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新中华1903

韬光养晦 131~135

    ()    慈禧召见徐天宝地场所,很正式的摆在了仁寿殿。李莲英将他和袁世凯一路带过来,还破格的用了肩舆的礼遇,在仁寿殿门口下轿,殿门口已经是侍卫太监林立。全都躬身控背的站着,一副森严景象。

    春日阳光从树荫中洒下,照在殿门口猪猴两石上面,光影斑驳。

    李莲英当先入内通传,就留下徐天宝和袁世凯躬身站在那里。徐天宝放松了心情,侍卫太监们没人敢说话儿,都是用眼光偷偷地打量着徐天宝,徐天宝也只是微笑以对。

    仁寿殿内,突然传来了传唤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传钦差大臣,南洋宣慰使,赤峰劝业道,徐天宝觐见!”

    袁世凯到是蛮照顾后辈,他对徐天宝说道:“别紧张,少说话,多磕头就是~!”

    徐天宝点了点头,整整衣襟,和袁世凯一起迈步进了仁寿殿内,就看见须弥宝座上面,端坐着一个面如满月。脸上搽着厚厚宫粉的老太太,坐在那里,满头珠翠,气度安详。除了慈禧老佛爷,还能是谁?

    在她的下首旁边,居然坐着的是面无血色,瘦弱得跟一个豆芽菜仿佛的光绪皇帝!他没穿朝服,只戴了一顶有红帽结地小帽儿,眼角的余光闪烁地看着高高在上地慈禧。见袁世凯进来,眼中多了几分怨恨。

    袁世凯则全当看不见。

    慈禧的目光投了过来,和徐天宝地目光一碰。不知道怎么的,只是觉着有些阴冷。

    “叩见老佛爷~!”袁世凯首先下跪

    徐天宝也山呼万岁地跪倒:“臣徐天宝,叩见圣母皇太后老佛爷,皇上万福金安!”砰砰砰的三跪九叩。徐天宝还真有股狠劲儿,真把自己脑袋碰的掷地有声儿

    磕完头,徐天宝趴在地上不敢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慈禧有些迟钝的声音:“起来吧……碰得这么用力,怪可怜的。你是功臣,咱们大清不能屈待了功臣,赏个位置坐下来吧。”

    “臣领旨谢恩~!”徐天宝大声喊道

    慈禧态度仿佛在说家常闲话儿一般:“南洋的差使,办得还顺溜嘛?”

    徐天宝躬着身子,回答道:“回老佛爷的话,托老佛爷和皇上鸿福,虽然与洋人有所冲突,但是大体还算顺手。海外义民,知道老佛爷和皇上心里念着他们,无不感激涕零,纷纷踊跃捐资。除了助饷之外,大家还孝敬了五十万两银子,臣一并携来。老佛爷和皇上天恩普及海外,义民涓滴报效心意,还望老佛爷和皇上垂怜收纳。”

    李莲英站在慈禧背后,心里暗暗说道:好奏对!这小猴崽子还真是当官的料儿!

    慈禧一笑,看了看光绪,悠悠说道:“这孩子不大岁数,还真能办事,嘴也甜!”光绪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子,讷讷道:“亲爸爸说得是,徐卿确实是能臣。”

    慈禧点点头:“海外义民这么有孝心,看能赏他们点什么衔头就赏下去吧。”

    光绪又只是诺诺的点头,“亲爸爸说得是~~”

    慈禧似乎有些疲倦了,她慢慢地说道:“你那南洋宣慰钦差大臣的衔头,我看暂时也不用解了,南洋哪儿的事儿多,老不叫我安生。你会办洋务,就替我多照看着点儿~!兼着吧~”

    “嗻~~!”徐天宝极不情愿地说着“嗻”,随后又说道:“谢老佛爷和皇上恩典!海外义民也感恩戴德!

    慈禧望向袁世凯,说道:“袁世凯,你又为朝廷找了一个人才啊!”

    袁世凯低头谢恩,说道:“全是托老佛爷和皇上的福。”

    慈禧笑笑,说道:“得啦,今天找你来,不是听你拍马屁的,东北那地方是我大清龙兴之地,可现在给老毛子和倭寇给闹得,我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祖宗啊?”

    袁世凯赶紧跪倒,高呼道:“臣不能为老佛爷分忧,臣有罪~!”

    慈禧一手撑着头,一手摆了摆,说道:“别罪不罪的了,东北马上要建省了,你们说,让谁去好啊?”

    袁世凯说道:“徐世昌才能不亚于张之洞、刘坤一,此人善于纵览大局,也懂得洋务,臣以为他足可任职。”

    “那奉天、吉林和黑龙江的巡抚人选呢?”慈禧又问

    “臣以为唐绍仪、段芝贵、朱家宝皆可为之~!”袁世凯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李莲英的脚尖

    慈禧问光绪道:“皇上,你以为如何?”

