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扩张 第二十七节 初登桃源二
刘氏经营海上贸易,对海盗自然不会陌生,刘星羽没有跟随家里的商船出过海,但对海盗也是耳熟能详。海上不比陆地,那才真叫风云莫测、旦夕祸福呢,在海里讨生活的人对生死的看法本就颇有独特之处,更何况是下海为寇的。当然,海盗也不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个个都是一般模样,对于海盗,那些依靠海上贸易安身立命的海商自有一套分类的标准,如果只说是海盗,那就是和陆地上占山为王的强人差不多,碰上了还有的商量,可以破财免灾;若提起某某时只说名号不称海盗,那就是真正吃人不吐骨头的海上瘟神,碰上了逃不掉只能拼命;还有一类或是盗亦有道或是大盗无形,这两种人往往占据了某处小岛另有营生,对海商们来说碰上了都没有什么危险,海商们只把这一类称为“某某岛岛主”,并不以海盗呼之。刚到桃源时他听刘兴说到海盗,心中已经有了几分计较,现在听刘兴再次说起,星羽便问详情。
刘兴这才把事情的原委细说。原来桃源不在通常的海上商路上,以前往来的商船较少,偶然有些偏离航道的商船靠岸补充淡水食物,却没有什么规律性,真想碰上还挺不容易。桃源虽然有淡水水源,但岛上的野人与偶尔上岛的海商交换物品,也知道海盗的事情,对海盗很厌恶,看到他们上岛就会戒备驱赶。海盗在海上固然是如狼似虎,上了岸与离了水的螃蟹也没什么区别,横行不了几时,与野人争斗,败了自然吃亏,好不容易胜一回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反而招来更多野人报复。海盗吃了几次苦头后,便很少来这里。随着刘氏开发桃源,往来的船只渐多,岛上也有了一些建筑,那些偶尔来此偷偷摸摸补充淡水的海盗以为有了机会,渐渐竟有几支定期在附近的海域转悠。刘氏能靠海上贸易发家,自有应付海盗的一些法子,海上岛上都有防备,却也没让海盗占了什么便宜去。只是,若真的像刘星羽设想的那样,大规模的建设开发桃源,摊子铺的大,不仅要防备的地方多,目标一大也容易引来更多的海盗,到那时可就防不胜防了。
星羽想了想道:“海盗咱们总是要解决的,但眼下没有条件,暂时还是以防守为主吧。等桃源有了一定的基础,必然要组织起海军靖清周遭的海域。”他说的是“海军”而不是“水师”,用词没那么敏感,众人没有觉察出这话里其实大有犯忌之处(陈平先生倒是听出来了,不过别人没注意,他乐得装糊涂),只顺着星羽的话头商量了一下如何防范海盗。随后众人开始兴奋的谈起今后的发展规划。从刘府后院那么狭窄的一片小天地里,猛然来到整整一座岛上,书院的弟子们全都感觉不再受到那么多的束缚,打算痛痛快快的伸展伸展手脚。
刘兴目瞪口呆的坐在那里,听着这帮差不多还只能算是孩子的少年们编制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边有一个兴奋的表示:从油脂里提炼肥皂的实验已经成功,只要扩大生产规模,立刻就能推出一种优良的洗涤用品;那个道:通过不断改进原料配方,已经可以生产无色的玻璃,而且经由固定间距的两根轧棒碾压,可以生产出不同厚度的平板玻璃了,还有吹制玻璃器皿的方法也基本成熟,只要划出更大的地方建设,很快便可提供相当精美独特的玻璃制品。其他如水泥,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印刷等等,竟然都有人提出一些新奇的技术和物品,而且听起来每一样都能形成一项产业。不错,这正是刘星羽建议书院弟子与后院那些匠人们携起手来,弟子们把匠人的实际经验总结提高,星羽再在后面指点一下,进一步实验改进发展而产生的结果。这么多的项目,挤在刘府后院那几十亩地里,的确是拥挤不堪。实际上,当时在刘府用地最大的还要属尚炯的种植实验,因为和星羽有约定的缘故,能够独占后院四分之一的面积,即使如此,尚炯也老感到土地不够使用呢。
陈平在一旁看着弟子们如此踊跃,心中大慰。大宋是优柔士人,可更看重的却是词赋,如这种偏重实用的技术之类,其实还是挺轻视的,便是朝廷里专司这些制造事务的技术类官员,品秩上就低人一等,甚至连官服的颜色都与其他人有所不同。虽然陈平对朝廷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学以致用才是求学的真正道理,但整个大宋,乃至大金都是这种社会环境,陈平也不好把弟子们教的太过独行特立,所以他一直有些担心星羽让众弟子与匠人们一起做事,会不会让其他人心中不满。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有些多余。出现这种结果,不仅是自己平日有意教导之功,而且还因为众弟子多是星羽收留来的流浪儿,从社会的最底层经历过,对物质短缺的忧患意识特别深刻,所以对能够大大丰富物质生产的技术工作没有排斥心理,再加上与那些能工巧匠们携手,不断取得新的新的成果,这才水到渠成的有了现在的情形。如此说来,星羽为今日之事可是一直在布局呀。
