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开端 第四节
在滨海市的这一个来月,胡图等人只觉得犹如在梦里一般。据介绍,中华民主政府现在所管辖的地区约有二十余万人口,分别居住在两个较大的城市和近五十余个村子里,大部分是以前聚在当地的贫民,只有近万人是从一个叫桃源的地方来的。就是这不到一万人,让当地原来还比不上阳朔的那些贫民,还有居住和生活条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先震撼他们的是富足。不管是先来的,还是后到的,他们见到的居民全都不虞吃穿,更不用说那些原本从桃源来的居民了,这些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产业,或者一种叫股份什么的东西。而且到来的当天他们就证实了一件事:中华民主政府真的是完全没有田赋或者别的什么名目,只要耕作的是自己的土地,收获的东西全都归自己所有。而土地在这里并不缺少,每一个加入中华民主政府的成年人,都可以申领十五亩的一份土地,当然土地是政府按片划分好的,实际上每一个新加入的聚居点原先的土地都被中华民主政府重新划分安排好了。而且,中华民主政府还向耕种土地的人以极低的利息(不过5%的单利)提供了耕牛、马匹和农具。中华民主政府则通过工商税等税收维持开支。这么优厚的条件下,选择作农民的人口只有五万左右(包括他们的子女,还有很少的老人,以前恶劣的条件下,每个聚居点活下来的老人都不多),开始倒让他们有些不解,等他们渐渐明白了两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也觉得这样是很正常的事。两个大城市,一个是他们先到的滨海市,一个是所谓的工业化城市铁岭。滨海市是贸易及轻工业比较发达,港口虽然还在完善中,每天已经有不少商船川流不息的把民主政府生产的瓷器、铁器、酒类、工具、家具、钱币(中华民主政府铸造的精美金银铜币已经可以在桃源甚至大宋的一些地区流通)甚至还有刀箭之类的武器运送出去,同时从各地运来的粮食、丝绸、布匹、马匹牛羊等运进桃源。城市的居民到了年纪的大都从事工商业,每月都有不低的收入,最少也能买的起一些基本的(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很富有的人才用的起的)商品,而农民只有出售了自己的农产品后,才有钱买这些生活用品。当然,中华民主政府为了保护农民,制定了粮食等基本农作物的保护价,作为粮价下限,同时又制定了上限,防止奸商囤积粮食牟取暴利。不过,显然财富并不是均匀的分配给每一个人的,用廖干事的话说:“我们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个平等不是说什么都一样,而是说法律面前的平等,机会的平等。有些人做出了对社会和别人更大的贡献,那么他获得的财富就更多,但是没有其他的特权。比如我们刘委员,他的财富在中华民主政府里是最多的,但他的委员席位是大家选出来的;有些人担任了公职,具有履行公职所需要的权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收入,但是他行使的权力和任期都是受到法律限制的,并且有人民代表和代表委员会的监督;还有些人因为触犯了法律,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被剥夺了一部分政治权利甚至被法律惩罚,降为罪民的身份,不仅是获得个人财富受到限制,行动上也受到限制,还要被强制劳动。这实际上都是平等,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的对,得到奖励,作的错,得到惩罚。”在细问如何判断对错,廖干事说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科学这个名词。随后的日子里,这个词几乎在方方面面出现,他们接触到的中华民主政府的人,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词。
对新名词不甚了解的阳朔众人大多很快不再纠缠“科学”的含义,面对巨大的财富,他们又提出了疑问:中华民主政府的人们是如何保护这些财富的。往外说,周边的山贼海匪肯定会眼红这些财富,往里说,中华民主政府的朝廷(他们还没弄清楚中华民主政府的政权结构)怎么会允许民间拥有这么多财富的情况下,连一座像样的宫殿都没有,还不增加赋税呢?这一次没有太多的解释,廖干事带他们去了几个地方:监狱,劳改农场,矿山,船厂,这些地方,他们看到了不少原先在这周围赫赫有名的山贼海匪;军营,城市里的基干民兵营房,农村的地方民兵队部,他们看到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士兵;城市和农村的防御工事,他们看到了连成片的地下工事。这些是对外的。