    光绪还是老话儿:“亲爸爸说得是……”

    慈禧又说道:“皇上,你看该怎么赏徐天宝在南洋立的功?既教训了洋人,维护了国朝体面,咱们不能不赏啊!皇上,你瞧着办吧。”慈禧开始打哈欠了

    光绪咳嗽一声儿,看了看徐天宝,说道:“徐卿家,本来有功必赏,但是你太年轻,一下升太高了,也招人闲话。这样吧,授你一个布政使衔,三品大员,顶戴再加赏双眼花翎~”

    慈禧打完呵欠,轻咳一声,打断了光绪,说道:“皇上,以我看,还是赏个爵位吧,有了世袭的头衔,才好和咱们大清同始统终不是?”

    光绪一下噎住,无比幽怨地说道:“亲爸爸说的是~~~!”

    徐天宝低着头,跪在地上不说话

    慈禧顿了顿,说道:“这样吧,赏个三等子爵!然后么~~东北那地方才开省,也需要有干练的人才,要不就去哪儿历练历练?”慈禧说罢,又望向袁世凯,“袁世凯,你觉得如何?”

    袁世凯答道:“不管去哪儿,都是老佛爷和皇上的恩典~”

    徐天宝却说道:“回老佛爷的话,臣的机器厂在热河赤峰,此刻正在为詹大人修铁路一事提供钢轨和蒸汽铲,此时若是离开,恐怕影响京张铁路的建设。”

    李莲英喝斥道:“放肆~”

    慈禧摆了摆手,笑道:“你不说我还忘了~听说你在热河生意做得很大,还剿过乱匪?”

    “会老佛爷的话,确有此事~!”徐天宝答道

    慈禧说道:“~~反正热河与奉天也挨着边儿~~就授你热河都统一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最后,徐天宝被授予赏三等子爵世职。勇毅巴图鲁,赏紫缰,火石,团龙马褂,荷包,卧龙袋。除此之外,徐天宝还以南洋宣慰使的身份兼任热河都统,统帅热河军政,节制诸军。在世人眼中,这个年轻人简直是红得发紫。谁想到他在短短半年之间,以一个四品捐班变成了统御一方的从一品都统,有清以来,象徐天宝这样的官场异数,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徐天宝在北京并没有宅邸,所以,袁世凯就借了一处宅邸给徐天宝用来接旨。接旨完毕,袁世凯又在自己的宅邸里为徐天宝设宴庆祝。

    徐天宝在袁世凯家仆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又随着家仆进入袁家内厅,这里是袁世凯接见心腹亲信的地方。

    说是庆祝,到场的却只有四个人,除了袁世凯之外,还有四个中年男人。

    袁世凯见徐天宝到了,便笑着说道:“振华,我来为你引见~~”说罢袁世凯手指一个瘦长脸的人,说道:“这位是徐世昌徐大人。”

    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水竹邨人,汉族,远祖浙江省鄞县人,后迁天津,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居河南,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曹营街寓所(今河南省卫辉市)。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

    徐天宝对徐世昌行礼,“徐大人行事缜密,德才兼备,敬佩,敬佩~!”

    徐世昌莞尔,拱手还礼

    朱家宝字经田。华宁县宁州镇人。坚忍伉直,一以洁清自励。善黄庭坚书法,被袁推为“近畿循史第一”。

    徐天宝向朱家宝行大礼,“朱大人严于律己,方正不阿,在下早有耳闻~!”

    朱家宝微微一笑,拱手还礼

    袁世凯又指着一个圆脸的中年人,说道:“这位是唐绍仪唐大人~”

    唐绍仪又名绍怡,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珠海唐家镇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官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881年归国

    徐天宝向唐绍仪行礼,“唐大人学贯中西,乃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材生,晚辈敬佩无比~!”

    唐绍仪也笑着回礼

    袁世凯指着最后一个圆脸八字胡的,说道:“这位是段芝贵段大人~!”

    段芝贵,字香岩,安徽省合肥人,1869年生。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留校任教习,后任职于淮军,1905年起任第三镇统制官

    “段大人~”徐天宝向段芝贵行礼,本来徐天宝也想说两句吹捧的话,可段芝贵除了善于给上司物色美女之外,实在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优点了,于是徐天宝只能含糊地说道:“久仰久仰~!”

    段芝贵也是礼貌地还礼

    袁世凯指着徐天宝,说道:“诸位大人,此子便是炮轰红毛的徐天宝徐振华了~”

    徐世昌笑道:“果然后生可畏~”

    唐绍仪说道:“我也常与洋人交涉,一直也都想以夷制夷,你是设法惹得美德等国对荷兰施加压力的呢?”

