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满庭春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过了诡异的最后一关

    第三十四章过了诡异的最后一关

    第一天过去之后,小怡小茶等几人都顺利拿到了牌子,虽然其他的人没有小怡那么得来容易。

    接下来的几天,竟然是抽签,抽那些绣啊染布啊一类,小怡抽到的是红色的,果断放弃了。

    转眼就到了第六天,他们拿到的牌子基本都是三个,四个,那么,也就是说,再拿到一个牌子就可以过关了。

    又一日,小怡早早起来,等着公布题目。

    她提防着秋萍,一旦是她拿来的吃食一概不吃,要不就是递回去,这样一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异样,小翠阿林没有发现什么,小茶一如既往的嗅觉灵敏,照样说说笑笑,只是小怡心里总是紧紧绷着那么一根弦。

    人群突然聚集了起来。

    小翠叫嚷:“去吧去吧,不知道今天又是什么奇奇怪怪的题目,真是烦心,要不是你们在这,我真想出去算了,把人闷死在这不说,还非得弄这些东西折腾人。”

    来公布的却是那位老人,却是精神爽利了一些,没有颤抖了,就是说话依然很慢。

    只听见他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今日咱们就一道题目,我也只是说一遍,你们都给记好了。”

    这么一说,人群刷地静了起来,就连赵蓉也并不发难。

    “幽幽巍巍望山居,数来不知有几人。二百九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各位明算者,数数共是有几人?天傍黑之时我来收答案,你们……好好算吧。”这么一说,就走了。

    小怡心里好笑,这个还不容易么,一元一次的方程组,大概……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她在心里记下了,总数是二百九十四,一个三分之一一个四分之一,只想着弄一根木棍子在地上划拉划拉就可以算出来。

    但是却发现,周围的人一通茫然的神色。

    “什么,有那么多的碗吗?我们怎么数的过来啊,又是三个人又是四个人的。”

    “这下好了,我就知道这老头子越是到后面越是刁钻……”

    小翠也放松一笑,道:“好了,这种没头没脑的东西出来了,反正也不差这么一块牌子,也是数不过来的,还不如咱们去逛逛,不用想了。”

    小茶却拉住了她,细声细气的解释:“只怕是一日难过一日,咱们总归要想些法子看看,也不能这么轻易放弃。”

    阿林一拍脑袋:“要不,我们去数数望山居这里到底有多少人不就行了,照这老先生说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数的过来。”

    秋萍并没有说话,也没有反对,只是静心看着。

    小怡倒是有心想要说出来又怕受怀疑,到时候自己弄个什么未知数一类的,估计她们也一时半会不会接受吧,于是脑袋飞转,想着怎么应对。

    终于,她把几个聚拢,“我有办法,我们去后山找个人少的地方,按着他部署的,捡上石头跟小棍子,一一放着,石头就当做碗,小棍子就当做羹,到时候再摘上树叶,等我们排出来,数数树叶子,就知道有多少了不是?”

    她们张大着嘴看着小怡,似乎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小翠是个急性子,白了一眼,撇撇嘴巴道:“我说就不该这么麻烦,数这些干什么?”

    小茶倒是说道:“你不是说要去逛逛吗,正好我们去茶园去数数,想必那里也没有什么人的,到时候我们数出来了,岂不是比别人多了一层保证,虽然说是五个牌子就合格,我们要是多拿一些,到时候师傅来的时候,也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是。”

    就是这最后一句打动了小翠,“好好,为了这个想去的地方,我也没话好说了。”

    一行五人到了茶园,在小怡的吩咐之下,捡石头,折小树枝,摘叶子,这么一来,热热闹闹的。

    小翠阿林她们完全就像是在做一个游戏一般,倒是小茶有些疑问,“这三人四人的这么一放,是不是就是对的呢?”

    小怡想想,并没有装作很在行的样子,生怕引起了她们的怀疑,只好蹲在地上摆来摆去的,最后还是小茶顿悟了,两个人一起摆起来,这才觉得对了。

    “哦,你看,这四块石头,三根棍子,对了对了。”小茶兴奋得大叫。

    她们围过来的时候,小茶就激动起来,“你们看,你们看,这些树叶子围着,岂不就是三人一碗饭,四人一碗羹吗?可不就是十二个人么?这十二个人七个碗,我们一起把这些摆起来,把这二百九十四个碗,摆开了,到时候我们数数树叶子就知道了。”

    小翠笑了起来,“这些怎么样,我一点都不清楚,反正你们说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于是乎,小茶也变成了指挥官,小翠清理场地,阿林在摆东西,秋萍也在帮忙。小怡看着秋萍的样子,心想,秋萍啊秋萍,现在就看你的了,要是你真是那等险恶之人,小怡也自是不会顾及旧时情谊。

    趁着她们各自在忙的时候,小怡在地上划拉了一下,马上算出来了正好是五百零四,照着这个笨方法,要是没有人捣乱,倒是还是可以数出来的,反正也有的是时间。

    茶园外面有人影晃动,看来存着小翠那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反正也是弄不明白了的,干脆放弃了去逛逛算了。