内部,廖干事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法律是具有中华民主政府平民和公民资格的人选举出具有中华民主政府公民资格的人为代表,组建的代表大会审议制定的。基本上,凡加入中华民主政府的人,年满十六岁,不分男女,都具有平民资格。具有平民资格的人,通过考试,熟悉和理解了中华民主政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具有中等的阅读书写能力,就可以获得公民资格。或者平民经过五年的时间,期间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和法罪行为,也可以获得公民资格。法律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重要的官员也是依法经选举产生的,而且任期一到,最多通过选举连任一届。”虽然还是有点不明白,但是他们基本知道了作为中华民主政府的公民和平民(还有罪民,甚至还包括罪犯,廖干事补充说)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合法财富被别人抢走。
开始两天的参观,阳朔众人对中华民主政府的意见还基本一致的: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就是对简体字的使用有点不同意见。参观了工业城市铁岭后,众人的意见明显分为两派:赞同与反对。实际上看着水力带动巨大的转轮,进而带动一些奇怪的机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新奇的玩意儿,还有巨大的采矿工地,炼钢高炉,众人全都惊呆了。赞同的还好说,无非是赞同这样可以强国富民,中华民主政府的实例就在这摆着呢。据领他们的参观的人介绍:这些钢厂,加上桃源的,年产钢量比当年整个大宋都多。难怪这里的农具都是用上好的精钢(相对他们的认识而言)打造的。
反对的话就多了:什么不尊圣人教诲,奇淫巧技,旁门左道等等。还有一点从阳朔来的几个儒生(勉强读了几天圣贤书的人,最多是童生)渐渐注意到了:中华民主政府极力宣传推崇的是科学,不是他们的强项(所谓强,也是相对周围他们眼中的粗人)――掉书本。也就是说,他们以前能拿来贬低别人,或者给自己带来优越感的“圣人之道”,在这里全无用处。凭心而论,这些人并不是食古不化的酸儒,只是自己这么久一直坚持的理念一下被推翻了,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抗争。有这么几个人在中间有意的挑刺,自然找出不少毛病。再加上这些人有意无意的拿阳朔来比这些毛病,激起了这些人中对阳朔的骄傲之心,渐渐看中华民主政府不顺眼的人多了起来。原先阳朔也确实是方圆数百里建设的最好的,不论经济,人口,还是军事,都是周围的聚居点比不了的,要知道原先只有阳朔一处建成县级规模的聚居点。现在突然冒出来的中华民主政府,居然一下建成两座城,人口超过阳朔一倍,经济阳朔更是没法比,军事就不用多说了,被收抚剿灭的强贼就是明证,这让阳朔诸人吃惊之余,还有些吃味。现在有人证明这里行的不是圣人之道,大部分阳朔人不管理不理解,都开始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来,参观的时候言辞中自然也带了出来。
胡图却不糊涂,他是阳朔诸人中明白的最早的一个。参观了两天,他就发现了这里的不同,?不过他没有声张,作为阳朔县名以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实际上的各个势力间的协调人,胡图早已明白治国和儒生宣扬的圣人之道之间有不少的距离。而且据他看,这里的行事倒更合圣人之道。等他发现这里有类似邸报一样的报刊杂志,刊登的多是中华民主政府的政策、法规及其说明,以及发生的事件等等,他就不再跟众人一起出去,而是呆在客店里找来大堆的资料读起来。开始时简体字和横排书给他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毕竟不是每个字都不同,而且简化的字也有脉络可循,文章用词遣句多直白,又用标点符号分隔开,少用典故,还有对照的字典好用,没几天他就能独立读懂绝大部分内容了。包括师爷胡利,后来又有几个跟他一起呆在客店读书的,有时候跑去刘星羽那里探讨一些问题。这也是胡图最先发现的,就是刘星羽的府上确实是个讨论问题的好地方,不仅地方大,设施舒适,饭菜酒水好,更重要的,那里似乎是中华民主政府非正式的思想中心,什么时候去都会碰到很多人,而且是很有思想的人,在那里讨论问题,所讨论的问题,很多时候不久就会以个人的名义发表在中华民主政府的报纸杂志上。之所以说非正式的思想中心,是因为并没有什么规定要求大家去,去的人只能算刘星羽的客人。不久胡图等人都注意到一个署名为三公子的人的文章分量最重。不仅因为数量多,而且分析问题透彻,说理清楚,往往还起着引导其他人方向的效果,虽然在他们看来有些观点带着些急躁和火气,有失中庸之道,却已是一派宗师的风范。当然,和这个三公子对着干的文章也不是没有,比较经典的也有一些,这些在他们看到的报刊杂志里只是少数。即使如此,也够这些人奇怪的,不知道中华民主政府的官府站在那头(邸报之类都是官办的)。这让他们更加努力的从报刊杂志中去寻找答案。武都头却是对军事感兴趣的很,自己整天泡在地道里。这几个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其他阳朔诸人中的分歧居然全不知情。几天后,众人的分歧发展到争议双方无法和平的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在阳朔的几个重要领导人集体蒸发的情况下,一场不很惨烈、却很激烈的拳斗发生了。