    徐天宝正要说话,袁世凯轻咳一声,徐天宝只能作罢

    袁世凯说道:“再过几天,诸位就要到东北上任了。东北乃我大清龙兴之地,可最近几年一直不太平。诸位到任之后,一定要多加用心。”

    段芝贵谄媚地笑道:“卑职驽钝!”

    袁世凯说道:“我在朝鲜时就与日本人打交道,日本人狼子野心,觊觎我大清疆土,这次与俄人交战,就是为了侵占东北,所以,这次诸位前去东北赴任,一定要提防日本人。”

    朱家宝问道:“那么我等应该如何行事呢?”

    袁世凯说道:“要对付日本人,唯有联合英美等国,牵制日本。”

    其实袁世凯的外交思维中,日本始终是中国的头号敌人。早在袁世凯驻节朝鲜时,就曾留下以一人抗一国的说法。1882年9月,朝鲜统治集团中的大院君派为和闵妃集团争夺政治权力,发动了壬午事变。大院君派素来主张“攘夷排日”,所以在事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杀害日本人、攻击日本使馆的行为,日本大使花房义质被迫出走仁川济物浦,乘英舰回国,日本即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兵到朝鲜问罪,借机扩大侵略。为阻止日本人“借事居功问罪,得肆要挟之谋”,清政府决定派丁汝昌、马建忠等人入朝相机处理,同时调派吴长庆率庆军六营前往弹压。在马建忠等人的策划下,吴长庆带领当时任庆军营务处会办的袁世凯等人用计拘禁了大院君,并送往国内软禁,从而消除了日本人借机干涉的口实。

    在这次行动中,袁世凯因为严于治军、表现勇敢,得到了吴长庆等人的赏识。吴长庆向清政府保举袁世凯,说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袁也因此被擢升为同知,并赏戴花翎。随后被聘请编练朝鲜新军,其主要目的就是防范日本,形成了中日两国在朝鲜军事改革中的竞争与对立。在吴长庆被调回国后,袁世凯实际上掌握了驻朝清军的领导权,他大力扶植朝鲜统治阶层内部较为亲中的事大党,压制相对亲!日并得到日本人支持的开化党。

    为抵制日本对朝鲜的经济渗透,袁世凯积极发展中国在朝鲜的经济力量。他集中力量扩充华商在汉城与仁川的商务,采取了增建华商会馆、扩充租界以及尽力招徕华商等措施,因而中国在朝鲜的商务及中朝之间的贸易往来发展迅速。

    不过,初次和日本人交手,袁世凯对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的发展状况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在他看来,日本不过是个岛国,根本无法和中国抗衡,所以言谈之间也经常显示出对其实力的不以为然。他曾说:“日人之兵正弱于陆战,我今日所部各军,可尽日人所来知多少尽杀之,特有所未必耳,各洋可畏者惟俄,他不足虑也。贵邦陆通中邦,只守一面水陆,易事耳。”同时,他还与国内张謇、张佩纶等人所主张的“东征论”相互应和,不赞同李鸿章等人的对日让步政策,认为蕞尔三岛决不是中国的对手,主张示之以兵威,甚至讨伐日本。很明显,这些言论虽然表现了一种积极的对日态度,却并不是建立在对日本正确认识上的判断,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天朝上国”的意识中

    甲午战争中,中国竟然被日本这样的蕞尔岛国打败,这给中国的思想界和士大夫阶层造成极大的震动,日本也由过去轻视的对象转变为许多人心目中学习的榜样,袁世凯对日本的认识也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同时,由于过去十几年在朝鲜的直接交手,他的认识又要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甲午战后,袁世凯上书军机大臣李鸿藻、翁同和等人,鼓吹变法革新,认为“日本变法,雄称东亚,缅、越守旧,渐就澌减,近世之效,彰彰甚明”,“然目今中国形势,舍自强不足以图存,舍变法不足以自强”。对照战前他对日本的看法,简直判若两人不过,在袁世凯看来,变法的当务之急是模仿西方的营章操典整顿军队,编练新军,“而日本兵之取则欧洲,其兵书纂述宏富,文字相近,易于译录”,是模仿学习的最好对象。因此他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主要是向日本学习。袁世凯所编练的北洋新军的体制和操练方法都主要仿照日本军制。从1896年起,袁世凯派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孙传芳等一批军官赴日本学习军事,此后相继派出大量军官赴日本留学。此外,他还聘请了大批日本顾问和教习,如立花小一郎、板西利八郎等。在直隶总督任内,袁世凯在直隶地区推行“新政”,在当时颇负盛名,其中许多措施是以日本为蓝本。