等众人稍稍告一段落,刘星羽道:“诸位同门的意见都很不错。只是咱们力量有限,事情只能一件件做,总要有个先后顺序才行。我有个想法大家看如何:咱们手头的研究项目还是继续在一个小规模的实验水平往下做,力争精益求精。咱们首先选择一个风险小、收益稳定可靠而且比较高的项目投入实际生产,为其他项目提供资源怎么样。”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一窝蜂的表示自己主持的项目是这个首先投入生产的最佳选择。刘星羽笑着摇头道:“大家别争,我有一个建议:盐,咱们开海晒盐。盐不仅符合刚才我提到的那些要求,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原料。有了大量的盐,咱们可以慢慢的摸索着发展盐化工了。”
其他人还没有说话,刘兴小心的插话道:“开海煮盐?咱们没有官府的许可,怕是不行吧。”
星羽笑道:“我们是晒盐,又不是煮盐,那有什么不行的?再说,大宋不让卖,咱们还可以往其他地方卖嘛。盐这种东西,只要生产出产品,不用担心销路。”众弟子纷纷点头称是。
刘兴也不再多说什么,私盐在哪朝哪代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宋立国之初,有个钱王就是贩私盐出身的。如今大宋还有专门贩私盐的盐帮,那些大宋的官员,私底下也照样买私盐。刘兴刚才的话,也就是给星羽等人提个醒,让他们知道此事宜做但不宜张扬,晒盐也好煮盐也罢,大家心照不宣,别闹到官面上就好。
忙了两天,从泉州过来的人员全都安顿好,大家又按照各自在泉州时做的事情忙碌起来。星羽等上岛之时,桃源已经招募了的近千人,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男子,如今星羽等要大展拳脚,这些人正是急需的劳动力。但刘源开发桃源的初衷仅仅要把此地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把这些人招到岛上,只是当作自家雇用的伙计,除了支付工钱以外,并没有考虑其他的事情。他们也就是看中了刘源出的工钱高,大多是单身上岛,挣了钱还是要回大陆去的。不像这次来的那些匠人,连家都一起搬来岛上在桃源安家落户。星羽等指挥这些人做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星羽更想用什么办法把这些人彻底留在岛上,最好能把他们的家也带到桃源来。只是此事却没有捷径,那些匠人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与星羽绑在一块,那是因为星羽拿出股份分给众人,大家的利益先绑在了一起,如今星羽可拿不出那么多股份给近千人分,而且就算有,也不能无缘无故的给他们分呀!星羽一时想不到什么好主意,便去和陈平先生以及众位同门商量。
听了星羽的问题,陈平先生笑道:“星羽,你却是有些心急了,当年你归拢这些匠人花了多少时间,咱们到桃源才多少时间,这么快就想着让别人与你同心同德,太过贪心了吧。”
刘星羽有些不好意思道:“弟子是贪心了点,可我也不光是为了自己呀!说起来,那也是为了他们好啊!越早加入桃源的人,将来得到的好处越多。”
陈平故意把脸一板道:“狂妄!你就那么自信自己的主张肯定比当世所行的制度更好?”
刘兴这才把事情的原委细说。原来桃源不在通常的海上商路上,以前往来的商船较少,偶然有些偏离航道的商船靠岸补充淡水食物,却没有什么规律性,真想碰上还挺不容易。桃源虽然有淡水水源,但岛上的野人与偶尔上岛的海商交换物品,也知道海盗的事情,对海盗很厌恶,看到他们上岛就会戒备驱赶。海盗在海上固然是如狼似虎,上了岸与离了水的螃蟹也没什么区别,横行不了几时,与野人争斗,败了自然吃亏,好不容易胜一回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反而招来更多野人报复。海盗吃了几次苦头后,便很少来这里。随着刘氏开发桃源,往来的船只渐多,岛上也有了一些建筑,那些偶尔来此偷偷摸摸补充淡水的海盗以为有了机会,渐渐竟有几支定期在附近的海域转悠。刘氏能靠海上贸易发家,自有应付海盗的一些法子,海上岛上都有防备,却也没让海盗占了什么便宜去。只是,若真的像刘星羽设想的那样,大规模的建设开发桃源,摊子铺的大,不仅要防备的地方多,目标一大也容易引来更多的海盗,到那时可就防不胜防了。
星羽想了想道:“海盗咱们总是要解决的,但眼下没有条件,暂时还是以防守为主吧。等桃源有了一定的基础,必然要组织起海军靖清周遭的海域。”他说的是“海军”而不是“水师”,用词没那么敏感,众人没有觉察出这话里其实大有犯忌之处(陈平先生倒是听出来了,不过别人没注意,他乐得装糊涂),只顺着星羽的话头商量了一下如何防范海盗。随后众人开始兴奋的谈起今后的发展规划。从刘府后院那么狭窄的一片小天地里,猛然来到整整一座岛上,书院的弟子们全都感觉不再受到那么多的束缚,打算痛痛快快的伸展伸展手脚。
