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兴唐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定(二)

    骨咄录没有将全部兵力围于朔州城,默啜率了一部扎于桑干河源,元珍率领了一部分兵力,扎于雁门关北侧。

    还有其他两路人马,一东一西,防止唐朝援兵到来。

    但大部分兵力上用来围困朔州。

    孔正方在青海也见过大军调动,可顶多几万人。猛然看到十几万军队,军营连绵了几十里,一望亢际,每天仅宰杀的牛羊就达到了几千头,还不包括吃的粮食。

    他有些色变,不知道朔州城能不能守下来。

    骨咄录不知道他想法,也没有工夫去理他,骑着马,来到朔州城下,对城头上大声喊道;“我是阿史那骨咄录,请你们都督接见。”

    阿史那道真走上城头,说道;“骨咄录,速速投降吧,突厥人经过几十年的休生养息,才好不容易拥有了这么多好儿郎,莫要让他们为你糟蹋了。”“道真,你错了。我们突厥人夏牧青草,冬栖山南,冰雪是美酒,风霜是甘泉。狼是我们的祖先,雄鹰是我们的朋友。世上最高贵的种族莫过我们突厥人,只是一时衰落,败于唐人之手。可是月有阴晴阳缺,人有悲欢离合,那只是暂时的屈于人下,难道我们突厥要甘心做人家一辈子鹰犬吗?”

    这小子,居然将李威抄袭的那首水龙调头的词句拿来引用。

    不过突厥人是有很强的自尊心。

    很长时间,中原人一直在向他们低头,李唐创业时候,也卑微地低下脑袋,向他们称臣。所以心中有强烈的自尊感。本来数次大败之下,这个民族应当走向灭亡了。然而唐朝的政策,又重新给了他们一次崛起的机会。在种种政策下,唐朝本土都是胡风大盛,包括李承乾居然将东宫布置成突厥的牙帐。

    因此突厥人自尊心从束没有停息迂。

    正是因为这种自尊心,奉职与温博一举大旗,立即聚兵四十万。兵败后,温博与伏念再聚大旗,依然聚集了十几万的军队。然后到骨咄录,动辄出兵十万以上。

    李威也考虑过突厥人这种心理站在突厥民族的立场,这种猜神很值得鼓励,可是突厥的崛起,伤害的只有中原百姓。不象大食,若是没有吐蕃策略危害到西域的统治,大食无论怎么扩张,几乎是无害的存在。

    是到了彻底解除东突厥的时候!

    城头上站着的是汉将,骨咄录这番话起不到作用。然而站着的是道真,连士兵也多数是突厥士兵道真不知如何回答。

    阿史那骨咄录回过头,大声说道;“突厥的好儿郎们,你们愿不愿意终生做人家的鹰犬?”

    “不愿意!”数万人齐声回答。

    声震云霄。

    骨咄录与道真的对话,是用突厥语说的,孔正方离得不远两个人一个在城头上,一个在城墙下,必须大声对答,孔正方也能听到,但听不懂。不迂这不愿意突厥语还是能听明白的。

    几万人的呐喊声,让孔正方闻之色变。

    低声与一个百夫长交谈,才弄明白两人对答。心中想到,这个民族无可救药了。

    无论唐朝对他们怎么好只想着光复昔日突厥的荣光还能不能忠心唐朝?

    骨咄录又说道;“道真将军,你是处罗可汗的后裔身上流着突厥最尊贵的血脉。难道你忍心,让城头上的弓箭施加于突厥儿郎身上吗?”

    “既如此,你速速退兵。”

    “非如此,此次我前来,是迎接道真将军回去,主持突厥光复大计,臣#卩迎道真可汗。”骨咄录说完,立即伏于地上o随着,突厥将士象波浪一样,一道接着一道·伏了下去。

    道真气得发昏,站在城头上嘴唇真哆嗦。

    骨咄录伏了好一会儿,城头上没有人答话,也不生气,笑咪咪回到大营,拍了拍孔正方的肩膀,说道;“孔君,你出的好计谋啊。”

    “那敢当。”然而孔正方心中十分不解。

    这一伏,城头上多是突厥士兵在守城,士气皆无,拿什么来抵抗骨咄录的攻城?难道是陛下出错了主意?

    城中道真更是困窘不止。就算勉强将城池守下来,今天发生的事,若是传到疑心病很重的太后耳朵里,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与阿史那哲商议了半天,也没有商议出来一个解决的办法。

    第二天,府邸大门打开,又出现一封信,这一回写得有些多了。

    道真都督,昨日骨咄录明请都督拜为突厥可汗,实借都督之旗,招抚忠于唐朝诸族子民。都督身为都督,身份尊贵,一入漠北,兵乃骨咄之兵,将乃骨咄之将。何人听于君命?囹圄将是君所,鸠药乃是君酒。不可不防也。骨咄曲解真义,突厥依附唐朝,丰年售唐之皮单毛角,荒年纳唐之援粮钱帛,仅几十年间,规模远胜于初。百姓安居乐业,各族和平友好。几宵小之辈,为图己位,蛊惑人心,兵革立起于阴山南北。两次大败,尸骨横于大漠戈壁草原,秃鹫啄尸于荒野之外。乌云压顶,血风裹沙。妻离子散,哀嚎遍野。