    这一时期,是袁世凯与日本的蜜月期,日本甚至对他寄予厚望。“日本外交官和军人都把他视为独一无二的朋友”,在他们看来,“在当今中国没有比袁更高明的人才,中国的政府今后必定归他掌管,因此,现在如拥护他的立场,他则必定感恩戴德,更加采取亲!日主义。如他丧失其地位,亲!日精神就会消失,我们的对华外交将陷入长期的黑暗之中”。

    日俄战争以后,由于日本的势力逐步渗透到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和主权,袁世凯改变了原来的联俄制日的态度,采取联英美制日俄的政策,在东北地区引入英美等国的投资对抗日俄。

    于是,便有了这次袁府内厅的酒席,徐天宝略感奇怪,自己是热河都统,所管辖的范围不在东三省,为什么袁世凯也要叫自己来。

    袁世凯似乎看出了徐天宝的疑惑,便说道:“振华,虽然热河不在东北之列,但是和奉天毗邻。少川(唐绍仪)虽善办洋务,但是兴办实业非他所长,所以我希望振华你能与少川携手,一同为国效力。”

    徐天宝拱了拱手,“能帮得上唐大人的忙,那是我的荣幸,但是我以为联合英美以抵制日俄,不若联合德美~!”

    袁世凯说道:“记得之前你有提过,可是英国毕竟是最强大的国家~~~没有英国的参与,恐怕~!”

    徐天宝心里不禁苦笑,晚清高官们的视野居然如此狭隘和无知。袁世凯也算和洋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人,居然也会说出这样的昏话。徐天宝只得耐着性子说道:“其实,西洋列强矛盾重重,如今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英国与德国的竞争。事情是这样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个地区都和其它列强发生冲突。其中,英俄在亚洲,英法在非洲,争夺尤其激烈。由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野心勃勃的德国又成了它的主要竞争者,英德矛盾终于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从普法战争至九十年代以前,德国打败了法国,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新的竞争者;1883至1885年间,德国夺得第一批殖民地之后,又开始成为国际殖民地舞台的一个新的竞争者。英国清楚地认识到德国已作为一个新兴强国在欧洲兴起,并且怀有问鼎欧洲的野心。但是英国对于德国的挑战并不感到特别担心。因为当时这种竞争尚未严重威胁英国。在英国某些政治家看来,德国的勃兴还有助于抑制法俄两国的霸权,使英国在亚洲对俄国和在非洲对法国的斗争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此,这时英德之间一般没有发生严重冲突,甚至有时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斗争中互相支持。

    九十年代以后,德国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德国无论在贸易问题上,还是在殖民地问题上,都开始成为英国强有力的竞争者。

    英德矛盾在经济上的表现主要是贸易竞争。德国依靠采用新的技术和压低工人的工资,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冲破其它国家的关税壁垒进行倾销。1880年至1890年间,德国输出额由三十亿零九千万马克增至三十四亿马克,即大约增加10%;而在以后的十年内,出口额增至四十六亿一千一百万马克,即增加了百分之36%。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工业产品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向国外市场销售的。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1870年只占9.7%,到1913年,则上升为12.6%,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德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日益排挤英国商品。1913年,德国对欧洲各国的贸易占德国出口的75%,进口的54%。英国对于德国强大的竞争能力,不仅感到惊讶,而且简直是惊惶失措了。

    在殖民地方面,德国也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德国因为发展较迟,八十年代才开始夺取殖民地,至1914年,总共夺取了二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不及英国的十一分之一。对此,德国帝国主义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纪末就公开叫嚷:“德国人已经看够了别人在分食那个甜包子。”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可是,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了,德国到那里去夺取“地盘”呢?当然,只能是从别的帝国主义国家手里去抢,其矛头又首先对准英国。于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虽然这时英俄和英法的矛盾仍很尖锐,可是英国同德国的斗争也同时开展了。

    德国同英国争霸的一个重要行动是决定修筑“三B铁路”,这条铁路线从德国首都柏林开始,通过奥匈帝国及其控制下的巴尔干地区抵达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然后渡过海峡,取道安卡拉直达巴格达。1888年,由奥匈帝国至伊斯坦布尔的铁路干线竣工。同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修建至安卡拉的铁路租让权。1892年安卡拉铁路竣工。接着,德国又与土耳其谈妥修建至巴格达的铁路租让权。这个以“三B”计划驰名于世的铁路干线建成之后,德国的侵略势力将伸向亚洲,直达波斯湾畔,威胁着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圈。英国极力破坏巴格达铁路计划的实现,加深了两国的矛盾。