胡图等人赶到现场时,双方已经被治安人员分开(中华民主政府尚没有专门的维持社会治安的公职人员,只是套用其他朝代的做法,设了一些在街上巡查的治安员。滨海的社会秩序很好,治安员的数量不仅少,而且多为老弱,靠的是个人威望解决纠纷),几个伤得有点重的已经被廖干事带去医院了。看着众人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还有人带着传说中的熊猫眼,胡图气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你们……”
刘星羽也赶来了。他对阳朔县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在中华民主政府之前,只有阳朔发展的还有点样子。这几天来他府上讨论的阳朔人,也让他希望大增,看来马上能出几个符合中华民主政府公民要求的人才。听说其他的阳朔人居然打起来了,还没弄清和谁打他就跑来了,还在暗暗担心,怕这场冲突给阳朔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等了解到是阳朔人内部自己打起来的,不由先松了一口气,又有点奇怪。见胡图很生气,忙道:“胡兄(这几天讨论问题的结果),你先不要生气,问清楚原因再说。”
一个半边脸肿起来的阳朔人道:“还能有什么原因,这几个人老说你们的作为不合圣人之道,是旁门左道。这里的富强大家都看到的,我们气不过这些人争着眼睛瞎说……”
“不教论语,不治经典,用一些奇淫机巧的东西败坏人心,不是旁门左道是什么!”一个带着熊猫眼的阳朔人打断他说。
“你……”半边脸说着又要动手。
“讲理讲不过动手吗,谁怕谁!”熊猫眼说着硬话,身子却在往后躲。
“好了好了,看来大家有必要好好的就圣人之道谈一谈了。没关系,真理越辩越明嘛。”刘星羽招手叫过来一位工作人员,让他把负责招待阳朔人的廖干事找来,正式安排一次讲座及辩论会。“主题就叫”,刘星羽沉吟了一下,“科学与圣人之道吧。”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最先震撼他们的是富足。不管是先来的,还是后到的,他们见到的居民全都不虞吃穿,更不用说那些原本从桃源来的居民了,这些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产业,或者一种叫股份什么的东西。而且到来的当天他们就证实了一件事:中华民主政府真的是完全没有田赋或者别的什么名目,只要耕作的是自己的土地,收获的东西全都归自己所有。而土地在这里并不缺少,每一个加入中华民主政府的成年人,都可以申领十五亩的一份土地,当然土地是政府按片划分好的,实际上每一个新加入的聚居点原先的土地都被中华民主政府重新划分安排好了。而且,中华民主政府还向耕种土地的人以极低的利息(不过5%的单利)提供了耕牛、马匹和农具。中华民主政府则通过工商税等税收维持开支。这么优厚的条件下,选择作农民的人口只有五万左右(包括他们的子女,还有很少的老人,以前恶劣的条件下,每个聚居点活下来的老人都不多),开始倒让他们有些不解,等他们渐渐明白了两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也觉得这样是很正常的事。两个大城市,一个是他们先到的滨海市,一个是所谓的工业化城市铁岭。滨海市是贸易及轻工业比较发达,港口虽然还在完善中,每天已经有不少商船川流不息的把民主政府生产的瓷器、铁器、酒类、工具、家具、钱币(中华民主政府铸造的精美金银铜币已经可以在桃源甚至大宋的一些地区流通)甚至还有刀箭之类的武器运送出去,同时从各地运来的粮食、丝绸、布匹、马匹牛羊等运进桃源。城市的居民到了年纪的大都从事工商业,每月都有不低的收入,最少也能买的起一些基本的(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很富有的人才用的起的)商品,而农民只有出售了自己的农产品后,才有钱买这些生活用品。当然,中华民主政府为了保护农民,制定了粮食等基本农作物的保护价,作为粮价下限,同时又制定了上限,防止奸商囤积粮食牟取暴利。不过,显然财富并不是均匀的分配给每一个人的,用廖干事的话说:“我们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个平等不是说什么都一样,而是说法律面前的平等,机会的平等。