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二)
有点晚了,抱歉!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赵振中在以前那个世界中就知道山东是一个春旱频发的省份,而沂蒙山区由于山多、地少,加上地势较高,春旱相对也就更为严重。
民以食为天,当民众们辛苦一年却连肚子都填不饱的话,那除了逃荒外,就只有饿死或者铤而走险了。别的不说,仅1925年一年,赵振中就从报纸上获悉,因为天灾**而从山东到关外逃荒的人就有40多万。而赵振中要建立稳固的沂蒙根据地,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根本建不成的。
虽然不知道今后几年里沂蒙山区里的气候究竟会如何,不过,抱着有备无患的心理,赵振中对兴修农田水利的工作格外关注。至少通过这些措施能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区域内民众的温饱,使得他们不至于因逃荒而流落他乡。
从去年将区域内土匪基本清理干净后,赵振中便让各连队和工作组组织民众开展兴修水利的工作。不过当时由于受到一些地主恶霸和土豪劣绅的干扰,不少地方的相关工作停顿下来。虽然后面清除了地主恶霸等阻力,但却错失了大地封冻前兴修水利的最好时机。
赵振中知道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以汽车为运输动力的消防车辆,可对是否已经有了柴油机灌溉机具并不清楚。不过,他也知道,即便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柴油机水泵,也肯定与自己所知道的后世那种轻便、低耗、高性能的柴油机水泵相差甚远。赵振中甚至一度动脑筋想让后世那种水泵提前出现,只是经过一番考虑后,他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毕竟现在还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发展这些还不是时候啊。
开春之后,赵振中又通过各连队以及工作组指导区域没忙完春耕、春种的民众加大了兴修水利的力度。除了在山间修建小型塘坝和沟渠,积蓄山间溪水以做干旱时节灌溉之用外,又在田间地头依据地势,开挖了大量水井。甚至组织人员在东里店及附近区域,利用山间的沂河支流修建了几座小型水库和沟渠为周围的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除了兴修水利之外,工作组的少年们利用自己曾在南窑一带学到的田间管理知识,教导民众用锄头松土保墒,增强冬小麦以及其他作物的抗旱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使得今年的夏粮丰收有了保障,让民众看到了粮食收获的希望,更拉近了民众和护卫军的距离。护卫军在民众口中也从“那帮孩子”变成了“咱们的队伍”,开始真正成为民众眼里的子弟兵。
在3月份第二期学习班结束的时候,赵振中让这批结业学员组成了5个农村工作核查小组,在谷海川、刘成山、杨天明、张公远、丁义成等5人的带领下分赴到区域内各地,对原本5个连队和工作组所开展的农村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个月之后,各核查小组将有关检查内容向赵振中做了汇报。从核查小组检查工作中,除了发现个别工作组成员因为以前自己家中曾受过地主恶霸和土豪劣绅的欺压、迫害,而在按人口分地时给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家人分的都是贫瘠、偏远的土地外,各连队和工作组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赵振中在农村工作手册上所列的要求开展有关工作,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各核查小组已经做了纠正,并对那几名工作组成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听完核查组的汇报后,赵振中便将核查小组解散,让他们返回各自连队和驻地。
到4月下旬的时候,第三期学习班结业。而同时,东里店训练营和大珠山训练营中按照以前别动队标准进行训练的众多人员中,一共有7000左右人员通过了为期半年多的训练,加入护卫军。这7000名新人不仅已经初步掌握了训练营中所要求的各项军事技能,而且还扫除了文盲,平均每人认字都在1500以上。
而另外没有通过最终考核的1400多人,赵振中将其组建成了3个工兵营,承担大珠山基地和沂蒙区域内的大型防御工事的建设。
除了兴修水利之外,赵振中又开始组织人员修建区域内各关键地点之间的道路。除了方便民众往来之外,更主要的增加各驻地之间兵力调动布防的便捷。修建道路的工作,除了在农闲时节按照每天管饱并提供少量粮食作报酬,动员民众出工外,承担艰险地段施工的主要是去年冬季在泰山山脉中抓到的俘虏。