    在非洲殖民地政策上,德国也和英国发生冲突。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当中,德国想沿赤道两旁向外扩张,从西南非和东非斜断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英国则想从埃及南下,以及由好望角北上,纵贯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并且计划修建由开普敦至开罗,再连通至加尔各答的铁路,把英属的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这就是英国的所谓“三C计划”但是,德国抢先于1890年占领坦噶尼喀,挡住了英国的去路;当英国企图经过比属刚果修筑铁路时,德国又压迫比利时拒绝让英国铁路过境,破坏了英国修建纵贯非洲铁路线的计划。德国还极力破坏英国在非洲南部的扩张,最明显的表现是支持布尔人抵抗英国。1896年,布尔人粉碎了英国南非公司经理詹森所组织的偷袭,德皇威廉二世特地发出示威性的贺电,并给布尔人以军事物资的援助。以后英国提出了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诱饵,于1898年9月26日与德国签订条约,德国才没有卷入英布战争。

    还军事方面,德国加紧扩充海军,准备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1898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海军法案。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说:“德国的未来在海上”,“三叉戟(海洋霸权的标志)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里。”

    听徐天宝一番分析,在场的人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样惊奇。唐绍仪感慨道:“振华,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我与洋人打了多年交道,也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情~”

    徐天宝笑道:“那是因为我国办外交,都是遇事才交涉,而且对于欧洲各国的了解也流于表面。我国驻欧洲各国的大使只是起到了传话人的作用,但是欧洲各国的派驻我国的人员,还常常混有间谍,刺探、收买、贿赂~不一而足~所以我国对西洋人一无所知,而洋人却对我国了如指掌~~!”

    袁世凯是人精,属于一点就通的人,一直以来,朝廷对德国是情有独钟的,袁世凯笑问:“那么~振华,你觉得德国皇帝会乐意与我国联手吗?”

    徐天宝说道:“我与德国人打了多年交道,德国皇帝对这个建议绝对有兴趣~!”

    袁世凯笑笑,“我国驻德国公使孙宝琦是我的亲家,他家的五小姐嫁给了我的七子袁克齐,我的六女儿篆桢又嫁给了孙宝琦的一个侄子为妻。幕韩(孙宝琦)与我还是换帖把兄弟,说起话来投机得很。我可以让他给德国皇帝一些暗示~~”

    徐天宝说道:“孙大人大可以这么对德国皇帝说:欧洲最强国为德国,亚洲最大国为中国,如果再加上美洲最富国美国成立三角同盟,对世界和平必有伟大贡献。中国尽管积贫积弱,但毕竟是一个地大人多的大国,各国在考虑世界格局时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唐绍仪听了这话,也是点了点头

    这一次在袁世凯府邸的秘密会议,后世历史书上称之为“第二次北京密议”,密议结束的当晚,袁世凯就向柏林的孙宝琦发去密电。

    接到密电的孙宝琦立刻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传达了大清国的意愿。威廉二世对这个结盟的计划果然很感兴趣,他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频繁交流,探讨建立联盟事宜。罗斯福也察觉到新崛起的日本是美国潜在的威胁,而且觉得日本在日俄战争之后,给美国资本进入中国东北设置壁垒是一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因此对中德美三国同盟也很干兴趣。为此,威廉二世秘密会见出使德国的中国公使孙宝琦,告诉他德国和美国都乐意通过中德美联合,压倒英日同盟。

    历史上的中美德三国同盟是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首先提出的,当时中国的慈禧太后和美国总统罗斯福都很感兴趣,但是由于中国自身保密意识差,以及日本的阻挠,这项险些改变世界历史的大计划夭折了。

    这次,徐天宝主动提出这个建议,心里却还是有些没底,毕竟历史大车轮的力量是很大的,自己这颗小石子能不能改变它的走向呢?

    仁寿殿内,慈禧的声音愈发显得苍老和无力,但是,她的头脑此刻还是清醒的

    大殿上,奕劻、袁世凯、徐天宝、唐绍仪跪了一地,徐天宝只是自我安慰道:“我是在跪死人。”

    慈禧听了奕劻和袁世凯的奏报之后,慢慢吞吞地说道:“是啊,凭什么就许他洋人八国联军合起伙儿来欺负我大清,我大清就不能结交友邦,以夷制夷?”

    “老佛爷圣明!”袁世凯带头高呼

    “只是~”慈禧顿了顿,说道:“这事儿可不能让那桐知道,这个小兔崽子~~和日本人走得太近。”

    那桐,全名叶赫那拉#那桐,字琴轩,一字凤楼,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先后充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并兼任过京师步军统领和管理工巡局事务。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西逃,那桐充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辛丑条约》后,任专使赴日本道歉。那桐于光绪十一年(1889年)考中举人,由户部主事力保为四品京堂,授鸿胪寺卿,后来又迁为内阁学士。从1900年开始兼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理藩院侍郎。义和团运动期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那桐被任命为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参与签订《辛丑条约》的谈判。1901年因日本使馆书记官杉杉彬被杀,以户部右侍郎的身份,赏加头品顶戴,出使日本“道歉”。翌年再奉派为赴日观博览会大臣,其间,率随员考察了日本的警政、路政;后来那桐主管京师工巡局,在开辟新式马路、兴建东安市场方面,多借鉴日本的经验。1903年擢为户部尚书,不久调外务部充会办大臣,兼领步军统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门提督”),管工巡局事。1905年晋升体仁阁大学士。

    “哎~”慈禧叹了一口气,说道:“好不容易咱们满人里也出了个才子,可~~这么叫人不省心。”那桐此人虽然有才学,可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早在庚子后作为赴日谢罪专使时,就被日本安排的声色所迷,成了朝中亲贵中有名的亲!日派。要是让他知道大清有意联合德国、美国,对抗日本,那还了得?