    若能图成大事,亦无不可。都督再观西方.年,钦陵之智谋,吐蕃之鼎盛,然东败于青海,西柠于西域。损兵折将,国家动荡。大食强横于西方,劲无能敌,仅出兵数万,立拓地万里,大食束手无策,国内分裂。西方唐军始未动也,若皇帝复生,突厥会亡于一夕,纵皇帝有险,日久诸将困窘,太后招抚,必将来归,亦为唐朝所用也。精兵猛将,集于大河,悍士智谋,云于代北,突厥亦会亡也。

    都督不可不三思而行,突厥存亡在于君一念之间也。

    阿史那道真打开一看,高人哪。正说中了他的内心深处,不能听骨咄录忽悠,这小子不安好心,一心想做大汗,根本就没有想过突厥子民的死活。当真突厥是唐军的对手?

    只是这几年唐朝事情多,没有精力来管北方。一旦安定下来,突厥这群叛军将会死无葬身之所啊。

    将阿史那哲喊来·并且将诸将也喊了过来,有的人不认识汉字,道真大约地读了一遍。

    阿史那哲不由好奇地问道;“这是谁啊?”

    “不管是谁了,反正他对我们是好意。大家听到没有?我们不仅是为唐朝而战,也是为我们突厥而战。正是因为我们的表现,唐朝事后·也不会对我们整个突厥进行处罚。否则柔然、匈奴、高车,就是我们突厥的前车之鉴。”

    “是啊,”一个个地不由点头。

    骨咄录在北方做得很不错,但还不能与论钦陵与吐蕃相比,况且人家还有绝域高原可退。突厥一旦战败,往哪儿退·莫要忘记了,唐朝军队同样也曾杀到过小海。就没有能力杀到那么远的地方,北方还有回纥人在虎视眈眈。况且自己也习惯了唐朝中原的生活·穿着华丽的丝绸,吃着精美的食物,住着奢侈的房屋,能牧能耕能商。何必跑到苦哈哈的大草原上受罪?

    “那么麻烦各位,将这番话带给每一个士兵·让他们鼓起勇气来。大唐的援兵要不了多久就会到达。”

    “喏。”一个个鱼贯退下。

    阿史那道真却坐在大帐里深思,这个人倒底是谁啊?仅凭这份眼力,也远在自己之上。

    骨咄录又在城外喊话了。

    道真心中有了底气,从容地来到城头上。

    骨咄录问道;“道真将军,有没有想好?我身后十几万好儿郎,就等你一句答复了。”

    道真微笑地说道;“骨咄录,我只问一个问题,一旦你举事失败·你身后的十几万好儿郎·还能活下来几人。不是我出言恫吓,前面有奉职温博伏念之鉴·东西有高丽、西突厥十姓、咽面与吐蕃大食之鉴。青海西域唐朝诸将诸军,完整无缺的存在,你扪心自问一句,是不是这些虎将的对手?就算你成功了,满足了你个的野心,你身后的十几万好儿郎又能剩下来多少人?”

    问完了大声说道;“突厥儿郎们听好了,我乃是处罗可汗之孙,社尔之子道真。你们的骨咄蛊惑你们,说你们做了唐朝的鹰犬。我问你们,这些年来,我们是出了一些士兵,在为唐朝作战。然而高丽之战,青海之战,这些大型战役,是唐朝自己将士多,还是我们突厥将士多。仅出少量的将士,偶尔为唐朝征战一两回,然而唐朝征迂我们突厥人多少税务,又送了多少猜美的丝帛,赏赐各族子民?又在困难的时候,送了多少粮食前来解救?你们再想一想,五十年前,我们突厥有多少百姓,今天我们突厥又有多少百姓?这么好的日子·你们就心甘情愿,为了满足骨录咄的野心,将它葬送了吗?”

    “攻城!”骨咄录恼羞成怒,不等他说完,下令攻城了。

    但此时攻城,与昨天不荆。

    昨天若是攻城,城上突厥士兵军心动摇,汉人士兵心生猜疑,说不定一天就能将朔州城拿下来。但今天各个将领已经将信上的话传达下去,再加上刚才道真的一番说教·士气已稳,汉人将士猜疑也减去。想攻下朔州城变得很艰难。

    看着双方的激战,孔正方听完身边百夫长的翻译,十分愕然。

    他都不认为是道真自己想出这些话的,要能想出来,昨天就讲出来了。

    难道城中有高人相助?

    不过他要立即面对一件事,到此时,也达到了陛下提出的要求,自己要离开这里了。

    眼下的状况也要离开,“自己的”计策没有成功,骨咄录必然恼羞成怒,那么自己有可能会遇到危险。不怕死,但不代表着想死。

    但陛下又吩咐了一件事,到了这时候,他可以离开,可离开的时候不能让突厥人产生怀疑,最少要保持到唐朝援兵抵达雁门关之前,不能让突厥人怀疑他。这才是最困难的。

    不要说不让突厥人产生怀疑了,就是眼下想要离开,都无比的困难。看一看,前前后后皆是突厥的军队,空旷处也有许多骑马奔跑打探情报的斥候。看着双方攻防战越来越惨烈,孔正方陷入苦恼之中。(未完待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