在去年12月底之前结束的清剿溃兵行动中,一共获得溃兵、土匪等1600出头的俘虏。经过甄别,将那些在山中肆意烧杀掳掠,满手血腥的凶顽处理掉后,剩余的1100左右的青壮俘虏就开始了赵振中所说的“劳改”生涯。
每天天亮后,俘虏们便在看护人员的押解下开到施工场所进行劳作,日落时分再押解回关押场所。开始时,这些俘虏中还有人想趁机逃跑,不过,在见识到周围防备森严的措施后,以及抓到后被枪毙的后果,俘虏们基本上都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加上这里一日三餐管饱,还能在雨雪天气或其他空闲时间里跟那些专门派来的小先生们学习读书识字,生病了还有人看顾,以及过几年“劳改”期满后被释放时还有回家的路费可拿,到时去留随意等安排措施,同在原来部队里和土匪窝中的处境一比较,俘虏们便也安心呆了下来。都盼望着这几年的劳改时间能快点过完,也好决定是去是留。
在今年春天的各项水利修建工作中,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都是由这1100多名俘虏所组成的3个营所承担的。而从4月份开始,这三个俘虏营又成了修建区域内道路的攻坚力量。
与大人们盼望丰收,俘虏们盼望早点结束劳改不同,小孩子们则盼望着每天都能上学,听那些小先生讲故事,教自己读书、识字。
在4月份训练营结束后,赵振中将原本从商团抽调的24名初中水平的战士加上从工作组和几个连队中抽调出来的270人,按照每邻近的4个村成立一个识字班的标准,在全区域内一共开办了294个识字班。除了教育学龄儿童外,还担负着在假期里为临近村庄中青壮年扫除文盲的任务。
与赵振中控制区域内民众心中开始燃起希望的火苗不同,在南面的沂蒙山区南面的临沂、西面的汶上等地,民众却在张宗昌的重兵镇压下一片绝望。
前面曾说过,1926年1月,张宗昌派王翰鸣率领十一军三个旅镇压了临沂红枪会的的反抗运动。
山东的红枪会最早应该是起源于白莲教的分支。早在义和团运动之前,它就在山东曹州等地传播。到1900年前后,红枪会已遍布山东各地,以鲁西南、鲁西北最为兴盛。它最早以“保卫身家”、“防御盗匪”为活动目的。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它在山东各地又更换名称,继续广泛传布。
临沂红枪会成立于1925年夏,虽然在山东各地的红枪会中成立的有点晚,但却在张宗昌督鲁期间最早发作。临沂红枪会组织主要来自两股力量,一是由来自富豪之家的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武装500余人;一是侯**统领的孙美瑶旧部200余人。这两股势力发展都很快,最多时会众达到4000余人,编成28个大队。
1925年9月,袁率所部红枪会成员与鲁军第一二六旅黄凤歧部战于向城,取得大胜,使临沂红枪会威名大振。袁乘胜率会众进入临沂城,以“山东国民自治军第五路军”名义发表布告,声讨北洋军阀。随后,袁又率所部红枪会成员退出临沂城进入山区,移师卞庄。1926年1月,鲁军第十一军王翰鸣部有三个旅进驻临沂围歼红枪会。袁、侯率所部突围西走,嗣后临沂红枪会被政府军收编,袁、侯又相继被诱杀,临沂红枪会消亡。王翰鸣所部随后开始在临沂一带的鲁南地区以搜查红枪会匪众名义肆虐起来。好在不久后直鲁联军北上攻击国民军,张宗昌将王翰鸣所部调往北方,这才让临沂民众喘了口气。
与临沂红枪会相继而起的还有鲁西汶上、宁阳一带的红枪会,他们反抗张宗昌的时间虽然晚于临沂红枪会,但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都远远超过前者。
1926年1月份,张宗昌与豫督岳维峻嫡系第九师李纪才部在汶上展开激战。由于战乱频仍,军需浩繁,张宗昌不断向各地加征田赋,并且寅吃卯粮,提前三年实行预征。当时张宗昌第七军许琨所部某团驻扎汶上,对每亩耕地又加征现洋6角,县知事再加税1角,又时值汶上小汶河决口,大片农田被淹,农业歉收严重,天灾**,使农民苦不堪言。红枪会组织便被迫起事反抗。
从1926年3月开始,鲁西红枪会先后打下了汶上县城、宁阳县城,并向民众发表宣言,宣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抗拒横征暴敛,反抗军阀压榨。因此,汶、宁红枪会的暴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红枪会的接连暴动成功令张宗昌非常恼怒,急调七路大军围攻汶、宁红枪会。并严命第七军军长许琨亲自率领所辖的第一二七、一三七、一四七3个旅的兵力全力向兖州、汶上、宁阳一带推进。
许琨在张宗昌严命之下,指挥部队猛烈攻击前进。先后夺回宁阳、汶上县城。随后又继续指挥部队追击红枪会会众。
因为当地民众大多支持红枪会反抗张宗昌的暴政,加上许琨所部在攻击红枪会时也有不少损失,在夺回两所县城后继续追击红枪会的过程中,许琨所部所经之处,烧杀抢掠,计有40多个村庄被焚烧殆尽,其状惨不忍睹。