    徐天宝说道:“此时关系我大清国势,还请老佛爷下严旨,胆敢泄露者,杀无赦,株连九族。”

    慈禧虽然没有点头,但是却说道:“是啊,谁要多嘴多舌,我就让他一辈子说不了话~!”说罢,慈禧眯眼看着徐天宝,问道:“天宝啊,你这么还没去赴任呐?”

    徐天宝低头答道:“回老佛爷的话,后天就上路~!”

    慈禧笑笑,说道:“这世上西洋人虽多,但是最不让我省心的就是俄国人和日本人。日本人打东北的主意,俄国人就打蒙古的主意,这事上你得多费心呐!”

    “臣一定全力以赴,以报老佛爷的圣恩。”徐天宝说道

    慈禧说道:“蒙古那面,你也要多多照应。”

    “嗻~!”徐天宝又是一低头,“臣到任之后,立刻励兵秣马,把刀磨快,谁敢打大清疆土的主意,我就打他脑袋的主意。”

    “呵呵呵~~~!”慈禧一阵轻笑,“到底是年轻人,说话都透着劲道。庆亲王,热河那边,有多少兵马?”

    奕劻答道:“只有毅军米振标一部,大约3000人。”

    慈禧一皱眉头,“3000人?还是毅军?”

    “回老佛爷的话,确是如此~!”奕劻答道

    慈禧说道:“袁世凯在小站练新军六镇,人数不老少,有7万吧?可我大清疆土广阔,这点兵还是嫌少啊!”

    “老佛爷圣明!”奕劻大声喊道

    袁世凯心里却觉得怪怪的

    慈禧问道:“天宝啊,你觉得要镇住蒙古,得多少兵啊?”

    徐天宝抬头答道:“以新军为例子的话,至少六个镇,也就是七万两千人。”

    慈禧猛地一张眼,“什么?”

    奕劻、袁世凯、唐绍仪也大惊失色

    徐天宝朗声说道:“回老佛爷的话,东清铁路地位重要,大清清楚,俄国方面也清楚,因此俄国人组建了大量的护路军。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俄军势力缩回到了北满,为了巩固在北满地统治,为此,沙皇尼古拉二世专门批准了《外阿穆尔军区条例》,重新拟定护路军新编制。根据编制,全外阿穆尔军区共设54个步兵连,42个哥萨克骑兵连,4个炮兵连和25个教导队,编成12个支队,3个旅。而按照《朴茨茅斯条约》每公里15名护路军的规定,在北满2800公里地铁路线上可部署42000名护路军。以上3个旅地护路军虽然已足够庞大,但并未达到条约定额,还可增加13000人。而俄国方面一直借口“日本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一直筹划着要增兵。除护路军以外,沙皇政府将日俄战争失利后从南满地区撤出的军队全部部署在远东,赤塔、伯力、海参崴等处都屯有重兵,其中伯力屯兵10万,海参崴屯兵8万。..这些驻军和外阿穆尔军区驻军互相呼应,形成统一的军事体系,控制着中国北满和俄蒙边界。”

    李莲英喝斥道:“大胆徐天宝,妖言惑众。”

    徐天宝坦然道:“臣只是据实以对~不敢有丝毫欺瞒。

    慈禧、奕劻、袁世凯等人也吓了一跳,知道俄国人驻军众多,虎视眈眈,没想到部署这么多。

    徐天宝又说道:“据微臣所知日俄战争时之后,俄国内阁就曾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对北满的战略问题。俄国急进派在会上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吞并北满问题。陆军大臣苏哈姆林诺夫当时曾急不可待地宣称目前是我们依照与日本所订的协定兼并北满最为有利地时机。主张立即吞并北满,幸好其他内阁成员考虑到立即吞并可能会引起美、英的反对,主张当前暂不急于采取吞并地步骤。但是会议还是留了个尾巴,认为目前兼并北满是危险的。但事态地发展会迫使俄国采取这样的步骤。因此,必须全力维护我们在满洲的既定利益,以便在未来时刻实现合并的最终目的。”

    啪的一声

    慈禧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道:“欺人太盛,东北乃我大清龙兴之地,俄国人竟然厚颜无耻地把东北当做自己的东西一样所以指使?”