    正在此时,秋萍一个不稳坐在地上,阿林赶紧去扶她,结果她起来的时候又是不稳,手脚一划拉,把地上摆好的东西全部都弄乱了。

    小翠气急了,“你说你好好的怎么就摔倒了呢?真是笨啊你,这下好了,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

    小翠一向是粗嗓门怪了,这样一来,就难免有人进来围观,三三两两的看热闹。小怡在一边冷眼旁观。

    已经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小茶略一沉吟,看着秋萍的样子,一语双关道:“你身上的那股气味真是越发浓了,这平地里看来也能摔跤啊。”

    秋萍支支吾吾,并不说什么。

    小翠是个没心肝的,笑呵呵地道:“反正也没有指望算出来,既然这样也好,我们去染坊那边看看吧,要不……小怡带我们去看那天掉下去的地方,又是怎么起来的,哈哈。”

    她一提起这个,小怡就不由得想起那天跟苏子牧在一起的情景,现在,他又在哪里呢?随即又摇摇头笑了,这个时候不该想那些不该想的人,各自有各自的路。

    秋萍拍拍身子羞涩地看着她们,然后拉住小翠,“我……我那个了……”

    小翠也没有多想,嚷嚷开来,“傻子,那个来了是不,那还不赶紧下山去要不要我陪着?”

    “不……不用了。”说完羞红了脸,急急奔走了。

    这个时候,小茶过来拉着小怡,小翠阿林跟着,四个人到了一棵大树下,“我想了想,刚才说的是二百九十四个碗,要问多少人,你们想想,刚才我们布置的摆开来的算法是七个碗就十二个人,如此算来应该是六百人少一点,说过五百多一点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们就这么说就行了,说不定还能蒙对。”

    小怡心里惊叹了,这个小茶很是厉害,竟然算了个八九不离十的,于是首先响应了。“好的,我们就说五百吧,没准也真能蒙对。”虽然小怡心里猜出来是五百零四,差几个估计可以了。

    小翠在染坊那边看到一匹软烟罗的布料,愣住了不想走了,阿林也被她黏住了,在那跟她说着那么一点有限的染布知识。

    小茶朝着小怡使眼色,拉着她下去了。

    小怡就猜到小茶跟她有什么话说,叫道:“小怡,秋萍走了这么就都没有回来,我们去看看她是不是要帮忙啊,你不知道,我每次来那个的时候肚子痛得要死,有时候还会厥过去,要是秋萍厥过去了,没有人在身边的话总是不好。”

    这小茶为什么会来这么一手呢?是真的不知道秋萍的诡计吗?还是故意带她去看秋萍在做什么?

    正在小怡猜测的时候,小茶回到屋子里,“秋萍不在这里呢,不是说要回来吗?我们去屋后看看吧,说不定一个人呆着数蚂蚁呢?”

    真不知道小茶心里想些什么东西,小怡有点猜测,大概小茶也像自己一样,有点=苦衷但是又想帮着别人,小怡看着小茶,发现她还是那般云淡风轻的表情,弯弯的眼睛,挂着的小茶包一晃一晃的显得很是调皮。

    到了屋后,小茶叫道:“秋萍,你在这吗,怎么了?”

    等她们到的时候,并没有秋萍,只有赵蓉跟红线,在哪里已经捡好了很多的石头树枝,小怡就明白了,要不是那秋萍报信,赵蓉即便想到了这个方法,也不会想到那么巧合吧。

    很快,就傍黑了。

    老头过来问成绩的时候,并不是一起说,三个五个一起的,进到屋子,一批一批的轮过去。等到小怡她们的时候,老头子看着小翠笑道:“是你这大嗓门啊,怎么,算出来了不?”

    小翠笑呵呵的,“你出的这些题目,哪里能够算得出来,你不知道,我们捡好了很多石头木棍子的,七个碗就是十二个人,哪知道没有数好就乱了,就算是五百人吧。”

    老头子眼睛睁大了一点,然后咽了一下唾沫,并没有说话,一个个看过去,就笑了。拿出几个白色的牌子递过去给她们。

    “啊,我们算对了么?”

    “不是算对不算对,是你们有没有去算,既然能够这么去数了,我也不为难你们,不在结果,在你们做或者不做。”老头子很有自己的道理。

    小翠拍拍巴掌,“你真是不错,不是那等迂腐的人。”

    老头子小眼睛一瞪,哈哈笑了起来。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天,一下就倦怠了下来。

    大家基本上都能拿到五个六个牌子,心思已经安定了,都在憧憬着山庄的样子以及自己进去之后的景象。

    老头子也没有出现,宁姑姑召集好大家,一人发了一串钱,“你们也倦了吧,今天的这个牌子很是重要,能不能去山庄就靠它了,你们就拿着这串铜板去后山的染坊去买两个馒头,到时候也不要吃,凭着馒头回来领牌子就行。”

    话一说完就议论纷纷起来。

    “这早上刚刚吃过馒头,厨房里面有的是,为什么非要去后山去买啊,真是多此一举。”

    “就是啊,厨房里面的馒头不说,哪怕我们不要那块牌子也照样可以去山庄了,何必呢?”