到4月底,鲁西一带长达两个月时间的反抗运动被张宗昌镇压下去。鲁西汶上、宁阳一带迭经战乱,十室九空,民众大多被杀或逃离,甚至出现了上百里杳无人烟的地带。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赵振中在以前那个世界中就知道山东是一个春旱频发的省份,而沂蒙山区由于山多、地少,加上地势较高,春旱相对也就更为严重。
民以食为天,当民众们辛苦一年却连肚子都填不饱的话,那除了逃荒外,就只有饿死或者铤而走险了。别的不说,仅1925年一年,赵振中就从报纸上获悉,因为天灾**而从山东到关外逃荒的人就有40多万。而赵振中要建立稳固的沂蒙根据地,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根本建不成的。
虽然不知道今后几年里沂蒙山区里的气候究竟会如何,不过,抱着有备无患的心理,赵振中对兴修农田水利的工作格外关注。至少通过这些措施能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区域内民众的温饱,使得他们不至于因逃荒而流落他乡。
从去年将区域内土匪基本清理干净后,赵振中便让各连队和工作组组织民众开展兴修水利的工作。不过当时由于受到一些地主恶霸和土豪劣绅的干扰,不少地方的相关工作停顿下来。虽然后面清除了地主恶霸等阻力,但却错失了大地封冻前兴修水利的最好时机。
赵振中知道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以汽车为运输动力的消防车辆,可对是否已经有了柴油机灌溉机具并不清楚。不过,他也知道,即便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柴油机水泵,也肯定与自己所知道的后世那种轻便、低耗、高性能的柴油机水泵相差甚远。赵振中甚至一度动脑筋想让后世那种水泵提前出现,只是经过一番考虑后,他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毕竟现在还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发展这些还不是时候啊。
开春之后,赵振中又通过各连队以及工作组指导区域没忙完春耕、春种的民众加大了兴修水利的力度。除了在山间修建小型塘坝和沟渠,积蓄山间溪水以做干旱时节灌溉之用外,又在田间地头依据地势,开挖了大量水井。甚至组织人员在东里店及附近区域,利用山间的沂河支流修建了几座小型水库和沟渠为周围的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除了兴修水利之外,工作组的少年们利用自己曾在南窑一带学到的田间管理知识,教导民众用锄头松土保墒,增强冬小麦以及其他作物的抗旱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使得今年的夏粮丰收有了保障,让民众看到了粮食收获的希望,更拉近了民众和护卫军的距离。护卫军在民众口中也从“那帮孩子”变成了“咱们的队伍”,开始真正成为民众眼里的子弟兵。
在3月份第二期学习班结束的时候,赵振中让这批结业学员组成了5个农村工作核查小组,在谷海川、刘成山、杨天明、张公远、丁义成等5人的带领下分赴到区域内各地,对原本5个连队和工作组所开展的农村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个月之后,各核查小组将有关检查内容向赵振中做了汇报。从核查小组检查工作中,除了发现个别工作组成员因为以前自己家中曾受过地主恶霸和土豪劣绅的欺压、迫害,而在按人口分地时给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家人分的都是贫瘠、偏远的土地外,各连队和工作组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赵振中在农村工作手册上所列的要求开展有关工作,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各核查小组已经做了纠正,并对那几名工作组成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听完核查组的汇报后,赵振中便将核查小组解散,让他们返回各自连队和驻地。
到4月下旬的时候,第三期学习班结业。而同时,东里店训练营和大珠山训练营中按照以前别动队标准进行训练的众多人员中,一共有7000左右人员通过了为期半年多的训练,加入护卫军。这7000名新人不仅已经初步掌握了训练营中所要求的各项军事技能,而且还扫除了文盲,平均每人认字都在1500以上。
而另外没有通过最终考核的1400多人,赵振中将其组建成了3个工兵营,承担大珠山基地和沂蒙区域内的大型防御工事的建设。
除了兴修水利之外,赵振中又开始组织人员修建区域内各关键地点之间的道路。除了方便民众往来之外,更主要的增加各驻地之间兵力调动布防的便捷。修建道路的工作,除了在农闲时节按照每天管饱并提供少量粮食作报酬,动员民众出工外,承担艰险地段施工的主要是去年冬季在泰山山脉中抓到的俘虏。