有些人做出了对社会和别人更大的贡献,那么他获得的财富就更多,但是没有其他的特权。比如我们刘委员,他的财富在中华民主政府里是最多的,但他的委员席位是大家选出来的;有些人担任了公职,具有履行公职所需要的权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收入,但是他行使的权力和任期都是受到法律限制的,并且有人民代表和代表委员会的监督;还有些人因为触犯了法律,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被剥夺了一部分政治权利甚至被法律惩罚,降为罪民的身份,不仅是获得个人财富受到限制,行动上也受到限制,还要被强制劳动。这实际上都是平等,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的对,得到奖励,作的错,得到惩罚。”在细问如何判断对错,廖干事说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科学这个名词。随后的日子里,这个词几乎在方方面面出现,他们接触到的中华民主政府的人,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词。
对新名词不甚了解的阳朔众人大多很快不再纠缠“科学”的含义,面对巨大的财富,他们又提出了疑问:中华民主政府的人们是如何保护这些财富的。往外说,周边的山贼海匪肯定会眼红这些财富,往里说,中华民主政府的朝廷(他们还没弄清楚中华民主政府的政权结构)怎么会允许民间拥有这么多财富的情况下,连一座像样的宫殿都没有,还不增加赋税呢?这一次没有太多的解释,廖干事带他们去了几个地方:监狱,劳改农场,矿山,船厂,这些地方,他们看到了不少原先在这周围赫赫有名的山贼海匪;军营,城市里的基干民兵营房,农村的地方民兵队部,他们看到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士兵;城市和农村的防御工事,他们看到了连成片的地下工事。这些是对外的。内部,廖干事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法律是具有中华民主政府平民和公民资格的人选举出具有中华民主政府公民资格的人为代表,组建的代表大会审议制定的。基本上,凡加入中华民主政府的人,年满十六岁,不分男女,都具有平民资格。具有平民资格的人,通过考试,熟悉和理解了中华民主政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具有中等的阅读书写能力,就可以获得公民资格。或者平民经过五年的时间,期间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和法罪行为,也可以获得公民资格。法律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重要的官员也是依法经选举产生的,而且任期一到,最多通过选举连任一届。”虽然还是有点不明白,但是他们基本知道了作为中华民主政府的公民和平民(还有罪民,甚至还包括罪犯,廖干事补充说)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合法财富被别人抢走。
开始两天的参观,阳朔众人对中华民主政府的意见还基本一致的: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就是对简体字的使用有点不同意见。参观了工业城市铁岭后,众人的意见明显分为两派:赞同与反对。实际上看着水力带动巨大的转轮,进而带动一些奇怪的机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新奇的玩意儿,还有巨大的采矿工地,炼钢高炉,众人全都惊呆了。赞同的还好说,无非是赞同这样可以强国富民,中华民主政府的实例就在这摆着呢。据领他们的参观的人介绍:这些钢厂,加上桃源的,年产钢量比当年整个大宋都多。难怪这里的农具都是用上好的精钢(相对他们的认识而言)打造的。
反对的话就多了:什么不尊圣人教诲,奇淫巧技,旁门左道等等。还有一点从阳朔来的几个儒生(勉强读了几天圣贤书的人,最多是童生)渐渐注意到了:中华民主政府极力宣传推崇的是科学,不是他们的强项(所谓强,也是相对周围他们眼中的粗人)――掉书本。也就是说,他们以前能拿来贬低别人,或者给自己带来优越感的“圣人之道”,在这里全无用处。凭心而论,这些人并不是食古不化的酸儒,只是自己这么久一直坚持的理念一下被推翻了,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抗争。有这么几个人在中间有意的挑刺,自然找出不少毛病。再加上这些人有意无意的拿阳朔来比这些毛病,激起了这些人中对阳朔的骄傲之心,渐渐看中华民主政府不顺眼的人多了起来。原先阳朔也确实是方圆数百里建设的最好的,不论经济,人口,还是军事,都是周围的聚居点比不了的,要知道原先只有阳朔一处建成县级规模的聚居点。现在突然冒出来的中华民主政府,居然一下建成两座城,人口超过阳朔一倍,经济阳朔更是没法比,军事就不用多说了,被收抚剿灭的强贼就是明证,这让阳朔诸人吃惊之余,还有些吃味。现在有人证明这里行的不是圣人之道,大部分阳朔人不管理不理解,都开始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来,参观的时候言辞中自然也带了出来。