    众人赶紧低头下拜,“老佛爷息怒!”

    慈禧却是一番怒不可遏的样子,“练兵,一定要练兵,否则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奕劻说道:“老佛爷还请三思,袁大人在小站练兵六镇,耗时近十年,耗银更是数以千万计。如今要再练六镇,恐怕是远水不解近渴呀!”

    袁世凯也赶紧说道:“此事兹事体大,还请老佛爷三思!”

    慈禧似乎也冷静了下来,想了想之后,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样吧~~天宝啊,你就练三镇新兵,那笔南洋义民孝敬的五十万两银子我统统赏你了,能练多少兵就练多少兵。不够的,你自己想办法!”

    “臣遵旨!”徐天宝纳头就拜

    慈禧点了点头,摆了摆手,“哀家乏了,庆王留下,其他人先跪安吧”

    等众人走远了,奕劻笑道:“老佛爷,这次在徐天宝身上下的宝也太多了吧?”

    慈禧笑了笑,说道:“如今大清各个地方的兵就只有北洋最强,而北洋六镇又都正在袁世凯手里捏着,张之洞、刘坤一之辈都老了,我不得不防啊~~”

    奕劻又恭恭敬敬地慈禧磕了一个头,“老佛爷圣明!”

    奕劻又说道:“可是老佛爷是不是栽培徐天宝有些过了,万一他变成又一个袁世凯,如之奈何?”

    慈禧微微一笑,轻柔了一下有些下垂的眼皮,“汉人嘛,若是能齐心,那咱们满人当年就入不了关了,更何况如今呐?”

    奕劻又是磕了一个头,“老佛爷圣明!”

    不过,慈禧却板起脸来,说道:“我是个七十多的老婆子了,大事小事还都要我操心,你们这些后辈就不能自己多几个心眼儿吗?”

    “老佛爷责备的是!”奕劻又是磕头

    慈禧有些恼了,“磕头,你就知道磕头!跪安吧!”说罢慈禧一摆手,几个小太监赶紧过来一起将她搀扶起来,送入内宫

    “奴才恭送老佛爷~~”奕劻大声呼喊

    等慈禧走远,奕劻才喃喃道:“自己多个心眼儿嘛?嗯~~~”奕劻点了点头,“宫保啊,别怪我啊,谁让你是汉人呐~~!”

    ◆◆◆◆◆◆

    且说徐天宝跟着袁世凯走出紫禁城,袁世凯就问徐天宝:“振华,你可有家室?”

    徐天宝摇了摇头,“不曾婚配~!”

    袁世凯笑道:“听说你也二十有六了,怎么还没婚配呢?”笑罢,又自言自语道:“也是,如此年少有才,一定是眼光独到,寻常女子一定是配不上的。”

    徐天宝笑道:“袁大人取笑了,只是之前忙着经商,无心用之罢了!”

    “哦~~”袁世凯笑道:“这事包在我身上,京城大家闺秀如云,包你能觅得佳偶良伴。”

    徐天宝只是笑笑

    这时,一个侍卫快步跑来,后面还跟着一个青衣太监,那侍卫向袁世凯和徐天宝打千行礼,随即说道:“徐大人,宫里又有旨意,请徐大人跪接。”

    徐天宝心想又有什么事情?不过想归想,却只能当场跪接圣旨

    结果传旨的小太监拂尘一抖,说道:“传老佛爷口谕,赐徐天宝在热河设立练兵处,兼任热河练兵大臣一职,即可去陆军部交割签押,即日上任。钦此。”

    “老佛爷万岁万万岁~!”徐天宝大喜过望,高呼万岁,而袁世凯的眼角却抽动了一下

    大清原来没有陆军部,只有兵部。1885年,清朝创办了海军衙门,总理海军事务。“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清政府撤消了已无海军的海军衙门。1901年之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将兵部、练兵处、太仆寺合并为陆军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练兵处,置总理亲王一人,会办、襄办、提调各一人,分军政、军令、军学三司。三十二年(1906),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太仆寺并入;初设时并领军谘处、海军处,旋即分出。部以尚书、侍郎为主官。部内设承政、参议二厅,有左右丞、参议、谘议官、检察官、正副从事官;军衡、军乘、军计、军实、军制、军需、军学、军医、军法、军牧十司,各司人员有职有官,职指司长、科长、科员、承发官、译员、绘图员等,官指郎中、员外郎、主事、笔贴式、正副参领、正副军校等,以官分任各职。

    1906年,在拆除了和亲王府和承公府后,以慈禧修建颐和园之海军经费余款,兴建了东、西两组洋式砖木结构楼群,西部为陆军部,东部为陆军部所属的贵胄学堂。清宣统元年重建海军,于是将贵胄学堂撤消,此处即成为海军部。