在去年12月底之前结束的清剿溃兵行动中,一共获得溃兵、土匪等1600出头的俘虏。经过甄别,将那些在山中肆意烧杀掳掠,满手血腥的凶顽处理掉后,剩余的1100左右的青壮俘虏就开始了赵振中所说的“劳改”生涯。
每天天亮后,俘虏们便在看护人员的押解下开到施工场所进行劳作,日落时分再押解回关押场所。开始时,这些俘虏中还有人想趁机逃跑,不过,在见识到周围防备森严的措施后,以及抓到后被枪毙的后果,俘虏们基本上都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加上这里一日三餐管饱,还能在雨雪天气或其他空闲时间里跟那些专门派来的小先生们学习读书识字,生病了还有人看顾,以及过几年“劳改”期满后被释放时还有回家的路费可拿,到时去留随意等安排措施,同在原来部队里和土匪窝中的处境一比较,俘虏们便也安心呆了下来。都盼望着这几年的劳改时间能快点过完,也好决定是去是留。
在今年春天的各项水利修建工作中,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都是由这1100多名俘虏所组成的3个营所承担的。而从4月份开始,这三个俘虏营又成了修建区域内道路的攻坚力量。
与大人们盼望丰收,俘虏们盼望早点结束劳改不同,小孩子们则盼望着每天都能上学,听那些小先生讲故事,教自己读书、识字。
在4月份训练营结束后,赵振中将原本从商团抽调的24名初中水平的战士加上从工作组和几个连队中抽调出来的270人,按照每邻近的4个村成立一个识字班的标准,在全区域内一共开办了294个识字班。除了教育学龄儿童外,还担负着在假期里为临近村庄中青壮年扫除文盲的任务。
与赵振中控制区域内民众心中开始燃起希望的火苗不同,在南面的沂蒙山区南面的临沂、西面的汶上等地,民众却在张宗昌的重兵镇压下一片绝望。
前面曾说过,1926年1月,张宗昌派王翰鸣率领十一军三个旅镇压了临沂红枪会的的反抗运动。
山东的红枪会最早应该是起源于白莲教的分支。早在义和团运动之前,它就在山东曹州等地传播。到1900年前后,红枪会已遍布山东各地,以鲁西南、鲁西北最为兴盛。它最早以“保卫身家”、“防御盗匪”为活动目的。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它在山东各地又更换名称,继续广泛传布。
临沂红枪会成立于1925年夏,虽然在山东各地的红枪会中成立的有点晚,但却在张宗昌督鲁期间最早发作。临沂红枪会组织主要来自两股力量,一是由来自富豪之家的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武装500余人;一是侯**统领的孙美瑶旧部200余人。这两股势力发展都很快,最多时会众达到4000余人,编成28个大队。
1925年9月,袁率所部红枪会成员与鲁军第一二六旅黄凤歧部战于向城,取得大胜,使临沂红枪会威名大振。袁乘胜率会众进入临沂城,以“山东国民自治军第五路军”名义发表布告,声讨北洋军阀。随后,袁又率所部红枪会成员退出临沂城进入山区,移师卞庄。1926年1月,鲁军第十一军王翰鸣部有三个旅进驻临沂围歼红枪会。袁、侯率所部突围西走,嗣后临沂红枪会被政府军收编,袁、侯又相继被诱杀,临沂红枪会消亡。王翰鸣所部随后开始在临沂一带的鲁南地区以搜查红枪会匪众名义肆虐起来。好在不久后直鲁联军北上攻击国民军,张宗昌将王翰鸣所部调往北方,这才让临沂民众喘了口气。
与临沂红枪会相继而起的还有鲁西汶上、宁阳一带的红枪会,他们反抗张宗昌的时间虽然晚于临沂红枪会,但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都远远超过前者。
1926年1月份,张宗昌与豫督岳维峻嫡系第九师李纪才部在汶上展开激战。由于战乱频仍,军需浩繁,张宗昌不断向各地加征田赋,并且寅吃卯粮,提前三年实行预征。当时张宗昌第七军许琨所部某团驻扎汶上,对每亩耕地又加征现洋6角,县知事再加税1角,又时值汶上小汶河决口,大片农田被淹,农业歉收严重,天灾**,使农民苦不堪言。红枪会组织便被迫起事反抗。
从1926年3月开始,鲁西红枪会先后打下了汶上县城、宁阳县城,并向民众发表宣言,宣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抗拒横征暴敛,反抗军阀压榨。因此,汶、宁红枪会的暴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红枪会的接连暴动成功令张宗昌非常恼怒,急调七路大军围攻汶、宁红枪会。并严命第七军军长许琨亲自率领所辖的第一二七、一三七、一四七3个旅的兵力全力向兖州、汶上、宁阳一带推进。
许琨在张宗昌严命之下,指挥部队猛烈攻击前进。先后夺回宁阳、汶上县城。随后又继续指挥部队追击红枪会会众。
因为当地民众大多支持红枪会反抗张宗昌的暴政,加上许琨所部在攻击红枪会时也有不少损失,在夺回两所县城后继续追击红枪会的过程中,许琨所部所经之处,烧杀抢掠,计有40多个村庄被焚烧殆尽,其状惨不忍睹。
到4月底,鲁西一带长达两个月时间的反抗运动被张宗昌镇压下去。鲁西汶上、宁阳一带迭经战乱,十室九空,民众大多被杀或逃离,甚至出现了上百里杳无人烟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