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官人,吹灯耕田

正文 第十四章 转眼八年

    日升月落、潮起潮落,平淡如水的日子一天天的翻过去,转眼便过了八个年头,张巧儿一眨眼也是个八岁的小姑娘了。

    这八年来日子虽然过得平平淡淡的,但仔细算下来倒也有几桩大事可略微提一提,一是当张巧儿的两个双胞胎哥哥六岁时,张家大房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把他们送到城里的书塾去读书识字,给他们走和父母截然不同的路的机会。

    小渔村里被送到城里书塾读书的小子倒是有不少,不过那些小子家里大多都在陆地上扎了根,像张家这样一家人只能挤在渔船上度日的人家,还真没什么人家愿意花钱送小子去读书,毕竟这束脩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张家本也没钱送张大郎兄弟去读书的,但张大海不想两个儿子将来和自己一样,只能过这种靠海而生、常常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于是最终一咬牙,把当年徐家送来的彩礼拿了出来,用那些彩礼当束脩、把张大郎兄弟一起送到了书塾去。

    张家大房既决定要勒紧裤腰带培养两个儿子,那之后的日子自是处处都要省吃俭用,以便把张大郎兄弟的束脩给省出来。这样一来,张家的日子也就过得比以往艰难了一些,但勉强还算是能应对过去。

    这第二桩大事,就是张巧儿六岁那一年被送到外祖父家小住了一年。

    原来张巧儿六岁那一年,地里的庄稼遭了虫灾、让那一年地里的收成十分不好,张家一大子人一日三餐都只能喝稀粥、吃野菜。两房的大人倒是都能咬牙硬撑下来,但几个正在长身子的孩子,却因长期营养不良、个个都瘦得厉害。

    于是张家大房迫于无奈,也不忍见原本白白胖胖的闺女一日比一日瘦,因此吴氏最终狠心把最疼爱的幺女张巧儿,送到娘家去寄养了一年。一直等到张家的日子慢慢的好转了,吴氏才把张巧儿从娘家接了回来。

    张巧儿被送去吴家小住后,虽然不能常常见到张大海等人,但幸好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几位舅舅都对她疼爱有加,加上张巧儿这个伪萝莉一向嘴甜,总有本事把长辈给哄得眉开眼笑,因此吴家的几位长辈对张巧儿也都是疼爱有加。

    张巧儿这个伪萝莉适应环境的本事,让她在吴家那一年依旧过得无忧无虑、充满了欢声笑语。且吴家的家境也比张家要稍微好上一点,这让张巧儿之前掉的那些肉很快就被养了回去,吴氏把张巧儿接回家时、张巧儿已经胖得足以和小猪崽媲美。

    且先不提这八年来的大小锁事,却说前几日张大海背着竹篓子上山挖笋时,不慎跌了一跤把腿给摔坏了。这张大海腿一摔坏便不能行动自如,除了得花钱请游医来接骨换药外,张家也就只剩张大江一个劳力了,因此一连数日张大江都独自一人出海打渔,让马氏心里颇为不满。

    这马氏一边心疼自个儿丈夫干两人的活,一边每天拉长脖子瞧张大海换了几次药,一见张大海一天内竟得早、中、晚各换一次药,马氏心里马上就更不痛快了,觉得张大江一个人辛辛苦苦打渔换来的几个钱,都给赖在家里偷懒的张大海给花光了!

    这马氏一觉得被大房占便宜,马上就开始有些不消停,先是在一些小事上频频占便宜、像是要把自家的损失给占回来般,后来马氏更是寻了个机会、找了当家的吴氏理论。

    马氏一到吴氏、马上就“噼里啪啦”的倒了一堆话出来:“大嫂,这小半个月来我们大江可是每天都累死累活的,又要出海打渔、又要挑鱼到城里卖,卖完鱼扒几口饭就得急忙忙的扛着锄头下田去了,连午觉都顾不上歇、就怕那几亩田荒废了……”

    吴氏这段时日要照顾摔了腿行动不便的张大海,因此只能由马氏一人陪张大江下地种田。不过大房的两个小子一下学就会去田里帮张大江,但张大江却总是板着脸把他们赶回去,说是他们要有那闲工夫就该好好温书,不该到田里瞎掺和。

    张大江的这份心意、吴氏知道后自是十分感动,且她也知道这段时日二房分担的事的确是较多,于是一听马氏这话、吴氏马上主动表态道:“二弟妹说的对,二弟最近这小半个月的确是累了些,我晚上做饭时多煮两个鸡蛋给他补补!”