    陆军部建筑由中国建筑师沈琪设计,1907年建成。中间的主楼为欧洲古典式灰砖楼,前后面三间楼门,中部门厅以上三层,两侧及翼楼均为二层,外檐为联拱柱廊。楼体满布精细的砖雕花饰,门窗、天花、地板和护壁板全用优质木材精雕细作,华丽壮观,表现出欧洲折中主义风格。主楼的东、西、北面各有一座楼房,形成一组楼群。在这组楼群的东西两边各有一组风格相同的建筑。大门在主楼前,朝南,面阔五间,灰筒瓦悬山大脊顶,中间三间开门的中国木构建筑形式,东西山墙外露七架梁。门前有3米多高石狮一对,隔街对面有一座悬山顶砖雕大影壁。

    与孱弱的大清军事实力相比,大清的陆军部办公楼倒是十分气派。按照大清官制,陆军部设有满尚书和汉尚书各一人,陆军部满尚书名叫清锐,其实是个蒙古人,且一直没有到任。实际行使尚书职权的是汉尚书吕海寰。

    吕海寰是清末著名外交家,历任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等职、除此之外,吕海寰还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日俄战争期间,吕海寰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此为中国红十字会之始。该会属慈善性质,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合办,直接目的在于救护日俄交战双方伤兵及东北战地难民出境医治。日俄战争两年间,共救护46.7万余人出境。光绪帝曾发上谕,“颁发内银十万两”作经费,以为褒奖。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也就是今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吕海寰任会长。次年,吕海寰为中外总董等办事人员制发了分金银铜三等的双龙红十字佩章和凭照。

    徐天宝见吕海寰到没有花费门包,今年65岁的吕海寰胡子头发都发白了,但是精神却十分好。

    寒暄几句之后,吕海寰拿出几份公文让徐天宝签字,然后又把一张名单推到了徐天宝面前,“徐大人,这是在陆军部登记在册的将弁花名册,上面特许你挑选,随你去热河练兵。”

    徐天宝初时很兴奋,但是拿过名单一看,心里倒是一惊,即使作为一个不算太合格的军迷来讲,徐天宝能看出来这份名单上大部分是袁世凯的北洋系亲信。上面上自己从这里面挑人,不是摆明了要自己挖袁世凯的墙角吗?虽然自己很想挖袁世凯的墙角,但此时袁世凯的北洋系已经成形,自己资历又浅,哪里会是袁世凯的对手?

    算了,反正清末民初那些军阀们现在有好多还只是中下级军官,不如从他们身上入手

    主意打定徐天宝便开始在名单里找了起来,首先是西北军,西北军中有五虎将即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这五名悍将。另外是十三太保中的韩多喜

    张之江,字紫珉,河北盐山人。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和冯玉祥是老相识。眼下两人都在第一混成协、第20镇共事,驻扎辽宁新民府,冯任步兵营连长、营长,张任骑兵营排长,张还参加了冯玉祥任会长的反清秘密组织武学研究会。

    李鸣钟,字晓东,河南沈邱人。冯玉祥前期两大主要助手之一。李鸣钟与冯玉祥在第一混成协时就相识。

    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人。1906年末,宋哲元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并于第六镇第十一协第二十二标第二营补名额,当一个学兵

    鹿钟麟,字瑞伯,河北定县人,去年开始,在第一混成协当学兵。

    刘郁芬,字兰江,河北清苑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第一混成协当下级军官。

    韩多峰,字秀岩,1907年开始在清朝北洋陆军当兵。

    接下来是奉系军阀,其中有郭松龄、韩麟春、李景林、姜登选、杨宇霆

    郭松龄,字茂宸,郭家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905年就读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次年进永平府北洋陆军第二镇随营学堂,1907年,郭松龄以优等成绩毕业,见习期满后,眼下正在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相当于排长)

    韩麟春,字芳宸(又作芳辰),奉天辽阳县人。1904年考取北京“练兵处”,送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日本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炮兵科毕业,此刻任清政府陆军部军械科科员

    李景林,字芳宸,近代武术大师兼军事将领,武当剑术传人,,人称“武当剑仙”。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姜登选,字超六,河北省南宫市陈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清政府派往日本学习军事,毕业于振武士官学校,毕业后在黑龙江任职

    杨宇霆,字邻葛,奉天法库(今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回国后即步入军界,眼下是个连长。

    徐天宝在他们的名字上都打了一个钩,吕海寰把名单拿过来,只是随便地瞄了一眼,便大笔一挥,盖上官印。吕海寰问道:“听说徐大人即日就要上任,那就有陆军部发公文,让这些人统统到承德府向徐天宝点卯报道。”

    徐天宝打了一拱,笑道:“有劳吕大人。多谢~”</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