    小翠倒是没有偷懒:“我啊,还是想去染坊那边看看那些布,染得很是漂亮,我可不想呆在这下面,我们上去看看。”

    小怡心里有些倦怠了,想着回去休息一下,这个念头刚冒头,赵蓉就拦住了跟前。只是上路的时候碰到那赵蓉,她眼睛一直盯着这边。这下打消了小怡的念头,万一那个什么赵蓉又去说些什么有的没的,岂不是又要惹什么麻烦,还是上山吧。

    染坊很快就到了,上面有些冷清,零零落落的一些人,看来不是谁都愿意爬那些山的,倒是小怡他们几个人,跟着赵蓉互相盯着,在这里倒是变成了最热闹的一群人。

    确实是有人在染坊那摆了一个摊子,笑呵呵的立在一个人在那里买馒头,头发花白,身材瘦小,不是那个老头子又是谁呢?

    “怪不得你不在下面了,竟然跑到上面来卖馒头了,真亏得你怎么能够上来。不过这馒头做得不怎么样,上面点这些乱七八糟的颜色,难不成是染坊里的东西吗?”小翠看着他甚是意外,掏出铜板递过去,拿了两个馒头。就想着一口咬下去,被老头子阻止住了,“不要吃不要吃,要拿下去换牌子的。”

    “我又没有吃,看看还不行吗?”小翠看着馒头,咽了咽口水,却也没有好意思吃。

    小怡有些奇怪了,这好好的前面那些所谓的题目,或深或浅都是有所侧重的,怎么这最后一天了反倒变成了这样,是不是已经没有题目出了特意弄了一个出来?

    赵蓉也买好了馒头,过来对着她们几人,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势:“看着你们这几个人就是懒洋洋的,肯定不想上山,连个馒头都要吞口水,眼皮子真浅。”

    小翠举起手中的馒头就要扔过去,被小怡拉住了,“我们还是下去换牌子吧,不要搭理她。”

    下来的路上,凭空多出一群人,正在那里舞动,拿着的东西很少奇怪,树枝不像树枝,墨黑,焦糊糊的,舞姿却是曼妙异常,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一群群的过来问她们要铜板,小翠一股脑的递过去,她们却是也没有要,拿着一个就又舞动到别人跟前去了。

    到了山底下,去找宁姑姑换牌子,却怎么也找不到人。

    “真是烦人,还不如吃完了馒头回去睡觉呢,那里能够这么折腾。”秋萍有些抱怨起来。

    而那些根本没有上山的人,却是笑呵呵的,像是自己没有白跑上去,有些幸灾乐祸起来。

    等她们晃荡了一圈回来,宁姑姑还是没有踪影,倒是那老头子下来了。

    他一出现,宁姑姑慈姑姑一群人也围过来。

    周围坐着的几个姑娘也拿出自己得到的几个牌子围过去,小怡搭眼一看,有一位姑娘神色傲慢,特意望了一下,竟然已经拿到了七块牌子,怪不得如此神色。

    老头子笑呵呵的对着她们说,“好了,现在过来换牌子吧。排好队,待会就可以去山庄了。”

    一个跟这一个,递过馒头,老头子问了一些问了句什么,然后就过去了。

    轮到小怡,她递过去两个点着青色点的馒头,老头子一看,笑了,问道:“在下山的时候看到什么吗?”

    小怡一愣,答道:“有人穿着艳丽的衣裳拿着黑乎乎的东西在舞动,过来要了一个铜板。”

    老头子满意的答道,“好了,你拿着吧。”递过来一个雕刻得甚是精细的牌子,上面描着青花,跟以往领到的统统不一样。

    有人拿着那些纯白色的馒头递过来的,就没有换到牌子,或者是回答问题似乎不过关的,小怡有些好奇了,似乎谜底就要揭开了。

    终于,把牌子发完之后,老头子笑道:“拿到牌子的,待会跟着马车去山庄,至于其他人,也不会亏待你们,发二两银子,送回云城。”

    这最后一句送回云城说出来,现场就沸腾了。

    很快有人发难,“那我们呢?我们怎么办,我也有五个牌子,什么时候去山庄呢?”

    老头子一言不发,走了。

    宁姑姑跟大家解释,“今天是最后一关,你们拿到的馒头,根本没有去过山庄,就是去过了山庄,下来的时候也要给那些人一个铜板,这么一来,剩下的铜板不多不少就是那么多,你们可以数数,自己到底有没有动过,十天尚且不能坚持,又怎么能够去山庄呢?”

    有一个人挤过来,嚷嚷道:“我也有馒头,我为什么不能去呢,你们说话不算数”

    “我说话怎么不算数了,我一开始就说这恨重要,关系到你们去不去山庄,现在拿的这些馒头已经没有用了,这老爷子是王师傅,他亲自卖的馒头,别的本事没有,过目不忘倒是可以做到的。”

    小怡完全明白了,有些后怕,要是自己当时念头一闪,或者是没有赵蓉盯着,自己或许就去不了山庄了。有赵蓉这么一个人跟自己对着干,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情,至少,可以让自己不颓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