    “大嫂你可别和我装糊涂!这鸡蛋你不说我也要煮给我们大江吃,用不着你来费心!我现下想和你说的乃是大哥的诊金,”马氏说着顿了顿,指了指船头一角那个装了膏药的罐子,问道:“这一罐子膏药得不少银钱吧?我看大哥一天要换三回膏药呢!这一小罐子膏药怕是不够他换几天吧?”

    吴氏知道马氏一向爱斤斤计较,也就懒得和她扯那些没用的话,而是直截了当的问道:“二弟妹,你找我究竟想说什么,你就直截了当的说了吧!别和我兜来兜去了!我正忙着教我们阿妹针线活计呢,没闲工夫和你兜圈子!”

    “嘿嘿,”心思被戳破、让马氏有些不自在的干笑了两声,笑完她很快就说出了今天来找吴氏重点:“我就是想和大嫂说一声———这大哥的诊金可是笔不小的开支、万万不能算在咱家的公帐上,不然我们二房可就亏大了!”

    吴氏还真想不出二房好端端的怎么就亏大了,于是她只能耐住性子“请教”马氏:“那二弟妹你说说,你们二房怎么就亏大了?”

    “大嫂你这话可就奇了!我们二房怎么就没亏了?”马氏立马把嗓音提了个八度,撇着嘴愤愤不平的说道:“我们大江每天都要把大哥那份力给一起出了,这多出点力本也不算什么,可凭什么我们二房辛辛苦苦多出力的时候、还要分担一半大哥看病的钱?!这膏药又没用在我们大江身上!”

    马氏一口气说了大堆话,说完竟还有脸问吴氏:“大嫂你说说,我们这可不就是两头都吃亏?大嫂你可不能叫我们二房两头吃亏啊,所以大哥的膏药钱你们大房得自个儿出!这样才公平!”

    在船舱里做针线活的张巧儿听了觉得气不过,于是便放下活计钻了出来,面带笑容、不紧不慢的提醒了马氏一句:“二婶娘,上个月阿姐一连发热了好几日、那热都退不下去,二婶娘可是急得一连替阿姐请了好几个游医来看病,且还开了好几副好药煎给阿姐喝呢!我记得这笔账可都是记在公中的账上啊……”

    张巧儿先是轻描淡写的把、张三娘发烧治病一事提了出来,随后才故作单纯和不解的反问吴氏道:“阿母,怎地阿姐看病花的钱要记在公帐上头,阿爹看病花的钱却不能记上去?有这样分的吗?”

    吴氏晓得张巧儿这个小机灵是在拿话堵马氏的嘴,于是一边笑着摸了摸张巧儿的头,一边斜看了马氏一眼示意她回答,想看看面对张巧儿这样直白的质问、马氏能给出什么样的解释来。

    没想到那马氏还真是无耻到家了,她听了张巧儿的话后、竟理直气壮的答道:“这大人和孩子生病自是不同了!这孩子病得频繁、大人哪会三天两头就得病?!所以这孩子看病自然都要走公帐,大人可就不行了!再说了,你们大房有三个孩子、我们二房才一个孩子,再怎么算都是我们二房吃亏!”

    这吴氏和马氏当了这么多年的妯娌了,对她的品性自是十分了解,明白这马氏要是不闹出个结果来、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加之最近家里的活计的确是压在张大江一个人的肩膀上,吴氏心里多少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因此吴氏仔细的想了想,最终看在张大江的面上、开口给了马氏想要的答案:“既然二弟妹觉得你们二房吃亏,那大海看病的银钱我们大房自个儿出就是。不过这事既然起了这个头,那日后无论二弟和二弟妹得了大病还是小病,这看病的银钱可就得你们二房自个儿出了,不能再用公中的钱了……”

    马氏自诩身强体壮、一辈子都会没病没痛,也认为张大江比张大海年轻壮实,自是也不会有什么病痛!且马氏一向目光短浅、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眼下更是只想着先把张大海看病的钱都推给大房、不当这个冤大头!

    于是马氏想都没想就应下了吴氏的话,道:“行,就按大嫂说的办!以后我们夫妇有什么病我们自个儿花钱看……”

    “二弟妹同意就好。”

    吴氏说完冲马氏点了点头,牵了张巧儿就往自家船舱里钻,那马氏一边往自家那艘船走去,一边不忘重复叮嘱了吴氏一句:“那大嫂你可要记住了,这件事我们就这样说定了,你可别偷偷的用公中的钱给大哥看病买药,回头我可是会翻开公中账册的!”
Back to Top