刘兴目瞪口呆的坐在那里,听着这帮差不多还只能算是孩子的少年们编制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边有一个兴奋的表示:从油脂里提炼肥皂的实验已经成功,只要扩大生产规模,立刻就能推出一种优良的洗涤用品;那个道:通过不断改进原料配方,已经可以生产无色的玻璃,而且经由固定间距的两根轧棒碾压,可以生产出不同厚度的平板玻璃了,还有吹制玻璃器皿的方法也基本成熟,只要划出更大的地方建设,很快便可提供相当精美独特的玻璃制品。其他如水泥,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印刷等等,竟然都有人提出一些新奇的技术和物品,而且听起来每一样都能形成一项产业。不错,这正是刘星羽建议书院弟子与后院那些匠人们携起手来,弟子们把匠人的实际经验总结提高,星羽再在后面指点一下,进一步实验改进发展而产生的结果。这么多的项目,挤在刘府后院那几十亩地里,的确是拥挤不堪。实际上,当时在刘府用地最大的还要属尚炯的种植实验,因为和星羽有约定的缘故,能够独占后院四分之一的面积,即使如此,尚炯也老感到土地不够使用呢。
陈平在一旁看着弟子们如此踊跃,心中大慰。大宋是优柔士人,可更看重的却是词赋,如这种偏重实用的技术之类,其实还是挺轻视的,便是朝廷里专司这些制造事务的技术类官员,品秩上就低人一等,甚至连官服的颜色都与其他人有所不同。虽然陈平对朝廷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学以致用才是求学的真正道理,但整个大宋,乃至大金都是这种社会环境,陈平也不好把弟子们教的太过独行特立,所以他一直有些担心星羽让众弟子与匠人们一起做事,会不会让其他人心中不满。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有些多余。出现这种结果,不仅是自己平日有意教导之功,而且还因为众弟子多是星羽收留来的流浪儿,从社会的最底层经历过,对物质短缺的忧患意识特别深刻,所以对能够大大丰富物质生产的技术工作没有排斥心理,再加上与那些能工巧匠们携手,不断取得新的新的成果,这才水到渠成的有了现在的情形。如此说来,星羽为今日之事可是一直在布局呀。
等众人稍稍告一段落,刘星羽道:“诸位同门的意见都很不错。只是咱们力量有限,事情只能一件件做,总要有个先后顺序才行。我有个想法大家看如何:咱们手头的研究项目还是继续在一个小规模的实验水平往下做,力争精益求精。咱们首先选择一个风险小、收益稳定可靠而且比较高的项目投入实际生产,为其他项目提供资源怎么样。”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一窝蜂的表示自己主持的项目是这个首先投入生产的最佳选择。刘星羽笑着摇头道:“大家别争,我有一个建议:盐,咱们开海晒盐。盐不仅符合刚才我提到的那些要求,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原料。有了大量的盐,咱们可以慢慢的摸索着发展盐化工了。”
其他人还没有说话,刘兴小心的插话道:“开海煮盐?咱们没有官府的许可,怕是不行吧。”
星羽笑道:“我们是晒盐,又不是煮盐,那有什么不行的?再说,大宋不让卖,咱们还可以往其他地方卖嘛。盐这种东西,只要生产出产品,不用担心销路。”众弟子纷纷点头称是。
刘兴也不再多说什么,私盐在哪朝哪代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宋立国之初,有个钱王就是贩私盐出身的。如今大宋还有专门贩私盐的盐帮,那些大宋的官员,私底下也照样买私盐。刘兴刚才的话,也就是给星羽等人提个醒,让他们知道此事宜做但不宜张扬,晒盐也好煮盐也罢,大家心照不宣,别闹到官面上就好。
忙了两天,从泉州过来的人员全都安顿好,大家又按照各自在泉州时做的事情忙碌起来。星羽等上岛之时,桃源已经招募了的近千人,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男子,如今星羽等要大展拳脚,这些人正是急需的劳动力。但刘源开发桃源的初衷仅仅要把此地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把这些人招到岛上,只是当作自家雇用的伙计,除了支付工钱以外,并没有考虑其他的事情。他们也就是看中了刘源出的工钱高,大多是单身上岛,挣了钱还是要回大陆去的。不像这次来的那些匠人,连家都一起搬来岛上在桃源安家落户。星羽等指挥这些人做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星羽更想用什么办法把这些人彻底留在岛上,最好能把他们的家也带到桃源来。只是此事却没有捷径,那些匠人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与星羽绑在一块,那是因为星羽拿出股份分给众人,大家的利益先绑在了一起,如今星羽可拿不出那么多股份给近千人分,而且就算有,也不能无缘无故的给他们分呀!星羽一时想不到什么好主意,便去和陈平先生以及众位同门商量。
听了星羽的问题,陈平先生笑道:“星羽,你却是有些心急了,当年你归拢这些匠人花了多少时间,咱们到桃源才多少时间,这么快就想着让别人与你同心同德,太过贪心了吧。”
刘星羽有些不好意思道:“弟子是贪心了点,可我也不光是为了自己呀!说起来,那也是为了他们好啊!越早加入桃源的人,将来得到的好处越多。”
陈平故意把脸一板道:“狂妄!你就那么自信自己的主张肯定比当世所行的制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