助回国之后,苦于无钱购买军火收拾荆州跟鄂中的他立刻便密报与他请求支援,希望几人能够前来京山一趟。

    却不想几人还没到,他便出了事情!

    三人中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即便是年龄最小的那个背景也不可小瞧,他叫黄宗庆、字子男,别看年龄是三人中最小的一个,但是只要亮出站在他背后的那人,同盟会内多少大佬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因为他的族叔正是南洋糖王--黄仲涵,此时的糖王虽然还没有借助着一战之风彻底坐实自己的‘糖王’之名,也没有后世‘一亿美元大亨’的倾世之财,但是身价也已经达到了千万之巨,几乎比的上大清国一年一般的财政收入了。而他本人也毕业于美国可纳尼亚商学院,不仅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志士,目前也在帮助糖王打理旗下国内的一些实业,是同盟会最大的捐助者之一。

    “只是,均室兄,咱们该如何进去还是个麻烦事情,瞧那外面的阵势,若没有个借口,怕是见不到那位大帅吧?!”

    两人交谈黄宗庆一直插不上嘴,黄宗庆好不容易找准了机会,方才插进了一句话,他努了努嘴示意二人看向实枪核弹审查严密的军政府办公处,询问两人该如何才好!

    他哪想到,他这话一开口,略显未老先衰的易均室就笑着摇了摇头,“还要找什么理由?呐,这不是最好的借口吗?”

    到底是老江湖,他伸手指着不远处墙拐角上贴着的一张告示,原来已经想到了借口了!

    “哈哈,原来如此。均室兄妙哉,倒是十分和你胃口!”

    冯自由抬头一看顿时合掌大笑,你当为何,原来易均室手指指的地方不是别处,乃是一处军政府贴出的招募告示,明说了军政府要办一张报纸,需要招募几员编辑,易均室不同于其他两人,他乃是潜江人士,原本回国就是打算投效革命的,没想到陪着冯自由去江西、湖南走了一趟,再回到家乡的时候,满清鞑子的统治早就被推翻了,心里也确实动了在这离家乡不远的地方找份工作,一来报纸什么的他最拿手,二来也能为军政府、为革命大业尽一份力。

    冯自由与他相交甚久,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性格,当下也是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如此就祝均室兄事业有成,呵呵,兴许不久后咱们的铁血十八星旗就能插遍全天下了!”

    易均室乐得微眯着眼睛,笑道:“同喜同喜,到时当真是我中华之幸、天下之幸!”

    几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如今临时改成军政府办公处的大院前。见士兵走了过来,易均室没等他们说话便开了口:“几位民军兄弟,易某前来应聘这报纸主编之位,还请帮忙为易某通报一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