胡图却不糊涂,他是阳朔诸人中明白的最早的一个。参观了两天,他就发现了这里的不同,?不过他没有声张,作为阳朔县名以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实际上的各个势力间的协调人,胡图早已明白治国和儒生宣扬的圣人之道之间有不少的距离。而且据他看,这里的行事倒更合圣人之道。等他发现这里有类似邸报一样的报刊杂志,刊登的多是中华民主政府的政策、法规及其说明,以及发生的事件等等,他就不再跟众人一起出去,而是呆在客店里找来大堆的资料读起来。开始时简体字和横排书给他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毕竟不是每个字都不同,而且简化的字也有脉络可循,文章用词遣句多直白,又用标点符号分隔开,少用典故,还有对照的字典好用,没几天他就能独立读懂绝大部分内容了。包括师爷胡利,后来又有几个跟他一起呆在客店读书的,有时候跑去刘星羽那里探讨一些问题。这也是胡图最先发现的,就是刘星羽的府上确实是个讨论问题的好地方,不仅地方大,设施舒适,饭菜酒水好,更重要的,那里似乎是中华民主政府非正式的思想中心,什么时候去都会碰到很多人,而且是很有思想的人,在那里讨论问题,所讨论的问题,很多时候不久就会以个人的名义发表在中华民主政府的报纸杂志上。之所以说非正式的思想中心,是因为并没有什么规定要求大家去,去的人只能算刘星羽的客人。不久胡图等人都注意到一个署名为三公子的人的文章分量最重。不仅因为数量多,而且分析问题透彻,说理清楚,往往还起着引导其他人方向的效果,虽然在他们看来有些观点带着些急躁和火气,有失中庸之道,却已是一派宗师的风范。当然,和这个三公子对着干的文章也不是没有,比较经典的也有一些,这些在他们看到的报刊杂志里只是少数。即使如此,也够这些人奇怪的,不知道中华民主政府的官府站在那头(邸报之类都是官办的)。这让他们更加努力的从报刊杂志中去寻找答案。武都头却是对军事感兴趣的很,自己整天泡在地道里。这几个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其他阳朔诸人中的分歧居然全不知情。几天后,众人的分歧发展到争议双方无法和平的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在阳朔的几个重要领导人集体蒸发的情况下,一场不很惨烈、却很激烈的拳斗发生了。
胡图等人赶到现场时,双方已经被治安人员分开(中华民主政府尚没有专门的维持社会治安的公职人员,只是套用其他朝代的做法,设了一些在街上巡查的治安员。滨海的社会秩序很好,治安员的数量不仅少,而且多为老弱,靠的是个人威望解决纠纷),几个伤得有点重的已经被廖干事带去医院了。看着众人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还有人带着传说中的熊猫眼,胡图气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你们……”
刘星羽也赶来了。他对阳朔县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在中华民主政府之前,只有阳朔发展的还有点样子。这几天来他府上讨论的阳朔人,也让他希望大增,看来马上能出几个符合中华民主政府公民要求的人才。听说其他的阳朔人居然打起来了,还没弄清和谁打他就跑来了,还在暗暗担心,怕这场冲突给阳朔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等了解到是阳朔人内部自己打起来的,不由先松了一口气,又有点奇怪。见胡图很生气,忙道:“胡兄(这几天讨论问题的结果),你先不要生气,问清楚原因再说。”
一个半边脸肿起来的阳朔人道:“还能有什么原因,这几个人老说你们的作为不合圣人之道,是旁门左道。这里的富强大家都看到的,我们气不过这些人争着眼睛瞎说……”
“不教论语,不治经典,用一些奇淫机巧的东西败坏人心,不是旁门左道是什么!”一个带着熊猫眼的阳朔人打断他说。
“你……”半边脸说着又要动手。
“讲理讲不过动手吗,谁怕谁!”熊猫眼说着硬话,身子却在往后躲。
“好了好了,看来大家有必要好好的就圣人之道谈一谈了。没关系,真理越辩越明嘛。”刘星羽招手叫过来一位工作人员,让他把负责招待阳朔人的廖干事找来,正式安排一次讲座及辩论会。“主题就叫”,刘星羽沉吟了一下,“科学与圣人之道吧。”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